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滅宋之戰

元世祖滅南宋統一全中國的戰爭

忽必烈滅宋之戰是元世祖滅南宋統一全中國的戰爭。1268年元世祖發起元滅宋之戰,首先派劉整與阿術率軍攻打襄陽,史稱襄樊之戰。1274年元軍攻下襄陽,宋將呂文煥投降,隨後中書丞相史天澤樞密院使伯顏率軍順漢水南下長江,目標建康。1275年降將呂文煥率元水陸聯軍於蕪湖擊潰賈似道的南宋水軍,史稱丁家洲之戰。隔年元軍攻陷臨安(今浙江杭州),謝太后與宋恭帝投降元軍。然而陸秀夫等擁立7歲的宋端宗在福州即位,文天祥張世傑陳宜中等大臣持續在江西、福建與廣東等地抗元。元軍陸續攻下華南各地,1278年南宋朝廷退至廣東崖山。隔年3月,張弘范崖山海戰攻滅南宋海軍,陸秀夫挾持8歲的小皇帝宋幼主趙昺投海而死,南宋亡。元朝統一中國地區,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七個封建正統皇朝。

戰爭背景


窩闊台攻宋

蒙古窩闊台汗六年(1234年),蒙、宋聯合滅金后,宋乘蒙古軍北撤之機,派兵北上收復原北宋西京、東京、南京(今河南洛陽、開封、商丘),被蒙古軍擊敗。
七年六月,窩闊台汗以宋背盟為借口,遣軍分兩路大舉攻宋。東路由其三子闊出(一作曲出)及宗王口溫不花、國王塔思等統率,攻宋荊襄、江淮地區;西路由其子闊端、都元帥達海紺卜等率領,攻取四川。八月,東路口溫不花軍攻克唐州(今河南唐河),繼而率部轉攻淮西,掩護主力進攻襄陽(今屬湖北襄陽)、郢州(今鍾祥)。十月,塔思率東路軍主力攻破棗陽(今屬湖北),闊出率軍西掠襄陽、鄧州(今屬河南),攻取光化軍(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塔思分軍南攻郢州,郢州瀕臨漢水,城防堅固,屢攻不克;遂趕製木筏攻城,騎兵列沿岸發弓弩掩護,攻破宋水軍防線,擊殺宋江陵統制李復明;但遭守城宋軍頑強抗擊,攻城不克,擄掠北還。十一月,西路軍以鞏昌總帥汪世顯部為前鋒,自鳳州(今陝西鳳縣東北)南進,攻佔沔州(今略陽)后,進圍陝蜀咽喉青野原。宋權利州駐紮御前諸軍統制曹友聞為救四川制置使趙彥吶,率軍往援,擊敗蒙古軍。汪世顯率軍轉攻大安軍(今寧強西北),又被曹友聞軍擊敗。宋軍北上扼守仙人關(今甘肅徽縣東南)。
八年三月,南宋襄陽守將降蒙古,使南宋荊湖地區失去屏障。四月,闊出軍攻克隨(今屬湖北)、郢二州及荊門軍。八月,破棗陽軍、德安府(今安陸)。九月,闊端率西路軍,兵分兩路合擊成都。闊端親率主力出大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攻取武休關(今留壩東南),擊敗宋軍,佔領興元(今漢中);以一部猛攻大安軍東陽平關。趙彥吶不納曹友聞堅守沔州、仙人關的建議,強令其前往無險可守的大安禦敵。經激戰,曹友聞全軍覆沒,蒙古軍長驅南下。宗王末哥率軍攻克宕昌(今屬甘肅)、階州(今武都東南)后,揮軍南進攻取文州(今文縣)。宋知州劉銳、通判趙汝曏率軍民固守,蒙古軍久攻不克,后斷城中水源,破城。繼招降吐蕃18族,經石泉(今四川北川西北)等地趨漢州(今廣漢),十月,東路軍主帥闊出病死於軍中,窩闊台派忒木台率軍繼續南進,攻破江陵(今湖北荊沙)后,兵分兩路,一路攻復州(今天門),一路在枝江(今枝江西南)趕製木筏,準備渡江。宋廷聞訊,急遣節制黃、蘄、光、信陽四郡軍馬孟珙赴援。孟珙巧施疑兵計,以少示眾,反覆變換旗幟和軍服顏色,入夜後,沿江點燃無數火把,將數十里江岸照得通明,乘機襲擊蒙古軍,攻破24寨,救回被俘軍民2萬餘人,迫蒙古軍北撤。是月,闊端率西路軍攻破成都,大掠四川腹地。后聞闊出死,率軍北歸;至漢川與末哥軍相會,遂留部分兵力扼守沔、階、興元等要地,主力退出四川。不久,蒙古軍所佔四川腹地州縣均被宋軍收復。
九年十月,蒙古口溫不花、塔思率東路軍破光州(今河南潢川),繼而進取隨州、復州。口溫不花圍攻黃州(今屬湖北),宋守軍迎戰失利,孟珙率軍救援,將其擊退。史天澤攻安豐(今安徽壽縣),集敢死士強攻。宋守將杜杲率軍奮勇抵抗,集弓弩手猛射。蒙古軍攻城失利,填平城壕,築27壩,乘風縱火攻戰。宋軍反擊,奮勇衝殺奪取高壩。池州都統制呂文德率軍入城增援,合力守御。蒙古軍屢攻不克,乃退兵。西路汪世顯部襲掠武信城(今四川遂寧)、資(今資中)、普(今安岳)等州。達海紺卜部將郝和尚拔都及梁秉均窺開(今開縣) 、達(今達川)二州,進逼瞿塘(今奉節東)。
十年九月,窩闊台復派察罕率東路軍攻廬州(今合肥),欲造舟巢湖,以窺長江。蒙古軍築高壩攻城,守城宋將杜杲率軍奮力抵抗,蒙古軍遭火攻大敗,遂轉軍東下,克滁州(今屬安徽)。又轉戰天長(今屬安徽),被宋軍擊敗,察罕被迫引軍退出宋境。西路蒙古軍由達海紺卜率領復入四川,攻克隆慶(今四川劍閣)后,四齣擄掠。十一年六月,闊端遣達海紺卜率軍入蜀,八月再占成都。按竺邇部沿嘉陵江南下,直取重慶。汪世顯部經開、達二州,進抵萬州(今萬縣市),見宋軍退守南岸防守,遂於北岸布舟佯攻,乘夜迂迴渡江,擊敗宋軍,繼而破夔州(今奉節),過巫山,企圖出三峽,入兩湖。十二月,宋將孟珙分兵屯峽、歸、施(今湖北宜昌、秭歸、恩施)諸州,於歸州大埡寨一舉擊潰蒙古軍進攻,收復夔州。宋廷旋以孟珙為四川宣撫使,加強四川防禦。
十三年十一月,蒙古軍復入蜀,破20餘城,進圍成都。宋制置使陳隆之率軍固守十餘日,其部將夜開城門出降,陳隆之被俘殺。是月,窩闊台汗病死,蒙古軍北歸,蒙宋戰爭暫告一段落。
此戰,歷時七年,蒙古軍戰線過長,兵力分散,且以擄掠剽殺為主,並未駐軍守城,大軍一退,得地復失;加之兩淮河網和蜀地山多,不便發揮騎兵優勢,故未實現戰爭企圖。

蒙哥汗攻宋

蒙哥汗攻宋命喪釣魚城(今四川合川東釣魚山上)后,忽必烈於中統元年三月,在開平(今內蒙古正蘭旗東北閃電河北岸)繼汗位,是為元世祖。忽必烈重用漢人將帥、謀臣,依仿漢法,改革官制,確立中央集權,建立了蒙漢統治階級聯合的新王朝。四月,其弟阿里不哥於和林(今蒙古烏蘭巴托西南哈剌和林)稱帝。忽必烈為討阿里不哥,暫與南宋息兵修好。南宋因政治腐敗,致賈似道得以擅權網羅親信,極力打擊陷害有功將領。一批戰功卓著的將帥,或被罷官,或被治罪而死,致使民心相悖,將士離心,戰備鬆弛,坐失強兵固邊大好時機。

籌備工作

忽必烈在平定阿里不哥之亂后地方是多少璃之亂,政權得以鞏固,即著手整頓軍隊,督造戰船,組訓水軍,積極進行滅宋準備。在總結窩闊台攻宋及蒙哥攻宋得失的基礎上,制定了先取襄樊(今屬湖北)、實施中間突破、沿漢入江、直取臨安(今杭州)的滅宋方略,從而開始了攻滅南宋的戰爭。

進攻過程


突破襄樊

襄陽、樊城地處南陽盆地南端,居漢水上流,三面環水,一面傍山,西臨關陝,東達江淮,跨連荊豫,是控扼南北之要衝。南宋視其為朝廷根本,關係國家存亡的重地,遂開府築城,儲糧屯軍,經多年經理,建成為城高池深、兵精糧足的軍事重鎮。忽必烈早在開慶元年攻宋時,就知襄樊地位重要,后經商挺、郝經、郭侃等謀臣建策,逐漸形成了先取襄樊的方略。忽必烈平定內亂后,經過五年的戰爭準備,具備了進行大規模戰爭的條件。當宋降將劉整進獻攻宋方略,宜先從事襄陽時,即下決心,實施中間突破。至元五年,忽必烈命都元帥阿術、劉整率師攻襄樊,旋遣樞密副使史天澤、駙馬忽剌出督師襄樊。史天澤、阿術、劉整針對襄陽、樊城城防堅固,宋軍長於守城隘和水戰的情況,採取築堡連城、長期圍困、水陸阻援、待機破城的戰法,集兵10萬圍城,同時在萬山(今襄樊西)西訓練水軍7萬人,造戰船5000艘,以增強蒙古水軍力量。在蒙古軍嚴密包圍下,宋軍七次援襄樊均被擊敗,守城軍多次出擊未勝。經五年圍困,襄陽、樊城外援已絕,僅靠水上浮橋互相聯繫。至元十年,河南行省史天澤、參政阿裏海牙等採納萬戶張弘范、水軍總管張禧建策,水陸夾擊,先破樊城,置襄陽於內無力自守,外無援兵的境地,在誘降和軍事壓力下,呂文煥以城降。元軍突破襄樊,宋廷朝野大為震動,急忙調整部署,把戰略防禦重點退移至長江一線。

浮漢入江

忽必烈採納將、臣建策,增兵10萬,乘勝大舉攻宋。命駐蜀元軍進攻兩川要地,以阻宋軍東援;命合丹、劉整行淮西樞密院,博羅歡為淮東都元帥,分別進攻兩淮,牽制宋軍,配合主力攻宋;命荊湖行省左丞相伯顏、平章政事阿術率軍20萬,自襄陽順漢水入長江,直取臨安。並告誡伯顏勿妄殺,以爭取人心。十一年九月,伯顏與阿術率軍進至郢州(今湖北鍾祥),遭宋黃州武定諸軍都統制張世傑頑強阻截,為減少損失,早日入江,伯顏令軍舍郢經黃家灣、藤湖(今湖北鍾祥東、東南)迂迴而進。十月,元軍集兵強攻破沙洋、新城(今湖北鍾祥南)。十一月,進至蔡店(今武漢漢陽西),欲渡江攻取鄂州(今武漢武昌)。鄂州地處漢水入江口,為長江咽喉,南北要衝,是南宋的江防重鎮。宋廷為阻止元軍浮漢入江,命淮西安撫制置使夏貴率戰船萬艘,控扼漢水入江口,權知漢陽軍王儀守漢陽,權知鄂州張晏然守鄂州,都統王達守陽邏堡,荊湖宣撫使朱祀孫以游擊軍扼大江中流。十二月,伯顏以聲東擊西之策,使元軍進佔沙蕪口(今武漢漢陽東),屯駐江邊。繼而避實擊虛,強渡長江成功。遂分割包圍破陽邏堡、漢陽軍,攻佔鄂州,完成了滅宋戰爭的重大轉折。

進佔建康

至元十二年正月,伯顏鑒於四川、湖南、江陵(今屬湖北)等地未下,為保障後方安全,命右丞阿裏海牙領兵4萬鎮守鄂州。自率10餘萬大軍,令降將呂文煥為先鋒,以戰撫兼施之策,沿江東進。因沿江諸郡多系呂氏舊部,元軍所至皆紛紛歸降。二月,宋賈似道奉命督師13萬,戰艦2500艘,於丁家洲(今安徽銅陵北)至魯港(今安徽蕪湖西南)進行阻擊。因將帥各懷異志,臨陣先遁,諸軍一觸即潰,致使宋軍精銳損失殆盡(參見丁家洲之戰)。元軍東進至太平州(今安徽當塗),江東運判孟之縉以城降。三月,元軍至建康(今南京),宋沿江制置使趙溍棄城遁,都統徐王榮等以城降。鎮江知府洪起畏遁,總管石祖忠以城降。偏師取饒州(今江西波陽)、寧國府(今安徽宣城)。廣德軍(今屬安徽)、溧陽、常州(均屬江蘇)等地相繼歸降。忽必烈命伯顏行省於建康,阿剌罕為參知政事;阿塔海、董文炳以行樞密院駐鎮江(今屬江蘇),令其各守營壘勿進。命阿術率軍攻揚州(今屬江蘇),阻其南援。
宋廷為挽救危局,相繼發兵戍銀樹、東壩(今江蘇高淳東)、四安鎮(今安徽廣德東)、獨松關(今浙江安吉南)、吳江(今屬江蘇)等要地。命保康軍承宣使、總都督府諸軍張世傑自臨安發兵三路北進抗元,先後收復廣德、溧陽、常州等地。
阿裏海牙率軍於荊江口敗宋湖北安撫副使兼知岳州高世傑,佔領岳州(今屬湖南)(參見岳州之戰)。旋破沙市鎮(今江陵東南),屠其城,征降江陵(今屬湖北),招降澧州(今湖南澧縣)、常德(今屬湖南)、峽、復(今湖北宜昌、天門)、郢等州。阿裏海牙用兵荊湖的勝利,為伯顏進軍臨安解除了後顧之憂。
七月,張世傑與平江都統劉師勇、知泰州孫虎臣率戰艦萬艘,以十舟為一舫,連以鐵索,碇於江中,橫列焦山江面,欲與元軍決戰,被阿術以水陸協同進擊,配以火攻擊敗,損失慘重(參見焦山之戰)。長江防線徹底崩潰,臨安危在旦夕。

會攻臨安

忽必烈納建康行省右丞相伯顏建策,乘勝滅宋。命右丞阿裏海牙攻湖南,都元帥宋都帶、左副都元帥李恆、漢軍萬戶武秀、張榮實取江西,以切斷南宋東西聯繫;命行省左丞相阿術率軍攻揚州,阻淮東宋軍南援;命伯顏率主力直取臨安。十月,伯顏於鎮江分兵三路南攻;參政阿剌罕、四萬戶總管奧魯赤等為右路軍,率步騎自建康經溧陽、廣德攻獨松關;同行中書省事董文炳、萬戶張弘范、兩浙大都督范文虎等為左路軍,率舟師經江陰軍(今江蘇江陰)、許浦(今江蘇常熟東北),由海路趨澉浦(今浙江海鹽南);伯顏與右丞阿塔海率中路軍向常州、平江(今江蘇蘇州)進發,並節制諸軍,會師臨安。十三年正月,三路大軍會師皋亭山(今杭州北)。宋攝政太皇太后謝道清拒絕張世傑、文天祥背城一戰,以圖求存建策,一面送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南逃,一面遣使赴元請降。丞相陳宜中遁溫州(今屬浙江),張世傑、蘇劉義等各率所部離去。二月初五,宋恭宗趙顯率百官於臨安降元。伯顏取謝道清手詔,招降未附州縣。淮西制置使夏貴以淮西降元。淮東制置使李庭芝堅持抗元至七月,應流亡政權之召,欲訊海南歸,副將朱煥以城降元,李庭芝、姜才等被俘殺,淮東盡為元軍佔領。江西戰場,宋都帶、李恆等破隆興府(今南昌)后,招降十一城。旋於團湖坪(今江西萬年西南團湖山下)、龍馬坪(今江西進賢北軍山湖畔)擊敗宋軍抵抗。十三年二月,破建昌軍(今江西南城)、臨江軍(今江西清江西南)。吉、袁(今江西吉安、宜春)、贛(今屬江西)等州相繼降,江西平。湖南戰場,阿裏海牙於十三年正月攻破潭州(今長沙),旋招降湖南未附州縣及韶州(今廣東韶關)、南雄(今屬廣東)等州,湖南平。

追殲二王

至元十三年五月,陳宜中、張世傑、陸秀夫、文天祥等在福州擁立益王趙昰為帝,改元景炎。封廣王趙昺為衛王,陳宜中為左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張世傑為樞密副使,陸秀夫為簽書樞密院事,文天祥為樞密使、同都督。遣將向江西、兩浙南部進兵抗元。六月,元軍為追殲南宋殘部,於鄂州、臨安設尚書省,下設諸路宣慰司。命諸路將帥繼續南進。張世傑被迫擁趙昺、趙昺逃往海上。十一月,平章阿裏海牙進軍廣西,於靜江(今廣西桂林)擊敗守將馬暨,遣將招降廣南西路大部州縣。十四年五月,文天祥率軍進攻江西,各地義軍紛起響應,收復除贛州之外所轄九縣,吉州八縣復其半。后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旋於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十五年二月,元西川行院使不花率重兵圍攻重慶,城破,守將張珏被俘。繼而征降夔州,八個月後,合州(今四川合川東)守將王立以城降。四川平。

崖山海戰

四月,宋帝趙昰卒,張世傑、陸秀夫又擁立趙昺為帝,徙至厓山(今廣東新會南)。六月,忽必烈為徹底消滅南宋勢力,命張弘范為蒙古、漢軍都元帥,率水、步騎軍2萬由海道南下,都元帥李恆率步騎由陸路南下,會殲南宋殘部。十一月,張弘范由海道襲漳(今屬福建)、潮、惠(均屬廣東)三州。李恆率步騎越大庾嶺入廣東,取英德(今屬廣東),佔領廣州。十六年正月,張弘范、李恆率軍會至厓山,首先控扼海口,斷宋軍糧道。二月初,巧妙利用海潮,南北對進,並用遮障防矢石,瀕宋艦奮勇拼殺,全殲宋軍,南宋亡。

戰爭評價


此戰,歷時12年,由於忽必烈攻宋方略正確,善擇伯顏等良將,注重發展水軍和大力實行招降安撫政策,形成了軍事、政治優勢,致宋軍於被動挨打境地,終於滅亡南宋,結束了唐末以來370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統一中國,在中國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南宋則因政治腐敗,治國、治軍方針迂腐,奸相當權,排斥異己,任用庸才,賞罰失律,致使朝野上下,離心離德,招致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