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嶠村
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四都鎮轄村
村區位優勢突出,國道324線橫穿而過,交通十分便捷。距廈門210公里。汕頭95公里。東嶠村又具潛在的人文優勢,古往今來,人才輩出,蜚聲國內外。旅居國外、台灣地區的鄉親達60多人。
東嶠村依山面海,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南面碧波蕩漾,淡水白對蝦養殖形成千畝基地,發展勢頭看好。
水、路、電、通訊、學校、醫療、集貿市場等設施配套齊全。農業生產形成規模化、基地化、產業化;鄉鎮企業、三資企業發展趨快,現有新明星塑膠製品有限公司、眾盛鑫食用菌科技園、海魂食品有限公司、安莉塑膠製品有限公司、盈星紡織品有限公司在我村建成投產。社會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群眾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溯源
東嶠村
張伯紀的第十三代孫張元甫受任“宋朝參議大夫”后,移居雲霄西林開拓發展,成為雲霄張姓的一世祖。張元甫多代單傳,至第四世孫張子仁則生下五子:長得安、次得仁、三得義、四得禮、五得智。這五子興旺發達,共衍下十七男兒,陸續向外擴展,逐漸形成了一支龐大的“西林支脈”。
四都鎮張姓聚居東嶠村,現有3600多人。相傳,宋朝村內有張、白、田、許等多姓村民。張氏子孫就是“西林得安公”的後代(第幾代孫入遷不詳)。現僅得知:宋末德祐元年(1279年),元兵入侵中原,宋帝端宗敗逃入閩,路經東嶠附近時,村民張達率武館學員伐木堵塞元兵通道,護少帝脫險。不久,元兵主力至,將村民殺絕;唯有小童張遷嶠躲入涵洞,倖免蒙難。出嫁上溪村的張氏姑聞訊,將他撫養成人,再回東嶠重建家園,繁衍至今已有廿七代,欣欣向榮。因此,東嶠張氏子孫長期公認“張遷嶠”為“一世祖”,在村內建一座祖祠“孝思堂”,奉祀遷嶠公及衍下四子之神主。祠內有副對聯“孝可作忠痛先人斬木救駕特表奇勛千古;思堪錫類念我祖依姑承祧猶存祀典萬年。”銘刻著東嶠這段悲壯的歷史。祖祠神龕之左,還特奉“祖姑金身”,亦有一聯:“撫侄歸宗傳百世;尊姑附祖祭千秋。”充分表達張氏後人對祖姑的感恩之情。
太平鎮張氏聚居在景坑、新樓、厚徑和雄雞四個行政村九個自然村,現有6000多人。這裡是六百多年前明朝末朝開基的。據查,雲霄西林元甫公的第五代孫張得義之長子張安利,先到平和大豐開拓,其第四代孫張孕和因戰亂遷入詔安二都雪裡村;不久,又因訴訟案於元天順年移居紅星鄉梅仔坑,衍時福、時壽兩子。時壽前往饒平雙螺開基;時福的長子張宗榮途經景坑官庵時,因兩籠雞失散暫住下,得到風水先生指點,移到附近“後壁山”腳定居,果然興旺發達,建起新村“景安樓”,代代相傳,俗稱“新樓村”。張宗榮衍下三大房,均分佈在景坑等九個自然村,至今已達二十三代,現有六千多人。後代子孫一直共尊“宗榮公”為景坑張氏“一世祖”,於清乾隆年間在“景安樓”內建一祖祠“追遠堂”,奉供先祖“孕和公”、“時福公”、“時壽公”及“一世祖宗榮公”等神主。
紅星鄉張姓聚居於下河村,現有1200人。他們長期相傳:祖先是從雲霄西林遷來,為張元甫之後代;但沒有留下“族譜”記載。目前村內張氏宗祠“追遠堂”供奉的神主是“一世祖張木虛公”;而“一世媽傅氏”卻供在廣東饒平下寮尾村,每年正月初一兩地子孫同時隆重朝拜。最近,廣西柳州長沙村“木虛公”後代的族譜查對,張木虛的祖父張文通、父親張允修是從下寮尾回居下河村的,張木虛多代單傳,到第十世孫則生四子:次子遷廣東普寧池尾開基,已衍千餘人;其餘三房長居下河村,已傳至廿三世。
南詔鎮張姓分佈在東門社區和光良社區,現有129戶440人,均系雲霄“西林支脈”,但第幾代孫遷入開基無法查清。
另外,深橋鎮萬田村有張姓7戶31人,屬何支脈不詳。
祖祠家廟
東嶠村
太平景坑張氏宗祠在新樓村“景安樓”內,坐北向南,即坐壬向丙兼亥巳丁亥丁巳分金,單層單檐歇山頂式三開間,土木結構,棟樑高5.8米,建築面積95平方米。神龕上掛“追遠堂”大橫匾,原有木刻對聯日“追念祖德木本源流溯清河一派通九州;遠念宗功創業垂統於閩粵分支開三派。”
紅星鄉下河村張氏宗祠建在“龍興樓”內,堂號“追遠堂”,坐西北向東南,兩落帶天井三開間,後殿左右各有廂房,單層單檐歇山頂式的土木結構,長18.5米,寬11.6米,建築面積214.6平方米,後殿供“一世祖張木虛公”神主。前粱左右掛橫匾:“維祺有慶”、“達尊有二”。每年春節和元霄,大門懸掛“大夫”燈籠(何人何階不詳)。
祖墓
四都鎮東嶠城內,存一奇特墓群:三墳並立,只有土堆碑石,沒有碑文,坐北向南。東嶠張氏子孫公認:中墳較大為“一世祖遷嶠公”,左墳為“二世祖大房公”,右墳為“二世祖三房公”。每年清明節,海內外子孫紛紛前來謁拜。
太平鎮景坑張氏“一世祖宗榮公”的墓地在景坑城畔厝前的冬瓜埔,坐東向西,坐乙向辛兼申戍分金,穴形老虎,俗稱“虎地公”。
紅星鄉下河村張氏“一世祖張木虛”的墓地在本村玉河廟迎面、江進公路旁的“鐵爐坑”,只有土堆沒有碑刻,坐東南向西北,面朝點燈山,迎水而安。
昭穆
紅星鄉下河村張氏的字輩列詩是:
開元承祖天,國仕振懷先。
錫福應貞兆,英華景象賢。
熙德恂幫彥,仁豐永自康。
云為敦禮義,忠信慶明揚。
城樓碑坊石刻
四都鎮東嶠村為了防倭,在明朝大圍城堡,設立四個城門,城樓上各鑲嵌石刻:東門“岐陽光旦”,西門“東里寶城”,南門“星占壽老”,北門“淮陽常青”。
太平鎮新樓村原大路旁有兩座石坊:一是乾隆十八年的“天褒”坊,為“旌表故儒士景康張釋夫妻沈氏之坊”,有副對聯說出了“立坊因由”:“敬翁事姑甘旨獨供婦當子,撫孤嗣侄名節雙高嬸兼娘。”二是乾隆十九年的“竧旨”坊,為儒士張孟瑛妻江氏立,對聯是:“念祖德以教孤兒教恩維則,遠帝廷而承天寵應坨無疆。”
紅星鄉下河村玉河廟迎面攔河壩頭,有一座“天褒”石坊“勁節凌霜”,建於清乾隆五十五年,有“為故儒士張廬妻未婚守節沈氏立”的記載,“文林郎知詔安縣事正堂陳煜拜贈”:“采幣僅初將分鸞破鏡勁節與河山俱永,繼嗣已後逐作祥捐生清操和日月爭光。”
張堯明:1883—1937年,東嶠村人,字德章,醫術精湛,1918年為一華僑治癒頑症,受助到柬金邊掛牌行醫;不久,為國王公主治癒痼疾,獲御賜金質勳章,受聘“皇宮御醫”。1935年被選為“汀漳龍華僑公會副會長”,次年回東嶠捐資修建張氏大宗“孝思堂”,創辦嶠山學校,一生著有《瘋人醫鑒》、《德章仿方選》等10多部書。
張貞:1883—1963年,東嶠村人,原名張善興,字干元,受銜陸軍上將,列東嶠“遷嶠公”廿一世孫。他廿一歲參加辛亥革命,加入同盟會;袁稱帝時,回閩任福建省靖國軍旅長、福建自治軍前敵司令。1923年回廣州任孫中山大元帥府副官長。1926年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獨立軍第四師師長;1927年任南京首都衛戍司令;1942年任軍事委員會軍風紀第一巡察團主任。抗日勝利后,退居漳州從事實業;1949年去台,任台灣地區立法機構軍事組召集人。1963年逝世,享年八十歲。
張式玉:1896~1982年,東嶠村人,字肖麟,受銜少將。1917年軍閥割據,他投宗叔張貞部屬安海軍,任副官。1924年後,歷任連、營、團長及漳碼公安局局長等,1933年任第四路地方軍司令。1949年去台,任國大代表。他從戎之餘好詩文,著有《南國萍蹤》和《蘭谷敝帚草》等書。
張先春:1907一1972年,東嶠村人,字柏魁,1934年起歷任漳浦縣縣長、國民黨軍風紀第一巡察團後勤處長,1949年改行醫,后病故享年65歲。
張柏慶:(1932~2004年),四都鎮東嶠村人,1980年任泉州華僑大學機械系教授。
張清泉:1940年生,四都東嶠村人,1983年任漳州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副師級),1990-1998年任漳州市民政局長,2000年退休。
張耀:(1929~1987年),四都鎮東嶠村人,1983年任漳州市工商局局長。
前不久,經中外南音專家學者研討和論證的福建南音早期傳人是陳璧娘。她是漳州詔安四都隙口村(今詔安縣四都鎮東嶠村)人,系唐漳郡(漳州)首任刺史陳元光的第20代孫,乃宋末抗元名將、都統張達之妻,是南宋著名的巾幗英雄,亦是一位愛國詩人。
陳璧娘出身名門望族。自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至景定二年(1261年)的百餘年間,她的祖父陳景肅、父親陳肇(舊《漳州府志》作陳宗一),兄弟陳植和陳格一門四進士,成為八閩歷史上少有的雙父子進士。陳景肅累官南恩州知州、知制誥,因抨擊賣國賊秦檜而遭打擊報復,遂歸隱於詔安漸山講學,系“漸山七賢”之首;陳肇累官參知政事兼太尉同平章是,封興國公;陳植官郡馬都尉、提督嶺南海船兵馬;陳格官嶺海船監簿。祖、父、弟均忠君愛國,亮節高風。璧娘秉承家風,自幼就善詩能文,知書達禮。她在國家、民族存亡之際,能深明大義。明知宋室將傾,她還激勵丈夫張達率義兵勤王,且賦就悲壯激昂的《平元曲》寄贈。張達扈從帝?后,她毅然領義師與敵血戰。張達在崖山殉難,她尋得屍骨埋葬后,竟絕食而亡,其節烈誠可歌可泣!
有關陳璧娘的史實,在許多地方志乘和元史中均有記敘。《詔安縣誌》載:“景炎元年(1276年),帝舟遷於潮州,駐蹕紅螺山。明年正月,遷於惠州之甲子門,張達率勇扈從帝舟。璧娘送至海洲,辭歸。后弟植、格赴崖門,璧娘又賦《平元曲》寄達。”粵之《新會縣誌》和《崖山志》皆有張達、陳璧娘夫妻的記載:“景炎元年……都統張達率義勇扈蹕,妻陳璧娘送至南澳海中洲上,勉達勤至……宋亡,達死難,璧得屍葬之,曰:‘吾夫能忠死,吾獨不能死節乎!’……”廣東《潮州府志》載:“祥興二年(1279年),帝?遷舟甲子門,達帥義軍扈從,殉難崖山。妻陳璧娘送至錢澳洲畔,有詩詞甚悲,後人名其地為辭郎洲。”《潮州府志》錄璧娘與張達別後,“猶自督義兵與元人力戰,擬詞四解以歌。”著名的編年史籍《續資治通鑒》第184卷·元紀二·元世祖至十六年(宋祥興二年)中亦載:“二月戊寅朔……宋張世傑部陳寶來降。己卯,宋都統張達乘夜來襲,敗還。”於此可證實地方志乘所記與史冊符合。
璧娘處於民族垂危,國難深重的年代而憂國憂民,敢於與強敵抗爭。在家國行將敗亡之際,揮淚賦就的《平元曲》,其豪邁悲壯的氣概、愛國情操迄今猶閃耀著光芒。《漳州府志》輯錄其詩曰:“虎頭將軍眼如電,領兵夜渡龍舟堰。良人腰懸大羽箭,廣西略地崖西戰。三年消息無鴻便,一紙憑誰寄春怨。日長花柳暗庭院,斜倚妝樓倦針線。心懷良人幾時見,忽睹二郎來我面。植兮再吸傾六罐,格也一彈落雙燕。何不將我張郎西,協義維舟同虎帳。無術平元報明主,恨身不是奇男子。倘妾當年未嫁夫,請效明妃和西虜。虜人不知肯我許?我能管弦尤長舞。二弟慨然舍我去,目睹江頭淚如雨。幾回聞難幾瀕死,未審良人能再睹?”
《潮州府志》除了刊載《平元曲》外,尚提及陳璧娘在率義師與元兵苦戰時,還“擬詞四解以歌”。《四解歌》又稱《辭郎吟》,其詩歌抄錄如下:“(一)丈夫知有宋天王,別吾去者海茫茫。後有姦宄妾抵擋,試看風霜飛劍芒。(二)郎辭行,勿回顧,北去瀟瀟虎門樹。傳檄早定潮州路,恢復中原馳露布。(三)郎有身,身許國,無以家為仇可復。妾有身,身許郎,勿謂兵氣不我揚。(四)一洗千秋巾幗態,淚痕烏在血痕在。策郎馬,送郎舟,國讎可雪,妾身何求?”
在700年後的今日,讀其史跡,吟其詩歌,其叱吒風雲的英雄氣魄的愛國主義精神依然令人奮發。陳璧娘的瑰麗詩篇誠為閩南才女的千古絕唱,她是閩南的驕傲!
名稱 | 統計用區劃代碼 | 車牌代碼 | 電話區號 | 郵政區碼 |
東嶠村 | 350624101 | 閩E | 0596 | 363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