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青鎮

淄青鎮

淄青鎮是唐代著名的藩鎮之一,即平盧淄青節度使,簡稱淄青節度使,是由原駐守東北的平盧軍南下而建立。《新唐書·藩鎮傳》把它列在“河朔三鎮”(即魏博、成德、幽州鎮)之後,列第四位。擁兵十萬餘人,長期轄有淄、青、齊、登、萊、兗、海、沂、密、鄆、曹、濮等十二州,其統治地域大體包括黃河以南的今山東地區。淄青鎮經歷了五位節帥,即侯希逸、李正己、李納、李師古、李師道,共五十七年的統治,最終被唐政府平定。

歷史


建立

平盧淄青鎮的建立與安史之亂對山東的影響有很大關係。天寶四年(公元755年),節度使安祿山范陽起兵反唐,其軍隊先後攻下洛陽長安,戰火遍及黃河南北。安祿山死後,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也先後統帥叛軍,與唐朝爭戰多年。安史之亂也將山東地區卷了進去。安祿山率軍南下時,內地各郡因軍備鬆弛,許多地區很快就被叛軍佔領,而只有山東的平原郡早有防範,並成為當時抵抗叛軍的中流砥柱。其領導者就是當時的平原郡太守顏真卿。平原郡太守顏真卿早就覺察到安祿山的反叛動向,所以提前作好抗擊的準備。當安祿山大軍一到,顏真卿立即部署兵力進行抵抗,同時急忙派人向朝廷奏報叛軍軍情。顏真卿在國難危急關頭,以一郡之力英勇抗敵,得到了朝廷的嘉獎和各地的擁戴。當時河北有17個郡紛紛響應,他們一致推舉顏真卿為盟主,擁兵20多萬。北海太守賀蘭進明也率青州軍隊進入平原,與顏真卿並肩作戰。安祿山的軍隊被阻擋在黃河以北,而且屢遭重創。
就在顏真卿舉兵平原之際,駐守在遼東的平盧軍也開始與叛軍作戰,顏真卿以海上為交通線與其取得聯繫。平盧軍駐紮的營州(今遼寧朝陽),是當時十鎮之一,起初歸安祿山管轄。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平盧將士殺死了節度使,與安祿山脫離關係,並與之作戰。鑒於當時顏真卿抗敵名氣大,平盧軍將領劉正臣以其所據漁陽(今天津市薊縣)降唐。平盧軍將領田神功、董秦、邢君牙、陽惠元等先後率領精銳部隊過海來到青、齊一帶,參與抵抗安史叛軍的戰鬥,山東境內因而駐紮了大量的平盧軍。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到達山東的平盧軍在大將田神功、董秦的率領下渡過黃河,收復平原郡,並沿著黃河兩岸與安史叛軍展開了多年的戰鬥。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駐紮在營州的平盧軍2萬多人在節度使侯希逸的率領下,擊敗范陽叛軍,然後率兵南下,橫渡渤海,於公元762年一月到達了今天山東的北部一帶;又在青州之北渡過黃河,與青密節度使、徐州刺史會合於兗州(今山東兗州市),三人聯合進擊安史叛軍。至此,平盧軍大部分主力已集結在山東境內。寶應元年(公元762年)五月,唐朝正式任命侯希逸為平盧、淄青節度使。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五月,侯希逸以平定安史之亂功封平盧、淄青二鎮節度使,統領青、淄(治今山東淄川)、齊(治今山東濟南市)、沂(治山東臨沂)、密(治今山東諸城)、海(治今江蘇連雲港西南海州鎮)之州。為淄青鎮割據之始。
淄青鎮在李正已管轄時達到全盛階段。無論是版圖、兵力還是經濟實力,在唐朝各鎮中都是首屈一指。淄青鎮保持了當時最強大的軍鎮軍力,擁兵10萬餘人,而其他強鎮充其量也不過3萬或5萬人。在幾次討伐叛亂的軍事行動中,各方軍鎮都以淄青軍的進退為憑據。淄青鎮也長時期維持著繁榮富裕的經濟狀況,並通過各種渠道開展商業貿易活動。同時,淄青節度使還身兼唐朝的海運押新羅渤海兩蕃使,負責山東與遼東和朝鮮的口岸貿易、海道運輸以及國事往來等事務。
淄青鎮的統轄範圍,並非固定不變。侯希逸任節度使,僅轄有青(治今山東青州)、淄(治今山東淄博南)、齊(治今山東濟南)、沂(治今山東臨沂)、密(治今山東諸城)、海(治今江蘇連雲港)等六州。李正己任節度使時,增擴了登(治今山東蓬萊)、萊(治今山東萊州)、德(治今山東陵縣)、棣(治今山東惠民南)四州,達十州之地。大曆十一年(756年),李正己會合諸道平定汴宋留後李靈曜的反叛,又得曹(治今山東曹縣北)、濮(治今山東鄄城北)、兗(治今山東兗州)、鄆(治今山東東平西北)、徐(治今江蘇徐州)五州,轄境擴至最大,達十五州之多。建中年間四鎮之亂中,淄青鎮失去了德、棣、徐三州。此後,直至元和十四年(819年)被朝廷平定,淄青節度使一直控制淄、青、齊、登、萊、兗、海、沂、密、鄆、曹、濮等十二州之地,大致相當於今山東省幾乎全部及江蘇省部分地區。

興盛

唐代宗大曆十年(公元775年),河北諸鎮開始了第一次大規模的兼并戰爭。在這次戰爭中,淄青軍借戰爭時機不斷擴充地盤,管轄淄、青、齊、海、登(治今山東蓬萊)、萊(治今山東萊州市)、德(治今山東陵縣)、棣(治今山東惠民東南)10州之地。大曆十一年(公元776年),汴宋鎮發生變亂,留後李靈曜欲效仿河朔反叛,唐朝廷命令各鎮舉兵討伐。李正已率領淄青軍直赴戰場與其他節度使聯合作戰將其滅掉,並乘機攻克原屬汴宋鎮的曹(治今山東曹縣西北)、濮(治今山東鄄城北舊城)、兗、鄆(治今山東東平西北)、徐(治今江蘇徐州市)5州,將其佔為已有。這時淄青鎮的轄區已接近於近現代的大部山東。為了更好地控制新得到的5州,李正已把鎮治從青州遷移到鄆州,並以其子李納為青州刺史,鎮守青州。至此成為唐朝的第一大藩鎮。
與中央交鋒
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正月,河朔三鎮中的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死,其子李惟岳要求承襲父位,這時淄青、魏博二鎮也為其說情。由於唐德宗欲革前弊,所以堅持不答應。這年五月,淄青鎮李正已、魏博鎮田悅、成德鎮李惟岳等結成聯盟,開始反叛朝廷。沒過多久,李正已病死,其子李納秘不發喪,擅自統領軍務,並派兵援助田悅,共同對抗朝廷派來的軍隊。淄青、魏博、成德三軍聯合起來,兵扎洹水。唐朝派馬燧率軍屯於鄴城,唐朝軍隊與三鎮的軍隊展開了一場激戰,結果唐軍獲勝。魏博主力被擊潰,前往救援的淄青軍也幾乎全軍覆沒。淄青鎮所管轄的德州、棣州刺史向唐朝廷投降。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十月,淄青鎮的徐州刺史李洧舉州歸順唐朝廷,脫離了李納,唐朝迅速收復了這一戰略要地。徐州是山東與江淮銜接的重要樞紐,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它北控兗州,南扼江淮。唐朝收復了徐州就意味著控制住了淄青軍南下的咽喉。所以,李納不肯罷休,率淄青軍主力猛攻徐州。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唐朝廷又派出了禁衛部隊神第軍,調集了宣武、朔方等方鎮軍,與淄青軍大戰於彭城四周。結果,唐軍獲勝,淄青軍只好退出了徐州境地。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二月,唐朝各路軍隊向濮州展開了強大的攻勢,但久攻不下。淄青鎮李納只好退歸郡州,與朱滔李希烈王武俊、田悅聯合反唐,朱滔自稱冀王,王武俊自稱楚王,田悅自稱魏王,李納自稱齊王,李希烈則自稱楚帝,他們都建制百官。唐朝廷雖然多次派兵征討,均無結果,雙方形成了消耗戰和持久戰。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被調往鎮壓李希烈的涇源兵路過長安時嘩變,史稱“涇源兵變”,一時間德宗也難以顧及到河朔和淄青的戰爭。第二年,德宗下詔,承認藩鎮叛亂、兵禍連年是自己的罪過,並赦免淄青和河朔三鎮的罪過。淄青等四鎮也表示歸順朝廷,各自罷兵,名義重新歸依唐朝。

平定

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李師古死,其弟李師道掌管軍政,並上報朝廷,請求任命。這時唐憲宗正全力平定劍南鎮劉辟的叛亂,無暇顧及,所以就任命李師道為淄青鎮留後,不久又任命其為節度使。元和期間,唐憲宗力削藩鎮,先後討伐劍南、鎮海、淮西三鎮,都取得了勝利。就在唐軍圍攻討伐淮西鎮時,李師道暗中與淮西鎮串通,通過各種手段破壞唐朝廷的軍事行動。例如,李師道派遣亡命之徒到處製造恐怖事件,包括火燒河陰糧倉,破壞橋樑等,甚至公然在唐東都洛陽預謀放火殺掠,製造緊張氣氛。李師道的行為引起了唐朝廷的憤怒。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唐軍隊攻克蔡州,擒獲吳元濟,平定了長期割據的淮西鎮。唐軍的勝利大大提高了朝廷的威望,並對其他割據藩鎮產生了巨大的震懾力。李師道得知淮西鎮被唐軍消滅,十分恐慌,不知所措。其手下有人勸李師道向朝廷納貢獻地以示贖罪。李師道聽從勸議,派使者連番上表朝廷,請讓其長子入朝作侍從,並獻沂、密、海三州之地,願誠懇聽從朝廷處分。唐憲宗答應了李師道的請求,並派遣左常侍李遜到鄆州處理有關事宜。李師道歸順朝廷的舉動遭到了內眷們的反對,加上李師道一向見識淺薄,便聽從了內眷們的意見,又改意對抗唐朝廷。
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七月,唐憲宗下詔討伐淄青鎮,命令宣武、魏博、義成、武寧、橫海五鎮聯合舉兵共同討伐。從而造成了數路大軍一起壓到了淄青鎮境界的局面。宣武鎮軍隊首先包圍了曹州,接著又攻下了考城(今河南民權東北);這年十一月,魏博鎮節度使田弘正與義成節度使李光顏首先率軍進入平盧境,魏博軍白楊劉鎮(今山東東阿北楊柳村)南渡黃河,在距離鄆州40里處安營紮寨。兩軍初戰告捷。十二月,武寧節度使李塑與淄青軍連續11戰,全部獲得勝利。相繼攻下了金鄉(今山東金鄉)、魚台(今山東魚台)、承縣(今山東棗莊市);唐楚州刺史李聽率軍攻陷海州,連下東海(今江蘇東海)、朐山(今江蘇朐縣)、懷仁(今江蘇贛榆)等縣。李帥道聽說自己四面被官軍包圍,便徵發民夫修治鄆州城塹,加強守備。李師道懦弱昏庸,並無將才,在唐軍的圍攻下不知所措。面對唐軍的強大攻勢,淄青鎮內部也開始瓦解了。淄青軍都兵馬使劉悟率1萬多軍隊奉命駐紮在陽谷,抵擋魏博軍,激戰多日連連失利。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二月,李師道派遣二使召劉悟議事,準備尋機除掉劉悟,另換主帥。劉悟得知消息后,早做準備,先下手為強,殺死二使,舉兵反正,劉悟率全軍人馬從陽谷殺回鄆州,真搗李師道的老巢;同時他還派人通知魏博軍,請求援助。一夜之間,劉悟軍攻破鄆州城府,殺死了李師道,向唐朝廷投降,其他11州也全部繳械投降。至此割據長達60年之久的淄青鎮最終被唐朝廷收復了。

分解

唐朝平定淄青鎮之後,鑒於其管轄有12州的廣大疆境,力量過於強大,所以將其分為三鎮:淄、青、齊、登、萊五州為一鎮,仍叫淄青鎮,號平盧軍,(一說此後淄、青等州專用“平盧”之號)以原義成節度使薛平為節度使;以鄆、曹、濮3州為一鎮,后賜號太平軍,以原華州刺史馬總為節度使;以兗、海、沂、密4州為一鎮,以原淄青四面行營供軍使王遂為節度使(一說只設觀察使)。這樣原來的淄青鎮一分為三,各自管轄其所轄範圍,勢力均衡,都直接服從朝廷,成為唐王朝牢固控制的地區。

內部環境


從李正己開始的淄青鎮的各節度使,都是在前任節度使盡享天年後,平穩地完成了政權交接。節度使都能傳延子孫或兄弟,一些重要職位也大多由其家屬擔任的管理方式定義為“家鎮”管理模式。成德鎮尚有暫時中斷世襲制之時,淄青鎮則成功地實現了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節度使傳遞。更不像幽州等鎮那樣或誅殺前任節度使,或政權屢屢旁落他姓之手。
此外,淄青鎮軍亂較少。在歷史上只發生了一次軍亂,低於魏博、幽州、淮西、山南東道、易定等鎮。主要原因是任用自己的親信來擔任要職,並且採用嚴刑峻法進行防範,而這種嚴刑峻法則帶有極大的遮掩性。

經濟


農業

山東地區自古就是農耕重地,《漢書》記載,大禹所分九州中青州“田上下”,顏師古注田第三,徐州“田上中”,顏師古注田第二,說明了上古時期山東的耕作條件就比較好。《通典 食貨》記載淄青鎮內的青、齊、兗等州土地的土質優良,這就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淄青鎮轄區內不光是土壤條件好,多條河流如黃河、汶水濟水大運河淮河等等還從轄區內或轄區旁經過,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條件。不僅如此,山東地區還有很多配套的水利設施,這就為農業生產提供了進一步的保障。同時淄青鎮的百姓耕作技術也很高。開元五年(717年),唐玄宗曾召集幽州及漁陽、淄青等地的百姓去營州屯田,一方面說明這些地區勞動力比較充足,另一方面也說明這些地區人民的耕作水平比較高。

手工業

淄青鎮轄區乃古代齊魯之域,《漢書·地理志》記載,齊地“太公以齊地負海舄鹵,少五穀而人民寡,乃勸以女工之業,通魚鹽之利”,又雲魯地“地狹民眾,頗有桑麻之業,亡林澤之饒”,可見山東地區擁有較好的紡織業基礎。《唐會要》中將絹的優劣按照產地分為八等。淄青鎮的轄區中,曹州的絹為第二等,海、泗、濮、徐、兗以及曾為淄青鎮轄區的德州產絹為第三等,齊、鄆以及曾為淄青鎮轄區的棣州產絹為第四等,淄、青、沂、密產絹為第五等。淄青鎮不但生產絹而且質地優良,還大量出產其他紡織品。淄青十二州大都生產棉織品,登州、萊州、密州還出產貲布。青州的仙紋綾和兗州的鏡花綾不僅是上等的衣料,還是精美的藝術品。

鹽業

禹貢》中把鹽列為青州的一項重要的物產,《史記·貨殖列傳》云:“山東食海鹽”,“東有海鹽之饒”。這些說明了古代淄青鎮轄區有產鹽得天獨厚的優勢。淄青鎮產鹽的地區很多,在《新唐書·地理志》和《元和郡縣圖志》等典籍當中均有記載。

礦產

據張澤咸先生統計,唐代河南道銅礦、鐵礦、銀礦的數量居全國前列。具體到淄青鎮來說,銅、鐵產量很大。銅、鐵是當時製造生產生活工具、兵器乃至鑄幣的重要原料。有了豐富的銅鐵資源作保障,淄青鎮的經濟以及割據局面都得以維持。
除了銅鐵之外,淄青鎮還出產黃銀。黃銀礦主要含自然金、銀金礦、深紅銀礦、輝銀礦等,主要用來提取金。這類礦產分佈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歷史上著名的產地在山東。《元和郡縣圖志》記載,萊州昌陽縣有黃銀坑,在縣東一百四十里,開皇年間就在此冶鑄。此外,沂州也有黃銀礦。這些礦產都為淄青鎮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商業

由於節度使看到了商業活動和商業利潤對淄青鎮割據的重要意義,所以淄青鎮軍政領導與商人合作,甚至親自經商,並且保護商業,從中牟利。節度使李師古親自從事商業活動,與周邊各藩鎮互通有無。此外他還制定了保護商業的政策,他“貪諸土貨,下令恤商。”這一做法的結果就是使得淄青鎮的商業得到了繁榮發展,淄青鎮的經濟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歷任節度使


侯希逸初期治軍務農成績突出,但是,隨著情況的變化,他逐漸變得驕縱放任,怠於政事,特別是崇信佛教,大規模修建塔寺,而且遊獵不止。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侯希逸出城並夜宿城外,回城時,將士閉門不納,拒絕其人內,並推舉兵馬使李懷玉為帥,侯希逸只得還歸朝廷。於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死去。
李懷玉原為營州副將,跟隨侯希逸進入青州。唐朝任命李懷玉為平盧、淄青節度使時,賜名李正已。淄青鎮在李正已管轄時達到了全盛階段。
李納李正已之子. 興元元年。唐朝廷授李納為平盧節度使等職位。
李師古李納之子,貞元八年(公元792年),李納病死,其子李師古被推為留後,並上請朝廷,唐朝立即授以淄青鎮節度使的職位。
李師道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李師古死,其弟李師道掌管軍政。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二月,劉悟軍攻破鄆州城府,殺死了李師道,向唐朝廷投降,其他11州也全部繳械投降。至此割據長達60年之久的淄青鎮最終被唐朝廷收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