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抑制試驗
甲狀腺抑制試驗
甲狀腺攝131I率的高低和甲狀腺功能狀態有關。甲亢患者甲狀腺攝131I率增高,甲低患者甲狀腺攝131I率減低,但在正常情況下,給予一定劑量的甲狀腺激素(包括T3和T4)可以減少甲狀腺攝131I率。這是因為在正常情況下,甲狀腺攝取碘的功能與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TSH)之間有反饋調節的關係
當血液內甲狀腺激素含量增高時,TSH的釋出減少,甲狀腺的攝碘功能就受到抑制,因此出現甲狀腺攝131I率減低。當甲狀腺功能亢進時,因甲狀腺的分泌具有自主性,可使上述反饋調節關係被破壞,因而無抑制現象,增加促甲狀腺素或減少促甲狀腺素,很少會影響甲狀腺攝131I率,而且甲亢患者垂體分泌促甲狀腺素的功能受到明顯抑制,因此測量患者服用甲狀腺片或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前後的甲狀腺攝131I率加以比較,從甲狀腺攝131I率是否下降(即是否被抑制)可以判斷是否為甲亢。另外,有人認為甲亢病人的攝131I率服藥后不被抑制與患者血中存在的LATS(長效甲狀腺刺激物)有關。
根據以上原理,臨床上對癥狀不典型的甲亢病人口服一定劑量的甲狀腺激素,並測定服甲狀腺激素前後的兩次甲狀腺攝131I率。如若服用激素后,甲狀腺攝131I率明顯下降,則考慮此病人可能不是甲亢;如果服激素后甲狀腺攝131I率不下降或很少下降,則考慮此患者可能是甲亢。這個試驗就叫做甲狀腺抑制試驗。
受試者先作第一次甲狀腺攝131I率,口服甲狀腺片60毫克,一日3次,連服兩周,做第二次甲狀腺攝131I率。
服藥后甲狀腺攝131I率明顯下降,抑制率>50%(抑制試驗陽性)。
通常可根據病人的癥狀、體征及血清T3、T4水平即可明確診斷為甲亢的,不需要再做甲狀腺抑制試驗。但是對一些癥狀不典型以及有某些特殊情況的病人,則需作甲狀腺抑制試驗以進一步明確診斷。
如臨床表現不像甲亢,但甲狀腺攝131I率高於正常,做甲狀腺抑制試驗可以鑒別是甲亢還是其他情況。相反臨床表現像甲亢,但甲狀腺攝131I率無明顯增高時,做此試驗如不能被抑制則提示甲亢。另外,對內分泌突眼,甲狀腺抑制試驗也顯示不抑制結果,就提示病人有潛在的甲狀腺疾病。還有對甲亢患者在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期間療程較長,為了決定是否可以停葯,應進行甲狀腺抑制試驗。若試驗結果不正常,則提示應繼續用藥治療,否則停葯后在短時間內可出現病情複發;若試驗結果正常,即可以停止服藥,此時停葯后出現複發的可能性明顯減少。
甲亢患者在作此試驗時,甲狀腺攝131I率無明顯下降,抑制率<50%(抑制試驗陰性)
。而有部分患者服藥后甲狀腺攝131I率反而升高,可解釋為服藥后的“反跳現象”。個別患者雖24小時攝131I率下降較多,但2或6小時值仍很高,此可能與甲亢時甲狀腺釋放激素的速度加快有關,不是所服藥物的抑制作用,應注意判斷。
③甲狀腺片劑應連續服用不得中斷。
為什麼老年人不宜做甲狀腺抑制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