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精神
湖南精神
2012年12月,萬眾矚目的“湖南精神”表述語正式向社會發布,為“忠誠、擔當、求是、圖強”。
在華夏五千年文明進程中,三湘兒女前承后啟,不斷開拓,不僅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湖湘文化,而且孕育了獨樹一幟的湖南精神。這種精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激勵著無數湖湘子弟奮勇前行,譜寫出文明進步的華彩篇章。當前,湖南省人民正以堅定的步伐邁向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的新征程。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深入探討和提煉全社會普遍認同的核心價值觀。省委十屆二次全會要求,把徵集提煉和培育弘揚湖南精神作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為了貫徹落實中央要求和省委十屆二次全會精神,增強湖南省的文化自覺與自信,進一步凝聚全省人民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精氣神,省委決定,2012年2至4月,在全省廣泛開展“湖南精神”徵集提煉活動。
湖南精神,是優秀湖湘文化的傳承發展,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湖南的具體體現,是湖南人共有的氣質和追求。這次徵集提煉活動,就是要充分發揮全省人民的聰明才智,按照傳承優良傳統、體現時代精神的原則,在廣泛徵集的基礎上提煉出鮮明、精闢、簡潔、通俗的“湖南精神”。
2012年2月4日,“湖南精神”徵集提煉活動召開第一次專家組座談會,與會專家就“湖南精神”提煉工作的規則與方法進行了第一次討論。
2012年3月1日,表述語公眾“10選1”公眾投票開始。10條候選表述語分別是:1.赤誠擔當務實圖強;2.忠誠堅韌求實創新;3.心憂天下厚德致遠實事求是敢為人先;4.心憂天下敢為人先實事求是開放包容;5.愛國憂民尚德重智勤勞務實創新圖強;6.愛國奉獻勤勞友善堅韌果敢務實創新;7.心憂天下腳踏實地;8.重大義勇擔當敢爭先樂奉獻;9.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10.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2012年3月21日,表述語“4選1”公眾投票開始。4條候選表述語分別是:1、心憂天下、厚德致遠、腳踏實地、敢為人先;2、赤誠、堅韌、務實、創新;3、愛國奉獻、尚德重智、勤勞務實、創新圖強;4、重大義、勇擔當、敢爭先、樂奉獻。
2012年7月10日,表述語“2選1”公眾投票開始。2條候選表述語分別是:1、忠誠擔當求是圖強;2、心憂天下明德致遠堅韌務實敢為人先。
2012年12月11日上午10時,萬眾矚目的“湖南精神”表述語正式向社會發布,為“忠誠,擔當,求是,圖強。”
近百年前,陳獨秀先生就曾在《新青年》上發表《歡迎湖南人的精神》的文章,為湖南人歡呼叫好,並且首先還代表安徽人向湖南人致歉。湖南人甚至已引起人類學家的注目致禮,有資料顯示,美國人類學家奧天柏(Ottemberg)從血型上將全人類分為六大型,有“歐洲型”,也有“太平洋美洲型”,還有“非洲南亞型”,多是大地理範圍的,只有一個例外,以小地點名之,這就是所謂“湖南型”,包括日本人、華南人、匈牙利人和羅馬尼亞猶太人。
唐人李賀有詩云:“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叫響一個人的名字,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事,更何況要叫響一個種群的名號。但近現代以來,湖南人英才輩出,周敦頤、王船山、魏源、曾國藩、左宗棠、楊度、譚嗣同、宋教仁、黃興、蔡鍔、毛澤東、彭德懷、胡耀邦、朱鎔基……一個接一個,一代接一代,大智大勇,前赴後繼,於是“湖南人”成為超越地域意義的特殊名號,唱響了湖南人的光榮與夢想。
當毛澤東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時,身後站著一大批湖湘子弟,就在中共中央五大書記中,即有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三位湖南人;共和國在1955年進行軍功授銜,“十大元帥”中湖南人佔三,“十大將”中湖南人佔六,堪稱“湖南人的天下”。這極其獨特,但絕非偶然。當日本軍隊最後投降時,中國軍隊正是從湖南芷江出發去南京受降的,這也非偶然,日軍在湖南遭遇的抵抗和打擊最為沉重。應該說,這兩者都一定程度上呼應了楊度先生近半個世紀前作《湖南少年歌》所唱:“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
"湖南精神”公益行動體現:首都愛心網啟動主題欄目成為宣傳傳播湖南精神公益門戶網站,發起公益傳遞“湖南精神”倡導:善行天下、開放兼容、敢為天下先!開展系列網路弘揚“湖南精神”的公益行動;首都愛心網開設了“湖南精神”專題欄目宣傳學習生活在世界各地湖南好人,傳播推薦弘揚踐行湖南精神優秀代表性的人優秀事迹,以推動湖南精神走向另一個高潮;在首都愛心網官方微博及首都愛心網站長:賀一二微博開展微博傳遞“湖南精神”轉發行動!善行湖南是湖南精神另一種表現。
“忠誠”固本鑄魂。忠誠是理想,是信仰,是生命之火;忠誠是道德,是品質,是無形的力量;忠誠是職責,是使命,是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忠誠”既包括對祖國和黨的忠心,又包括對事業的真誠,對家人和朋友的忠貞,“忠誠”是幹事創業的基礎,是湖南永續發展的基石。“忠誠”進一步形成湖南精神的共識,讓湖湘兒女擁有更加堅定的價值追求,更加築牢強省之魂。只有每位湖湘兒女都忠誠於黨的事業、服務人民群眾,“四個湖南”的目標才能早日實現,我們共同的“中國夢”才會夢想成真。
“擔當”凝聚人心。“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正因為湖南人骨子裡的擔當,我們才會盡職盡責、勇於擔當;正因為湖南人骨子裡的擔當,我們才會見賢思齊、無私奉獻;正因為湖南人骨子裡的擔當,我們才會犧牲小我,成就大我;“擔當”這個詞,鐫刻在“湖南精神”的豐碑上,固化在“湖南精神”的圖騰里,這樣的湖南,也才會有更強的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
“求是”引領風尚。歷史潮流滾滾向前,蕩滌的是塵埃,積澱的是精華。“求實”即是對湖湘精神的準確把脈,更是未來踐行的明確指引。經濟社會的發展必須實事求是,困難問題的化解必須實事求是,只有在思想、行動和結果上做到三者的相輔相成、辯證統一、有機結合,才能切合實際地找准目標,明確方向,制定措施,才能更好地指導我們的工作和實踐,避免工作不走彎路或少走彎路。七千萬湖湘兒女定能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嶄新的精神風貌,繼續推動湖南各項事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圖強”鼓舞鬥志。“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隨著時代的發展,精神的力量源於信仰的忠誠,精神的力量源於實踐的砥礪,精神的力量源於境界的提升,“湖南精神”正被賦予更多的時代內涵和元素,但無論是生產者還是創業者,無論是比表現還是比貢獻,無論是講精神作用還是講經濟效益,踐行“湖南精神”的核心價值都是始終不變的:那是一種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精神;一種對職業、對社會、對國家的道德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圖強”熱情必將進一步激勵廣大人民群眾發憤圖強,必將進一步凝聚成科學發展的精神合力,必將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生動實踐,“湖南精神”的提煉和踐行,道德的養成與矗立實現了一次強有力的張揚。
近代以來,在民族存亡的壓迫下,湖南人鬥爭和革命意識強烈,在推翻皇權專制和抵禦外敵入侵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這也留下湖南人善於革命鬥爭,卻不善於建設社會發展經濟的詬病。湖南人痛定思痛,進行了深刻反思,並提出了湖湘文化轉型的問題。其實,湖湘文化本來是一種兼容並蓄的文化,在不斷融合新的思想,南宋的理學就是湖南人周敦頤糅合儒釋道三家思想而形成的。就儒釋道而言,傳統文化本身就是一種和諧的文化,這對建設和諧社會是大有益處的。
務實指從事實際工作,不虛妄,致力於實在的或具體的事情。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勤勉,勤奮努力,不懈怠。《荀子·富國》:“姦邪不作,盜賊不起,化善者勤勉矣”。
不可否認的是,創新是湖南精神的內核之一,無論是亂世之中尋找救國救民的“革新”之路,還是和平年代里為國計民生而奉獻的“求新”之路,都是湖南人為人類文明進步而持之以恆、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推動。《創新型湖南建設綱要》就是要把這種創新的湖南精神,具化成強大的發展力推動力,創造湖湘大地新的豐功偉績。
現在提出文化轉型,提煉湖南精神,無疑是恰逢其時的。湖南文化資源豐富,尤其近代以來,湖南人屢屢力挽狂瀾,成就了曠世偉業,也創造了輝煌得無以復加的湖湘文化。但是,湖南精神的立論根據在哪裡?多數人並沒有深究,這是要進行深入梳理的。
首先,在歷史上,湖南本來是偏居一隅的,被視為蠻荒之地,生存條件也相對惡劣,今天的青山綠水在古代不過是窮山僻水。但所謂窮則變,變則通,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湖南人磨練出了霸蠻悍勇的性格,以及奮發圖強的精神。
《左傳》中描述楚人祖先“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曾國藩屢戰屢敗,打落牙齒和血吞,最後打敗了用宗教精神武裝起來的太平軍。面對強大的皇權專制和外敵入侵,湖南人在改良或者革命力量非常弱小的情況,從來都是拋灑熱血、犧牲生命,成就了彪炳千秋的史話。改革開放后,湖南經濟漸漸落後,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后發趕超、彎道超車、四個湖南、文化強省等戰略,終於在2011年湖南GDP超過上海,躍居全國第八。這些都是湖南人奮發圖強的精神的體現。從這個層面講,“篳路藍縷”、“自強不息”、“積弱圖強”、“后發趕超”、“吃得苦、霸得蠻”、“倔強霸蠻”、“堅韌不拔”都可以成為湖南精神,也是同一類型的表述。但是,大家講得多的“霸蠻”,其實是一種性格描述,而且它也有固執、蠻不講理的意思,我認為並不適合作為“湖南精神”。
第二,湖南雖然地處一隅,湖南人在某些歷史時期也相當保守,但是一旦睜眼看世界,認準了某種真理,往往能夠開風氣之先,引領風潮,也就是所說的“敢為人先”。蔡元培曾在《論湖南的人才》一文中寫道:“湖南人性質沉毅,守舊固然守得很兇,趨新也趨得很急。湖南人敢負責任。”其中的原因,最根本的還是湖南的地域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湖南人的霸蠻性格,可謂守舊也“霸蠻”,開放也“霸蠻”。一旦守舊,可以頑固到底,一旦開放,就可以敢為人先。這種人是說到做到,少有那種市儈氣的滑頭。
“敢為人先”根本在於這種霸蠻性格賦予的決斷能力,在於這種書生領軍、領政的宏偉魄力。近代以來的湖南領袖人物幾乎都是讀書人,善於追求真理、接受新知,也敢于堅守真理。過去書生的形象是手無縛雞之力,“百無一用是書生”,但湖南書生卻是大異其趣,不是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而是以行動見長,把追求真理和實踐行動結合起來。
一旦湖南書生接受到了新的真理,馬上就付諸行動,從魏源“睜眼看世界”,到曾左開啟洋務運動,到譚嗣同變法以死警醒國人,到黃興、宋教任流血革命搞民主憲政,再到毛澤東等湖南人領導共產黨建立新中國,都不是空談務虛、怕死畏縮,而是強悍行動,力挽狂瀾。湖南人幾乎都是一群經世致用的棟樑之才。所以,“敢為人先”既包含了湖南人敢於行動的性格因素,塑造了湖南人雖身處一隅卻在思想和行為上走在世界前面的果敢形象,也賦予了湖南人經世致用的色彩。
第三,湖南人雖然偏處一隅,卻罕見地具有胸懷天下的精神,尤其是近代以來,表現得比任何時候和任何其他人才群體更鮮明:“湖湘文化中的憂世之心和憂患意識,使得湖南人有一種改造天下的衝動。湖湘子弟對地理態勢、攻守之策長久以來有著超乎尋常的興趣,好像是為了火上房的急事一樣,慨然承擔起天下興旺的匹夫之責。”
根據常德城頭山古城、永州道縣玉蟾岩古稻種、懷化洪江的高廟等三大考古發現,湖南學者周行易認為五千年前的湖南並不是蠻荒之地,而恰恰是中華文明的中心,只不過古老的湖南人後來遷徙到黃河流域,發展出更為先進的中華文化,然後這種文化反過來影響了湖南。
如果按照這種說法,湖南人的“天下意識”就由來已久了,而不僅僅是近代才形成的。據考古,中國最早的鼎就發現於城頭山,所謂“問鼎中原”,這種意識發源於湖南。歷史上,南蠻祖先蚩尤與黃帝爭奪天下,楚國與秦國逐鹿中原,但兩次都失敗了,一種強烈的悲劇感深埋在湖南人內心,而這種“天下意識”也一直延續了下來。到了近代,一撥一撥的湖南人“心憂天下”,為了民族的存亡,拋頭顱灑熱血,頗似遠古的蚩尤,可以驚天地泣鬼神。
直到今天,湖南的讀書人還是動輒以天下論,比如“天下湘商,星火燎原”、“經營天下”。但是,有時候這被外省人譏諷為湖南人“杞人憂天”。“心憂天下”確實有點越俎代庖的味道,這不像民族危難的時刻,生存的急迫逼使每個人要承擔國家的興亡,而和平時代,湖南首先要建設好自身,然後為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繁榮作出獨特的貢獻,所以,莫若用“胸懷天下”一詞作為湖南精神,在考慮自身利益的時候同時要有天下的胸襟這也自然包含了愛國的精神了,胸懷天下即是愛自己的祖國。
屈原乃“三閭大夫”,以國家利益為己任,“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雖一時遭讒去職,但如果願意妥協,是可以不流放的,但他無所謂,“苟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即便流放,至少也可以不自沉吧,但他也無所謂,“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的不妥協、大義凜然及自我犧牲,為湖南人樹起了一道最鮮明甚至耀眼的精神標桿,深深地植入了湖南人的精神基因。
范仲淹先生在洞庭湖邊的岳陽樓感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或許不是偶然的。對嶽麓書院的大門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有不同的解釋,一個解釋是認為“惟”與“於”在這裡是沒有意義的語助詞,但無論怎麼解釋,可能都難以遮掩湖南人對自己的豪放期許。事實上,嶽麓書院裡面有個濂溪祠,門聯的氣魄更大,曰:“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大江東去,無非湘水餘波。”相傳為清末民初湖南名士王闓運在南京對江浙精英口占,偌個滾滾長江成了湘江支流,的確氣吞山河。
周敦頤
周敦頤(1017年―1073年),原名敦實,別稱濂溪先生,又稱周元皓,因避宋英宗舊諱改名敦頤,字茂叔,號濂溪。北宋五子之一,程朱理學代表人,道州營道樓田堡(今湖南省道縣)人。北宋思想家、理學家、哲學家、文學家,學界公認的理學鼻祖。
周敦頤《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影響後人。
王夫之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循天下之公”,“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主張選賢使能,“以天下之祿位,公天下之賢者”。在哲學思想上,避朱程“理在氣先”、“道在器先”和陸王“心學良知”之說。提出“天下唯器”,“理不先而氣不后”的理論,而歸於躬行實踐,強調知行統一。其詩文亦自成家,於言意、情景、內外等深入研討,頗富新意。凡此,對近代思想均有重大影響。
雷鋒
雷鋒精神具有深厚的土壤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它既是時代的產物,也是歷史的必然。雷鋒精神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徵,那就是愛與奉獻的精神,其內核是跨越時空的,雷鋒精神永不過時,雷鋒精神是永恆的。
賀淵明
1997年,賀淵明調入市信訪局工作,15年來,他埋頭苦幹,以苦為樂。在辦信科工作的8年時間裡,他辦理群眾來信32118件,撰寫《信訪分析》81篇。到督查科工作后,他致力於整檔建制,制定了信訪工作督查督辦制度,明確了督查督辦的原則、範圍、程序和工作紀律,加大了督查力度,提高了信訪案件的辦理質量及辦結率。
賀淵明還利用業餘時間,全面、系統地學習了相關法律、法規及勞動保障、征地拆遷、企業改制、涉軍等方面政策,作了5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2006年下半年,他向局領導建議構建信訪工作相關機制,起草了《邵陽市信訪工作責任追究辦法》等3項制度,並參與制訂了《領導接訪制度》等一系列最終在全省形成品牌的重要制度,推動了信訪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
1.懷天下、苦讀書、敢為先、勇擔當、尚科學、重實幹(中央黨校 王東京)
2.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創新(湖南水電總公司 王大理)
3.愛國奉獻、團結奮進、求真務實、自強不息、敢為人先(長沙 曹良秋)
4.愛國親民、厚德守法、包容奉獻、勤奮創新(永州 胡磚玉)
5.不拘於形、善於創新(常德 羅長春)
6.心憂天下、敢為人先、實事求是、科學發展(省委宣傳部 李振祥)
7.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常德 何建國)
8.屈風湘韻、厚德載物、包容開放、敢為人先(湖南大康牧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黎明)
9.崇文尚武、敢為人先(常德 黑啟發)
10.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堅韌不拔、百折不撓(長沙 王續前)
11.愛國憂民、敢為人先(常德 周中)
12.突出奮鬥、講究實際、起而行之、務實興邦(常德 熊朝武)
13.包容與共、務實求真、自強不息、敢為人先(長沙 李建軍)
14.勤勞勇敢、聰明奮進(常德 羅萍)
15.博愛、廣納、敢為、好勝(長沙 賀同志)
16.求真務實、心憂天下、和諧包容、敢為人先(永興縣柏林鎮 馬恭志)
17.博才豁達、敢為人先、積極進取、篤實求遠(郴州 龍亞君)
18.以天下為己任、敢為天下先(常德 楊萍)
19.忱于思慮、樂於擔當、甘於篤實、勇於開創(長沙 羅永安)
20.以仁為本、以德為光(常德 何瑞林)
21.實幹巧幹、睿智果敢、百折不撓(江華瑤族自治縣政務中心 楊玉容)
22.上下求索、敢為人先、兼容並蓄、心懷天下(株洲 陳旭華)
23.敢想敢說、敢說敢做、敢做敢當、敢為天下先(新化縣人民醫院血庫 張計平)
24.愛國、崇德、創新、誠信(永州瀟湘市政公司 唐人行)
25.敢為人先、勇於擔當、踏實創新、善思篤行(澧縣住建局 肖平)
26.開拓進取、敢為人先、追求卓越、勇於擔當、勤勞儉樸(寧鄉 彭智賢)
27.胸懷天下、包容厚德、敢為人先、自強不息、求實創新(湘潭市文廣新局)
28.心憂天下、敢為人先、自強不息、實事求是(祁陽縣委辦 唐科)
29.剛、毅、博、新(北大矽谷國際智庫 華山子)
30.擇善固守、日日圖新(成都 唐國強)
31.心憂天下、愛國為民、文明誠信、團結奮進、睿智創新(湖南大學 趙維漢)
33.勇於求索、敢於擔當、善於應變、樂於奉獻(株洲 李再魁)
34.堅韌果敢、厚德自強、心繫國家、敢為人先(省委組織部 劉雄飛)
35.崇文尚義、開放包容、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瀏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黎和平)
36.堅韌不拔、頑強拼搏、坦率誠懇、熱情潑辣(常德 劉美娥)
37.心憂天下、勤勉篤實、敢為人先、繁榮發展(衡陽市衡鋼中學 任釗)
38.敢為人先、敢於擔當、敢於挑戰、敢於創新(常德 王央黨)
39.承先啟後、團結奮進、精誠堅信、勇創天下(佚名)
40.自強不息、敢為人先、才德兼備、堅韌不拔(常德 徐進華)
41.誠明務實、強基開創(遼寧 曹嘉謨)
42.誠實厚道、吃苦耐勞、心憂天下、勇於登攀、敢為人先(省直單位 肖愛仁)
43.經世致用、忠國愛家、無私無畏、敢做敢當(祁陽縣民政局 江美華)
44.淳樸重義、勇敢尚武、經世致用、自強不息(常德 向治國)
45.傳承文明、胸懷天下、開拓創新、執著追求(新邵縣新華書店 劉勝文)
46.奮勇當先、拼搏進取(洪江市岩壠鄉 易小花)
47.剛柔並濟、務實通變、敢為人先、自強不息(長沙 許巧)
48.開放創新、敢為人先、團結務實、自強不息(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 蔣林航)
49.崇文重道、經世致用、心憂天下 自強不息(長沙 許長龍)
50.敢闖敢創、勤勞務實、善謀守信、開明開放(常德 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