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飛仙閣的結果 展開
- 四川文物古迹
- 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詩
- 飛仙閣
飛仙閣
四川文物古迹
飛仙閣,是一處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摩崖造像古迹,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蒲江縣蒲江河和臨溪河岸岩壁上。武則天永昌六年(689年)造92龕777尊摩崖造像。現有歷代石窟摩崖造像現存87龕,其中唐代68龕、五代1龕、宋代7龕、明代1龕、清代10龕。有佛、菩薩、天王、力士、金剛、夜叉、飛天等五百五十多軀造像。
飛仙閣是蒲江沿蒲江河和臨溪河岸14處兩漢至唐宋摩崖石刻造像群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武則天永昌六年(公元689年)造飛仙閣92龕777尊摩崖佛雕,不但是四川省至今仍保存有盛唐時期佛教摩崖造像的地方之一,而且存有不少道教、西域文化的痕迹。1961年被批准為四川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地為何叫二郎灘?宋代最流行的道教人物除星官外就是玄武和二郎了,玄武源自於原始星辰崇拜,后被人格化,成為北方大神。二郎來歷很複雜,目前有李冰二子、趙昱、楊戩等多種說法。當時的老百姓也說不清究竟是誰,逐漸成為一個複合了傳說的地名。
據蒲江縣志及碑文記載:漢有河南人莫公將軍,南征凱旋至此,見“龍蟠鳳翼,水固山環”而流連不去,棄官結廬潛修,後人建閣祀之。飛仙閣依山傍水而建,此閣自唐至明代先後稱莫公堂、莫佛院、信相院、觀音閣。清代稱飛仙閣,亦名碧雲峰。
飛仙閣
飛仙閣的造像依一座小山而鑿,二郎灘的流水將小山包夾為島,如仙人“旱地拔蔥”。造像則刻于山體兩面的酸性紅砂石上。紅砂石極易風化,但由於一方面古人挖岩成窟頂形成了一個保護層,同時由於眾多的黃桷樹、山藤盤根錯節,從造像上方蟠曲而下,不但形成了天然的窟頂,還抓牢了岩石,故而歷經千年其風貌仍不改當初,很多神龕里還依稀可見原來的色彩。汶川大地震時,儘管蒲江一帶震感強烈,但飛仙閣並無石塊墜落,更見古人匠心。
四川的摩崖造像多為唐及兩宋時期的造像,尤以兩宋時期的造像最具特色。五代時期的造像相對較少,但飛仙閣五代后蜀就有17龕256尊造像,還有后蜀造像題記的4龕。雕刻精細,比例勻稱,多用圓雕、高浮雕,從早期的肉髻到後期的細螺髻,衣飾具有印度式或犍陀羅式,兩者均不同程度“漢化”了。
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第60號龕,共有造像10尊,總高1.28米,寬1.85米。毗盧佛戴寶冠,身著偏衫,袒露右肩,右臂戴寶釧。左右為二弟子二菩薩,龕內外左右各有一位供養人。右邊供養人為婦女,頭綰雙髻,身著小袖衫,長裙曳地,腳穿大頭鞋。題刻為:“永昌六年(公元689年)五月,為天皇(唐高宗)天后(武則天)敬造瑞像一龕。”60號龕的瑞像是唐代專門派人到印度臨摹回來的,該瑞像龕是四川省年代最早的菩提像,對於研究瑞像的流傳有著重要的作用。
據說佛座背屏上浮雕“六挐具”奇禽怪獸,與之類似的造像還有廣元千佛崖菩提瑞像窟。武則天崇佛道,重瑞應。沙門懷義、法朗等造《大雲經疏》,言武則天是彌勒下生,於是造彌勒佛之風盛行。可以說,飛仙閣摩崖為歷史留下了確鑿的證據。
美國學者安吉娜·福可·霍華德在《蒲江飛仙閣造像》一文中指出:“蒲江的寶冠佛及其寶座源自波羅模式。印度造像到達四川,通過緬甸和雲南……四川工匠用自己的理解來處理外國模式,以便適應本地的口味,四川藝術在接受外來影響方面,從未成為被動的鏡子。”
飛仙大佛的故事
這個有關金銀的傳說,老百姓深信不疑。在整個飛仙閣摩崖造像中,位於公路旁的8號龕內,是一尊5米高的彌勒佛坐式全身像,低平磨光肉髻,右手撫膝,左手橫放在趺坐於半圓形石台的腿上。造像莊嚴,比例勻稱。這裡是很多人許願、還願所在,自然成為本地香火最旺的地方。大佛造像在四川摩崖石窟中極為常見,造像為各自石窟的空間焦點,大佛代表一種空間邏輯,更代表一種必須仰視的威嚴。
67歲的村民葉秀全告訴我,舊時本村一帶男人幹得最多的職業是石匠和挑夫,其餘多是茶農,據說有幾個挑夫挑茶葉去雅安,在飛仙大佛前過夜。晚上下起了大雨,一個挑夫夢到了飛仙大佛託夢之言:“千擔擔,萬擔擔,當不到我下肢窩下一罐罐。”什麼意思?天一亮,這個挑夫爬上飛仙大佛,竟然用東西去戳大佛的腋下。他戳了一個洞,一隻金鴨子鑽出來,撲騰著展翅飛走了。
但大佛腋下空著一個洞也不是辦法,這個人得了病,說是大佛託夢了:要他修好大佛,並打整乾淨周圍的一切。他做到后,病自然好了。這樣的傳說,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據說“文革”中,造反派破壞了一些小佛像,但誰也沒有去動飛天大佛。我覺得,村民稱之為飛仙大佛,同樣包含了對莫公飛仙的艷羨,只不過他們把這樣的寄託也放到了釋迦牟尼身上。
如今,一根碗口粗的樹根在飛仙大佛的胸前蜿蜒,成為善男信女“掛紅”的天然所在。佛像兩側以兩根巨大的木柱撐住山崖,反而加深了徑深,洞頂光線很暗,很難看清佛祖的目光投向何處……
漏米婆婆的隱喻
據《蒲江縣誌》和現存清咸豐九年(1859年)碑文載,蜀漢將軍嚴顏隨諸葛武侯南征,凱旋,慕石象湖風光珍奇,仿效西漢莫公將軍卸甲飛仙閣遺風,“掛弓汗馬泉邊,結廬紫燕岩后”。並命工匠鑿石獅、石象以壯大觀,終至功成騎石象飛升。那麼,飛仙閣的石獅是否是仿此而刻呢?老百姓說,這獅子原先是一對,有一頭跑到東門去偷吃麥子,被人逮住了,所以只剩下一隻在對空怒吼,呼喚同伴。
石獅之上的玉皇觀半山腰,是飛仙閣八景之一的漏米婆婆半身造像。婆婆無手,高綰髮髻,但臉型依然具有菩薩逐漸中土民間化的特徵,溫存而悲憫。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四川捲成都市蒲江縣卷》記載,漏米婆婆的丈夫叫陳斗戶,人稱漏米公公。他們家境不好,在米市上打鬥為生。後來漏米公公死了。有一天她出門割豬草,不知道什麼原因屋裡失了火,結果房屋和箱籠被蓋、鍋瓢碗盞全燒成了灰。沒辦法,她就外出討口要飯。
蒲江二郎廟有叫梁安泰的人,在一次重病中許了願,如果自己的病能好,就要“買個媽”來盡孝,正好碰上要飯的漏米婆婆,就把她接回家,很是孝敬。漏米婆婆本是個會過日子的人,遇到梁安泰又會存財,所以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不久,漏米婆婆又給梁安泰娶了親,添了四個孫兒。有一次大孫兒病了,她到後山給孫子扯草藥,天黑也沒有回來。第二天一早,梁安泰上山去找,發現漏米婆婆已經死了。
梁安泰很傷心,就請了幾個石匠,在玉皇觀下的崖上造一尊漏米婆婆的石像來紀念她。
開頭幾天還好,過了一段時間石匠們就沒吃的了。就在這個時候,他們正鑽到石像的肚臍眼,沒想到肚臍眼裡漏出米來,每天有幾個石匠,漏的米就剛好夠幾個人吃,一升不多,半升不少。漏米婆婆的石像造好這天,有個石匠起了貪心,想多漏點米出來賣去換大煙,就把肚臍眼鑿大點。哪曉得,這一鑿反而不漏米了。
飛仙閣摩崖造像中,還有幾尊胡人雕塑,體現出胡人在南絲綢之路的經濟、文化交流上的作用,對研究古代中外文化和藝術交流來說十分重要。
在第9號龕的“西方三聖”造於武周時期。平頂正方形,窟高、寬、深皆為2.70米,共造像38尊。窟外兩力士側就有兩尊胡人造像。一尊高1.25米,肩寬0.3米,其目深高鼻,絡腮鬍捲髮,眼圓大而目光炯炯,穿西亞式短袍,右臂肩部衣服還有獸頭裝飾,右手好像還抓著一本書。另外一個胡人手托一長瓶作覲俸狀,面帶友善的微笑,赫然是典型的波斯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