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

廣西壯族自治區所轄地級市

崇左,廣西壯族自治區所轄地級市,環北部灣城市群城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地理坐標在北緯21°36`~23°22`,東經106°33`~108°6`之間,東及東南部接南寧市、防城港市,北鄰百色市,西與越南接壤,是廣西邊境線陸路最長的地級市,總面積1.73萬平方公里。區劃代碼為451400。

崇左市是中國通往東盟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是中越兩廊一圈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城市、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之一,設有國家一類口岸3個、二類口岸4個、邊民互市點13個,是中國邊境口岸最多的城市。

崇左市地勢大致呈西北及西南略高,向東傾斜,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有豐富的物產資源,被譽為中國的糖都和錳都,是中國最大的甘蔗種植、蔗糖生產基地;境內居住著28個民族,有跨國大瀑布德天瀑布、世界文化遺產左江花山岩畫、世界八大斜塔之一的左江斜塔、扶綏縣金雞岩、憑祥友誼關等著名旅遊景點。

截至2018年,崇左市轄1個市轄區和5個縣(江州區、大新縣扶綏縣龍州縣天等縣寧明縣),代管憑祥市。2015年,全市戶籍總人口248.80萬人,常住人口205.45萬人,城鎮人口74.54萬人,2016年,全區生產總值766.2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7161元。2016年9月,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2019年,崇左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60.46億元。

2020年6月,經中央依法治國委入選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名單。

歷史沿革


崇左為壯族先民駱越民族聚居之地。戰國時期,嶺南稱百越之地,崇左屬百越的一部分。 秦始皇統一中國時,今崇左市轄地屬象郡。漢時屬象郡、郁林郡。隋時屬郁林郡。唐屬嶺南西道。宋末屬邕州。元建置為行省制,省下以路領府、府領州、州領縣,境內屬太平路、思明路、鎮安路、龍州萬戶府等。 
明撤銷行省制,設府、州、縣三級制,境域分屬太平府、南寧府、思明府、思恩府等。 
清改司為省,省以下以府領州、縣。轄區內分屬太平府、鎮安府。 
民國初年,改省、府、州(縣)三級製為省、道、縣,境內屬鎮南道等。 
民國十八年(1929年),境內所有土廳、州、縣、司全部改土歸流,即廢除世襲土司,改行臨時任命的流官統治,在原土司地區實行和漢族地區相同的政治制度,併入或分置為扶南、綏淥、同正、崇善、左縣、寧明、思樂、明江、龍州、上、養利、萬承、雷平、龍茗、鎮結、向都、憑祥等縣。 
民國十九年(1930年),實行民團制度,境內分屬龍州、靖西百色、南寧民團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境內屬第十二行政督察區(原龍州區)。至解放前夕,境內共有17個縣,其中扶南、綏淥、同正3縣屬第四區(南寧區),鎮結、向都、龍茗3縣屬第六區(靖西區),龍津(原龍州縣)、上金、崇善、左縣、寧明、思樂、明江、憑祥、養利、萬承、雷平11個縣屬第七區(龍州區)。 
解放后,在廣西省人民政府領導下,今崇左境域和周邊地區,曾設有南寧、龍州、武鳴3個行政專員公署(專區)。 
1951年1月,武鳴專區撤銷。 
1952年8月11日,南寧專區改稱賓陽專區,轄邕寧、橫縣、賓陽、武鳴、永淳、上林、馬山、遷江、貴縣等9個縣。龍州專區改稱崇左專區,轄鎮都、上思、扶綏(扶南、同正、綏淥3縣合併置扶綏縣,以扶南、綏淥2縣字首為縣名)、大新(雷平、萬承、養利3縣合併置大新縣)、麗江(龍津、上金2縣合併置麗江縣)、崇左(崇善縣和左縣合併置崇左縣,以崇善、左縣2縣字首為縣名,“崇左”由此而得名)、鎮南、思樂等8個縣。 
1952年12月9日,桂西壯族自治區成立,轄百色、宜山、柳州、賓陽、崇左等5個專區。 
1953年4月23日,賓陽、崇左兩專區合併為邕寧專區。同年,桂西壯族自治區又撤銷邕寧專區,直轄其所屬的邕寧、武鳴、橫縣、賓陽、上林、馬山、隆安、扶綏、崇左、大新、鎮都、寧明(思樂、鎮南2縣合併置寧明縣)、上思、龍津(因麗江縣名與雲南省麗江縣同名,政務院批准廣西麗江縣復稱龍津縣)、都安等15個縣。 
1955年7月12日,桂西壯族自治區增置並直轄縣級憑祥鎮。 
1956年3月2日,桂西壯族自治區改為桂西壯族自治州。11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憑祥鎮,設立憑祥市,直隸桂西壯族自治州。 
崇左
崇左
1957年3月27日,桂西壯族自治州直轄的鎮都縣更名為天等縣。桂西壯族自治州直轄邕寧、賓陽、橫縣、武鳴、上林、馬山、崇左、隆安、龍津、大新、天等、扶綏、上思、寧明等14個縣及憑祥市,管轄百色和宜山兩個地區。12月,撤銷桂西壯族自治州,其直轄縣市由新置的邕寧專區管轄,都安瑤族自治縣改屬邕寧專區。百色、宜山兩地區亦分別改為專區,屬縣依舊。 
1958年,邕寧專區轄邕寧、武鳴、橫縣、賓陽、上林、馬山、隆安、上思、扶綏、崇左、大新、天等、寧明、龍津、都安瑤族自治縣等縣和憑祥市。9月,政社合一階段,邕寧專區改稱南寧地委。11月,南寧地委改稱南寧專區。 
1960年5月27日,國務院批准,龍津縣更名為龍州縣。 
1965年5月18日,南寧專區析出都安瑤族自治縣,劃歸河池專區管轄;6月26日,析出上思縣,劃歸欽州專區管轄。 
1971年,南寧專區更名為南寧地區。轄邕寧、武鳴、橫縣、賓陽、上林、馬山、隆安、扶綏、崇左、大新、天等、寧明、龍州13個縣和憑祥市。 
1983年10月,邕寧、武鳴兩縣劃歸南寧市管轄。南寧地區轄橫縣、賓陽、上林、馬山、隆安、扶綏、崇左、大新、天等、寧明、龍州11個縣和憑祥市。 
2002年12月2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南寧地區和崇左縣,設立地級崇左市,原崇左縣改稱江州區。 
2003年1月22日,自治區人民政府撤銷南寧地區,設立地級崇左市並調整南寧市行政區域,將橫縣、賓陽、上林、馬山、隆安縣劃歸南寧市管轄,崇左縣改稱江州區,地級崇左市管轄扶綏、大新、天等、龍州、寧明縣和江州區,代管縣級憑祥市。8月6日,地級崇左市正式掛牌成立。 
2020年4月27日,國務院同意在崇左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崇左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北回歸線以南,地理坐標在北緯21°36`~23°22`,東經106°33`~108°6`之間,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東及東南部接南寧市、欽州市,北鄰百色市,西與與越南接壤,總面積17440平方公里。

地質地形

崇左市地質構造古老,多以泥盆紀,二疊紀和三疊紀為地質基層,以石灰岩佔優勢,頁岩、砂岩次之,第四紀酸性赤紅壤土層為地表蓋層。境內山環岳繞,丘陵起伏,山多地少,地貌複雜多樣,以喀斯特岩溶地貌為主體。 
崇左地形地貌
崇左地形地貌
西部為大青山山脈,南部為公母山山脈和十萬大山余脈。地勢大致呈西北及西南略高,向東傾斜,中部被左江及支流切割,形成錯綜合頒的丘陵平原。境內最高峰為南部寧明縣與防城港市接壤的十萬大山余脈浦龍山,海拔1358米,其次是愛店附近中越邊境的公母山,海拔1357.6米。寧明縣有8座山峰海拔公里以上。公里以上的其他山峰有北部的大新縣與天等縣交界的泗城嶺,海拔1073.7米,東北部江州區與隆安縣交界的的西大明山,1071.2米,南部龍州縣的大青山1045米等。 

氣候

崇左市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日照時數1600多時,1月平均氣溫13.8℃,7月平均氣溫28.1℃,年平均氣溫20.8℃-22.4℃,年無霜期長達340多天,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全年光照充足,且光、水同季。全年夏長冬短。 
2012年,崇左市年平均降雨量1261毫米,年平均氣溫22.0℃,年日照時數為1322小時。 

水文

崇左境內左江
崇左境內左江
崇左境內河流屬左江水系。左江幹流全長539公里,發源於寧明縣與越南交界的枯隆山,上源稱奇窮河,流入國內稱平而河,在龍州縣城與水口河匯合稱麗江,與最大支流明江匯合后稱左江。左江年平均徑流量209億立方米,流域落差大,流域面積31595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5年,崇左市土地總面積173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1.99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30%,人均耕地面積高於廣西平均水平;園地面積4.57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64%;林地面積75.14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43.35%;草地面積6.44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3.72%;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4.36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52%;交通運輸用地面積2.59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49%;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4.29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47%;其他土地面積23.89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3.79%。 

礦產資源

崇左市地處桂西礦產資源富集區南段,礦產資源較為豐富,截至2015年,已發現的礦種有、錳、鐵、鎢、、銅、鉛、鋅、金、銀、銻、等36種,已完成勘查工作並查明資源儲量的礦區(礦段、井田)60處,正在實施勘查的礦產地72處,優勢較為明顯、具備規模化開採條件的礦種包括錳、膨潤土、鐵、鋁土礦、石灰石等5個礦種。至2015年底,全市保有資源儲量煤炭0.82億噸,錳礦1.65億噸,褐鐵礦礦石量0.87億噸,金金屬量6133千克、鉛金屬量7.46萬噸、鋅金屬量29.52萬噸、稀土礦氧化物1.20萬噸、膨潤土礦石量6.40億噸、磷礦石量0.28億噸,鋁土礦0.99億噸。 
錳礦儲量為1.49億噸,主要集中在大新縣,儲量居全國首位,佔全國1/4強;寧明縣膨潤土儲量7億多噸,屬世界罕見的特大型礦。 

水資源

崇左市水資源較為豐富,人均擁有可利用水量5636立方米。崇左市地處亞熱帶,氣候濕潤,雨量充沛,2003年~2015年全市年平均降雨量在967.8~1723.6毫米之間,其中2015年崇左市平均降雨為1321毫米。轄區河系發達,河流眾多,流域集水面積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左江、明江、黑水河馱盧河派連河、客蘭河、汪庄河下雷河明仕河雙俠河等31條。市內最大河流左江流經龍州、寧明、崇左市區、扶綏縣。市轄區內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03.5億立方米。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庫241座,其中:庫容1億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庫2座,1千萬立方米以上的中型水庫15座,小型水庫224座,總庫容19.4億立方米左右。水庫水質基本符合飲水用水標準。 

水利資源

截至2015年,崇左水力資源蘊藏量為60.43萬千瓦,可開發量為32.38萬千瓦,已開發量為15.72萬千瓦。全市有水力發電站10座(2000千瓦以上),2002年全市地方電力完成發電量62027.9萬千瓦。在建水電工程規模為3.2萬千瓦,擬建工程規模為9.33萬千瓦。 
崇左境內左江
崇左境內左江

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
截至2015年,崇左已知的陸棲脊椎野生動物共4綱34目696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有白頭葉猴黑葉猴雲豹等14種;國家Ⅱ級保護有獼猴、穿山甲、冠斑犀鳥等87種。廣西重點保護,有掃尾豪豬紅耳鵯、花姬蛙等115種。白頭葉猴分佈於扶綏縣、江州區、龍州縣、寧明縣境內,137群1069隻(含17隻獨猴),其中崇左白頭葉猴自然保護區有126群975隻(岜盆片79群599隻、板利片47群376隻);廣西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11群94隻。 
截至2015年,崇左市森林植被主要有山地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及山頂矮林。境內有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2015年,全市林業用地面積100.59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57.99%,全市森林面積94.70萬公頃,占林業用地93.5%,森林覆蓋率54.6%。全市已知的野生維管束植物共234科1123屬3071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有望天樹叉葉蘇鐵水杉等7種;國家Ⅱ級保護,有蜆木、海南風吹楠桫欏等35種。廣西重點保護有觀光木、金絲李、凹脈金花茶海倫兜蘭等183種。古樹名木主要樹種有蜆木、木棉、小葉榕高山榕、圓柏、龍眼、荔枝樟樹苦丁茶、扁桃、芒果、楊桃、黃連木盆架子海南蒲桃見血封喉人面果楓香樹等805株。 
主要自然保護區 
類別名稱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弄崗保護區恩城自然保護區
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崇左白頭葉猴保護區下雷水源林保護區
西大明山水源林保護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崇左市轄江州區1個市轄區和扶綏縣、大新縣、龍州縣、寧明縣、天等縣5個縣,代管憑祥市。政府駐崇左市城南新區新城路1號崇左市行政中心。 
行政區劃 
轄縣面積人口政府
江州區2902平方公里36萬江州區新民路
憑祥市650平方公里11萬憑祥鎮
扶綏縣2876平方公里44萬新寧鎮
大新縣2756平方公里37萬桃城鎮
寧明縣3779平方公里43萬城中鎮
天等縣2159平方公里43萬天等鎮
龍州縣2318平方公里28萬龍州鎮

人口民族


人口

2021年5月13日,根據廣西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崇左市總人口數為2088692人。
2016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250.54萬人。年末常住人口206.9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7.00萬人,鄉村人口129.92萬人。全年出生人口2.70萬人,出生率13.07‰,死亡人口1.22萬人,死亡率5.91‰,自然增長率7.16‰。
2015年,崇左戶籍總人口248.80萬人。年末常住人口205.4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4.54萬人。全年出生人口4.07萬人,出生率12.75‰;死亡人口1.23萬人,死亡率6.10‰;自然增長率6.65‰。 
2014年,崇左戶籍總人口248.18萬人。年末常住人口203.9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2.1萬人。全年出生人口4.63萬人,出生率13.80‰;死亡人口1.45萬人,死亡率6.84‰;自然增長率6.96‰。 
崇左市2014年人口總數和自然增長率
地區人口總數(人)自然增長率(‰)
崇左市2088692
扶綏縣4398285.79
江州區3623487.45
大新縣3759415.87
天等縣3720945.27
寧明縣4152897.48
龍州縣2652294.68
憑祥市1217097.82

民族

截至2015年,崇左境內居住28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的89.8%,其中壯族、漢族、瑤族等3個為世居民族,苗族侗族回族水族土族藏族彝族仫佬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佤族畲族羌族毛南族仡佬族怒族京族塔塔爾族等25個民族為散雜居少數民族。壯族人口209.96萬人,佔總人口的89.43%。 

政治


職務姓名
市委書記何良軍
代理市長遲威
副市長羅海山、蘇林(掛職)、勞寧軍、覃梅、陳鋒、蔣紅林
秘書長林永毅 

友好城市

國內友好城市 
省份城市省份城市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青海省西寧市 
廣東省汕頭市浙江省金華市 
國家友好城市
國別區(市)名稱結好時間
泰國莫拉限府2011年7月6日
越南諒山市2013年2月23日
寮國甘蒙省他曲市2015年9月18日

經濟


綜述

2015年,崇左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82.82億元,比2014年增長8.0%。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22.7%、40.3%和37.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3355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308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68元。 
2016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766.20億元,比上年增長8.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7.69億元,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310.69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287.82億元,增長11.5%。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21.9%、40.5%和37.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9.4%、38.7%和51.9%。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7161元。 
2020年,崇左市生產總值(GDP)809.0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80.41億元,增長5.0%,拉動GDP增長1.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232.61億元,增長12.6%,拉動GDP增長3.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395.98億元,增長2.9%,拉動GDP增長1.4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為22.3:28.8:48.9,對GDP增長貢獻分別為18.9%、57.6%、23.5%。

第一產業

農業發展
農業發展
崇左市是中國最大的甘蔗種植、蔗糖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糖都”,全市所轄7個縣(市、區)分別被農業部劃定為甘蔗“雙高”(高產高糖)基地優勢產區之一;扶綏縣、江州區、寧明縣、大新縣、龍州縣等5縣(區)被國家發改委定為甘蔗生產基地縣(區);全市甘蔗種植面積穩定在400萬畝以上,原料蔗和產糖量連續13個榨季位居全國首位,約佔全國1/5、廣西1/3;為全國亞熱帶名優水果生產基地,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有甘蔗糧食蔬菜、水果、木薯等。
2015年,崇左農作物總播種面積51.58萬公頃,糧食種植面積12.48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18萬公頃,甘蔗種植面積27.96萬公頃,蔬菜種植面積(含菜用瓜)4.67萬公頃,木薯種植面積1.46萬公頃,果園面積3.59萬公頃,茶園面積0.13萬公頃,桑園面積0.02萬公頃。 
2015年,崇左糧食產量52.53萬噸,比2014年增長2.3%;油料產量2.32萬噸,增長8.2%;甘蔗產量2382.40萬噸,增長0.3%;蔬菜產量95.35萬噸,增長6.6%;園林水果產量50.40萬噸,增長11.7%。 
2015年,崇左生豬存欄113.85萬頭,比2014年增長1.8%,牛存欄30.77萬頭,比2014年增長1.6%,山羊存欄8.1萬隻,比2014年增長4.7%,雞存欄382.50萬隻,比2014年增長2.1%,鴨存欄179.82萬隻,比2014年增長6.1%。全年生豬出欄121.66萬頭,下降2.2%,牛出欄9.19萬頭,比2014年增長6.6%,山羊出欄10.01萬隻,比2014年增長6.2%,雞出欄894.98萬隻,比2014年增長1.4%,鴨出欄406.47萬隻,比2014年增長3.1%。豬、牛、羊、禽肉類總產量12.53萬噸,比2014年下降0.4%。其中,豬肉產量9.1萬噸,下降2.1%;牛肉產量0.85萬噸,增長8.0%;羊肉產量0.15萬噸,增長7.6%,雞肉產量1.47萬噸,增長5.7%,鴨肉產量0.79萬噸,下降3.1%。禽蛋產量0.25萬噸,增長5.8%。蠶繭產量422噸,增長5.2%。水產品產量7.12萬噸,增長4.9%。 

第二產業

崇左市主要工業支柱為錳加工等有色金屬加工產業、建材產業等。 
2015年,崇左全部工業增加值226.38億元,比2014年增長7.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7%。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企業下降0.5%,集體企業4.5%,股份制企業增長12.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下降5.0%,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增長20.5%。輕工業增長20%,重工業下降2.5%。 
2015年,崇左製糖業增加值比2014年增長1.7%;水泥、石灰和石膏製造業增長22.7%;錳礦採選業增長17.1%;鐵合金冶鍊增長5.2%;電力生產業增長4.7%;電力供應業下降1.2%。 
2015年,崇左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66.15億元,增長17.9%;利稅總額132.74億元,增長40.3%,其中利潤總額110.11億元,增長50.0%。農副食品加工業實現利潤71.67億元,比2014年增長52.8%;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實現利潤6.79億元,增長7.8%;電力熱力行業實現利潤2.93億元,增長28.4%;黑色金屬礦採選業實現利潤0.65億元,下降78.4%;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實現利潤6.99億元,增長35.5%;黑色金屬冶鍊及壓延加工業實現利潤15.74億元,增長109.6%。 
2015年,崇左社會建築業增加值48.23億元,比2014年增長8.5%。 
經濟園區
崇左工業區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憑祥市邊境經濟合作區
友誼關工業園憑祥物流園憑祥林產工業園

第三產業

2015年,崇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9.39億元,比2014年增長10.1%。城鎮消費品零售額83.85億元,增長10.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5.54億元,增長9.0%。 
太平街道宜村村宜村屯
太平街道宜村村宜村屯
2015年,崇左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汽車類零售額比2014年增長46.9%,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7.8%,機電產品及設備類下降1.7%,石油及製品類下降0.9%,文化辦公用品類下降2.5%,傢具類增長20.9%,日用品類增長3.8%,糧油、食品增長15.2%,飲料增長40.8%,煙酒類增長83.8%,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6.4%,化妝品類增長12.2%。 
2015年,崇左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4.52億元,比2014年增長31.5%。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55億元,增長18.1%;電信業務總量22.98億元,增長32.6%。年末固定電話用戶達到12.84萬戶;行動電話用戶155.44萬戶;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21.08萬戶。 
2015年,崇左入境旅遊遊客36.71萬人次,比2014年增長4.4%;國際旅遊(外匯)收入1.28億美元,增長7.8%。接待國內旅客1560.50萬人次,增長17.57%,國內旅遊收入124.59億元,增長33.02%。 
2015年,崇左金融業增加值23.98億元,比2014年增長11.8%。 
2015年,崇左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607.23億元,比年初增加45.49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606.78億元,增加45.18億元。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373.12億元,比年初增加36.3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373.06億元,增加37.34億元。 

文化


民族習俗

• 採茶舞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採茶舞在崇左主要流行於馱盧、那隆、左州等地村鎮,其內容多以反映壯族人民勞動生產、生活、愛情為主旋律。 
採茶舞是由當地群眾組織採茶隊來排演,扮演人物有茶公、茶娘、歌伴、書生或財主等。採茶舞有開台茶(恭茶)、乃茶、十送茶、老正茶、洋紅茶等10多種表演形式。 
• 搶花炮
搶花炮是崇左市左州鎮人一項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活動(即金山節)。有頭炮、二炮、三炮之分。花炮為一圓形鐵環,置於送炮器上,靠送炮器引爆的衝力將鐵環射到高空。參戰的隊伍每隊10人。搶炮前,各參賽隊站立場中,裁判以哨聲為令。令下,送炮器將鐵環射向數十米高空,各隊蜂擁而上,隊員配合默契,用擠、扳、鑽、藏、護、傳、攔等技巧,經長時間爭奪後送到裁判席為勝。
• 花朝節
花朝節為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初寧明、龍州一帶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是紀念百花仙子的節日。節日是選在有高大木棉樹的地方,男女青年們雲集而來,穿著民族盛裝,懷揣五色糯飯、糍粑或粽子等食品,帶上為情人而備的頭巾、千針底新鞋等禮品,對唱山歌。夕陽時分,按照傳統習俗,從四周把繡球向木棉高枝拋去,用這樣的方式祈求百花仙子降福。
• 壯族鬥牛
壯族鬥牛為兩牛角斗,大多在農閑時進行,在秋收后至立春前,鬥牛場選擇在四面山坡,中間有平地或者河灘的地方,比賽地點不固定,每年輪流在一個鄉或一個村進行。每個村寨派一至兩頭牛參賽。參加角逐前的牯牛經過裁判分門別類量出級別後,在同級別中通過抽籤確定對手和比賽順序。
• 南路壯劇
南路壯劇流行於使用壯語南部方言的靖西、德保、那坡、大新、天等、田東、田陽等縣。源於當地民間歌舞,主要唱腔有平板、嘆調(慢板類);採花、喜調(中板類);快喜調、高腔(快板類);哭調、寒調、詩調(散板類)等。伴奏樂器以清胡、厚胡、小三弦為主。劇目有《解臼》、《雙狀元》、《雙花配》、《寶葫蘆》、《百鳥衣》等。

特色飲食

• 五色糯米飯
特色飲食
特色飲食
五色糯米飯是壯族地區的傳統風味小吃,因糯米飯呈黑、紅、黃、白、紫5種色彩而得名,又稱“烏飯”。有吉祥如意、五穀豐登的象徵。 
• 發糕
發糕是崇左人拜祖祭祀必不可少的的特色食品,其中最傳統地道的應該是焦黃色發糕,一般是用紅糖做的,帶著紅糖特有的香甜口感。 
• 壯粽
寧明壯粽是用糯米、豬肉等煮製成的一種大粽粑,是壯族“三月三”特製的傳統食品。 
還有馱盧月餅、那隆臘鴨、寧明沙糕等美食也別具特色。
特色飲食 
蕉葉糍粑艾葉糍粑米花糖紅薯糍粑
龍州桄榔粉扶綏脆皮烤豬扶綏壯族酸粥扶綏東門姑遼茶
竹筒飯寧明沙糕憑祥水果撈龍州雞肉粉
把荷魚丸龍州金龍鎮角粽楓葉飯清明菜包飯
艾糍黃金粥豬腸糕天等灌腸
及酪烤魚嘎老螞蟻夾半隻鴨頭
油炸麵餅扶綏渠黎炸魚米粉龍州下凍燒鴨粉龍州涼拌木瓜粉
扶綏東門雞扶綏那白土鴨江州臘鴨龍州野蕉湯
寧明八角香雞天等馬嘍狗天等吉勞憑祥烤麵包
憑祥屈頭蛋憑祥春卷------

名優特產

• 指天椒
特色產品
特色產品
天等指天椒是在崇左市天等縣特定的土質和氣候條件下種植的名優辣椒。該椒果小朝天,肉厚、色澤鮮紅,辣葉十足,曾榮獲1983年國家外經貿部“優質產品”的稱號,被譽為“天下第一辣”。 
• 八角
崇左市有八角林9.8萬畝,年生產鮮果6千多噸,折乾果約2千噸左右。每年3~4月份和8~9月份兩次收穫。八角乾果叫“茵香”或“大料”,用作蔬菜等腌制加工和烹任調料,中國普遍用作食物烹任調料。 
• 苦丁茶
崇左市年產鮮茶450多噸,可加工製成高品位優質的球形、花形、條形等品種共100多噸。常飲之可治胃腸炎、咽喉痛、高血壓等疾病,有降血壓、防癌症的作用。 

交通


綜述

崇左地處通往東盟各國的大陸橋上,邊境線長533公里,是廣西邊境線最長的地級市。是中國南部邊境線上同時有鐵路、公路與中國國內大交通網相連的陸路口岸城市。共有各類邊境口岸11個。其中國家一類口岸3個,地方二類小額貿易口岸4個,會晤口岸4個,邊民互市貿易點15個,其中寧明3個、憑祥4個、龍州5個、大新3個。崇左與南寧吳圩國際機場相距90公里。 
類別名稱
國家一類口岸憑祥口岸、友誼關口岸、水口口岸
地方二類小額貿易口岸愛店口岸、平而關口岸、科甲口岸、碩龍口岸
會晤口岸板爛口岸、那犁口岸、北山口岸、春秀口岸
邊民互市貿易點愛店、板爛、北山、油隘、憑祥、平而、弄堯、含浦寨、弄懷、那花、水口、科甲、布局、金龍、岩應、碩龍、德天

公路

崇左交通運輸
崇左交通運輸
南友高速公路、合那高速公路、崇靖高速公路過境,322國道貫穿南北,南友(南寧至友誼關)高速公路2005年底建成通車。南友高速公路於友誼關與越南的一號公路對接。2012年12月31日,建成崇左至欽州高速公路。
2015年,崇左公路總里程7015.673公里(管養里程4570.49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4.342公里,佔2.912%,一級公路13.197公里,佔0.188%,二級公路629.569公里,佔8.973%,三級公路1033.347公里,佔14.729%,四級公路4566.918公里,佔65.095%,等外公路574.651公里,佔8.190%,公路密度40.44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76個鄉鎮,通水泥(瀝青)硬化路面100%;行政村754個,已通公路(含等外公路)754個,通車率100%;已通等級公路行政村754個,等級公路通村率100%,其中通水泥(瀝青)硬化路面行政村660個,硬化率87.53%。

鐵路

崇左市湘桂鐵路過境,是河內—北京—莫斯科國際鐵路聯運的必經之路。南寧-崇左城際高鐵2018年開建。

水運

2015年,左江Ⅲ級航道疏浚工程主體完工,經境內的左江河道全部通航,船隻可達南寧、貴港、梧州、廣州直至港澳。

社會


教育科技

截至2018年,崇左有普通高等院校4所。截至2015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70萬人,在校生4.28萬人,畢業生0.96萬人。普通中學招生3.57萬人,在校生9.47萬人,畢業生2.58萬人。普通小學招生2.87萬人,在校生17.07萬人,畢業生2.56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7.51萬人。 
2015年,崇左發明專利授權量66件,全市有效發明專利104件。 
高等學校 
類別學校地址
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崇左市麗川路1號
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崇左市壺興路339-1號
廣西城市職業學院
廣西南寧空港經濟區同正大道339號
廣西崇左市江州區石景林街道(崇左校區)
成人高等院校南寧地區教育學院崇左市城南佛子路(新校區)、崇左市建設路32號

文化事業

截至2015年,崇左有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7個,文化館機構數8個,博物館5個,文化站機構數78個。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5.7%;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7.2%,有線電視入戶15.0%。 

醫療

截至2015年,崇左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440個。其中,醫院30個,鄉鎮衛生院91個,采供血機構3個,專科防治所(站)5個,衛生防疫機構8個,衛生監督檢驗所(站)8個,婦幼保健機構8個。衛生機構人員14998人,衛生技術人員10391人,其中執業醫師2363人,執業助理醫師3253人,註冊護士4314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8241張,其中醫院5031張,鄉鎮衛生院2628張。 

社會保障

市政建設
市政建設
2015年,崇左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5.8萬人。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91.88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6.0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1.96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7.79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11.38萬人。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9.69萬人。 
截至2015年,崇左共有農村養老服務機構(鄉鎮敬老院)271個,入住1024人,床位利用率25.9%。全市有福利院8所,入住285人,床位利用率45.02%。年末我市城市低保人數為2.18萬人,全年累計救助38.85萬人次;農村低保人數為10.29萬人,全年累計救助134.57萬人次。 

城鎮建設

崇左市城南新區
崇左市城南新區
2015年,崇左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3960.89公頃,覆蓋率40%。開始進行崇左城區河段防洪綜合治理工程,啟動江南片區沿江路網、防洪堤等整治,建設市體育中心、崇左大橋等建設、崇左三橋擴建工程。崇左壯族博物館、崇左人民會堂、八大住宅區、園博園等建成使用,中心城區建成區32平方公里,城市道路121.73公里。
2020年4月27日,國務院同意在崇左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法治建設

2020年7月3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優化法治通關環境助推邊境貿易發展)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命名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

旅遊


綜述

崇左市有500多處山水風光、人文古迹、珍稀動物、名貴古樹、原始生態等多種類型的旅遊資源。截至2015年,崇左市有國家級4a旅遊景區5處,國家級3a旅遊景區9處。
國家A級旅遊景區一覽表
級別景區
4a大新德天跨國瀑布景區憑祥市友誼關景區
憑祥紅木文博城景區龍州縣龍州起義紀念園景區
大新縣明仕景區--
3a扶綏縣逐羊景區憑祥市金雞山景區
憑祥市大連城景區憑祥市蘭花谷景區
憑祥市平崗嶺地下長城景區憑祥市浦寨文化旅遊不夜城景區
憑祥市世界珍稀林木生態園景區大新縣老木棉·紫園旅遊景區
大新縣龍宮仙境景區---

主要景點

• 黑水河景區
黑水河景區位於大新縣境內那嶺鄉至碩龍鎮316省道公路邊。距南寧170公里。由崇靖高速轉316省道到達。屬岩溶峰叢峽谷景觀自然風景區。黑水河景區主要有3個景點:那岸奇景、田園風、那榜田園風光。 
大新黑水河景區
大新黑水河景區
景區以峰叢體量之雄、峽谷之險、河彎之幽為特色。景區依託德天跨國瀑布、中越邊界。 
• 龍宮仙境景區
龍宮仙境景區屬喀斯特地貌自然溶洞的旅遊景點,在德天跨國瀑布旅遊景區中,距首府南寧:140公里,距大新縣城:18公里,西距德天跨國瀑布40公里。 
龍宮仙境景區
龍宮仙境景區
龍宮仙境景區具有代表景區有:金龍迎賓廳、龍宮仙境廳、仙人遺址廳等。龍宮仙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自然溶洞,常年恆溫15—20攝氏度,總面積16800平方米。 
• 左江斜塔
左江斜塔
左江斜塔
左江斜塔又名歸龍塔、水寶塔、歪塔,古稱鎮海寶塔,是世界八大斜塔之一,位於崇左縣城東北二公里處左江中的鱉頭山上。該塔建於明朝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始建三層。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續建二層,為五層磚塔。塔底直徑5米,塔高18.28米,塔身呈八面體,塔頂置圓形鐵鍋一口。東西面砌磚數相差兩塊,故整座塔呈傾斜狀態。傾斜方向為西南偏西52°16′30″,傾斜度為4°24′64″,斜向與江水的流向正好相逆。 
• 德天跨國瀑布
德天瀑布位於大新縣碩龍鎮和越南高平省重慶縣玉溪鎮交界的邊境線上,距大新縣縣城66公里,距廣西首府南寧209公里。德天瀑布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亞洲最大的跨國瀑布。 
中越兩國從德天瀑布至中國廣西大新縣碩龍鎮以14.5公里的歸春河為天然國界。瀑布由多道高低不齊、大小不一的湍流穿過叢林直落而下,呈三級跌落。德天瀑布的左側另有一小瀑布完全在越南境內,名為“板約瀑布”。 
德天跨國瀑布
德天跨國瀑布
瀑布頂有一屬中越兩國共有的小島,稱“浦湯島”,面積約15畝。島右側約50米,有清朝時期所立的國界碑一座,稱為“53號界碑”。瀑布右側,有一山峰稱為“炮台山”,海拔754米,因清朝蘇元春在山頂上修建靖邊炮台而得名。 
• 友誼關
友誼關
友誼關
友誼關在憑祥市西南18公里、中越邊境。明初置鎮南關。1953年改為睦南關,1965年改為友誼關。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額書“友誼關”是陳毅題字。1885年2月,法國侵略軍侵犯中國邊境,清愛國將領馮子材,在關前隘口兩山麓間築3里長牆扼守。3月23日,馮子材指揮官兵同法軍激戰兩晝夜,殲滅法軍千餘名,是為著名的鎮南關大捷。 

獲得榮譽


2018年12月,獲2018魅力中國城年度魅力文旅扶貧城市。 
2018年12月,被列為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2019年8月,中國海關總署主辦的《中國海關》雜誌公布了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排名,崇左排名第35。 
2019年9月20日,獲得全國綠化模範單位榮譽稱號。 
2019年11月,獲得“‘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城市”稱號。
2020年5月18日,全國2020年一季度291個城市GDP排行榜,崇左排名第233。
2020年1月,“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榜單發布,崇左排名第191。
2020年8月,“2019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排名第44。
2020年8月,入選“2019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名單。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2020年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與聯合國人居署聯合推出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年度報告》,崇左經濟競爭力排名第662位,可持續競爭力排名第786位。
2020年12月,《華夏時報》受權發布2019-2020年度中國288個城市的城市品牌發展指數排名,崇左以0.182總分排名第255位。
2021年1月,入選2018—2020周期國家衛生城市(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