干驛鎮
湖北省天門市下轄鎮
干驛鎮古稱“晴灘”,位於天門市東南部,東與漢川市田二河鎮交界,西與馬灣鎮接壤,南與天門工業園(多祥鎮)沉湖生態農業示範區相倚,北連華嚴湖漁場,東北與凈潭鄉毗鄰,距天門市城區28公里。國土面積82平方千米(2017年),現轄古晴灘和文昌閣2個居委會,30個行政村,29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7341人(2017年)。
干驛鎮,又稱干一,位於湖北省天門市東南28公里處,北濱華嚴湖,南涉至沉湖離仙桃市區20公里,東距漢川市田二河鎮4公里,離武漢100公里;西北到竟陵28公里,荷沙公路橫貫中部,為天門東大門。全鎮國有土地面積80.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69萬畝,水產養殖面積9135畝。共有1.32萬戶,6.18萬人。下轄30個村民委員會,2個居民委員會。
干驛鎮歷史悠久,地處平原,土地肥沃,溝渠縱橫,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干驛還是內地著名的僑鄉。
政府駐地:鎮人民政府駐政府大道。
郵編:431714。
行政區劃代碼:429006。
區號:0728。
拼音:GanyiZhen。
干驛,古為干灘,晴灘,明朝時設為驛站,稱晴灘驛、干灘驛,清雍正時更名干鎮驛。簡稱干驛,沿用至今,為千年古鎮。干驛鎮是著名的僑鄉,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近萬人,分部在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俄國等36個,主要聚集在東南亞。
干驛鎮是著名的文化之鄉,茶聖陸羽曾在鎮北郊的東岡草堂鑽研茶學,其不朽著作《茶經》即源於此。明清時期,人文薈萃。“五里三狀元,一巷兩尚書,前面一天官,座后一祭酒,掛角一將軍”。干驛鎮是天門民間曲藝“碟子、蓮湘、三棒鼓”的發源地,民歌、小曲的寶庫 。
主食
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干驛人,極其講究飲食文化。千百年來,形成了以魚類為主、具有濃厚水鄉特色的菜肴體系,及滾(燙)、爛(熟)、淡(甜)的地方風味。有客到來干驛,好客的主人往往請客人到“三蒸魚”的發源地、百年老店“天禧酒樓”,去品嘗正宗的“天門三蒸”。所謂“三蒸”,系指用餾子製作的泡蒸甲魚(鱉)、泡蒸鱔魚、泡蒸才魚(烏鯛)。在干驛城鄉,凡喜慶宴席,頭道菜都是“天官賜福”即雜燴。據傳,在明朝萬曆年間,祖居鎮中的周嘉謨,因晉陞吏部尚書(尊稱天官、大冢宰)回鄉祭祖,在祭祀吉日,桑梓父老絡繹不絕地登門慶賀,為酬謝眾鄉親,在事先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周天官臨時要家人們將鎮上各飯店酒樓製備的山珍海味、雞鴨魚肉等各式菜肴收集來,用大鍋燴於一體,取肉魚蛋三鮮聚集的形象,及親友團聚、主客同喜與回警祝福之意,將雜燴取名“全家福”。以開“流水席”的方法,每桌端一盆子以招待。事後,鄉民們為紀念周天官賜宴的盛事,便將菜名改為更加吉利的“天官賜福”,並約定俗成,列為正式宴席上的頭道菜了。在傳統的佳肴之中,還有一道紀念世居東岡嶺(今六灣村)的明代兩京國子監祭酒魯鐸的“祭酒瓤鱔”,民間簡稱為“魚卷”或“鱔魚卷”。除上述名菜外,還有蒸鯰魚、酥全魚、清沌鯽魚、清煮黃鱔、鱖魚火鍋、肘子肉等著名葷菜和聲名遠揚的糊茼蒿、芋茸、藕蒸菜等獨特風味的素菜。
小吃
干驛小吃在傳統小吃名單中,深受世人讚賞的酥麻鍋奎,用料精細,製作考究。剛出爐的鍋奎,有如獅子頭,羅漢肚。二面焦黃,中間綿軟,酥軟相濟,香氣四溢。在名點中,還有麻糖、麻葉、管子糖、麻棗、酥糖與起酥月餅。
干驛民歌,以其質樸的鄉土氣息為世人所喜愛,故有“民歌寶庫”之稱。至今流傳的200多首民歌,仍為本地群眾哼唱。鎮上的民歌愛好者鄢時昌(1940—1988),編創新民歌數十首,其中有18首分別獲得省、地、縣優秀民歌獎。民間藝人和優秀民歌手周秋成、周壯仙、張鳳珠等,先後到北京彙報演唱過《車水情歌》、《望郎花開》、《湖鄉好風光》等新民歌,受到中央領導的讚賞和首都人民的好評。盛行於干驛地區的“打蓮湘”、“調皮碟子”、“打三棒鼓”、“划干龍船”等民間文藝形式,是舊社會幹驛人選荒謀生的手段。而今,成了地方舞台保留的傳統節目。現在,鎮上的中老年人,將“秧歌舞”、“碟子舞”、“腰鼓舞”、“蓮湘舞”和舞劍,當作健身項目,早晚匯聚在一起,開展自娛自樂活動。干驛的民間剪紙(俗稱雕花樣),以其樸素大方,形象生動,層次鮮明的特色,在藝林獨樹一幟,深受各地群眾喜愛,不少婦女用其作繡花樣板和裝飾品。干驛人製作的紙花拉開,更是多姿多彩,美不勝收,是市場上深受歡迎的工藝美術品。1984年,鎮文化站挖掘民間工匠設計製作的“僑鄉古鎮”大型宮燈,榮獲湖北省首屆春節花燈調展銀獎。鎮上還有影院、溜冰城、卡拉OK廳、舞廳、休閑茶館、工人俱樂部和老幹部活動中心等活動場所。經常開展足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門球比賽。
干驛,工業經過優勝劣汰,優化重組,現已形成以機械為龍頭,以冶金、輕紡、化工、建材為龍身的工業體系。繁多的工業產品中,龍以木工帶鋸機、鋸帶、塑料管道、噴霧器、麻紗、棉紗、無鉛皮蛋等產品分別獲得國家、省、地區級質量獎。木工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勁松”牌木工帶鋸機系列產品,1989年被省政府授予“湖北省優質產品”稱號。1995年—1997年連續在三屆“湖北省工業精品、名牌消費品展銷會”上,榮獲省政府頒發的優秀獎、銀獎和金獎。1998年4月,被省政府命名為“湖北名牌”產品。在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的500多個縣市暢銷。部分產品銷往越南、緬甸、寮國、泰國等東南亞國家。
宇達塑料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噴霧器,是“省優”和“部優”產品,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全國攤廣的農業機械,在本省及湖南、河南的部分縣市暢銷。從國外引進開發的綠色環保產品PP—R和PP—C塑料管道,抗壓、抗熱、無毒,達到國際質量標準,是替代鍍鋼管的新產品,成為建材市場的搶手貨。麻紡廠生產的優質麻紗,是武鋼和漢川鋼纜集團生產鋼纜的重要材料,十分暢銷。
干驛,商品流通領域異常活躍。大街小巷商店遍布,飲食服務攤點隨處可見。在中心地帶的商業區內,商業門店緊挨。經營服務項目齊全,品種繁多,各具特色。小商品市場內,貨物琳琅滿目,多姿多彩。建材市場上,倉滿庫盈,車來人往。農貿市場里,人頭攢動,更加熱鬧繁華。由晴灘村建造“晴灘農資市場”。市場們樓兩重飛檐,四角現爪,蟠龍翹脊,曛瓦琉璃,鐵柱鋼樑,上鋪彩色塑料瓦。市場佔地640平方米。水泥地坪。有固定攤位400餘個。市場兩旁,建有下層營業、上層住人的商住樓。集商品零售、飲食服務、農副產品交易於一體,招引四方客商,連接千家萬戶。
國有商業仍發揮著主渠道作用。農民生產的糧食、棉花、油料及農副產品,大多經其牽線搭橋銷往外地。干驛食品蛋廠利用本地豐富的鴨蛋資源,生產的“僑鄉牌”無鉛松花皮蛋和紅心鹹蛋,色香味型,均屬上乘。曾先後榮獲湖北省“優質產品”稱號、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被有關部門定為出口商品。除在國內市場供銷外,在東南亞和歐美市場,也受到消費者喜愛。
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民營工業企業蓬勃發展。九十年代,制線業遍地開花,《湖北日報》以“荊楚制線市場,干驛獨領風騷”為題作了詳盡報道。私營業主周繼雲,投資500萬元興建的華中鋸條廠,年產值5000萬元,年銷售收入4000萬元。生產的“華中”牌帶鋸條,在全國各地暢銷。1995年以來,外出經商辦廠的農企業家,紛紛回鄉投資辦廠。河心村的蔣福海、蔣在松等四人,帶頭把通訊電纜廠從外地遷回干驛,投身家鄉建設,成為天門市最早的回歸企業之一。經過重組,現已成為通訊電纜集團。鎮區300家私營個體業主的生產項目與產品達35個,形成了門類齊全、品種繁多、爭奇鬥豔的興盛局面。2000年,完成工業總值3.7238億元,銷售金額3.4207億元,實現利稅2500萬元。
農業經過產業結構調整后,干驛的農業生產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荷沙公路沿線建立的蔬菜生產基地,塑料大棚,連綿數里。時令蔬菜、瓜果四季常青。八團村村民傅雪生,建有蔬菜大棚30畝,栽植茄子、辣椒、花菜、豆角等反季節蔬菜,深受城鄉市場歡迎。社湖嶺與小河村之間有果園200多畝,桃、梨、桔等果樹,均為引進的新品種,並已掛果,收益喜人。鎮區北淤淺現底的松石湖,被改造成精養魚池連片的漁場,由鎮農工商總公司經營,建成了水下養魚,水面放鴨,堤上建舍養豬,湖沿種糧、植草,四周植樹的立體種養模式。形成了糧食養豬、餵鴨,蘇丹草和豬、鴨糞餵魚,取糖淤泥肥田良性循環的生物鏈。
北乾渠邊的沉湖,過去綠苔封水,雜草叢生,現已被開發改造成蓬池、漁塘和珍珠養殖場。由農商總公司投資改造的西湖蓮池,引進栽培了生產蓮子的優良種藕,經幾年時間的繁殖,已發展到200多畝水面。汪河、油榨、月池等村,各自結合水利工程,開挖了2500餘畝精養魚池。盛產青、草、鯿、鯽、鱅、鰱等魚類,再現了“魚米之鄉”特色。在四野的溝渠與池塘邊,散布著眾多的鴨棚,引進了產蛋率較高的龍岩鴨。全鎮範圍內,現有蛋鴨11.4萬隻,年產鴨蛋503噸。還有八團村村民曾有源的龜鱉養殖場,月池村村民的鱔魚養殖池等等,均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干驛為天門東鄉名鎮,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上古時期,這裡是煙波渺的雲夢澤北部邊沿的一環水灘地,時有漁民在晴朗天氣到此曬風炊煙。久而久之,這塊無名灘塗便被人們依其自然特徵和作用,稱為“晴灘”了。故後人常稱“古晴灘”。相傳到了商代,已成為漢水北邊一塊不被水淹的干河灘。漸有人群來此定居,從事漁樵牧耕。引來過往船隻到此拋錨避風,停泊過夜,補充食品薪炭,進行商品交換。於是,人們以其他理地貌特徵,呼之為“干灘”了。隨著交換範圍的擴大,參與交換的人增多,交換場所逐漸固定,便形成了早期的集市。宋初,集鎮發展到相當規模,成為漢水之濱的重要商埠,按鎮的建制,稱為“干灘鎮”,簡稱“干鎮”。明憲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在此設置巡檢司。成化十七年(1484年)在此設驛站,初稱“晴灘驛”,后改稱“干灘驛”。清雍正四年(1726年),改名為“干鎮驛”,簡稱“干驛”(現在為方便又寫為"干一"),沿用至今。屬天門縣官城村(清末改稱鄉)官四里。巡檢署、驛站和村(鄉)址均設於此。民國元年(1912年),為干驛區公所駐地。民國十五年(1926年)為干驛分區駐地。民國十八年(1929年)為自治區駐地。1930年春,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了干驛區干驛鎮蘇維埃政府。1932年2月,屬天漢縣蘇維埃政府。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為天門縣第三區干驛鄉駐地。1943年春,日偽軍將干驛鄉改為河北鄉聯保處,屬漢川縣二河區日偽政權。與此同時,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於1943年春建立了干驛抗日民主政府,屬天漢縣天沔行政委員會(1944年2月改稱天門縣行政辦事處)第一聯鄉。1946年5月,建立干驛鎮政府,直屬縣南行政辦事處(縣級)。1946年7月,為國民黨天門縣政府幹驛鄉公所駐地。1948年4月28日,干驛解放。同年6月,建立干驛愛國民主政府,屬天漢縣第四區。1949年7月,劃歸天門。1950年10月,屬天門縣第三區。1951年6月,為縣轄鎮鎮址。1952年7月,為第四區公所駐地。干驛為區轄鎮。1956年5月,為干驛指導組駐地。1958年7月,為干驛區公所駐地。同年9月為東方紅人民公社社址。1961年4月,為干驛區公所駐地。1975年11月,撤區並社,為干驛公社社址。1984年3月,為干驛(縣轄)鎮人民政府駐地至今。
鎮區形成九街十八巷格局。主要街道順牛蹄支河一字擺開,西起白馬廟,東到文昌閣,蜿蜒三里七分,街心鋪設著長約三尺、寬若一尺、厚逾五寸的白麻石板五排,首尾銜接,整齊劃一,成為官道的重要標誌。街道兩旁,商業店鋪與手工作坊密布,園林樓閣與祠堂廟宇相鄰。房屋建築別具風格:雕樑畫棟,重檐亮脊,昂揚的風火牆錯落有育;高樓低廂,長屋深宅,採光透氣的天井布局合理。中街“深巷子”東邊的“六合當鋪”,有12進房屋,11重天井,深度近百米。廳堂杉木樑柱又粗又長,有幾根需2人合抱。街道兩旁,官家商戶的廣夏豪宅,都是五、六個天井的結構。上街老財主“李主茂“的後花園,樓閣亭台,假山蓮池,古樹蔥蘢,曲徑通幽,頗具江南園林風格。可惜,在抗日戰爭時期,被國民黨128師王勁哉所部連續兩次縱火焚燒。
解放后,黨和政府領導干驛人民重建家園,以“晴灘大道”、“干驛大道”和“東岡大道”,三條平行的東西走向的大街為主幹,連接著“干華路”、“巢雲寺路”、“隆鎮觀路”、“館驛巷”、“干中路”等10餘條南北走向的街巷,形成了縱橫交錯的橫盤式格局。鎮區比解放前擴展了兩倍多。已建成的街道,除“晴灘大道”有一小段白麻石板路作為古迹保留外,全部建成了水泥或瀝青路面。全長3.2公里主幹路上,花壇里鮮花常開,行道樹四季長青,路燈桿整齊排列,下水道安全隱蔽。街道兩邊的高樓廣廈,鱗次櫛比。新開發的百歲芳、園丁等居民住宅小區,結構新穎、造型美觀、裝飾豪華、風格典雅的樓房群,更令人嘆為觀止。白天,街道上人來人往,摩肩接踵。夜幕降臨,華燈初放,燦若白晝,鎮中心現已成為不夜城。鎮區面積達3.7平方公里。
干驛交通方便。鎮區現有東西向交通幹線於2013年升級改造完成的新荷沙一級公路,南北向通村公路干華路,干中路兩大南北向公路。其中干中路為皂市到仙北國防公路組成部分,北經凈壇鄉、胡市鎮到皂市鎮,南跨沉湖示範區至原多祥鎮(現為天門工業園)。南距滬漢蓉快速鐵路重點車站天門南站20km,東距已經動工的武漢城市圈西外環高速公路,孝仙嘉高速公路約8km。通村公路建設取得顯著成果,在天門市率先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鎮西現有由老汽車客運站改造而成的干驛交通綜合服務中心,有直達天門的公交車(票價8元),經由天門南站至仙桃的城際公交103路公交車(全程票價10元,至天門南站8元),至武漢、沙市、荊門、宜昌的長途客車。
干驛郵政、電訊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84年,漢口至天門的專用郵車改走荷沙公路,實現了省郵局與干驛郵局直接交換郵件。2000年,郵件進出量為4500件。郵政儲蓄年末餘額為5500萬元。年匯入額為1500萬元。1990年11月1日,干驛郵電局在荊州地區同級鄉鎮中,率先安裝的HJD15型程式控制自動交換機割接開通,1997年,更換了大型設備,興建了發射塔,擴大了容量,提高了通訊質量。
干驛廣播電視站,始建於1958年。1996年,建起的電視差轉站,發射塔高98米。1998年投資150萬元,興建7層高廣播電視大樓,已經落成。
經濟的高速發展,促進了社會的全面進步。1981年,地方政府籌資,在鎮東建了一座小型水廠。1988年,又將水廠搬遷到水質好、地下水源豐富的鎮西。日供水量為3000噸,可確保鎮區生產、生活用水,現已棄用。2008年重新在干驛鎮東荷沙公路北側新建自來水公司。建在鎮東的35千伏輸變電站,為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充足的電源。
干驛地區是有名的“水袋子”。治窮先治水。經過數十年的艱苦奮鬥,取得了較大成就。在鎮境與漢川市接壤處,開挖了沉湖改道河;淤塞的牛蹄支河被改造成天南長渠尾水段;配合解放軍圍墾了沉湖、修築了北乾渠大堤,參與修建了萬福閘大型電力排水泵站;人修了干(干驛)華(華湖)渠和南航河等配套工程;鏟去高丘低崗和廢舊民垸堤,填平了廢棄溝澗與繁殖螺的塘堰,營造了寬闊平坦、排灌自如的方塊田園。組成了以改道河、北乾渠為主體的排水系統,以天南長渠為骨幹的灌溉網路。為確保農業豐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建國初期,利用巢雲寺興辦起來的干驛中心醫院,現已成為一級甲等醫院。醫院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建有高大寬敞的門診大樓和住院部,設有臨床、醫技術室15個,擁有B超、心電圖、胃鏡等先進醫療設備。能做各種大中型手術。入院病人綜合治癒率、出院診斷符合率與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均達到先進水平。榮獲荊州地區“名老中醫”稱號的蔣伏雲醫生及其同事,在治療急慢性肝、膽、腎病及不孕不育等疑難雜症方面,醫術精湛,遠近聞名。中醫院及廠、校、村醫務室與個體診所,在治病防疫、救死扶傷方面,發揮了網路防治作用。
鎮北郊的魯家灣等村,過去是血吸蟲病的重疫區。解放后,經過多次普查,血防醫院收治了大量患者,挽救了不少中晚期病人的生命。由於長期結合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開展大規劃滅螺工程,孳生釘螺的疫區被徹底根治,“瘟神”被送走。
干驛敬老院是全市最早達標的福利院。環境優美,設施齊全,服務周到,是數十名孤寡老人頤養天年的好地方。鎮西北郊還建有一座廟宇式的骨灰存放堂,供後人瞻仰憑弔。
干驛素稱文化之鄉,歷來重文興教。封建時代,私塾、經館、義學遍布鎮區。清末廢止科舉后,天門最早的一所公立高等小學堂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創辦於鎮西張家灣。光緒三十四年,改為天門縣官立東路高等小學堂,遷入鎮東文昌閣。解放后遷入皇殿(為以前皇帝路過住所),現為干驛鎮中心小學。1945年2月,創辦的私立晴灘中學現在是干驛高級中學,是天門市的重點高中之一。此外,還有2所初中,7所小學。興建的佔地為2萬平方米的干驛鎮中心中學,建有一幢6層高的教學大樓,配套設施完善。干驛鎮中心中學建成后命名為干驛鎮初級中學。原來的文昌閣中學和古晴灘中學合併入干驛鎮初級中學。文昌閣中學和古晴灘中學分別改為文昌閣小學和古晴灘小學。原7所小學(除干驛鎮中心小學外)分別分到文昌閣小學和古晴灘小學以及干驛鎮中心小學。由此干驛鎮共有小學3所,初中和高中各1所,教學條件大有改善規模空前。2008年前後,鎮政府重新規劃干驛鎮發展藍圖,決定將干驛小學,干驛中心幼兒園遷入位於干驛鎮東的新址。
干驛是天門的重點僑鄉之一。1965年就任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食品安全系主任的魯超先生(1915—),朱嶺村人。是在世界衛生組織擔任領導職務的第一個華商專家。他為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據不完全統計,鎮區範圍內,現在國外的僑胞與外籍華人共有1850戶,7371人。分佈在印度、印尼、越南、柬埔塞、新加坡、日本、美國、英國、法國等36個國家和地區。
干驛人才輩出。明朝就出了不少高官顯宦。盛傳的“一巷兩尚書“,指的是同居陶家巷的明代戶部尚書(尊稱地官、大司徒)陳所學和禮部魏尚書(尊稱春官、大宗伯);“前面一天官”指明代吏部尚書周嘉謨;“座后一祭酒”指明代兩京國子監祭酒(尊稱大司城)魯鐸。清末(1889年),本鎮下街人周樹模(1860—1925年),字少模,號沈觀。參加殿試,列一甲五名(即二甲二名)進士,選庶常,曾任黑龍江巡撫兼中俄勘界大臣。北洋政府期間,曾兩度充任平政院院長,因反對袁世凱稱帝與軍伐割劇而兩度辭職。為世人所尊敬。
在干驛,還出了一批文人名士。清代國畫師魯岱、鄢貞、鄢旭山,書法家李雲驤,在畫壇書苑獨樹一幟,享有盛名。清末優貢、著名經館塾師陳心源(1881—1954,沙嘴村人),著有《陳涉發難論》、《四軍銘》詩文,熱情謳歌農民運動和新四軍的豐功偉績,曾受到李先念等導人的讚揚。
干驛具有悠久的革命傳統。元末,民眾揭竿而起,紛紛參加陳友諒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為推翻元朝統治作過犧牲。明正德三年,邱仁、楊清起義於干灘、周陂、聚眾麻洋湖。明萬曆年間,月池村胡大巴、胡小巴兄弟以沉湖中的割布港、荷花台為據點,聚眾起義,設水寨、訓練馬踏棉花樁。清初的順治三年,劉思才義軍活動於干驛一帶的湖區,除暴安民,大得民心。清末,留日學生宋國珍(鮑夾村人)、徐蘭如(1874—1958),干驛中街人,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中秀才。1904年春,考入湖北兩湖師範學堂,1905年秋畢業,以名列第二的成績,選送日本官費留學,先後入國文書院及日本大學法科就讀,1910年畢業歸國會鄂后,初任川粵漢鐵路公司總務長,旋即致力於法政教育事業,任教於省江漢法政、公立法政、私立法政及法官養成所等校。參加同盟會,迫隨孫中山先生,參加了廣州起義和武昌起義。宋國珍在護國討袁時,率敢死團占天門,後為討袁而獻身。徐蘭如擔任夏口(即漢口)廳首任知事後,即刻約集漢口商界領計議,以步兵化裝成商團,潛入清軍警駐地奪而據之,於一夕之間光復漢口,鞏固了辛亥革命成果。解放后,曾任湖北省政府參事會參事。
大革命時期,在武漢讀書入黨的史光煥(沙嘴村人)受中共武漢地委派遺,於1926年春回干驛發展了一批共產黨員,建立了黨支部(為天門最早的黨組織之一)。在黨的領導下,農民運動如火如荼展開。1927年初,干驛反英分會組織5000餘人,到中和場包圍教堂,揪鬥了毒打農民的愛爾蘭傳教士,並將其驅逐出境。土地革命時期,干驛共產黨組織領導革命群眾,開展了對敵武裝鬥爭,並於1930年春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32年1月,由鄢洪榜(1903—1932,盧嶺村人)任大隊長的天漢沔游擊大隊,將國民黨天門縣長劉賡(瑤階)率領的反動武裝,誘到漢川縣回龍灣朱字洲設伏堤段,予以全殲。蘇區第四次反圍巢失利后,干驛區蘇維埃政府主席湯成功(小河村人)率游擊隊編入紅軍主力。鄢洪榜留下堅持鬥爭,因姦細告密,被捕入獄,笑對敵人的屠刀,高唱紅軍歌曲,慷慨就義。抗日戰爭初期,鎮上的曹志堅(1910—1948)、周彬、劉社哲等熱血青年,在參加陶鑄領導的湯池訓練班學習時,先後入黨,結業后回天門發動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12月,抗戰時期的第一屆中共天門縣委在干驛鎮地下交通員楊超群家正成立,由曹志堅擔任縣委書記,領導全縣人民開展抗日戰爭。干驛地區成了抗日根據地。革命戰爭年代,干驛地區有數百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為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倖存者中有老紅軍、原新疆軍區後勤部副部長周治坤(周口村人),老地下工作者、原北京市委統戰部長史林峰(史嶺村人),原武漢水運工程學院副院長周彬,原北京內燃機總廠黨委副書記劉社哲等。
原人民衛生出版社副總編輯魯德馨(1891—1974,朱嶺村人),浙江省作協副主席、著名詩人冀方,原北京文化局副局長周述曾,河北大學歷史系教授,周慶基,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教授劉炳文等,都是博學多才之士,著書立說,名揚宇內。武漢協和醫院的魏金元和魏四元教授,兄弟倆同是救死扶傷的醫林高手。在歐美和日本的高科技領域,汪文科、汪榮廣等著名科學家各有建樹。襄樊軍分區政委魯修軾大校、四川省副檢察長楊本德、山西省化工局長鬍振文、中國廣交會秘書劉彩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劉德發、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南辦事外主任楊池林、鐵道部十八局副局長劉金林、中共武漢市漢陽區委書記周啟新、十堰市副市長楊朝中等均出生於干驛。
在干驛也走出了一批國民黨的軍政人員,其中有國防總長參謀處中將參謀徐聲鈺,國大代表、胡宗南的少將機要秘書徐先,陝西教導旅少將旅長徐時澄,湖北軍管區少將參謀長劉紀律及國防部少將參謀匡樵夫等。
八團 | 汪河 | 油榨 | 月池 | 小河 | 晴灘 | 社湖嶺 | 西灣 | 禾呈 |
朝門 | 古老 | 盧嶺 | 楊台 | 周口 | 劉洲 | 夾洲 | 蘇畈 | 陳張 |
鮑夾 | 劉彈 | 河心 | 蔣寨 | 朱嶺 | 新堰 | 史嶺 | 沙嘴 | 六灣 |
陳嶺 | 楊巷 | 九嶺 | 干驛鎮街道社區居民委員會 | 干驛鎮晴灘社區居民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