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鄉隆盛
明治維新領導人
西鄉隆盛(さいごう たかもり,1828年1月23日—1877年9月24日),通稱吉之助,號南洲。日本江戶時代末期(幕末)的薩摩藩武士、軍人、政治家,他和木戶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並稱“維新三傑”。
徠1844年起任下級官吏。1854年成為開明派藩主島津齊彬的親信扈從,隨其住江戶(今東京),參與藩政,並為尊王攘夷運動奔走。1868年1月3日與岩倉具視、大久保利通等人發動王政復古政變,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統治,建立明治新政府。
1877年發動反政府的武裝叛亂,9月24兵敗,死於鹿兒島城山。
1827年1月23日生於薩摩藩(今鹿兒島縣)。自幼受嚴格武士訓練。
1828年1月23日(文政十年十二月七日)西鄉隆盛生於日本薩摩藩鹿兒島城下下加治屋町山,是御勘定方小頭西郷九郎隆盛(后改名吉兵衛隆盛)的第一個孩子。幼名小吉,通稱從吉之介,善兵衛,吉之助順次變化。成人式時名隆永,後來改為武雄隆盛。號南洲。
天保12年(1841年),行成人式,改名吉之介隆永。在這個時候加入下加治屋郷中的青年組織“二才組”。他自幼受到嚴格的武士訓練,這使他養成尚武的習性,具有濃厚的忠孝仁義等封建道德觀念。
西鄉隆盛照片
1844年起任下級官吏。
1854年成為開明派藩主島津齊彬(1809~1858)的親信扈從,隨其住江戶(今東京),參與藩政,並為尊王攘夷運動奔走。
1858年幕府興安政大獄,兩次被流放。
1864年被召回藩,在京都掌握藩的陸海軍實權。同年參與鎮壓尊王攘夷派長州危機,並成功化解敵對派(第一次長州戰爭並未交戰,因此稱長州危機更合適),后預料幕府將亡,遂積極投身倒幕運動。
1866年3月在京都同長州藩倒幕派領導人木戶孝允等人締結薩長倒幕聯盟密約。
1868年1月3日,與岩倉具視(1825~1883)、大久保利通等人發動王政復古政變,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統治,建立明治新政府。在同年的戊辰戰爭中任大總督參謀,指揮討幕聯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因他在倒幕維新運動和戊辰戰爭中的功勛,在諸藩家臣中官位最高,受封最厚。
1870年初,由於與大久保等人在內政方面的分歧,辭職回鹿兒島任薩摩藩藩政顧問,後任藩大參事,參與藩政改革。
1871年到東京就任明治政府參議。
1854年(安政元年)隨島津齊彬至江戶居住3年,為齊彬等人倡導的王室公卿和幕府將軍合作的“公武合體”運動四處奔走聯絡,十分活躍逐漸成為曉有名聲的改革派志士。在“將軍繼嗣問題”上,與齊彬一起擁戴一橋慶喜。
西鄉隆盛大頭照
1862年(文久2年)西鄉隆盛在已握藩中大權的大久保利通幫助下返回薩摩藩。解除處分後作為尊攘派開始活動。久光本想藉助西鄉的聲望,以便實現自己入京勤王,繼續搞“公武合體”的計劃。不料,西鄉反對,表面上是認為久光威望和身分不夠。實際上其新的政治主張“尊王攘夷”與藩主的“公武合體”有矛盾,而且西鄉又與激進的藩士們聯絡。久光一怒之下,將他流放到德之島,兩個月後再轉送到流放死刑犯人的沖永良部島的牢獄中。然而再次被流放到小島。在獄中兩年,西鄉受盡磨難,卻閱讀了大量儒家著作,不時吟詩抒懷。他的一首詩寫道:“朝蒙恩遇夕焚坑,人生浮沉似晦明。縱不回光葵向日,若無開運意推誠。洛陽知己皆為鬼,南嶼俘囚獨竊生。生死何疑天賦與,願留魂魄護皇城。”這表達了他對死於安政大獄的志士們的追念之情,也闡明了他的生死觀和忠君勤王的志向。
1864年,因倒幕派勢力增大和藩士們的要求,久光下令召回西鄉,並委以掌握薩摩藩陸海軍實權的重任。此後五、六年間,是西鄉思想趨於成熟的時期。他開始還是作為久光的謀將,後來則成為尊王倒幕派的領導人。他與大久保利通密切合作,在薩摩藩內進行政治改革,並為完成日本歷史上轟轟烈烈的倒幕維新大業,立下了功勛。
1864年7月,幕府對長州藩志士們發動的禁門之變進行鎮壓。在京都的西鄉遵從久光之命,參與鎮壓活動,在戰鬥中負傷,因而受到褒獎。9月,西鄉在大阪會見了勝海舟。勝對西方十分了解,對幕府內情也有很深的認識。這次會見使西鄉開闊了眼界,認識了幕府的腐朽和沒落,思想發生轉變。但這時的西鄉仍有“薩藩主體”的地方意識,所以在行動上表現得十分動搖。當幕府於9月組織軍隊討伐長州藩時,西鄉仍從本藩利益出發,參加並指揮了征長討伐軍。但在翌年4月幕府組織第二次討伐長州行動時,西鄉已在行動上貫徹其強藩聯合對抗幕府的主張,不顧幕府一再下令催促,堅決拒絕出兵。12月他派人與長州藩聯絡,並在1866年正月,於京都同長州藩倒幕派領導人木戶孝允締結了“薩長倒幕聯盟”的密約。從此他作為一位倒幕派領導人在全國進行了廣泛的倒幕活動。
1866年7月,幕府將軍德川家茂死,德川慶喜繼任。12月,一貫壓制倒幕派的孝明天皇神秘死亡(多數認為被公卿岩倉具視等毒死),由年僅14歲的明治天皇繼位。倒幕派利用宮廷的形勢,開始準備武裝倒幕。在土佐奇人坂本龍馬的斡旋之下薩摩藩與長州藩結成“薩長同盟”。之後薩摩與土佐藩也結盟。這幾個“西南強藩”掌握天皇政府大權,共同討伐幕府。西鄉等人還與英國結成了“薩英同盟”,想從英國那裡購買武器和取得財政援助,但他們對英國的侵略企圖有所警惕。
1867年9月,西鄉、大久保通過岩倉等公卿,事先做好了用天皇名義發布《討幕密旨》的準備。10月14日,薩長兩藩得到了《討幕密旨》。在部署就緒后,12月9日,西鄉、大久保等倒幕派發動政變,發布《王政復古》大號令,宣布廢除將軍制度等,要德川慶喜立即“辭官納地”。倒幕派於當天組織了新政府,西鄉、大久保等掌握了新政府的實權。
1868年1月在京都之南的鳥羽、伏見地區,幕府軍與政府軍發生了大規模軍事衝突。西鄉指揮了這次決戰。由於兵士的奮勇和人民的支持,政府軍打敗了3倍於己的幕府軍隊,取得了勝利。西鄉被新政府任命為陸海軍負責人。2月,討幕軍從京都出發東征,包圍了江戶。這時,防守江戶城的勝海舟,向慶喜說明了國內外形勢,促使慶喜下決心投降。3月,西鄉向幕府提出了7項投降條件,並去江戶會見了勝海舟。最後簽訂了幕府投降協定,史稱“江戶無血開城”。8月,西鄉又率討幕軍轉戰於關東和東北地方,征討幕藩殘餘勢力,取得節節勝利。凱旋迴師后,西鄉由於軍功卓著受到了獎賞。9月,他以在倒幕維新運動和戊辰國內戰爭中的功勛,授正三位官職,賞典祿為兩千石,成為諸藩家臣中官位最高、受封最厚的人。功成名就的西鄉,出於封建思想,認為自己功名地位高於薩摩藩主島津家,有損“忠臣”的聲譽,遂於1870年1月辭職,回鹿兒島做了藩政顧問,後任藩大參事。
1872年7月,西鄉任陸軍元帥兼近衛軍都督。
次年7月,政府公布《地稅改革條例》等5個文件,實行變革封建土地所有制,確立近代土地制度的地稅改革。在此前後,政府還進行了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多項資產階級改革。西鄉主持和參與了這些改革,雖在改革內容上沒有特別的建樹,但他統帥軍事力量,以武力為後盾,保證改革順利進行,應該說是他的特有貢獻。西鄉、大久保、木戶三人以在倒幕維新活動中的作用和貢獻,被人們譽為“維新三傑”。在此前後,參與廢藩置縣、地稅改革等資產階級改革。1
873年10月,因“朝鮮派遣使節問題”與大久保利通等人反對,辭職回到鹿兒島,興辦名為私學校的軍事政治學校。1877年1月—1877年9月,被舊薩摩藩士族推為首領,發動反政府的武裝叛亂,史稱西南戰爭。9月24日兵敗,死於鹿兒島城山。
西鄉隆盛戎裝像
西鄉隆盛塑像
西鄉隆盛銅像由來
上野公園內的西鄉隆盛塑像
明治七年(1874年)江藤新平在九州佐賀縣發動的佐賀之亂。該事變平定后,日本政府為安撫士族,尤其是反抗意識最強的薩摩士族,於同年(清同治十三年)藉口琉球難民在台灣被原住民殺害,出兵台灣(中方稱為牡丹社事件)。日本政府特意將西鄉隆盛之弟西鄉從道升為中將,並任命為台灣蕃地事務局都督,領兵三千餘名攻打台灣南部原住民部落。然而士族問題並未因此獲得解決。
明治十年(1877年),薩摩不平士族攻擊鹿兒島的政府軍火藥庫,揭開西南戰爭序幕。當時西鄉隆盛並不在鹿兒島,聞訊之後慨然長嘆,但依然回到鹿兒島統率士族們,以“質問政府”為名揮軍北上,並在熊本城與政府軍爆發激戰。最後政府軍擊敗薩摩軍,西鄉隆盛撤退回到鹿兒島,在負傷的情況下由部下介錯砍下頭顱(按:西鄉隆盛並未切腹),結束日本最後一場內戰。
傳說詩句
傳說西鄉青年時立志的詩: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死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其實原詩為幕末尊王攘夷運動僧人月性所作,原題“鏘東遊題壁二首”,西鄉隆盛可能引用修改過,而數十年後毛澤東又作《七絕·改詩贈父親》,在中國廣為人知。
月性原詩
男児立志出郷関,學若無成不復還。
埋骨何期墳墓地,人間到処有靑山。
備註
在日本山口縣的月性遺品展示館外有此詩的刻碑,為後人紀念月性而立。
獄中詩句
西鄉安政大獄后被囚時詩句:
朝蒙恩遇夕焚坑,人生浮沉似晦明。
縱不回光葵向日,若無開運意推誠。
洛陽知己皆為鬼,南嶼俘囚獨竊生。
生死何疑天賦與,願留魂魄護皇城。
西鄉離開中央回到地方,還因為他對明治政府實施有損於下級武士利益的政策感到不滿。他很同情下級武士們在明治維新后的悲慘遭遇。他在請求薩摩藩政府救濟一個參加內戰的士兵的信中寫道:“臨生死之境,使之如私物,事定之後,即行拋棄,影響德義。”他的一首廣為流傳的言志詩寫道:“幾經辛酸志始堅,丈夫玉碎恥瓦全。一家遺事人知否?不為兒孫買美田。”他看不慣許多政府高官追名逐利,窮奢極侈,指責他們為“利”忘“義”。西鄉的個人品德,在日本一直被人們推崇。正是在這些內政問題上,西鄉與大久保等人產生了矛盾。西鄉、大久保等人儘管有矛盾,但他們都認識到要建立近代國家,使日本擺脫半殖民地危機,必須消除封建割據局面,建立中央集權的國家政權。從1871年起,他們又在這個目標下聯合起來,全力進行廢藩置縣的改革。
《最後的武士》:西鄉隆盛在薩摩推行的是把土地分給下級士族的政策,他對侵略戰爭的態度從他學生死諫反對戰爭可以看出,他也離開了主張對外侵略的政府,他的弟弟西鄉從道支持對外侵略,一直在政府中。西鄉從道率軍入侵中國台灣,西鄉隆盛對百姓仁義,因此在日本人民中有巨大威望,儘管領導小資產階級革命的西南戰爭失敗,被定為叛逆,但是後來為了籠絡百姓,而且很多“叛軍”都是日本主要派閥薩摩派的親戚,東鄉平八郎的弟弟也參加了起義,西鄉從道和東鄉平八郎在日本影響廣泛,西鄉隆盛最終被平反。
西鄉隆盛的人生
西鄉好惡分明、熱情洋溢、時而採取不合理的行動。在維新三傑中,西鄉隆盛最受日本人喜愛,卻以悲劇收場。
當時日本除了地位高貴的華族,士農工商是屬於四民。士族有42萬戶,占人口總數十分之一,上級士族俸祿三百石,最低的只有五石,是小生產者。西鄉隆盛代表這些小資產階級階層,儘管比貧困農民和百姓稍微強,但是與華族成千上萬的俸祿沒法比,德川氏兵敗投降還依然保留七十萬石俸祿,皇族也成為擁有數百萬石的大封建主,他們和大資產階級建立了封建軍國主義政體,本質是帝國主義侵略性質的,是亞洲戰爭災難的根源。
當時的士農工商四民階層,比起華族那些世襲大名、藩主、高級武士地位低,與那些大地主、大商人比地位也是低下的。士族地位與農工商相近,他們主要是在倒幕運動中建立的民兵組織。在整編中被遣散的,解除俸祿的,都是戰功卓著的人。他們被解散失業,生活無著,因此在各地起義。西鄉隆盛領導西南戰爭時已經是日本資產階級革命的最後階段,1869年西鄉隆盛離開中央回到薩摩,進行了有資產階級民主性質的土地改革,是日本當時唯一動搖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資產階級進步意義的土地改革,也使薩摩成為唯一沒有發生士族百姓叛亂的地方。他的弟子甚至因反對侵略朝鮮等弊政死諫,西鄉隆盛是個有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進步政治家,反封建立場堅決,1871年才回到中央政府,為加強中央集權和資本主義改良運動作出貢獻。
芥川龍之介曾寫一篇短篇小說。借西鄉隆盛死時刎去頭顱而不得其屍,鄉人間流傳其仍存活的故事,來說明史學考據的盲點。
年份 | 電影 | 飾演者 |
2004 | 《The Last Samurai》(譯名《最後的武士》《末代武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