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坊村
陝西省咸陽市武功縣下轄村
據有關史料記載,當時長安城有居民和駐軍50餘萬人,加上流動人口和修建建章宮的工匠民夫約計60餘萬人,這60餘萬人的衣食供應都要由全國各地用車船運來,為了減輕長安城軍民衣食供應的壓力,漢武帝於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下詔遷徙長安城人口,令官吏有封地的遷往封地,無封地的遷回故里,令居民遷往地廣人少的鄉下去。據今長安縣將軍廟村蘇姓村民相傳:“當時平陵侯蘇建原想將家遷回故里杜縣長水溝,因為這裡有宗廟。后因友人建言:當今皇上年老,喜怒無常,大臣無罪被殺者數十家,還是將家遷遠者好。因而他就將家遷於封地平陵,住地取名蘇坊。只讓一支子孫遷回故里看管祭祀宗廟。”以上所言只是相傳,可在1978年該村村民劉振東建房斬崖時,挖出一孔漢代磚碹的窯洞,洞里有坐台,台上有一武將塑像和祭器等物。經專家考證是蘇氏宗廟的一部分,卻是千真萬確。
蘇建因何卜宅武功杜陽川漆水河畔?學者們認為,此地乃古邰國之地,后稷教稼之處,文王積善累德之鄉,民風淳樸,農桑業旺,子孫住此可豐衣足食,讀書明禮,治家安邦。其後事實證明,這塊風水寶地真選准了,自漢到宋千餘年間,蘇氏子孫在此興旺發達,賢能輩出,德才俱揚,不少人成為民族之驕傲、國家之棟樑,令人敬仰。
魏:侍中都亭侯蘇則(章之子)。
晉:侍中蘇怡(則之子);尚書都亭侯蘇愉(則之子)。
唐:軍咨祭酒蘇世長(振之子);吏部侍郎蘇勖(夔之子);鳳閣侍郎蘇味道(威之子);書溫國公蘇良嗣(世長之子);尚書左僕射謚許國公蘇瑰(威之曾孫);工部尚書蘇干(勖之子);贈右丞相謚文憲許國公蘇頲(瑰之子);贈吏部侍郎蘇詵(瑰之子);贈禮部尚書岐國公蘇震(詵之子);國之司業蘇源(瑰之從孫);戶部侍郎蘇弁(瑰之從孫);贊善大夫蘇兗(弁之兄);京兆侍曹參軍蘇冕(弁之子);工部侍郎蘇檢(頲六世孫);秘書監蘇踐言(良嗣之子);都督蘇深(瑰之從弟);附馬都尉蘇彥伯;工部郎中蘇綰;駕部郎蘇獻;台州刺史蘇檀;沁州刺史蘇澄;虔州刺史蘇均;梓州刺史蘇務寂;泉州刺史蘇妙;黃州刺史蘇易;光州刺史蘇奕;隰州刺史蘇益;滁州刺史太府卿蘇槽;淮州刺史蘇顏;驍騎將軍蘇韙;國之司業蘇虔。
由“平陵系衣冠盛事圖”可看出,蘇氏家庭自由西漢移居武功蘇坊,其後子孫因官因遷遍及全國,如今已蔓延世界七大洲,追溯其根,皆出於武功蘇坊。
蘇氏遷出蘇坊之因
自漢武帝太始年間,平陵侯蘇建由長安城徙家武功蘇坊,其後,子孫因官因戰亂災荒不斷外遷。據專家們估計,從西漢末到明初千餘年,蘇氏家庭由蘇坊外遷者約兩三千戶,特別是唐代最多。如不是外遷,蘇坊村如今會是一座數十萬人口的城市。蘇氏最後遷出蘇坊者是蘇耀先和蘇耀五兄弟二人。
明成化二十一年到二十二年(公元1485-1486年),關中大旱,顆粒無收,餓殍遍野,多少村莊人亡戶絕。到了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卻是暴雨連日,漆水河猛漲,溢進蘇坊村,加上原洪由村東北傾瀉而來,一夜間,蘇坊村變成汪洋一片,房屋被毀,農田被淹,人們來不及逃脫,兒哭娘喊被洪流吞沒。慘境不堪回首,全村數百戶人家罹難,倖存者只好逃離他鄉。蘇氏長門傳人一家三十餘口只剩下蘇耀先和蘇耀五兄弟二人,耀先讓弟弟耀五逃往華亭投親靠友,自己一人堅守故土。據游鳳新村蘇氏長門傳人蘇耀斌老先生講:“我祖輩相傳,在那次水災中,我祖先蘇耀先死裡逃生,不願離開生他養他的地方,雨停水落,他在原蘇武祠的廟台上搭了個小茅庵棲身,從泥水中撈些瓜菜充饑,災后又種了幾畝地,孤身度日。是時兵匪為患,常遭劫難,而他堅守故土的決心不變。”幾年後附近有人念其孤獨可憐,給他在西原上提了個親,可女方父母有個條件:“我女兒要嫁給耀先,必須他遷到原上來,因為那河邊不安全,不然,我們就不願。”我祖宗耀先為了接傳香煙,只好答應這個條件,移居新村。他搬家時找不見家譜,只刨出祖案、祭器、部分祖先牌位和書簡、刀劍、笏板、朝靴、馬鞍等物,裝了幾口袋,背到新村住地。他人雖離開蘇坊可心裡常惦念生他養他和祖先長眠的地方。逢年過節定要回蘇坊祭祀一番,並在那裡再找尋家譜,可終未隨願。他臨終時還喃喃自責:“我手中失去家譜,上對不起祖先,下對不起子孫……”直到清嘉慶年間,我老太爺蘇殿芳不忍譜系坐淹,僅按神案之跡,詳觀神主之序,重修蘇氏家譜,承上啟下,世世相傳……
蘇氏家族視家譜為鎮宅之寶,比生命還重要,蘇殿芳等人細心認真重修蘇氏家譜的精神令人敬仰。
蘇氏家族雖離開蘇坊村數百年了,而村名未改,遺址尚存,后遷來的諸姓村民世代仍保護著蘇氏故里遺址遺物。今中堡以北、三義廟東的一片開闊地為當年蘇氏所住過的地方,面積約四五十畝。儘管人口在發展,庄基不斷擴大,而這片地作為蘇氏故居保留了下來。在此遺址上不斷出土蘇氏當年生活遺物,有蘇氏當年用過的晉、唐、宋、元銅錢,高窯牆壁上刻有:“貞佑元年十一月蘇三、蘇清珍”等字樣。貞佑是金宣宗元顏珣的年號,即南宋寧宗趙擴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這些字跡當是蘇氏在高窯避亂所留。今蘇坊村“蘇東小學”門南約三百餘米,四十年前有一座石牌坊,牌坊正中上額石刻“蘇公故里”,左刻“麟閣勛名”,右刻“許國文章”,兩旁有對聯,上聯是:“漢中郎蘇公子卿”,下聯是:“唐相國蘇許國頲”,落款是:“清咸豐九年闔社重修”,相傳這座石牌坊始建於唐代,其後屢有復修。再者,明嘉靖年間武功知縣張樹勛修武功縣城牆時,給武功縣東門內題詞是:“麟閣勛名”西門內題詞是:“許國文章”、北門內題詞是:“瑢磯錦銹”。這些題詞意在武功縣以蘇氏歷代出賢能而為榮。解放后,蘇坊村西堡西門樓上還有“蘇氏故里”的木牌匾,后不知去向。蘇坊村南,漆水河西岸的清涼寺原有明代石碑上載:“寺距蘇台咫尺,蘇台為中郎將故里,漢室興,蘇氏繁昌,俗疑蘇氏佛堂建於此。”該寺原有清涼亭一座,故稱清涼寺。當年蘇武祠建於寺對岸,即蘇坊村村南,漆水河東岸。據《武功縣誌》載:“舊祠在蘇坊村,明成化年沒於漆水,像水沖不損。”明代武功縣進士張錬東訪蘇坊留詩:
蘇家門館冠當時,只剩荒台傍水湄。
欲問耕人尋往事,西風吹雁黍離離。
明代武功縣進士牛恆訪蘇坊留詩:
垂老能將漢節回,於今故里有蘇台。
澤中草長羊能放,塞外霞清雁自來。
麟閣勛名寧汩沒,茂陵松柏空徘徊。
獨憐日暮河梁淚,也為降胡將軍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