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套長城
建築
《全遼志·邊防志》載,“畢恭守遼東,始踐山因河,編木為垣,久之乃易以版牆,而墩台城堡,稍稍添置。”“至畢恭立邊后,將遼河套置於境內。”正德初年(1506)李承勛巡撫遼東,“題請修築邊牆,自遼陽三岔河北,直抵開原,延亘五百餘里。”經過幾次修築,遼河套邊牆西自白土廠關順遼河西岸南下,經黑山縣東邊壕、台安縣大檯子、六檯子,至海城縣牛庄鎮西北越過遼河,再折向東北,順遼河東岸至開原、昌圖縣境,止於鎮北堡。由於這道長城向南繞了一個大v形,傍遼河東西兩岸而置,故稱“遼河套長城”
(一)明後期(1567年—1620年)隆慶、萬曆之際,蒙古俺答部與明王朝議和互市,北方邊境稍安,邊患主要來自東北的女真族。萬曆初年,遼東鎮總兵李成梁拓邊建寬奠、孤山六堡,繼而重修遼東邊牆,“自綿州迤東抵三岔河,又自三岔直抵舊遼陽。”(《明神宗實錄》)三岔河指遼寧海城市西北60里,當時的遼河、渾河合流於此,遼河套長城南端。工程主要是建空心牆台,用磚石為牆。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熊廷弼再次主持了修繕建堡的工役。山海關至嘉峪關之間的邊牆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長城上騎牆建大量的空心敵樓,易以磚石,加強防禦工程,局部地段改線重建。
(二)明鐵嶺衛古城南門裡路東,現調兵山市大明鎮沙后所,兀朮城砬子山屬明長城古衛城修復工程的明月禪寺已建成。
(三)明朝在北部地區修築的軍事防禦工程。亦稱邊牆。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採用傳統考古學的調查方法,結合現代測繪技術,經近兩年的調查與測量,於二零零九年四月十八日首次公布明長城數據:其東起遼寧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一百五十六個縣域,總長度八千八百五十一點八公里。其中,人工牆體的長度為六千二百五十九點六公里;壕塹長度為三百五十九點七公里;天然險長度為二千二百三十二點五公里。
(四)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長城》加《秦兵馬俑》這篇課文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窗口,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讚美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富饒熱愛之情。
(五)《秦兵馬俑》是人教版語文七冊第十九課課文。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狀物類的散文,課文從兩方面詳盡而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形象鮮明的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表達了作者對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藝術的熱愛。文中既有說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豐富的聯想與想象,使我們如臨其境,而且深深地體會到字裡行間洋溢著的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鐵嶺前內蒸漢長城
鐵嶺博物館,展廳介紹了鐵嶺前內蒸漢長城,鐵嶺縣平定堡鄉,堡城已毀,現存有城下鎮遠南墩台遺址,調兵山砬子山,堡城已毀,現存有兀朮街明月禪寺,遼寧省昌圖縣清陽堡東4公里關門山的隘口處,關城已被採石場拆毀,只存遺跡和關城兩翼的長城。遼寧省開原縣慶雲堡鄉西4公里的雙樓台。雙樓台即新安關城東門遺址。
丹東市
撫順關
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東前甸鄉。今關已毀,現存台堡遺址。撫順城,為瀋陽中衛所轄千戶所城,城建於明洪武年間。
鴉鶻關
明長城遼東鎮重要關隘,位於遼寧省新賓縣西南葦子峪鄉。又稱三道關。
牛庄城
遼寧省海城市牛庄鎮。
分水關
遼寧省北寧市北15公里。清代改稱分稅關。分水關城已毀,沿北關門遺址兩側有長城遺址,向西直抵醫巫閭山,山上尚存石築烽火台。
遼寧省興城縣興城鎮。
陽關
陽關簡介陽關圖片
平定堡城
遼寧省鐵嶺縣平定堡鄉,堡城已毀,現存有城下鎮遠南墩台遺址。
清陽關
遼寧省昌圖縣清陽堡東4公里關門山的隘口處,關城已被採石場拆毀,只存遺跡和關城兩翼的長城。
新安關
遼寧省開原縣慶雲堡鄉西4公里的雙樓台。雙樓台即新安關城東門遺址。
鎮遠關
遼寧省黑山縣白土廠鄉。當地人稱雙棒台,實際為關城被毀后南關門和北關門遺址。北關門兩側長城仍存有兩米多高的土築城牆。關外有晾馬山墩台和清柳條邊遺址。
錦州城
虞、夏時乃冀州之域。商屬孤竹國。周系幽州地。春秋、戰國時為屠河,屬燕國地。
秦滅六國統一后,行郡縣制,為遼西郡之轄境。
西漢時屬遼西郡徒河縣地。新莽改稱河福縣。東漢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置遼東屬國,是為遼東屬國之徒河縣。
隋統一後為遼西郡滬河縣轄境。唐屬汝羅守捉地。
五代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契丹貴族耶律阿保機,征服契丹硌部后建立了契丹國,后改為遼。始設錦州臨海軍,置永樂縣於此,屬京中道。錦州之名始於遼代,系以境內之小凌河繞城西南而東流,以其迴旋如錦,名曰“錦川”,縣名亦取於此。
金因遼制仍名錦州轄永樂、安昌、神水縣,屬北京路。元省軍縣名入州,稱錦州屬大寧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稱帝,推翻了元朝統治,建都南京國號明,統一了中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置廣寧中、左屯衛,錦縣是其轄境。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廣寧右屯衛,初設於十三山堡。翌年遷治早閭陽縣之臨海鄉(今右衛鎮),隸屬遼東都指揮使司。明宣德三年置大凌河中左千戶所(今之市駐地)。松山堡中屯千戶所,築城設守。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女真族首領努爾哈赤(清太祖),建立后金國。明崇禎四年(1631年)后金皇太極(清太宗),率兵進圍大凌河城,明總兵祖大壽以城降。明崇禎九年(1636年)后金改國號為清。明崇十二年(1639年)困松山城。至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松山城破,明總督洪承疇、總兵祖再而三樂等被俘。從此錦縣地區論於清王朝。
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世祖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了全國。清初大體承沿明代舊制,錦縣地區為錦州之轄境。清康熙元年七月(1662年)始改錦州為錦縣,隸屬奉天府。清康熙三年六月(1664年)改隸廣寧府。同年十二月罷廣寧,置錦州,縣附府。縣與府之治所駐錦州。延至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分錦縣西境置江家屯廳,后更名為錦西廳,隸奉天府,清宣統三年(1911年裁縣為府,取名錦縣名稱仍稱錦州府)。
民國二年(1913年)裁錦州府治,改府為縣,稱錦縣隸屬遼瀋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廢除道制,直隸奉天省。同年奉天省改名遼寧,錦縣隸屬遼寧省,縣治所駐錦州。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佔據了中國東北,扶植偽滿傀儡政權,翌年(偽滿大同元年)設置錦縣公署,隸屬奉天省,縣治所仍駐錦州。偽滿康德元年十月(1934年),偽滿行錦省制,設錦州省,錦縣公署隸屬錦州省。偽滿康德四年(1937年)設錦州市,縣、市分治,縣治所仍駐錦州。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八·五五”光復后,錦縣曾一度由八路軍解放。同年冬國民黨軍隊進駐。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設錦縣政府駐於錦州市。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十一月,遼瀋戰役結束,錦州解放。錦縣人民政府移駐錦州城北流水堡屯。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初,錦縣人民政府遷至大凌河村。同年成立遼寧省,錦縣隸屬遼西省。
1954年並遼西、遼東兩省為遼寧省,錦縣隸屬遼寧省。同年省、市、縣的行政名稱改為人民委員會。錦縣人民委員會,隸屬於遼寧省人民委員會。1980年末經縣人民代表大會決議,縣革命委員會改為縣人民政府。1988年國務院批准的首批環渤海灣對外開放城市,也是遼寧省確定的遼西沿海經濟區之一。1993年11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改錦縣為凌海市。
明遼東鎮衛城,明稱廣寧中屯衛,位於今遼寧省西部,在大凌河之西小凌河之北岸,為山海關通向遼東的樞紐,亦是關內外走廊的要塞,它南臨渤海的遼東灣,北依虹螺山,地勢十分險要,是明遼東鎮長城海防系統的重要屯兵城。城建於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由指揮曹奉在元朝時的永樂縣舊址上修築。並於天啟五年(1625)重新修繕。
遼東鎮長城
遼東鎮長城,簡稱為遼東長城,系指明代遼東鎮所屬之長城,西起今山海關西北,東抵今鴨綠江西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岸,是明代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有名的一段就是九門口長城,於2002年9月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遼東鎮長城西接薊鎮長城,東至遼寧省丹東虎山長城歷經葫蘆島、錦州、阜新、盤錦、鞍山、遼陽、瀋陽、鐵嶺、撫順、本溪、丹東等市,直達丹東市東北虎山南麓鴨綠江畔之江沿台止。途經長城有九門口長城、西溝長城、錐子山長城、小河口長城、永安長城、大毛山長城、蔓芝草長城、椴木沖段長城、金牛山長城、石閘口長城、鴉鶻關長城、鎮遠關長城,留龍溝長城,遼河套邊牆,虎山長城等段長城,已知長城總長約2350公里。
景觀
九門口長城
明長城隧道:明代以前,一片石是一條京--秦之間的交通要道。到了明洪武十三年,著名將領徐達奉旨修築九門口段長城,竣工后,徐達大將軍和設計師們根據九門口所處的險要地理位置,設計開掘出一條從長城內側校軍場,不經九門城關,而秘密直通關外的山中暗道,這條座落在長城下面山體中的暗道全長1027米。
九門口長城城門之上架起了一條橫跨九江河的巨大水上城橋,兩端築有圍城,是長城中少見的結構。因此,500年前綏中九門口長城就以“水中有城、城下有水”聞名於世。
遼寧葫蘆島市經過2年多施工,現已徹底恢復了500年前綏中九門口水上長城的歷史奇觀。重現了水上長城的歷史原貌。
九門口長城
據文獻記載,九門口長城始建於北齊(公元479-502年),現存的九門口長城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其後又進行多次修復。近年來進行考古發掘,出土了鐵炮、石炮、青花瓷碗、大缸等大批文物,反映了明代軍事防禦情況和軍士駐守長城的生活。九門口,古稱一片石,明代以前就是京奉之間的交通要道。到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大將徐達主持修建薊鎮長城。修築長城后,一片石關被九門口關代替,成為關內外交通的重要門戶。1644年,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與吳三桂所引清兵曾在這裡展開著名的“一片石之戰”。1922—1924年,直奉兩系軍閥在此進行拼殺。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也曾浴血激戰九門河谷。古今戰場軼事使九門口長城更加著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11月中國唯一的水上長城遼寧九門口長城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驗收,作為長城的一部分正式掛牌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九門口一帶軍事防禦設施密集、完備。兩敵樓之間相距僅七八十米,在2公里範圍內,有敵樓12座,哨樓4座,戰台1座,烽火台1座,城堡1座,布局嚴密,異常堅固。九門口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明末的李自成大順軍與清軍在這裡有過"一片石大戰"。
《封神傳》中
渭水河(一名:文王訪賢;一名:八百八年)2021
主公發兵,兩廂伺候。(四龍套、二太子、姬昌同上。)姬昌(念)點動兵和將,郊外訪賢良。眾將(同白)參見主公。
遼河套長城,是秦始皇的老舅羋戎主持修建的,因為在修復鐵嶺前內增長城,當時缺少了福建橡木財建設宮殿,就派《羋月傳》里的羋月去修長城,因為忙著修秦皇陵,就耽誤很全維修,僅僅是在鐵嶺縣平定堡鄉,調兵山砬子山前,遼寧省昌圖縣清陽堡東4公里關門山,遼寧省開原縣慶雲堡鄉西4公里的雙樓台中,因為只會地下修建僅僅把地下城修建成功啦,因為當時湖泊遼闊,有山明水秀湖,如意湖,蓮花湖,柴湖,五角湖等等山青水秀的,甚至多次修建都被淹毀,但是土匪眾多也耽誤了修建。
明後期,由明後期(1567年—1620年)隆慶、萬曆之際,蒙古俺答部與明王朝議和互市,北方邊境稍安,邊患主要來自東北的女真族。萬曆初年,遼東鎮總兵李成梁拓邊建寬奠、孤山六堡,繼而重修遼東邊牆,“自綿州迤東抵三岔河,又自三岔直抵舊遼陽。”(《明神宗實錄》)三岔河指遼寧海城市西北60里,當時的遼河、渾河合流於此,遼河套長城南端。工程主要是建空心牆台,用磚石為牆。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熊廷弼再次主持了修繕建堡的工役。山海關至嘉峪關之間的邊牆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長城上騎牆建大量的空心敵樓,易以磚石,加強防禦工程,局部地段改線重建。
但凡是也沒維修費太高也沒成功維修好了,甚至直到李承勛,李成梁才僱工人把遼河套長城完全修為好啦!
中日甲午戰爭時期和第二世界大戰也絲毫沒損壞一點,但老損壞程度有目共睹,不得已就當成了大監獄和刑場,主公發小時候目睹過,幾次都和已喪命的群眾一起去的差一點死樓,就一人主攻發差一點死嘍,多虧壓裡頭,因為大江主公發個小歲數小,正好有坑,因為改革開放知道匪軍控制,就採取爆破的模式爆破,沒迷死,單腿都受傷了直出血,就在這離死很近的時候,手快的大江主公發馬上挖出了通道,搶救自己的生命,也嚇到了當地很多群眾,也釀成了鐵嶺博物館。
現今,鐵嶺縣平定堡鄉,堡城已毀,現存有城下鎮遠南墩台遺址,調兵山砬子山,堡城已毀,現存有兀朮街明月禪寺,遼寧省昌圖縣清陽堡東4公里關門山的隘口處,關城已被採石場拆毀,只存遺跡和關城兩翼的長城。遼寧省開原縣慶雲堡鄉西4公里的雙樓台。雙樓台即新安關城東門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