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浴室
公共浴室
公共浴室是人們清潔身體、追求健與美的場所。洗澡可以清除體表污垢、汗漬,達到消除疲勞、減輕和治療某些疾病及保健作用。公共浴室通過有償或無償服務,使人們即使家裡洗浴不方便或者出門在外也能夠輕鬆享受洗浴的樂趣。
浴室設有等候室、更衣室、包間和消毒間等基本房型,小型企業更衣室可兼作休息室,但應設有相應數量的座椅或床,地面採用防滑、易清潔材料。等候室牆面最好設置大面積宣傳板,介紹沐浴保健常識和各種保健浴法。這些是浴客等候時需要閱讀的材料,應保持宣傳板的清凈和美觀,經常變換版面,給人以新鮮感。
浴室的消毒間最好分設於男部、女部。消毒間採用一定比例的玻璃牆,使浴客有機會看到用品的消毒過程。眼見為實,逐漸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可能比花大錢作廣告更有效些。
浴室的牆面應滿貼瓷磚。天棚應為弧型,刷抗滴水漆,防止結露滴水。氣窗與地面之比應為1:500左右。照明應有安全設施。
每個浴盆佔地面積3~4㎡,浴盆要選用白色或淺色無毒無害材料。淋浴室地面坡度應不少於2%。下水道要時刻保持通暢,所有浴室的地面要防滑、耐鹼,便於清洗和排除污水。
1 主題內容與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公共浴室的室溫、空氣質量和水溫等標準值及其衛生要求。
公共浴室
本標準適用於各類公共浴室。
2 引用標準
GB 9663 旅店業衛生標準
GB 9666 理髮店、美容店衛生標準
3 標準值和衛生要求
3.1 標準值
公共浴室衛生標準值
項目 更衣室 浴室(淋、池、盆浴) 桑那浴室
室溫,℃ 25 30~50 60~80
二氧化碳,% 0.15 ≤0.10 -
一氧化碳,mg/m3 ≤10 - -
照度,lx ≥50 ≥30 ≥30
水溫,℃ - 40~50 -
浴池水濁度,度 - ≤30 -
3.2 衛生要求
3.2.1 公共興室應設有更衣室、浴室、廁所和消毒等房間。更衣室(包括兼作休息室)必須有保暖、換氣設備,地面要防滲、防滑。
3.2.2 浴室應設氣窗,保持良好通風,氣窗面積為地面面積的 5%。
3.2.3 浴室地面坡度不小於 2%,屋頂應有一定弧度。
公共浴室
3.2.4 新建、改建、擴建的浴室內不得設池浴。
3.2.5 公共池浴暫時無法取消,在池浴間內必須設置淋浴噴頭,池浴內的噴慶數按更衣室床位數的 1/5設置。相鄰淋浴噴慶的間距不小於 0.9m。
3.2.6 池浴每晚要徹底清洗,經過消毒后再換水,池水每日至少要補充 2 次新水,每次補充水量不小於池水總量的 20%。
3.2.7 盆浴間須設淋浴噴頭顧客用畢的浴盆應清洗消毒。
3.2.9 浴室內不設公用臉巾、浴巾。
3.2.10 更衣室(包括兼作休息室)所用墊巾應及時更換,保持清潔整齊。
3.2.11 浴室內及其衛生間應及時清掃、消毒,做到無積水、無異味。
3.2.13 有顧客住宿的公共浴室,住宿用床上用品應符合旅店業衛生標準中有關規定。公共浴室附設的理髮店、美容店應執行 GB 9666規定。
4 監測檢驗方法
本標準的監測方法按《公共場所衛生標準監測檢驗方法》執行。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提出。
本標準主要超草人尚翠娥、董善亨、李長善、張曉明、崔玉珍。
本標準由衛生部委託技術歸口單位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環境衛生監測所負責解釋。
蒸汽浴發源於芬蘭的卡累利亞。Sauna一桑那是芬蘭語,桑那浴室即芬蘭式蒸汽浴室。蒸汽浴在歐洲作為保健浴而流行,日本六、七十年代街巷中的蒸汽浴盛況空前,開業戶數幾乎每三年增加一倍。雖然不景氣,但全國還有約5000家,其中東京約有500家。、日本家庭裝設蒸汽浴設備約55000套。我國受國外影響,蒸汽浴室成為常規項目。
澡堂最早稱為“湢”。《物原》云:“高辛氏始造為湢。”高辛氏即帝嚳,傳說中的中國原始社會的部族首領、堯的父親。然而稱湢為帝嚳所造,不知何據?這大概像把養蠶、算術等發明安在黃帝頭上一樣,是不足為憑的。澡堂必定是繼浴盆的使用之後出現的。浴字在甲骨文中由“人”“皿”和四個小水點組成,像是一個人浴於盆中。甲骨文的“浴”字表明,商代已進入用浴盆洗澡的時期。古人一般都將洗澡視為是一種較為私密的活動,所以在我國最較早的時期,人們一般都願意獨自處在一個空間里去洗澡,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觀念意識的不斷更新,人們的思想也就逐步的轉變為開放,在這種情況下,公共澡堂隨即便出現了。中國的公共浴室何時出現,一時還沒有找到足夠的考古資料,但是至少在唐朝時就已經有的關於公共浴室的記載,估計在魏晉南北朝時代由於少數民族與漢族逐漸交融,而少數民族對於身體的禁忌不如漢人,公共浴室應該出現。宋代的公共浴室情況非常發達,遍布開封城內外,浴室實行男女分浴,服務非常周到,除了提供沐浴外,還提供揩背、修剪指甲、按摩等服務,還提供茶水、酒類及果品等。除都城外,大大小小的城鎮也遍布各種公共浴室。元代的公共浴室情況非常發達,馬可。波羅記載當時的人們“每日早起,非沐後不進食”,還出現了葯浴。明清時期,中國的廁所和浴室更加普及,基本上一建房都要同時配建廁所,明代的公共浴室叫混堂,又叫“浴肆”,每次沐浴的價格為一文錢,配有澡豆等洗潔用品,在當時又叫肥皂,最著名的肥皂叫“天理肥皂”。清代的公共廁所及公共浴室與現代已經差別不大。
1、泡澡。由於條件所限,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安裝足夠大的浴缸,在自己喜歡的溫度下盡情地泡。泡澡的樂趣不是沖涼所能代替的。再比如,所在的城市多溫泉,那可能大多數洗浴中心水池中都是用水車運來的溫泉水,不是溫泉水的澡堂都沒有競爭力,泡溫泉已經成了人們的習慣了;
2、搓澡。在家裡洗澡,空間有限,搓起澡來十分局促,在洗浴中心,有專門人過來搓澡,省力、省事;
3、配套服務。在澡堂洗澡不同於在家沖涼,泡個熱水澡舒筋活血、飄飄欲仙,然後搓澡搓的乾乾淨淨,在之後就是其它的配套服務了。有的人喜歡做個奶浴(女生偏多),有的好拔火罐,有的喜歡修腳,有的喜歡足療,有的熱衷按摩,所以洗浴間寬敞的空間以及休息大廳為人們提供了各種服務;
4、文化原因。笑道人的回答包含了這方面的內容,在北京、東北等地,泡澡堂由於由來已久已經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洗澡堂不僅僅是洗澡的地方,還是和老街坊們聊天的地方,是斗蛐蛐睡午覺的地方,甚至是票友們唱戲的地方……
5、功能拓展。由於社會的發展,洗浴中心也隨之發展,檔次分明,有幾元錢一張門票的大眾浴池,有二三十元的溫泉浴池,也有上百元一張門票的豪華洗浴中心。豪華的洗浴中心往往和餐飲、酒店、健身中心為一體,昂貴的門票使我們不難想到,來裡面洗澡的有不少是請客來的。在東北地區,洗澡和吃飯差不多普遍,託人辦事,吃完飯後接著就是請人洗澡,總的說來,北方的人們去澡堂洗澡,是習慣,並且有很久的歷史了,不存在什麼難為情的問題。
如今隨著家家戶戶都能洗澡,大家雖然會每天會在家裡洗澡,但是人們大多還是會定期去澡堂,享受那種無拘無束、朦朦朧朧、乾乾淨淨、舒舒服服!
洗澡是大家都得洗,但是怎麼洗,南北方人的差別真的很大,甚至互相之間容易產生誤解。
一次南方人和北方人一起去洗澡的時候,北方人和南方人說一會我要搓一搓,可能時間比較長讓南方人不要著急,結果南方人很淡定地回答我說沒事我也要搓,於是北方人很心安地拿出了上面的的大殺器搓澡巾,但是南方人卻只拿著他的毛巾沾濕了在身上擦了擦。事後通過雙方充分細緻誠懇的交流北方人才知道,原來在南方人過去的近20載春秋中,搓澡的概念一直就是用毛巾或者浴花在身上“蹭一蹭”。
其實北方人也不想跟很多人赤身裸體擠在一起洗澡,也感覺用搓澡巾很麻煩。但是北方和南方不同,自古以來,北方水資源分佈一直不如南方豐富,而冬天極低的氣溫也使洗澡變得不是很方便,所以北方人洗澡的次數和頻率在整體上要低於南方人。
尤其是在冬天,水資源本就不豐富,燒開水既麻煩又浪費能源,所以在北方人們聚集的地方會開始公共浴室,古時候叫混堂,就是集中資源建設出來給大家洗浴的場所,所以北方人也是迫於無奈才開始互相赤裸相見的!
即使這樣也不能滿足北方人每天都能夠洗上熱水澡,每兩次洗浴之間要隔一段時間,這段時間身上皮膚角質層脫落殘留下的死皮就需要用搓澡巾來清除。這下南方的同學們你們終於知道北方人洗澡為什麼要用搓澡巾了吧。
日本人喜愛“混浴”難免讓人聯想翩翩。最近日本男女混浴盛行,很多女性被性騷擾。對於傳統的中國人來說,在日本最不可思議的是什麼,男女混浴盛行肯定可以算是其中一項。
要說到“混浴”,在現代的日本不太容易見到,一般的浴場都是男入“男湯”,女入“女湯”,要找真正可以混浴的地方,恐怕非“秘湯”不能了。
這樣一看,簡直就把延續了日本傳統習俗的混浴場演繹成“淫亂場”了。其實,日本的混浴是“性less”(“無性”)的。
女人們不知道把胸脯遮蓋起來,男人也是,在前面就只有一塊幾乎什麼都遮蓋不住的小破布,而他們對自己這種服裝一點沒有感到不合適。在街頭看見裸體男女,就是這個世界的一般形象,大家這就是這樣去混浴的浴場……
人口急劇增長,意味著城市的擴張,江戶時代的江戶(即東京)是各地大名以及商人聚集之所,人員密集商業繁盛,這需要大量的水與場地以及木柴來滿足日本民眾的洗浴要求,而狹小的場地決定了這些浴場只有一個浴槽來滿足民眾的洗浴要求,這個滿足的代價就是男女混浴。
一群人,男女都有,身上僅有一塊毛巾遮住羞處,在洗浴場里旁若無人地享受溫泉之水淋在身上,滲到心裡,洗凈身上的塵埃,蕩滌心裡的雜念,可以賞雪,也可以賞花……
男女混在一個池子里泡溫泉就叫做混浴了。這種場面在中國也不少,但中國人在大池子里是穿著游泳衣褲泡的,日本人不穿。
無論在家裡的浴室還是公共浴場或溫泉,日本人都喜歡在浴缸或浴池裡泡。不過他們決不在裡面洗身子,他們一定會在浴缸或浴池外洗乾淨身子后才進去泡的。
條件好一點的日本人家庭里都有浴缸,一般比較深,有80公分以上吧。一般是讓客人先泡,之後是父親,然後是孩子,最後是母親,都是泡那池熱水,不換的,全部人泡完之後才把水全部卸掉。孩子還小的話,有時候也會全家一起泡。
普通的公共浴場或溫泉都是男女完全分開的。各有各的更衣室,洗身場和熱水池。一般的所謂混浴溫泉,只不過是男女混在一個池子里泡而已。男性女性各自在洗身場洗乾淨后,都領了店裡的專用大浴巾,一般是白色的。
男的圍到腰上,女的圍到胸口以上,同到一個池子里泡溫泉,這也就是正宗的所謂“男女混浴”了。
泡澡這事兒要認真說起,那得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公共澡堂這個概念,應該是從宋朝開始的。那時南北方都有澡堂,甚至部分達官顯貴家裡有澡堂,也要跑來公共澡堂泡澡。
宋時的王安石不愛洗澡導致印堂發黑,黑得弟子擔心。醫生說:“此乃污垢所積。不必擔心”。當時”與吳沖卿同為群牧判官,時韓持國在館,三數人尤厚善,因相約:每一兩月,即相率洗沐。定力院家,各更出新衣,為荊公番,號“折洗”。王介甫云:出浴見新衣輒服之,亦不問所從來也”。
可見,貴為丫鬟僕役伺候的大人,也樂意去集體洗澡,而那時,大澡堂的概念既在百姓家,也在權貴家。
如果你穿越到3600年前的商朝,說不定能用商湯王的青銅浴盆泡澡。不過青銅太貴,木盆漸漸地取而代之,成了洗澡標配。到了先秦時期,皇宮的浴室設備已經頗具規模,供水、供暖和排水系統一應俱全。秦都咸陽一號建築遺址中就有一間40平方米的豪華浴室,比四星級酒店的標準客房還大,室內的水池長3.2米、寬2.7米,池底還有坡度,能讓你舒舒服服地躺著,池邊的壁爐把冬天變成春天,泡完之後還要喝點飲料補水,簡直不能更安逸。
皇家如此講究,自然受不了群臣整天髒兮兮地往宮裡跑。事實上從漢朝起,國家就規定所有臣民得三天一洗頭、五天一洗澡,公務員們整日關在辦公室里,白天工作晚上睡覺,五天才放一次假回家洗澡休息,稱為“休沐”。到了唐朝,“住宿制”改成了“走讀制”,五天一休沐的制度卻一直保留著。
但從白居易老先生在《沐浴》中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筆調來看,大家都沒把關於洗澡的規定當回事。首先,那時候“潔癖”這種強迫症還沒誕生,大家都一樣,誰也不覺得自己臟,好不容易放一天假還不抓緊遊山玩水,洗什麼勞什子澡!其次,就算你想隔三差五享受洗完澡的舒爽感覺,也沒有宮裡那條件,臣妾做不到啊!
花上幾個“湯錢”,就能洗個熱水澡,還可以享受各種服務項目:搓背、剃頭、修腳,甚至做個全身spa。《朴通事諺解》里就記載了元朝大都(今北京)某公共浴池的價目表:洗澡5個錢,撓背2個錢,梳頭5個錢,剃頭2個錢,修腳5個錢,全套一共19個錢——哼,套餐也不打個折。
不過,這也只能讓你的男人保持乾淨。封建禮教下的女人是不能輕易拋頭露面的,所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更不用提在公共場合赤裸相見了。因此在很長時間內,絕大部分公共浴室只為男賓服務,偶爾設女池,光顧者也往往是官家女眷或風月女子,若你生在普通人家,只能望而卻步。到那時,你才不管什麼長發飄飄的古代美少年呢,只想像汪峰一樣跪地長吼:為什麼沒有24小時熱水的家!
老北京的澡堂,大多是因為其地方性特質,郭德綱講過老時舊火車站卸包工人的澡堂生態,而建國后更多是大院生態,這兩者都是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而老衚衕四合院頭裡的公共澡堂,其意義賦予得更多,也更深遠。一方面是把關搓澡,這在家裡很難施行得便,二是和街坊鄰居有個共同相處的機會。
東北的澡堂更重泡澡,泡的比北京更狠更烈,幾乎熱到暈厥才晃晃悠悠地站起來去沖凈擦身——這有一個好處,便是即便猛然走到風口處的衣櫃前穿衣也不會難受,反而頗有些三溫暖的悠然自得,霎時頭腦清醒。
國外現狀
伊朗有歷史性的澡堂可能不久之後就會消失,人們來這裡在優美的拱廊和花磚牆下洗澡和按摩,但由於去的人越來越少,澡堂可能也開不下去了。
一些澡堂(也叫做“hammams”)已經有幾世紀的歷史,但由於現代大部分人都能很方便地在自家洗澡和泡澡,澡堂的生意越來越差。僅剩的幾間都在舊城區,來光顧的主要是體力勞動者和遊客。
德黑蘭澡堂老闆協會主席Mahdi Sajjadi說:“德黑蘭只剩下三四間公共澡堂了。”
過去,澡堂不僅是清洗身體、剃鬍子或讓“dallak”提供按摩的地方(dallak會用一個露指搓澡巾來幫客人搓背),人們那時候會聚集在這裡討論時事,辯論想法。
像70歲的Gholam Ali Amirian這樣的澡堂老闆,都在擔心這些澡堂可能會像從熱水池裡冒出的蒸汽一樣消散,而Amirian在這間有著約850年歷史的澡堂里工作了40年。
Amirian說:“大約35年前,在伊朗伊斯蘭革命以前,我們的客人很多。我早上4點開門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在排隊,當時有5個人在這裡工作,每天有超過50個客人,但每天平均只有3個客人。”
Sajjadi建議政府給澡堂老闆提供低利息的貸款,重新裝修澡堂內部,將這些澡堂改造為觀光景點。但由於經濟壓力越來越大,政府沒有任何行動。
國內現狀
1935年,光北京就有123座老澡堂。自從1980年代經濟市場化后,為了給新住宅區讓路,北京傳統的衚衕有三分之二被拆除。政府著眼於舊城改造,似乎打算拆掉這座據信是北京市最後一座的老式公共澡堂——位於南苑棚戶區的“雙興堂”(南苑浴池)由滿清鑲黃旗子弟王雙奎在1916年建立,新中國成立后“雙興堂”更名為“南苑浴池”,不知道由此衍生出的老北京社會文化會不會也就此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