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黃病毒

鴨黃病毒

2010年春季以來,我國主要蛋鴨養殖區福建、山東、浙江、江西、遼寧、北京、上海、江蘇、安徽、河南、湖南、湖北 等地都不同程度發現蛋鴨產蛋量驟然減少,而且減蛋幅度很大,有的超過90%或者絕產,剖檢可見卵巢發生出血、萎縮、破裂等嚴重病變。近千萬隻蛋鴨包括北京鴨麻鴨受到本病威脅。病鴨表現肢體不穩,站立行走困難,採食量下降。而且部分地區一些鴨子會在數日內死亡。因該病影響山東蛋鴨主要養殖區德州臨邑蛋鴨存欄量減到同期的30%左右。本病給養鴨業帶來嚴重損失。更有報道本病在蛋雞及雞群中發現。中國農業大學蘇敬良教授,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員,華中農業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分離出了一種新型黃病毒,並命名為BYD病毒。也屬於在鴨上首次發現。並將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LoS One》雜誌上,同時Science也以“Chinese Ducks Felled by New Virus”為題進行了報道。另外,《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雜誌也發表了中國農業大學張大丙教授等研究人員對該病毒的研究成果。滕巧泱! 顏丕熙等對上海、浙江、江蘇發病鴨場進行病原分離也獲得了本病毒。至此,而導致本次蛋鴨發病的元兇已被鎖定為新型病毒,被科學家稱為BYD病毒。黃病毒除了對中國養鴨業和依賴於此的經濟的潛在破壞之外,這種黃病毒還可能給人類帶來危險。高福研究員指出,“大多數黃病毒是人畜共患的”,這意味著它們可以由動物傳播給人類,“因此不能排除其感染人類的可能性”。

病原


屬於黃病毒科,黃病毒科 (Family Flaviviridae)共有70餘種病毒,其中黃病毒屬(GenusFlavivirus)對人類來講已經不陌生了。包括乙型腦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黃熱病毒(Yellow fever virus,YFV)、西尼羅病毒(West Nile virus,WNV),聖路易斯腦炎(St.Louis encephalitis virus,SLE)等,裂谷熱(Rift Valley fever,RVF)自2000年9月首次在傳統疫區非洲以外地區——阿拉伯半島發現疫情。黃病毒屬中半數以上的病毒種類能夠致人和動物感染,患病率高而治癒率低,容易留下一些嚴重的後遺症,給人類健康帶來很大威脅。
黃病毒在脊椎動物細胞中的潛伏期為12~18小時,病毒增殖的維持時間超過3~4天。在整個感染過程中,宿主細胞RNA蛋白質合成通常繼續進行。
黃病毒在細胞漿內增殖,病毒粒子主要是在向空泡內出芽時成熟,並隨空泡移向細胞表面而逸出。
乙醚及去氧膽酸鹽敏感。56℃ 加熱15分鐘滅活。最適pH為8~8.5,pH10.7以上使其滅活。對酸敏感。黃病毒在胰酶處理后,感染性喪失。 (HTk;vbZm
分離毒在37℃、pH7.2 條件下不能凝集鴿子、雞的紅細胞。黃病毒各個成員之間的抗原關係,可在血凝抑制試驗中表現出來;鑒定黃病毒的各個成員,需用中和試驗和補體結合試驗

傳播


在自然條件下,黃病毒主要經節肢動物,例如蚊和蜱等傳播。在黃病毒屬的60多個成員中一半由蚊傳播,11個由蜱傳播,其餘的媒介尚不清楚。本病毒具體傳播媒介不明。
庫蚊傳播的病毒(如日本腦炎病毒和西尼羅病毒),常以鳥類為宿主,以引起腦炎為典型癥狀。由伊蚊傳播的病毒常以靈長類動物為宿主,與出血性疾病相關(如登革病毒)。
關於本次在鴨上傳播的鴨黃病毒,病毒學家,法國馬賽第二大學的訪問學者Ernest Gould表示,由蚊子造成的傳播不應該是一種必然的結果,並指出這種病毒傳播期間的溫度變化與由蚊子傳播的其他黃病毒並不一致。(鴨子在早春的寒冷氣候中開始患病,而推測起來,蚊子種群在此時還很虛弱,而疾病的暴發則會一直持續到秋季。)

易感動物


根據報道可以推測基本感染所有產蛋鴨包括北京鴨和麻鴨,番鴨除外,具體原因不明。產蛋雞也可能被感染。

癥狀及剖檢


病鴨臨床上早期為表現為不愛下水,產蛋輕度下降,採食量下降,逐步發展到高熱運動障礙,食慾廢絕、產蛋下降甚至停止,死亡率可達5%~10%。
解剖病鴨發現其脾臟腫大明顯,肝臟有淤血,表面有針尖狀白色點狀壞死。卵巢發生出血、萎縮、破裂,輸卵管粘液等眼觀變化。

防治


1、關於疫苗
由於屬於新發現病毒目前還沒有可用的疫苗。但是在一段時間內可能有一些自家滅活苗的使用。在野生型病毒之間或者疫苗與野生型病毒之間發生的重組能產生新的病毒,造成其宿主特異性或病毒毒力的改變。而家禽體內有可能會出現長期帶毒現象,就可能和疫苗毒之間發生重組的可能性。從人類對同類病毒疫苗上看。黃病毒疫苗的應用有可能會導致黃病毒之間的重組。由於在RNA合成過程中RNA聚合酶病毒基因組間的轉位,RNA病毒可在同種和異種之間重組。1999年發現了黃病毒的同源重組,現在已確定在4種登革病毒血清型之間、日本腦炎病毒之間、聖路易斯腦炎病毒之間可以發生重組。由於基因工程構建的嵌合黃病毒的存在,不同種黃病毒之間的非同源重組也成為可能。而本病主要威脅的是產蛋鴨群,導致鴨出現產蛋下降,死亡率不超過10%。而疫苗的使用上臨床實驗模式為spf雞群。而自然養殖雞群可能會出現免疫低下群體,從而可能導致疫苗使用后對生產性能造成損害的可能性.
減毒病毒疫苗在有效性和成本方面具有較大優勢,但疫苗病毒與其他野生型黃病毒之間的重組風險不可預測,重組體可能具有新的生物學特性。因此減毒活疫苗推廣需要慎重。嚴格控制生物製品的使用和流向。當一種黃病毒流行時,應在本地區減少其他黃病毒疫苗的使用,以降低病毒重組的風險。鼓勵開展非減毒黃病毒疫苗的研發。
2、加強飼養管理,改善環境。從發病情況看有的養殖戶損失小有的大。而損失大的主要存在於鴨正常常規疫苗防疫不嚴格。如鴨瘟鴨肝鴨流感等基礎疫苗防疫跟不上。而本病的發生是否和鴨常規疾病之間協調目前不清楚。但是做好基礎防疫工作非常關鍵。
3、藥物預防和治療
從臨床看目前一般化學藥品很難做到殺滅病毒,而臨床常見一些中草藥製劑在本病的防控上有一點積極作用。因為抗病毒化葯只可抑制病毒增殖與擴散,並不能阻止病毒感染,對病毒不起決定性的治療作用,化葯常在殺滅病毒時對正常細胞也會造成損傷。
抗病毒中藥通過“祛邪”、“扶正”抑殺病毒對感染性疾病有其自身的優勢,中藥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全方位對付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根據發病的情況看主要損失為肝臟和脾臟,發病從春節向夏季開始。根據中醫講春季主肝,夏天主脾胃。從氣候變化特點看屬於寒熱往來。因此組方以輕瀉肝火、健脾為主。臨床用龍膽瀉肝散給鴨拌料有一定的意義。而從實際預防控制看飼料單獨添加白朮、水飛薊素仙人掌白花蛇舌草等對發病有所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