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1條詞條名為楊文的結果 展開

楊文

明代遼東總兵

楊文(1350?—1406),原籍直隸和州含山縣(今安徽含山縣)。明朝開國將領中很多都是朱元璋的家鄉子弟,楊文即是其中之一。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為了維護統治發動了“胡藍之獄”,在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中,一大批開國公侯被剷除,從而造成了軍事人才的缺乏,而楊文不但因資歷淺而倖免於難,而且受到朱元璋提拔和重用,成為洪武後期和建文時期的高級將領。楊文”對明初政治、軍事的重要影響以及楊文在鎮守遼東期間起了重要作用。

簡介


明朝開國將領中很多都是朱元璋的家鄉子弟,本文的主人公楊文即是其中之一。本文通過勾勒楊文的一生,從側面探討了“胡藍之獄”對明初政治、軍事的重要影響以及楊文在鎮守遼東期間所起的作用。

少年從軍


楊文(1350?—1406)① 原籍直隸和州含山縣(今安徽含山縣)[1]。其父楊興於“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自巢縣歸附朱元璋,官至管軍總管,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在攻打江州(今九江市)時陣亡。[2]當時楊文尚幼,不能從軍,由其叔父楊旺補役。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楊旺“征鄱陽湖陣亡”。楊文於第二年,即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領神槍從征”。[3]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至三年,楊文隨大軍征討西北鳳翔等地。[4]洪武三年“授皇陵衛百戶”。[5]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調隸廣西衛”,此後,他一直在南方執行軍務。洪武十一年,升湖廣“安陸衛右所試百戶。十二年,實授本衛流官,副千戶”。[6]十七年,楊文隨傅友德征討雲南,十八年因功“升建昌衛世襲指揮僉事”。二十五年,建昌衛指揮使月魯帖木兒叛亂,楊文隨藍玉前往征討,戰後“升為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誥封驃騎將軍”,並“世襲指揮使”。[7]從楊文早年的經歷可以得到以下信息:第一,他的仕途很平穩,級級晉陞,沒有大起大落;第二,他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南方作戰,缺少在北方統兵作戰的經驗。

平“蠻”備“倭”


洪武二十六年以前的楊文一直是作為偏裨將校隨軍出征或戍守地方,洪武二十六年以後,這位原本默默無聞的中下級武將逐漸受到重用,成為執掌方面的統兵主帥。他之所以在這時受到重用,從主觀上講是他個人努力的結果;從客觀上講則是朱元璋發動的“胡藍之獄”剷除了大批功臣,造成了軍事人才的匱乏,從而為楊文的晉陞提供了機遇。史載,至洪武末年,開國功臣“存者唯(長興侯耿)炳文及武定侯郭英二人”。[8]為了彌補軍職的空缺,朱元璋不得不提拔中下級軍官,楊文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得到晉陞,成為國家的高級將領。洪武二十六年二月,楊文以右軍都督僉事之職出任海運總兵,奉命“率京衛將士運糧往遼東”。[9]在此之前,開國功臣靖海侯吳禎延安唐勝宗、舳艫侯朱壽等人都曾“總舟師”由登、萊轉運糧餉物資到遼東,以後“歲以為常”,[10]足見朝廷對此事的重視。這次楊文擔任海運總兵,這是他第一次以主帥身份執行軍務,意義非同尋常,這意味著他已經擁有“執掌方面”的權力了。楊文不負朝廷重託,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七月,他被提升為左都督,[11]這是武將的最高官品,十分顯赫。洪武二十七年二月,倭寇侵擾浙東沿海。楊文奉命同都督劉德、商巡視兩浙,[12“]節制沿海諸軍”[13]防禦倭寇。
如果說在以上幾次軍事行動中楊文得以小試牛刀的話,那麼洪武二十八年和三十年南方發生的兩次“蠻”族叛亂則為楊文提供了大顯身手的機會。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廣西龍州、奉議、南丹等州土官或抗拒“朝命”、或“叛逆”明朝,明朝廷“詔發”湖廣、江西所屬衛所馬步官兵6萬多人,又命征南將軍楊文為總兵官,率京衛馬步軍3萬人同時到達廣西,會討龍州、奉議、南丹等地。[14]
得知朝廷興師征討,龍州土官趙宗壽慌忙奉表請降,並親自“來朝謝罪,貢方物”。[15]明廷下令停止對龍州用兵,令“楊文移兵奉議等處”[16]繼續平叛。洪武二十八年閏九月,“楊文等自廣西進兵,發廣西都司並護衛官軍2萬人及調田州府、泗城等州土兵38900人,從征奉議等處”。[17]楊文率軍至奉議,當地人聞官軍至,全都逃入山林,據險自固。楊文率明軍主力進攻奉議,他先“遣人招降其脅從者”,然後督將士進攻拒不投降者,結果“賊眾潰散”,奉議平定。與此同時,楊文令左副將軍韓觀和參將劉真分別平定了都康、向武、南丹等地。[18]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征戰,叛亂基本平定。同年十二月,楊文等“以平蠻捷聞”。[19]
在平定叛亂的同時,楊文還遵照朝廷旨意在當地實行“改土歸流”,設置衛所、添置官員,對當地實行管理。洪武二十八年八月,“置南丹、奉議、慶遠三衛指揮使司”。[20]同年十月,“置龍州軍民指揮使司”。[21]二十九年三月平定叛亂后,楊文又任命了廣西都司的長官,“以寶慶衛指揮使孫宗為廣西都指揮使,桂林中衛指揮僉事姜旺、錦衣衛指揮僉事童勝為都指揮同知,永州衛指揮僉事葛森、府軍衛指揮僉事焦銘為都指揮僉事”。[22]朝廷為了表彰楊文的功績,賞賜他“白金三百兩,文綺帛各二十匹,鈔百錠”。[23]
廣西的戰火剛剛熄滅,貴州古州‘蠻’又發動了叛亂。洪武三十年三月,古州洞‘蠻’林寬聚眾作亂,進攻龍里,龍里千戶吳得、鎮撫井孚戰死。同年四月,朝廷以都指揮齊讓為平羌將軍,征討古‘蠻’。然而齊讓出師數月,“逗遛不進兵,平‘蠻’無功”。同年九月,朝廷以楊文“佩征虜前將軍印”,[24]代齊讓為總兵官,“自總兵顧成以下悉聽節制”。[25]臨行前朱元璋告誡楊文行軍要“以嚴明為勝,賞罰必當功罪”、“恩威并行”,[26]又作詩為楊文壯行。詩云: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懸秋水呂虔刀。
馬鳴甲胄乾坤肅,風動旌旗日月高。
世上麒麟終有種,穴中螻蟻更何逃。
大標銅柱歸來日,庭院春深慶百勞。[27]
能夠得到朱元璋的賦詩送行,楊文受寵若驚,同時也信心百倍。他很快平定了叛亂,洪武三十一年二月,楊文奏報平定林寬餘黨,“俘獲三十岡等處洞‘蠻’2970人”。[28]朝廷命令楊文班師回京。在平定廣西和貴州的這兩次叛亂中,楊文按照朝廷的指示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因此備受朱元璋的賞識,從此,他春風得意,青雲直上。

練兵遼東


洪武三十年正月,楊文被派到遼東“訓練軍馬,仍督屯種”,[29]同時還奉命為建藩廣寧的遼王建造王府。遼王名朱植,是朱元璋第十五子,洪武二十六年就藩遼東,成為鎮守遼東的親王。當時因王府尚未建成,遼王只得暫駐大凌河北。朱元璋命遼王妃父武定侯郭英為築城郭宮室,但因故未能完工。這次楊文奉命“督遼東諸衛士繕治之,增其雉堞,以嚴邊衛”,[30]終於將王府建成。當年八月楊文被召還京,朝廷“賜馬三匹”[31]以示獎賞。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朱元璋病重,這位兢兢業業的開國之君此時並沒有減少對北部邊防問題的擔憂。為了防止蒙古部落在他死後趁虛而入,他臨終前對北部邊防作了最後的安排。他發了三道敕諭,一份發給燕王朱棣,一份發給武定侯郭英,另一份就發給了左軍都督楊文。他命令“楊文從燕王(朱)棣,武定侯郭英從遼王(朱)植,備御開平,俱聽燕王節制”。[32]朱元璋在敕諭中對楊文說:“今以爾為總兵,往北平參贊燕王,以北平都司、行都司並燕、谷、寧三府護衛選揀精銳馬步軍士隨燕王往開平堤備,一切號令皆出自王,爾奉而行之。”[33]可見朱元璋對楊文十分器重,楊文此時儼然成為燕王朱棣的副手,地位極其顯赫。接受命令后,楊文即“部署大寧兵及寧府護軍”[34]前往“開平設防”。[35]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惠帝即位后,採納齊泰黃子澄等人的建議實行削藩。為了對付擁有重兵的燕王,惠帝於洪武三十一年十月召回了鎮守開平的北平總兵楊文,[36]準備授予他新的軍事任務。

兵敗被俘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先發制人,在北平起兵“靖難”,並很快控制了北平城。朝廷任命遼東鎮將長興侯耿炳文為征虜大將軍,“自遼東率眾二十萬援真定”。[37]不久又命安陸侯吳傑、江陰侯吳高、都督耿等人分道並進,協助征討。江陰侯吳高乃江陰侯吳良之子,此時接替耿炳文鎮守遼東,而楊文則成了他的副手。[38]楊文多次隨吳高“出師攻永平”,[39]儘管都被燕軍擊退,但因遼“為肘腋重地”,“藩屏攸賴”,[40]故楊文等人的行動牽制了燕軍的後方,支援了南部明軍的行動。遼東兵的進攻著實讓朱棣非常憂慮,他對部下說:“遼東雖隔山海而數擾永平,當思所以靖之。”為了解除後顧之憂,朱棣決定除掉吳高。他認為:“吳高雖怯而行事差密,楊文粗而無謀,去吳高則楊文不足慮矣。”於是朱棣設計離間二人,“朝廷果疑吳高,削其爵徙廣西,獨命楊文守遼東”,時為建文元年十二月。史載,從此遼兵“兵無紀律,人懷疑貳”,[41]戰鬥力大為削弱。
楊文代吳高鎮守遼東以後,繼續率遼東兵進攻燕軍。建文二年三月和六月,楊文兩次帥兵圍攻永平,都以失敗而告終。建文三年,明廷命令真定、大同、遼東三路出師進軍北平。十一月,楊文以“萬人”再次圍攻永平,並“出遊兵萬餘掠薊州遵化”等地。由於同其他兩路明軍缺乏配合,遼兵為燕將劉江大敗,被“斬首數千級”,[42]“指揮王雄等七十一人皆被執”。[43]孟森評價此事說:“以天下之全力,奉天子之命,討一叛藩,至是始以真定之兵自南入,大同之兵自西入,遼東之兵自東入,而期會參差,各被擊輒敗退,中樞無能主兵事者也”,[44]可謂一語中的。正是明廷對各路軍隊缺乏統一指揮,才使得明軍各自為戰,不能形成有效配合,結果為燕軍各個擊破。
為了從心理上瓦解遼東兵的士氣,也為了爭取楊文的歸附,朱棣將被俘的廣寧衛指揮王雄等人釋放,並讓他回去告訴楊文,他起兵是為了所謂的“誅奸臣,救禍難,保全骨肉,以安天下”,[45]朱棣企圖以此來換取楊文的理解和支持。正如毛佩琦所云:“朱棣此時釋俘,更有深意。”他希望:“王雄等回到遼東能對楊文有所掣肘,那麼他的南征便可大大放心了。”[46]果然,此役之後燕王即接受屬下建議,決定趁“京師空虛”出師南下,直取南京。然而楊文並沒有降燕之心,只是在受到這次重創之後他被迫改變了進攻方向。建文三年十二月,楊文派“右副總兵平安帥遼東兵十萬圍燕通州”,[47]未能攻克。建文四年正月,平安再次進攻通州又敗。同年四月,“遼東諸將圍燕保定,積四十日不克,乃還”。[48]建文四年四月,燕軍已經渡過黃河進入鳳陽府境,情急之下惠帝用齊泰、黃子澄之策,“命遼東總兵官楊文將所部十萬”[49]至濟南與山東布政使鐵鉉合兵,以斷絕燕軍後路。同年五月,楊文率軍前往濟南,時靖難兵南下,楊文“帥至直沽,遇燕將宋貴等截殺,遂潰,竟無一人至濟南者”,[50]楊文也在這次戰役中被俘。[51]建文四年五月,楊文在直沽兵敗被俘,從而宣告了他38年(公元1364年—1402年)軍事生涯的結束。明成祖即位后“憐其開國老將,得不死”,[52]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正月“病故”,享年約57歲。朝廷“賜葬(含山)縣內梅山鄉楊府山下(今關鎮鄉楊府城村)”。[53]鑒於楊文開國有功,後人將他同開國功臣安慶侯仇成、廣德侯華高等人奉入功臣祠供奉,[54]可見,楊文在後人心中的地位並沒有因為“靖難之役”時的兵敗而降低。

結論


楊文作為明初開國功臣和第二代將領,其才能與第一代將領相比稍顯遜色,但“胡藍之獄”所造成的客觀形勢卻將他推上了時代的巔峰。在先後平定了南方發生的兩次叛亂之後,他開始得到朱元璋的賞識和提拔。朱元璋臨終前任命他為北平總兵,受命輔佐燕王朱棣鎮守北方。靖難之役爆發后,遼東的戰略地位一躍而上,為此,惠帝任用頗有戰功的楊文鎮守遼東,楊文也因此成為明代第一任遼東總兵官。在鎮守遼東期間,楊文多次率遼東兵圍攻永平,牽制了燕軍的南下,配合了南部明軍的行動。然而,由於明廷對各路軍隊缺乏統一指揮,致使他所統領的遼東兵屢屢失利,他本人也兵敗被俘。可以說,正是朱元璋的屢興大獄和惠帝的“失計失謀”,造就了楊文的悲劇命運。而他的悲劇,又反映了當時的歷史現實———惠帝削藩不成、兵敗遜國。正所謂從“小人物”見“大歷史”。

參考文獻


[1][4][6]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遼寧省檔案館.中國明代檔案總·第72冊[Z].南寧:廣西大學出版社,2001.273.
[2][5][7][11][35][53]含山縣誌編寫組.含山縣誌·第32章·第1節·人物傳[M].合肥:黃山書社,1995.
[3][34][52][明]鄭曉.吾學,編[M].續修四庫全書[M]·第42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
[8][清]張廷玉.明史·卷130·耿炳文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
[9][明]楊士奇,等.明太祖實錄·卷225[M].台北: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3300.
[10][明]李輔.全遼志·卷1·山川志·海道[M].東北史志第2部第17冊[Z].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4.
[12][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55·沿海倭亂[M].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64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3][明]楊士奇,等.明太祖實錄·卷232[M].台北: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3386.
[14]張聲震壯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658-659.
[15][18][清]張廷玉.明史·卷319·廣西都司三[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6][20][明]楊士奇,等.明太祖實錄·卷240[M].台北: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3494.3495.
[17][21][明]楊士奇,等.明太祖實錄·卷242[M].台北: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3515-3516.3523.
[19][明]楊士奇,等.明太祖實錄·卷243[M].台北: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3533.
[22][23][明]楊士奇;等.明太祖實錄·卷245[M].台北: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3559.3559-3560.
[24][26][明]楊士奇;等.明太祖實錄·卷255[M].台北: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3680.
[25][清]屠叔方.建文朝野彙編·卷1[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M].第51冊,濟南:齊魯書社,1995.28-29.
[27][明]蔣一葵.堯山堂外紀·卷78[M].續修四庫全書[M].第119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
[28][明]楊士奇,等.明太祖實錄·卷256[M].台北: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3701.
[29][明]楊士奇,等.明太祖實錄·卷249[M].台北: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3608.
[30][清]張廷玉.明史·卷117·遼簡王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
[31][明]楊士奇,等.明太祖實錄·卷254[M].台北: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367.
[32][清]張廷玉.明史·卷3·太祖本紀[M].北京:中華書局,1974.
[33][明]楊士奇,等.明太祖實錄·卷257[M].台北: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3715-3716.
[36][明]鄭曉.遜國君紀抄·卷1[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M]史部第55冊.濟南:齊魯書社,1995.2.
[37][明]鄧士龍.國朝典故·卷25·革除遺事六[Z].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403.
[38][39][清]張廷玉.明史·卷130·吳良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
[40][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37·山東八[M].北京:中華書局,2005.
[41][明]楊士奇.明太宗實錄·卷5[M].台北: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53.
[42][45][明]楊士奇.明太宗實錄·卷8[M].台北: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103.
[43][清]談遷.國榷·卷11[M].北京:中華書局,1958.828.
[44]孟森.明史講義[M].北京:中華書局,2006.109.
[46]毛佩琦.永樂皇帝大傳[M].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4.196-197.
[47][清]談遷.國榷·卷11[M].北京:中華書局,1958.829.
[48][清]談遷.國榷·卷12[M].北京:中華書局,1958.832.
[49][清]張廷玉.明史·卷142·鐵鉉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
[50][明]陳建.皇明從信錄·卷12[M].續修四庫全書[M].第35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94-195.
[51][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16·燕王起兵[M].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64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4][清]趙弘恩.江南通志·卷42[M].文淵閣四庫全書[M]第50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