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痹

筋痹

臨床表規為筋脈拘急,關節疼痛而難以伸張。因筋聚於關節,風寒濕,邪氣侵於筋所致。

基本概述


語《素·痹論》。指筋癥狀痹證
筋痹
病。
①指筋膜受風寒濕邪所浸而致之痹證。《素問·四時刺逆從論》:“少陽有餘,病筋痹,脅滿。”《素問·長刺節論》:“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聖濟總錄》卷二十:“《內經》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又曰:以春遇此者為筋痹。其狀拘急,屈而不伸是也。”治以疏筋養血結合祛邪法,方用羚羊角散、天麻湯等。
②指肝痹。見秦景明《症因脈治》卷三。參見肝痹條。
③指風痹。《證治匯補》:“筋痹即風痹也。遊行不定,上下左右,隨其虛邪,與血氣相搏,聚於關節,或赤或腫,筋脈弛縱。”參見風痹條。

癥狀


筋痹是因人體正虛,風寒濕熱之邪客於筋脈,或外傷於筋,或痰濕流注筋脈,氣血閉阻,致臨床以筋急拘攣、抽掣疼痛、關節屈曲不利、腰背強直、步履艱難等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病證。本病多在春季發病,發病年齡以中老年居多。
筋痹一名,始見於《黃帝內經》,書中對其病因病機、臨床癥狀及治療原則有較系統的闡述。以後《中藏經》、《諸病源候論》、《千金方》、《聖濟總錄》及《普濟本事方》等醫著中均有關於本病的記載,但多拘於前說,僅在治療方葯有所補充,並未作為一個獨立病種系統研究。從現代臨床實踐看,筋痹作為病種並不少見,故本書將其列為獨立病種。凡筋脈痹阻,以屈而不伸、筋攣節痛為主症者,均應屬本病。
對西醫的坐骨神經痛肩周炎腱鞘炎以及一些創傷、慢性勞損等因素引起的肌腱粘連而活動不便的病症,可參考本病有關內容而辨治。

病因病機


筋痹的致病原因較為複雜,其外因大多為嚴冬涉水,久居濕地,負重遠行,致風寒濕熱之邪侵襲筋脈,其內因為稟賦不足,久病體弱,或其他痹病日久,遷延不愈,導致正氣不足。內外合犯,致使筋脈阻滯,氣血運行受阻,筋脈不利,而成筋痹。

診斷


本病以肢體屈伸不利,筋攣節痛為特徵。病前多有感受寒冷或潮濕,或外傷勞損病史。因於寒濕或濕熱者,以青少年多見,且起病急,或伴發熱、關節腫脹等症;因於肝腎虧虛,寒邪凝滯者,多見於年老正虛之人,且起病較緩,悠悠難解。
診斷要點:
1.發病可緩可急,多發於春季,臨床以中老年人為多。
2.筋急拘攣,抽掣疼痛,關節屈伸不利,腰背強直,步履艱難;或肢體、脊背沿經絡走行方向出現疼痛、抽掣等癥狀。
3.脅滿嘆息,或兼口苦、咽干、面色灰垢或萎黃等。
4.舌淡黯,脈弦
臨證見第2條中之主要癥狀,參照第1、3、4條之一者,即可確診。

辨證治療


寒濕阻滯證

證候:患肢抽掣疼痛,酸脹沉重,抬舉困難,遇陰雨天加劇,得暖則舒,舌淡,苔白膩,脈沉細或弦。以患肢掣痛,酸脹沉困,抬舉困難為本證診斷要點。
治法:溫經散寒,祛濕舒筋通絡。
方葯:獨活散加減。
羌活10g 獨活15g粉防己10g木瓜10g薏苡仁10g 川草烏各5g(先煎)川桂枝9g炙麻黃6g五加皮9g 伸筋草15g 桑枝10g 炙甘草10g
方解:方用獨活為君葯,祛風除濕;配粉防己、羌活、薏苡仁以增加祛風利濕之功;川烏草烏麻黃、桂枝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五加皮、木瓜、伸筋草、桑枝舒筋祛濕。諸葯同用,溫經散寒,祛濕舒筋通絡。
加減法:患肢拘攣不伸加赤芍15g;疼痛難忍,舌質淡紫加乳香9g、沒藥9g、土鱉蟲9g

濕熱蘊結證

證候:肢體沿經脈走行方向掣痛脹痛或灼痛,遇熱痛甚,伴見胸脅苦滿、口苦咽干、面色灰垢或萎黃,舌紅,苔黃厚膩,脈濡數。以肢體掣痛、脹痛、灼痛,遇熱痛甚,口苦咽干為本證診斷要點。
治法:清熱利濕、舒筋活絡。
方葯:宣痹湯加減。
防己15g 杏仁10g 滑石15g連翹10g 山梔10g 薏苡仁15g半夏10g晚蠶沙l0g赤小豆10g 伸筋草20g 甘草6g
方解:方用防己、杏仁,滑石、薏苡仁、半夏利濕宣痹,連翹、山梔、赤小豆清熱祛濕,伸筋草舒筋通絡,甘草調和諸葯。
加減法:熱甚可酌加黃柏12g、蒼朮12g

瘀血痹阻證

證候:肢體疼痛如錐刺,固定不移,痛不可按,局部寒熱不明顯,面色晦滯,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舌苔白,脈沉澀或細弦。以肢體刺痛拒按、固定不移、面色晦滯為本證診斷要點。
治法:活血化瘀,舒筋通絡。
方葯:桃紅四物湯加減。
桃仁10g紅花l0g 當歸l0g生地20g川芎12g 乳香5g 沒藥5g元胡10g 地龍10g
方解:方用桃仁、紅花、當歸、生地活血化瘀,川芎、乳香、沒藥、元胡理氣活血止痛,加地龍以通絡止痛。
加減法:如病久瘀甚,可加蟲類葯如白花蛇10g、*蟲10g、水蛭10g;如屬損傷而致筋脈粘連,拘急不伸,活動受限嚴重者,可酌加透骨草20g、伸筋草20g、木瓜15g等以舒筋通絡止痛,同時配合其他方法,始能奏效。

肝腎虧虛證

證候:筋痹日久不愈,反覆發作,隱隱作痛,筋脈屈伸不利,步履艱難,肌肉消瘦,肢體無力,伴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舌淡苔少,脈沉細無力。以肢體屈伸不利、隱隱作痛、消瘦無力、頭暈耳鳴為本證診斷要點。
治法:補益肝腎,舒筋通絡。
方葯:老寒腿方加減(《婁多峰論治痹病精華》)。
蒸首烏熟地桑寄生各20g 獨活 狗脊 當歸丹參 雞血藤各15g 木瓜 川牛膝各10g
方解:方用首烏、熟地、當歸為主,大補精血;桑寄生、獨活、木反為輔強筋壯骨;獨活、川牛膝蠲痹,丹參、雞血藤活血通絡,共為佐使。
加減法:上肢拘緊痛加桑枝20g,下肢腫加五加皮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