儂智高起義
儂智高起義
儂智高(壯文名Nungz Cigaoh,1025~1055年),北宋安德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靖西縣安德鎮)人,北宋廣源州(今靖西、田東一帶)壯族首領,儂智高起義的發動者。
慶曆元年(1041年),儂智高建立“南天國”,反抗交趾國(今越南北部)的欺壓掠奪,曾多次向宋廷上書、獻上財物請求歸附,被宋廷拒絕。皇佑四年(1052年)四月,儂智高舉兵反宋。五月,破邕州,改國號“大南”,數月間大敗朝廷征剿之兵,次年正月,在崑崙關附近賓州,與北宋名將狄青決戰,為狄青所敗,流亡大理,兩年後死在那裡。
儂智高起義,是一場反抗內、外統治集團壓迫剝削的正義鬥爭,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但震撼了宋朝統治階級,在平儂后,改變了對廣源等邊疆地區的民族政策,新設土州,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民族矛盾。
北宋時期,壯族人民反抗宋王朝的武裝鬥爭,規模較大的為儂智高領導的起義,次為區希范起義。宋代仁宗皇佑年間,廣源州(今靖西德保一帶)壯族領袖儂智高,發動了規模較大的反對宋王朝的戰爭,振撼了北宋在廣西地區的反動統治。
儂智高的父親儂全福,原是儻猶州(今靖西縣東部,)首領,為交趾擄作人質並被殺害於交趾京城。儂智高首先在廣源州活動。“廣源州為邕管羈縻州,屬左江道” (涑水記聞》)。公元1041年,儂智高以儻猶州(今崇左、扶綏一帶)為根據地,招納各方面逃難來的勞動人民,建立“大曆國”,繼黃少卿之後,與宋朝邕管政權和交趾郡王相抗衡。後來被宋的藩屬交趾郡打敗。當時,交趾郡王採取小恩小惠的懷柔政策,企圖使儂智高甘心為他們所用,封依智高為廣源、電火①頻婆(靖西縣境內—)、思浪(原太平府境內)等州的知州。但智高對於父兄被殺之仇,一直沒有忘懷。所以他到廣源州后,積極準備力量,俟機東山再起。公元1048年,他襲取了安德州(今靖西縣安德鄉)為根據地,建立“南天國”,年號景瑞,與宋王朝展開劇烈的鬥爭。
儂智高起兵反宋是正義的戰爭。從他起兵的原因和效果來看,也可以充分說明這個問題。儂智高起兵的原因是什麼呢?我認為有三:
第一,儂智高為屢求內附被拒而起義
儂智高請求內附,希望能與漢族人民一起生活,不止一次,且自其父存福就開始。《夢溪筆談》卷二五說: "天聖七年首領儂存福(一名全福)歸附,補存福邕州衛職。轉運使章頻罷遣之不受其地,存福乃與其子智高東掠籠州有之.”存福納土歸附,願為王民,宋統治者,卻拒不接受。後來不幸,為交趾所乘,襲攻廣源州,把儂存福俘擄去,智高領廣源州,交趾乃向他索取贖金.關於這件事情,《涑水記聞》卷十三說得最為明白。‘儂智高世為廣源州酋長,后屬交趾,稱廣源節度使,有金坑,交趾賦斂無厭,州人苦之,智高黠難制,交趾惡之,以兵掩獲其父,留交趾以為質,智高不得巳歲輸金貨甚多,久之父死,智高怨交趾,邑恐終為所滅,乃叛交趾。”依《越史略》二卷所載,交趾於公元一O三九年春擄存福,五月,智高備金去贖,有生金一塊,重一百十二兩,不料交趾得金,仍不放回存福,使他死於交趾(一說被殺),這裡只說廣源州“屬交趾”。(宋史卷四九五廣源州蠻傳)則說存福“服役於交趾”或“役屬交趾”。服役最苦的就是帶兵從征,如公元一O三六年(仁宗景祜三年)交趾峒廣源州和甲調等“寇邕州之思陵州、西平州、石西州及諸峒,略居人馬牛、焚室廬而去。” (宋史卷四八八交趾傳)驅中國人打中國人,驅中國人擄中國貨,絕非智高父子所願。.........宋統治者終似智高叛交趾來歸,怕交趾內侵,懼不敢納。...........因而“智高大恨,且以朝廷及交趾皆不納,窮無所歸,遂謀作亂。...........智高接二連三的請求內附,誠意懇切,並且所求不大,無奈宋統治者頑固到底,終於拒絕,逼虎跳牆,至使智高“無所容止,有反耳”。............ 儂智高為什麼這樣誠懇一再請求內附?除欲靠宋朝以報交趾不共戴天之仇外,主要是想與漢人生活在一起,特別是欲聯絡漢人,反抗共同的敵人。......有一次廣西轉運使蕭固對趙禎(仁宗)說:“智高必為南方患,願賜一官以撫之,且使抗交趾。”趙禎不接納,反問蕭“能保交趾不爭智高,智高終不內寇,則具以聞”。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七O)這一點蕭固自然不敢擔保。明代歷史家張溥論宋拒絕智高內附,失去抵抗交趾力量,也認為失策。 《宋史紀事本末》卷三一說得更明白,智高內懷忿恨,求附中國,使朝廷納其金函,俾處入江峭絕之鄉,與交趾角立,椎髻左衽,戰鬥用命,未必非二南(廣南東路廣南西路為二南)一奧藩也。”宋若接納智高內附以抗交趾”,不獨兩廣邊疆人民得到保護,且足以保衛國土,表示中國人民素富反抗外國侵,略之精神。同時,歸附之後,更有助於漢,僮族人民文化生活的增進,民族團結友好,促進僮族地區生產的發展。可是宋統治者卻執行其一貫的對外屈辱,對內壓迫的反動政策,“無故拒卻,激其反叛”。所以儂智高屢求內附被拒,報家仇,紓國難,壯志未酬,激而起兵反宋,正是一種正義的戰爭。
第二,儂智高為要求互市不遂而起義
智高請求通商互市,本與請求內附分不開,或由於內附產生出來。因為內附之後,和漢人生活在一起,成為省民,即中國人民,自無此疆彼界.貿遷有無。所以智高請求內附,補刺史被拒時,又等而下之,要求當教練使賜袍和互市,委屈求全。《孫威敏征南錄》說:“(智高)始乞本朝補田州刺史,不得,又乞教練使,又乞賜袍笏,又乞每南郊時,貢金干兩,願常於邕管互市,皆不許,至令入寇。..........智高在儻猶州、安德州、建大曆國、南天國,經巳南面而王。同時交趾國王,李德政,明道二年“秋七月使魏徵如廣源州,賜智高郡王印,仍拜太保。(越史略卷二)‘智高不願接受。以國王、郡王、太保,與刺史、教練使比,尊卑貴賤,相去遠矣,智高去其尊貴,而求其卑賤,所為何事?上為國家,願賦同仇,下為人民,通商互市,如此而已,要是象某些人所說,智高是一個野心勃勃之人,起兵是由於宋王朝不肯滿足他提出的提高權位的要求”,未免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了,也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左右江地區土特產生產的發展,必然有一部分剩餘產品需要與外地交換,這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儂智高之求內附,請開市場,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提出的。地區與地區之間,互通有無,不但對僮漢兩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生產生活有利,對於促進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也是有利的,智高請求互市,正是反映了漢僮族各族人民的利益,也是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的。事實上,漢族人民為了想採買其金屬,特別是銅,曾請求開市貿易,然而宋的廣西統治者卻不準。周去非《嶺外代答》卷七銅條說:“右江溪垌之外有一蠻;洞銅所出也,掘地數尺即有礦,故蠻人多用銅器,嘗以獻說於朝;欲與博易,事下本路諸司,謂且生邊釁,奏罷之。“獻說於朝,欲與博易”必為漢人,不是僮人。周雖為南宋時人,但宋自平儂智高后,已設立不少博易場,通漢蕃之有無,想無罷銅博易之理,此事必發生於北宋儂智高起義以前。因當時宋統治者,對於漢僮族人民通商互市,都從側面或正面加以禁止。.............此後,儂智高為請求互市,正想進攻邕州,還給邕州知州陳琪一通檄文,求他允許在依黃峒與邕州交界設立博易場,通漢僮人民有無,陳若答應,戰事猶可免,惟陳怕生事端,影響陞官而置之不理。在廣西的趙宋統治者,所謂“本路諸司”奏罷右江銅器博易,侯仁寶盡伐毒藥樹,陳琪不答應智高的互市請求,不僅損害漢僮各族人民的利益,也是違反廣西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的。在這種情況下,儂智高領導僮漢人民起義,反抗宋朝,能說是一種非正義戰爭嗎? 儂智高要求互市起兵反末的願望雖然沒有實現,他的起兵反宋也雖然失敗,但當狄青破邕州后北返,留孫沔辦理善後,孫首先舉辦急務之一,就是“置博’易務,通諸蠻之有無”。 (孫威敏征南錄)後來廣西漢僮各族人民的通商貿易從此興盛起來,宋平定依智高后五個月,還下詔:廣南西路夏稅布,舊例每匹折錢二百,近聞本路,擅減其價,重困於民,宜復其價如故”。 (宋會要輯稿第一三九冊).............
第三,儂智高為發三解不得志而起義
儂智高本人曾赴科考,發三解不得志,因而對於宋及其考試製度非常憤恨,也是他起義原因之一.關於這件事情,宋張端義的《貴耳集》卷下曾有簡括扼要說明:“依智高發三解不得志,遂起兵於兩廣,遂有兩解試攝官之格,張元因殿試落第,徑往西復,自是殿試無黜落之士。”紀堪謹修的《南寧府志》卷四十亦說:“智高能屬文,嘗舉進士不第。”何謂“發解”?明《贛州志》說:‘鄉舉在宋,為漕試, (即轉運使試)謂之發解,第階之,解送南宮(即尚書省)會試耳。” (羊復禮編鎮安府志卷七選舉表)又何謂發三解不得志?漕試中選,上京會試落選。第二、三次再去會試,仍須漕試再中選,才能解送,這是宋元鄉試(即漕試)制度,與明代鄉試中選後會試落選再去,不須再經鄉試不同。儂智高漕試中選三次,上京會試三次都落選,即所謂發三解不得志。宋代科考只有舉人名稱,至明始有舉人科目,宋之舉人(或稱舉進士)有一個特別稱號,謂之覓舉,這恐是智高發三解不得志之一因。宋李新言科舉書,說宋覓舉之弊載有:“唐薜登嘗言今之舉人,有確事實,明制才下,試遣搜揚,驅馳府寺之庭,出入王公之第,俗號舉人,謂之覓舉。覓,為自求之稱,非人知之辭,其為弊,何特今日耶?” (李#跨鰲集卷二二)李為元佑進士,說覓舉,不僅是元佑之弊,元佑以前趙禎(仁宗)也有之。這種奔跑於府寺之庭,王公之第,做人所不知之的勾當,然後得選。智高不幹,發三解而不得志恐與此有關。當然,兩廣偏方僻壤,特別是廣西的桂西,舉子才學,比不上人,也不應否認。不過趙宋王朝的科考作弊,殊令人憤恨。調元因落選,去西夏投敵,固然不對,惟儂智高為此起義,是可以諒解的。究其動機,雖有為其本人鳴不平,求功名,找出路,但後來宋對於兩廣人民,許以特奏名殿試,和定“兩解試攝官之路”連廣東人民,都受其惠,容易取得功名。故有“初儂智高之平,推恩南方,虛名之官者八百人, (廣東通志卷二三九孔延之條)和“嶺南平, (指平儂智高)二廣舉人推恩者六百九十一人” (宋史卷三一一龐籍傳)之記載,這顯然也是儂智高起兵反宋在客觀上所起的作用。
總之,從儂智高起兵反宋的原因來說,是正義的,從其影響方面來說,也是正義的。引起戰爭,是宋統治者執行其對外屈辱,對內壓迫的反動政策,咎由自取,絕不是儂智高為擄人為奴或求官不遂,或想當皇帝而發生的。清廣西巡撫謝啟昆宋皇佑平蠻碑詩中有“仁廟(仁宗)承平輕遠僥,宋鳶以外阻聲教,金函不報朝貢疏,雷火頻婆遂屯嘯”’(樹經堂文集)之句,我們讀之,足知其微言責備了。[摘錄黃現璠著《儂智高起兵反宋是正義的戰爭》(《廣西日報》1962年4月2日), 《壯族通史》(廣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
注①《宋史》“廣源州”。
②右上圖“儂智高東征、北伐、回師路線圖”[摘自黃現璠著《儂智高》(廣西人民出社,1983年)第29頁附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