罌粟

罌粟科罌粟屬植物

罌粟(學名:PapaversomniferumL),別名:鴉片、大煙等,為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木蘭亞綱罌粟屬,《中國植物志》中特指鴉片罌粟,古埃及稱之為“神花”。其是鴉片以及嗎啡、可待因等鎮靜劑的主要原料;罌粟籽含有對健康有益的油脂。原產南歐、印度、緬甸、寮國及泰國北部。

罌粟是一年生草本。莖高30-80厘米,分枝,有伸展的糙毛。葉互生,羽狀深裂,裂片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兩面有糙毛。花蕾卵球形,有長梗,未開放時下垂;萼片綠色,花開后即脫落;花瓣4,紫紅色,種植罌粟有多各花型和花色。基部常具深紫色斑,寬倒卵形或近圓形,花藥黃色;雌蕊倒卵球形,柱頭輻射狀。花果期3-11月。

罌粟是製取鴉片的主要原料,同時其提取物也是多種鎮靜劑的來源,如嗎啡、蒂巴因、可待因、罌粟鹼、那可丁。學名“somniferum”的意思是“催眠”,反映出其具有麻醉性。罌粟籽是重要的食物產品,其中含有對健康有益的油脂,廣泛應用於世界各地的沙拉中,罌粟花絢爛華美,是一種很有價值的觀賞植物。

物種簡介


罌粟的原產地是西亞地區,早在六朝時,即已傳入中國,並有種植。對此,鄧之誠先生考證道:《冷齋夜話》引陶弘景《仙方注》曰:斷腸草不可知。其花美好,名芙蓉花。故太白詩曰:“昔作芙蓉花,今為斷腸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按斷腸草即指罌粟花、知其流入中國已久,蓋遠在六朝之際矣。予曾鐫太白詩四句為小印。
但罌粟種植並不廣泛,至唐朝時還作為貢品從國外貢至。有關罌粟的材料,也是在唐朝時多了起來。因此,有論者謂罌粟至唐朝時傳入中國。據史書記載,唐朝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拂霖國(即大秦,東羅馬帝國)遣使獻底也伽。底也伽是古代西方的靈丹妙藥,它的主要成份是鴉片等,可以治痢疾、解除中毒等。與此同時,罌粟的種子也由阿拉伯商人攜入中國,中國的部分地區也開始種植了。不過,當時鴉片罌粟的種植,純粹是為了觀賞和藥用,而不是把它當成毒品吸食。
唐朝時,人們對罌粟已有相當的了解。陳藏器在其《本草拾遺》中記述了罌粟花的特點,他引述前人之言說:“罌粟花有四葉,紅白色,上有淺紅暈子,其囊形如箭頭,中有細米。”不僅如此,對如何種好罌粟花,唐人也有認識,唐文宗時人郭橐駝在《種樹書》中指出:“鶯粟九月九日及中秋夜種之,花必大,子必滿。”作為一種觀賞植物,時人在詩詞中多有吟詠。雍陶在《西歸斜谷》中寫道:“行過險棧出褒斜,歷盡平川似到家。萬里愁容今日散,馬前初見米囊花。”“米囊花”,即罌粟花。遊子在經過爬涉艱險路程之後,來到了一馬平川的平原,極目遠望,平川萬里,賞心悅目,遊子的愁容消失在一片五彩繽紛的罌粟花里。罌粟花使遊子有歸家之感,使遊子消失了愁容,感到了歸家的快樂。
罌粟 3張
罌粟
直到明朝末年,罌粟花仍是名貴稀有的佳花名木。明朝萬曆年間,大文學家王世懋在《花疏》中對罌粟花大加讚賞,他寫道:“芍藥之後,罌粟花最繁華,加意灌植,妍好千態。”崇禎年間,旅遊家徐霞客在貴州省貴定白雲山下看到了一片紅得似火的罌粟花,大為驚奇,嘆為觀止。他在《徐霞客遊記》中寫道:“鶯粟花殷紅,千葉簇,朵甚巨而密,豐艷不減丹藥。”
鴉片的藥用價值,宋朝以來歷代醫書多有記載,被看成治痢疾等症的良藥。宋徽宗時中醫寇宗奭在《本草衍義》中指出:“罌粟米性寒,多食利二便,動膀胱氣,服食人研此水煮,加蜜作湯飲,甚宜。”王磟在《百一選方》中清楚地記錄了罌粟治痢疾的處方。他把罌粟當作治療赤白泄痢的特效藥,為此專門將罌粟子、殼炒熟研末,加蜜製成藥丸,患者服食30粒后即病癒。此外,宋代中醫們還發現罌粟的其他功效,如治嘔逆、腹痛、咳嗽等疾病,並有養胃、調肺、便口利喉等功效。因此,罌粟子、殼也被當成了滋補品。蘇軾的詩:“道人勸飲雞蘇水,童子能煎鶯粟湯”,即反映了這種情況。他的兄弟蘇轍的《種葯苗》詩,更詳盡地說明了罌粟的滋補作用:“苗堪春菜,實比秋谷。研作牛乳,烹為佛粥。老人氣衰,飲食無幾;食肉不消,食菜寡味。柳石缽,煎以蜜水,便口利喉,調肺養胃。……幽人衲僧,相對忘言。飲之一杯,失笑欣然。”
元朝時,中醫對罌粟的巨大副作用已有初步的認識,建議慎用。如名醫朱震亨即指出:“今人虛勞咳嗽,多用粟殼止勤;濕熱泄瀝者,用之止澀。其止病之功雖急,殺人如劍,宜深戒之。”然而,世人並未記住朱氏的勸告,元朝時,已有人開始服食鴉片了。元朝人所服食的鴉片,並非中國本土所製成的,而是從征服印度等地的戰爭中掠奪而來。作為戰利品的鴉片,在當時還頗受歡迎。
到了明朝時,中國人才逐漸懂得了鴉片的生產、製造。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錄了當時採收生鴉片的方法,他寫道:“阿芙蓉(即鴉片)前代罕聞,近方有用者。雲是罌粟花之津液也。罌粟結青苞時,午後以大針刺其外面青皮,勿損裡面硬皮,或三五處,次晨津出,以竹刀刮,收入瓷器,陰乾用之。”但是,這種方法,並未普及,李時珍也是道聽途說,並未看到或親自採集製造過鴉片。當時中國境內的鴉片,還大都是從海外輸入的。據《明會典》記載,東南亞之暹羅(泰國)、爪哇、榜葛賴(馬六甲)等地多產烏香(即鴉片),並不時作為“貢品”藥材貢獻給明朝皇帝,如泰國即一次入貢300斤鴉片。直至成化時,鴉片進口還相當有限,因此市面上鴉片價格昂貴,竟然與黃金相等。其後,鴉片進口逐漸增加,明朝正式對鴉片徵收藥材稅。萬曆十七年(1589),鴉片首次被列入徵稅貨物清單之中。萬曆四十三年(1615),明廷規定,鴉片每十斤徵收稅銀一錢七分三厘。這表明,鴉片輸入增多了,食用鴉片的人,尤其是東南沿海的富紳地主已經為數不少了。

形態特徵


罌粟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60cm,栽培者可達1.5m。無毛,或在植物體下部與總花梗上具極少的剛毛,有乳狀液計。根通常單生,垂直。莖直立,不分枝,無毛,具白粉。葉互生,無托葉;莖下部的葉有短柄,上部的葉無柄,抱於莖上;葉片長5-30cm,寬3-20cm,朱端漸尖或鈍,基部心形,葉脈明顯,略突起,邊緣為不整齊的波狀鋸齒,兩面無毛,被白粉成灰綠色。
花單一,頂生,常下垂,具長柄,花梗長可達25cm,無毛或稀具極流的剛毛;萼片2,長橢圓形或闊印形,綠色,邊緣膜質,早落;花瓣4,有時為重瓣,近圓形或近扇形,長4-7cm,寬3-7cm,邊緣淺波狀或各種分裂,白色、粉紅色、紅色至紫色;雄蕊多數,生於子房的周圍,花絲纖細,白色,花藥黃色,2室縱裂;雌蕊1,於房長方卵圓形,無毛,l室,胚珠多數,著生於倒膜胎座上,無花柱,柱頭5-18枚,輻射狀排列,成扁盤狀。蒴果球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4-7cm,直徑4-5cm,無毛,成熟時外皮黃褐色或淡褐色,孔裂。種子多數,細小,腎形,直徑0.5-1cm,表面粗蜂窩狀,灰褐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
罌粟 3張
罌粟

生長習性


喜陽光充足、土質濕潤透氣的酸性土壤。不喜歡多雨水,但喜歡濕潤的地方,所以選擇地方要注意日晒充足,土壤富養分,地勢在海拔900米至1300米,要求較高的罌粟花生長地點很有限,只有在泰國這樣地方才可以經常看見罌粟花的身影。

分佈範圍


全世界最大的罌粟花產地為阿富汗,全球75%的毒品源自阿富汗地區的罌粟產地。阿富汗地區由於常年戰亂以及土地貧瘠,只能靠種植罌粟花生產毒品維持國民經濟。
罌粟原產小亞細亞、印度和伊朗。我國部分地區藥物種植場有少量栽培,多為藥用。罌粟是罌粟科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粉綠色,葉長橢圓形,抱莖而生;夏季開花,單生枝頭,大型而艷麗,有紅、紫、白色,向上開放。花早落,結球形蒴果,內有細小而眾多種子。

主要變種


該科植物富含異喹啉生物鹼(isoquinolinetypealkaloids),如前鴉片鹼(protopine)、異紫堇鹼(isocorydine)、罌粟鹼(papaverine)、嗎啡(morphine)、可待因(codeine),,還有血根鹼(sangulnarine)、白屈菜鹼(chelerythrine)、博落回鹼(bocconine)、痕迹那可汀(narcotine)、蒂巴因(thebaine)等。
按化學結構又可分為苯菲里啶(bcnzo[C]Phenantridine)型、原小檗鹼(berberine)型、原阿片鹼(protopine)型、苯甲基異喹啉(benzylisoquinoline)型、嗎啡(morphinane)型、麗春花鹼(rhoeadane)型、酞基四氫異喹啉(phthalidetetrahyroisoqmnoline)型等。
種子徠含少量罌粟鹼、嗎啡及痕迹那可汀,發芽種子含相當多的那可汀;據另一報道還含有嗎啡,可待因及蒂巴因。種子尚含11-氧卅酸。

主要危害


罌粟是提取毒品海洛因的主要毒品源植物,長期應用容易成癮,慢性中毒,嚴重危害身體,成為民間常說的“鴉片鬼”。嚴重的還會因呼吸困難而送命。它和大麻,古柯並稱為三大毒品植物。所以,我國對罌粟種植嚴加控制,除藥用科研外,一律禁植。

主要價值


中醫史料有記載,罌粟苗性平,沒有毒性,常當做蔬菜食用,具有除燥的功效,同時其口感非常好,還具有開胃的效果,但是得控制好量,不宜吃多。
花大,色艷,重瓣的栽培品種為庭園觀賞植物。未成熟果實含乳白色漿液,制干后即為鴉片,和果殼均含嗎啡、可待因、罌粟鹼等多種生物鹼,加工入葯,有斂肺、澀腸、止咳、止痛和催眠等功效,治久咳、久瀉、久痢、脫肛、心腹筋骨諸痛;種子榨油可供食用。
歷史復方
①治反胃不下飲食:白罌粟米二合,人蔘末三大錢,生山芋五寸長(細切,研)。三物以水一升二合,煮取六合,入生薑汁及鹽花少許,攪勻,分二服,不計早晚食之,亦不妨別服湯丸。(《南唐食醫方》罌粟粥法)
②治赤白痢:罌粟殼(去穰、蒂令凈,炙黃),罌粟子(炒令微黑)。上同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小雞頭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赤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瀉,米飲下。小兒,丸如粟米大,量大小加減服之。(《百一選方》)
功能主治
斂肺止咳,澀腸,定痛。治久咳,久瀉,久痢,脫肛,便血,心腹筋骨諸痛,滑精,多尿,白帶。
①《醫學啟源》:"固收正氣。"
②《滇南本草》:"收斂肺氣,止咳嗽,止大腸下血,止日久瀉痢赤白。"
③《綱目》:"止瀉痢,固脫肛,治遺精久咳,斂肺澀腸,止心腹筋骨諸痛。"
④《本經逢原》:"蜜炙止嗽,醋炙止痢。"
⑤《本草從新》:"固腎,治遺精多溺。"
⑥《現代實用中藥》:"適用於慢性衰弱之久下痢、腸出血、脫肛、貧血拘攣之腹痛、腰痛、婦女白帶。又用於慢性久咳嗽、肺結核、咳血、喘息等症。"

主要品類


罌粟屬的植物都可以簡稱罌粟,有數量很多的亞種和變種,花色各異,花瓣的數量和形態、蒴果的數量以及嗎啡的產量等物理性質也都是各不相同的。Papaver somniferum Laciniatum(有時也稱Papaver laciniatum)是罌粟的亞種之一,花型為重瓣,花色豐富,花瓣緊密排列,整朵花外觀似毛絨球。
罌粟的某些亞種“Norman”和“Przemko”的嗎啡含量極低,少於1%,但是某些特定生物鹼的含量卻很高,這不利於氧可酮生產的勞動密集型過程,與P.somniferum原種相比。不過,包括觀賞用和制種用在內的大多數變種都含有較高含量的嗎啡,平均含量為10%。

社會事件


2021年3月底至5月中旬,澎湃新聞赴多地調查發現,多個國內的主要中藥材集散地存在罌粟殼地下交易,多個藥材商稱他們長期以每斤500至700元不等的價格向從事滷味熟食、小吃早餐的攤販或門店供貨。此外,澎湃新聞搜索發現,部分來自雲南、甘肅的網路賣家直接搭建名稱帶有“罌粟、大煙、米殼”字樣的QQ群,以尋覓買方、驗貨叫賣。更有專門配製含有罌粟粉的乾貨香料的賣家在網上出售各類“秘制”燒烤料、龍蝦料、滷味料、麻辣燙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