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colm X

美國北部黑人領袖

馬爾克姆·X(英語:Malcolm X,原名馬爾克姆·利托(Malcolm Little),又名艾爾-哈吉·馬立克·艾爾-夏巴茲(阿拉伯語:الحاجّ مالك الشباز‎),1925年5月19日-1965年2月21日),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他是伊斯蘭教教士、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導人物之一。批評人士認為他煽動散布暴力、仇恨、黑人優越主義、種族主義、反猶太主義;肯定人士則視他為非裔美國人權利提倡者,以及對於美國白人對黑人罪行的有力批判者。

人物生平


雖生為基督教牧師之子,早年的馬爾克姆·利托對宗教失去信心,並加入黑幫,成為罪犯。入獄服刑期間,受到激進宗教組織伊斯蘭國度教士的感化,成為堅定的穆斯林,併發奮學習,於獄中完成碩士學業。出獄后,馬爾克姆追隨伊斯蘭國度領袖以利亞·穆罕默德,成為該組織重要的傳教士。他與教友貝蒂·狄恩·桑德斯(英語:Betty Shabazz)結婚,育有六女。
1963年11月,由於對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遇刺身亡事件的發言違反組織政策,馬爾克姆遭伊斯蘭國度封口90日。隨後,他與以利亞的矛盾浮上檯面,終於翌年(1964年)四月脫離伊斯蘭國度。不久,馬爾克姆前往伊斯蘭聖地麥加朝覲,並改奉遜尼派。此後,他拋棄激烈的黑白分離主張,成立宗教性的穆斯林清真寺社團(英語:Muslim Mosque,Inc.)以及政治性的非裔美國人團結組織(英語:Organization of Afro-American Unity),並尋求與不同宗教、種族的民權運動人士合作。1965年2月21日,此前已飽受人身安全威脅的馬爾克姆於一場紐約曼哈頓某舞廳舉行對非裔美國人團結組織約四百名成員的演說中,被三名殺手分持霰彈槍手槍刺殺身亡;當場及事後被逮捕並定罪的三人,均為伊斯蘭國度成員。
"我不是一個種族主義者。我反對各種形式的種族主義和種族隔離,任何形式的種族歧視。我相信人類,我相信所有人類都應該獲得尊重,無論他們是何膚色。"——馬爾科姆·X
"2200萬美國黑人的共同目標是要被當作人來尊重,獲得上帝給予的作為人的權利。我們的共同目標是要獲得美國拒絕給予我們的人權。我們的人權一天沒有得到償還,我們就永遠不能在美國得到我們的民權。我們一天沒有被當作人來看待,那我們就永遠不會被當作公民來承認。"——馬爾科姆·X(引用自《種族主義:毀滅美國的癌症》,刊登於1964年8月25日《埃及公報》)
1.接受非裔史觀后,馬爾克姆決定拋棄奴隸主賦予其家族的姓氏,代之以表示“未知”的代數符號“X”,改稱“馬爾克姆·X”——他本人以此化名做為抗議黑人遭受當時美國體制不公義對待的標誌。參見Marvin Worth與Arnold Perl製作,華納兄弟發行,《Malcolm X》,1972年紀錄片(見於1992年電影《馬爾克姆·X》(Malcolm X)DVD版本“特別收錄”)。
2.從事國際活動時,馬爾克姆·X在其護照上使用此阿拉伯語姓名——“艾爾-哈吉”是給予達成前往伊斯蘭聖地麥加朝覲者的稱號。
3.參見Worth與Perl,前揭紀錄片。馬爾克姆·X公開披露以利亞與多名年輕女性秘書未婚生子,並稱伊斯蘭國度中有人威脅取他性命;後者則聲稱他精神失常
4.馬爾克姆·X脫宗后,伊斯蘭國度通過訴訟收回其在紐約皇後區的住宅,馬爾克姆·X則請求召開聽證會延後遷出令的執行;1964年2月14日聽證會前夜,於其家人睡夢中,該屋遭人縱火焚毀。
5.1992年,美國電影導演史派克·李以該自傳為本,將馬爾克姆·X生平拍攝成為電影《馬爾克姆·X》(Malcolm X)。
基本信息
◎英文名 Malcolm X
◎年代 1992
◎國家 美國
◎類別 傳記/劇情
Malcolm X圖
Malcolm X圖
IMDB評分 7.7/10(33,233 votes)
◎片長 03:21:42
◎導演 斯派克·李 Spike Lee
安吉拉·貝塞特 Angela Bassett....Dr.Betty Shabazz
Albert Hall....Baines
Al Freeman Jr.....Elijah Muhammad
戴爾里·林多 Delroy Lindo....West Indian Archie
斯派克·李 Spike Lee....Shorty
特里薩·蘭德爾 Theresa Randle....Laura
Kate Vernon....Sophia
Lonette McKee...Louise Little
Tommy Hollis....Earl Little
James McDaniel....Brother Earl
Ernest Thomas....Sidney
Jean-Claude La Marre....Benjamin 2X(as Jean LaMarre)
O.L. Duke....Pete
Larry McCoy....Sammy
Maurice Sneed....Cadillac
黛比·瑪扎 Debi Mazar....Peg
Phyllis Yvonne Stickney....Honey
Scot Anthony Robinson....Daniel
Sonny Jim Gaines....Cholly (as James E. Gaines)
Joe Seneca....Toomer
LaTanya Richardson....Lorraine (as Latanya Richardson)
Wendell Pierce....Ben Thomas
Michael Guess....William X
簡介
街頭混混在獄中,加入了黑人激進組織"黑穆斯林教"從此投身黑人運動。出獄后成為該組織的最佳代言人。他曾解釋自己姓名的由來,黑人原有的非洲姓氏已經被剝奪,美國黑人的姓氏其實是不清楚的,在擺脫白人強加的烙印化姓氏,重新找到自己的"靈魂的姓氏"之前,黑人的姓應該是X.所以他宣布自己姓X.
幕後製作
斯派克· 李描寫美國最令人敬畏的人政治領袖馬爾科姆的新片在美國放映以來引起強烈的反響.斯派克·李指出好萊塢大公司對白人和黑人電影製作者有不同的拍片經費標。使《馬爾科姆· 艾克斯》的製片公司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的經理不安的是影片本身的若干部分,其中包括有爭議的開頭的部分:銀幕上出現了一面巨大的美國國旗,耳邊傳來畫外音馬爾科姆討論種族平等。這時旗子緩慢地炸開,而熊熊的火焰組成了一個字母X .
馬爾科姆·利托在讀初中時是個出色的學生,但他還是輟學了,因為一個白人老師告訴他要“進行法律實踐(practicing law)”,他那時所的志向是“黑鬼沒有實現的目標(no realistic goal for a nigger)”。 後來馬爾科姆·艾克斯回憶道,白人世界根本沒有給他這樣想做一番事業的黑人留任何位子,無論他的智力如何。 
在14到21歲這段時間裡,利托做過很多不同的工作,他和他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姐姐艾拉·利托·柯林斯(Ella Little-Collins)一起住在波士頓一個叫羅克斯伯里(Roxbury)的非裔美國人社區。
密歇根州弗林特短暫地住過一段時間后,馬爾科姆於1943年搬到了紐約市的哈萊姆(New York City's Harlem)附近,在那裡他干過販毒、賭博、詐騙、搶劫和拉皮條等勾當。根據一些最近的傳記描述,利托有時候還會為了錢和其他男人發生性關係。利托結交了有當專業喜劇演員志向的約翰·埃爾羅伊·桑福德(John Elroy Sanford),他們兩人曾一同在哈萊姆一家叫Jimmy's Chicken Shack的餐廳洗盤子。利托和桑福德都有一頭紅髮,所以桑福德被以其家鄉的芝加哥的名字稱作“芝加哥紅(Chicago Red)”,利托則被稱作“底特律紅(Detroit Red)”。多年以後,桑福德成了著名的瑞德·福克斯(Redd Foxx)。
二戰時,利托被當地的徵兵委員會召集去服兵役。(為了逃避兵役)他裝瘋賣傻,滿嘴胡言,甚至宣稱“我要派到南方州去組織那裡的黑人士兵...為我們偷些槍,再幫我們幹掉些白人(I want to be sent down South.Organize them nigger soldiers...steal us some guns,and kill us [some] crackers)”。最終利托被徵兵委員會認為“精神有問題以致不能服兵役(mentally disqualified for military service)”。
1945年年末,利托返回了波士頓,在那裡他夥同四個人一起對那裡富有的白人家庭實施了一系列入室盜竊。1946年,利托把他偷來的手錶拿到一家商店裡維修,結果他在去取回手錶時被逮捕了。同年2月份,他因為盜竊、破壞和非法闖入等罪名被判處在查爾斯頓州立監獄(Charlestown State Prison)服刑八至十年。

伊斯蘭國度時期

監禁時期
馬爾科姆·X回憶鐵窗歲月時說道:“在牢里的生活中由默罕默德先生的教誨,往來的書信,來探視我的人....和那些我讀過的書組成,時間過得飛快,使我幾乎來不及思考。事實上,因為那些經歷,我覺得我從未活得如此自由(Between Mr. Muhammad's teachings, my correspondence, my visitors ... and my reading of books, months passed without my even thinking about being imprisoned. In fact, up to then, I had never been so truly free in my life.)。”
當利托在牢里遇到了同案犯約翰·貝姆比(John Bembry),一位自學成才的人,利托後來描述道“(貝姆比)是第一個我見過的完全值得我用言辭表達我的敬意的人(the first man I had ever seen command total respect ... with words)”。在貝姆比的影響下,利托對書本有了強烈的渴求。
這時候,利托的幾個兄弟姐妹寫信給他,提到了一個叫伊斯蘭國度(NOI)的新宗教運動,其主要思想是黑人要自立自強,並且最終讓非裔僑民返回非洲,因為該教看來,非洲是一個不受歐美控制的地方。利托起初對該教興趣不大,但他弟弟雷金納德(Reginald)在1948年裡給他的信里寫道:“馬爾科姆,不要再吃豬肉,也不要再吸煙了,我會告訴你怎麼離開監獄(Malcolm, don't eat any more pork and don't smoke any more cigarettes. I'll show you how to get out of prison)。”利托依言戒煙並開始拒絕吃豬肉。雷金納德在一次探視時向利托描述了NOI的教義,包括認為白人都是惡魔,利托總結了和自己有關係的白人,他們全都染上了欺詐、不公、貪婪和仇恨這些惡習。利托對讓自己在牢里得到“撒旦”綽號的宗教(編者註:利托原來信奉基督教)充滿了敵意,因而開始接受伊斯蘭國度的訊息。
1948年底,利托寫信給伊斯蘭國度領導人以利亞·默罕默德(Elijah Muhammad)。默罕默德建議利托與其過往割裂,虔誠地向伊斯蘭教眾神下跪祈禱,並保證不再涉作出破壞性行為。雖然利托在下跪祈禱前內心有過思想鬥爭,但他還是很快成為了伊斯蘭國度的成員,並和默罕默德保持著通信。
1950年,在利托在牢里寫了一封信給時任總統杜魯門,信中表達了他反對朝鮮戰爭的立場,FBI由此宣稱他是個共產主義者並開始對其立案調查。從那一年,利托開始使用“ Malcolm X ”作為其簽名。默罕默德曾指示他的信徒在稱呼上把家族姓氏去掉,以“X”取而代之。默罕默德曾表示,一旦時機成熟,他們(信徒們)證明了自己的誠意,他會揭示穆斯林的“原本名字(original name)”。在自傳里,馬爾科姆對“X”的解釋是,X代表了某個真實存在的不為他所知的非洲家庭姓氏。馬爾科姆寫道,“對我來說,我的‘X’取代了那些白人奴隸主的名字取‘利托(Little)’,而利托‘’這個名字是那些藍眼惡魔(指白人)強加給我的父輩的(For me, my 'X' replaced the white slavemaster name of 'Little' which some blue-eyed devil named Little had imposed upon my paternal forebears)。”
早期的傳教活動
在1952年8月獲得假釋后,馬爾科姆·X去芝加哥拜訪了以利亞·默罕默德。在1953年6月份,他被任命為伊斯蘭國度在底特律伊斯蘭國度一號清真寺(Nation's Temple Number One in Detroit,伊斯蘭國度的清真寺排號是根據建立的順序來定的)的助理傳教士。同年晚些時候,他在波士頓建立了十一號清真寺,1954年3月份,他擴建了費城的十二號清真寺。兩個月後,他選擇去紐約市的哈萊姆七號清真寺主持工作,於是在那裡的伊斯蘭國度會員規模快速擴大。
1953年,FBI開始監控馬爾科姆·X,不過注意力從懷疑他是共產主義者轉移到了他在伊斯蘭國度里的快速崛起上面。
在1955年,馬爾科姆·X繼續代表伊斯蘭國度成功招募了大量的會員。他在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建立了十三號清真寺,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建立了十四號清真寺,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建立了十五號清真寺。每個月都有數以百計的非裔美國人加入伊斯蘭國度。
除了卓越的演說技巧,馬爾科姆·X的身材亦讓人印象深刻。他身高6英尺3英寸(1.91m),體重180磅(82kg)。一位作家稱他“身材魁梧(powerfully built)”,另一位則評價他“英俊迷人.....總是把自己收拾得一塵不染(mesmerizing handsome ... and always spotlessly well-groomed)”。
辛頓·約翰遜事件
馬爾科姆·X第一次在美國公眾面前露臉是在1957年,當時一位名叫辛頓·-約翰遜(Hinton Johnson)的伊斯蘭國度成員被兩名紐約市警察毆打。1957年4月26日,約翰遜和兩個路人(亦為伊斯蘭國度成員)看見幾個警察在用警棍毆打一個非裔美國人。約翰遜和同伴見狀試圖介入,叫道:“你不是在阿拉巴馬....這裡是紐約(You're not in Alabama ... this is New York)!”。其中一個警察轉向約翰遜並狠狠地揍了他一頓,事後約翰遜被確診為腦挫傷(Brain contusions)和硬膜下出血(Subdural hemorrhaging)。所有當事的四名非裔美國人被逮捕。被證人提醒后,馬爾科姆·X和一小群穆斯林前往警察局要求探視約翰遜。警方開始時拒絕了探視,但穆斯林一直在堅持而且人數越聚越多,達到了五百人。警方最終允許馬爾科姆·X和約翰遜談話。談話之後,馬爾科姆·X堅持要求安排一輛救護車送約翰遜去哈萊姆的醫院治療。
約翰遜的傷勢在醫院得到治療以後就被送返警察局,那時候警局外面已經聚集了四千人。在警局內,馬爾科姆·X 和一名律師正在辦理其中兩名穆斯林的保釋手續。約翰遜不準保釋,警方表示,在次日約翰遜被提審之前他不準返回醫院。考慮到事態成了僵局,馬爾科姆·X走出警察局對人群做了個手勢。伊斯蘭國度成員見狀靜靜地離場了,其他人也隨之散去。一位警察告訴《紐約阿姆斯特丹新聞報(New York Amsterdam News)》:“沒人有(馬爾科姆·X)那麼大能耐(No one man should have that much power)”。一個月內,紐約市警察部門安排了對馬爾科姆·X的持續監控,紐約市警方也向馬爾科姆曾經生活過的城市的政府機關和服刑過的監獄查詢了他的信息。大陪審團拒絕起訴毆打了約翰遜的警察。同年10月份,馬爾科姆·X發了一封怒氣沖沖的電報給紐約市警察局長。很快地,警方安排了卧底警察滲透進伊斯蘭國度。
聲名鵲起
在1950年代後期,馬爾科姆·X開始使用馬爾科姆·夏巴茲(Malcolm Shabazz)或馬立克·艾爾-夏巴茲(Malik el-Shabazz)這兩個新名字,儘管外界普遍將他稱作馬爾科姆·X。他對時事和焦點的評論被印在宣傳品上發放、或者在廣播和電視上大肆宣揚,1959年紐約市新聞電視廣播播出了以他為主角的伊斯蘭國度紀錄片《因恨生恨(The Hate That Hate Produced)》。
在1960年9月於紐約召開的聯合國大會上,馬爾科姆·X受幾個非洲國家邀請出席。馬爾科姆和時任埃及總統賈邁勒·阿卜杜勒·納賽爾幾內亞國父艾哈邁德·塞古·杜爾(Ahmed Sékou Touré )、尚比亞國父肯尼思·戴維·卡翁達(Kenneth David Kaunda)會面。時任古巴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Fidel Castro)亦出席了那次會議,他和作為哈萊姆區社區領袖歡迎委員會一份子的馬爾科姆·X公開會面。由於卡斯特羅對馬爾科姆·X印象深刻,隨即提議二人私下會談,經過兩小時的談話,卡斯特羅邀請馬爾科姆·X訪問古巴。
伊斯蘭國度的宣傳和教義
自1952年伊斯蘭國度接納馬爾科姆·X至1964年他破門出教,馬爾科姆·X改進了伊斯蘭國度的一些教義,包括如下的幾個信仰:
黑人是人類在世界上的初始人種。
白人是“惡魔”。
黑人比白人更優越,以及白人即將滅亡。
在那段時間裡,很多白人和一部分黑人對馬爾科姆·X和他所發表的言論感到十分害怕。因為他和伊斯蘭國度被描述成煽動族群仇恨,宣揚黑人至上主義、種族主義、暴力、種族隔離主義,這些都被視為是對族群和諧的威脅。馬爾科姆·X還被指控為反猶太主義起訴過。1961年,馬爾科姆·X於一次伊斯蘭國度集會時站在美國納粹黨(American Nazi Party)頭子喬治·林肯·洛克威爾(George Lincoln Rockwell)身邊。洛克威爾宣稱,黑人民族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有相似的地方。黑人民權運動的目標之一是終止剝奪非裔美國人的選舉權,但伊斯蘭國度卻禁止其成員參加投票或其他方面的政治活動。民權運動團體公開譴責馬爾科姆·X和伊斯蘭國度為不負責任的極端分子(irresponsible extremists),他們的觀點不代表非裔美國人。
馬爾科姆·X也同樣地批評了民權運動。他稱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為“蠢貨(chump)”,稱其他的民權運動領袖為“白人當局的走狗("stooges" of the white establishment)”。他把1963年的“進軍華盛頓(March on Washington,編者註:這是一場於1963年8月28日發生在華盛頓的大型遊行和集會活動,當時約有25萬黑人和6萬白人參加,馬丁·路德·金在當天於在林肯紀念堂發表的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稱為“鬧劇華盛頓(The farce on Washington)”。馬爾科姆·X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黑人會對那次集會如此興奮,他說道:“這次活動是由白人負責運作的,而且是在一個已經死了一百多年的哪怕是生前也不喜歡我們(黑人)的總統的雕塑前搞的(run by whites in front of a statue of a president who has been dead for a hundred years and who didn't like us when he was alive)。”
當民權運動反抗種族隔離制度時,馬爾科姆·X則主張非裔美國人和白人的完全隔離。他提出非裔美國人應該返回非洲,並在那裡建立一個臨時性的美國黑人國家。他反對民權運動的非暴力主張,他認為黑人應該用“一切必要手段(by any means necessary)”保衛自己和使自己進步。馬爾科姆·X的演講對觀眾有強大的感染力,特別在北部和西部城市的黑人里得到廣泛響應。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對“被告知坐等自由、正義、平等、尊敬”這些觀點以及感到厭倦(‌tired of being told to wait for freedom, justice, equality and respect),覺得馬爾科姆·X說出了他們心裡的怨氣,這一套比民權運動的宣傳好多了。
馬爾科姆·X對伊斯蘭國度成員的影響
馬爾科姆·X被普遍認為是伊斯蘭國度內繼以利亞·默罕默德之外最出名的人物。伊斯蘭國度的成員由1950年代早期的500人猛增至1960年代早期的25,000人另一種說法是從1,200人增至50,000 或7,5000人),這一切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馬爾科姆·X 。
馬爾科姆·X鼓動卡修斯·克萊(Cassius Clay,後來他改名叫默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但他為中國人熟知的名字是“拳王阿里”)也加入伊斯蘭國度,這兩人關係走得很近。1964年1月,克萊帶馬爾科姆·X及其家人到邁阿密區觀看他備戰索尼·利斯頓Sonny Liston)的訓練。當馬爾科姆·X離開伊斯蘭國度以後,他試圖說服克萊改信遜尼派,但克萊和他斷絕了來往。馬爾科姆遇刺后,克萊在追憶這位故人時寫道:“和馬爾科姆的絕交是我這輩子犯下的最讓我後悔的錯誤之一,我希望能夠親自向他道歉,因為在很多事情上面他是對的,但在我有機會這麼做之前他就遇害了...如果不是遇到馬爾科姆的話,我就不會成為穆斯林;如果一切能重頭再來的話,我是絕對不會和他割席的(Turning my back on Malcolm was one of the mistakes that I regret most in my life. I wish I'd been able to tell Malcolm that I was sorry, that he was right about so many things. But he was killed before I got the chance ... I might never have become a Muslim if it hadn't been for Malcolm. If I could go back and do it over again, I would never have turned my back on him.)。”
被馬爾科姆·X指導過的路易斯·X( Louis X,後來他改名為路易斯·法拉汗[Louis Farrakhan])後來成了伊斯蘭國度的領導人。馬爾科姆·X亦是其上司以利亞·默罕默德之子華萊士·迪恩·默罕默德(Wallace Deen Muhammad)的良師益友。華萊士曾告訴馬爾科姆·X他對他父親的“非正統”伊斯蘭理論持懷疑態度。華萊士·迪恩·默罕默德曾數次被伊斯蘭國度開除會籍,但最終他還是重新回歸。

幻滅后離去

在1962和1963年期間,一些事情的發生使得馬爾科姆·X重新評估和伊斯蘭國度的關係,特別是和以利亞·默罕默德的關係。
伊斯蘭國度對洛杉磯警方的暴行無動於衷
在1961年末,伊斯蘭國度成員與洛杉磯中南部的警察發生了幾起暴力衝突,有很多穆斯林因此被捕。儘管這些人被無罪釋放,但是局勢驟然緊張了。1962年4月27日午夜剛過,兩名洛杉磯警察在沒有做出挑釁行為的情況下於二十七號清真寺外邊被幾個穆斯林撞倒並打了一頓。一大群憤怒的穆斯林隨即湧出清真寺。警方試圖威脅人群。推搡中一名警察被人群繳了械,而他的同僚被第三名警察開槍射中了肘部。超過70名後備警力隨後趕到,警方突襲了清真寺並隨意毆打伊斯蘭國度成員。警方開槍擊中了7名穆斯林,其中包括威廉·X·羅傑斯(William X Rogers),他被擊中背部導致終身癱瘓。一位名叫羅納德·斯托克斯(Ronald Stokes)的朝鮮戰爭老兵亦是該事件的受害者之一,他將手舉過頭頂投降時被從後方擊中,當場死亡。
一些穆斯林在事後被起訴,但是警方卻沒有被起訴。更有甚者,驗屍官認為斯托克斯被殺是正當合理的。在馬爾科姆·X看來,(警方)對清真寺的褻瀆是要受到暴力回應的,他使用的方法後來被法拉汗稱為“他曾經的流氓作風(Gangster like past)”:馬爾科姆·X聚集了數百名伊斯蘭國度的成員並打算用暴力對付警方。馬爾科姆·X尋求以利亞·默罕默德的批准,但是被後者拒絕。馬爾科姆·X對這個答覆十分震驚。馬爾科姆·X也談到伊斯蘭國度將與民權運動、當地的黑人政客以及其他的宗教團體合作,這些都被默罕默德拒絕了。路易斯·X認為這件事情是馬爾科姆·X和以利亞·默罕默德關係惡化的轉折點。
以利亞·默罕默德的私生活不檢點
有謠言說默罕默德跟伊斯蘭國度的年輕女秘書有婚外情,這是嚴重違法伊斯蘭國度教義的。剛開始的時候,馬爾科姆·X不願意相信傳言。面對著一些女性提出的指控,馬爾科姆在和默罕默德之子華萊士談話之後選擇相信他父親的清白。但是在1963年默罕默德坐實了謠言,還試圖引用一些聖賢的先例來為自己辯解。
伊斯蘭國度對馬爾科姆評述肯尼迪案的回應
1963年12月1日,當被問及對約翰·肯尼迪遇刺有何看法時,馬爾科姆·X答道:“這案子不過是雞回窩歇息(編者註:這是英語俗語,在此可以理解為惡有惡報或者自食其果。)而已(it was a case of "chickens coming home to roost")”。他又補充道:“惡有惡報不會使我難過,而會使我高興(chickens coming home to roost never did make me sad; they've always made me glad)”。《紐約時報》寫道:“在對於肯尼迪先生進一步的批評里,這位穆斯林領袖提到了剛果領導人盧蒙巴的遇害(編者註:在美國為首的聯合國部隊的默許下,盧蒙巴被國內反對派殺害)、民權運動領袖梅加·埃弗斯(Medgar Evers)的遇害(編者註:在FBI和美國警方的“默許”下,埃弗斯在1963年6月12日於自家門前被白人極端主義者開槍打中心臟,送醫后不治身亡)和伯明翰第十六大街浸信會教堂爆炸案(16th Street Bapist Church Bombing,編者註:1963年9月15日,4名3K黨成員在阿拉巴馬州伯明翰的第十六大街浸信會教堂引爆了炸藥,事件造成4名黑人少女死亡,22人受傷),以上這些例子,”馬爾科姆說道,“就是肯尼迪惡有惡報的證明(in further criticism of Mr. Kennedy, the Muslim leader cited the murders of Patrice Lumumba, Congo leader, of Medgar Evers, civil rights leader, and of the Negro girls bombed earlier this year in a Birmingham church. These, he said, were instances of other 'chickens coming home to roost')。”這番言論遭到公眾普遍反對。伊斯蘭國度發了一封弔唁信給肯尼迪的家人,並下令其下屬幹部不許對肯尼迪遇刺事件發表評論,還公開譴責了他們之前的明星人物馬爾科姆·X。馬爾科姆·X在事後保留了他的伊斯蘭國度部長職務,但是在90天內不許發表公開講話。
媒體對馬爾科姆·X的關注更甚默罕默德
馬爾科姆·X一時成了媒體寵兒,一些伊斯蘭國度成員相信他將威脅到默罕默德的領導地位。公眾甚至對馬爾科姆·X自傳表示出興趣,記者兼作家路易斯·洛馬克斯(Louis Lomax)在1963年寫了一本關於伊斯蘭國度的書《語出之時(When the Word Is Given)》,馬爾科姆·X的照片被作為該書的封面。洛馬克斯重製了馬爾科姆·X的五場演講,而他只重製了默罕默德的一場。上述一切都使得默罕默十分嫉恨。
馬爾科姆·X曾對此評價說:“‘媒體’是世界上最強力的實體。他們有能力把黑的說成白的,或者把白的說成黑的,這就是他們的能力。他們控制著大眾的思維。他們很善於扮演塑造形象的角色,可以讓施害者看起來像被害者,被害者看起來像施害者。這就是輿論,不負責任的輿論。它使得無辜者看起來像是有罪的,而有罪的人卻看起來像無辜的。如果你對此漠不關心的話,報紙會讓你恨那些被壓迫的人,以及愛那些壓迫別人的人。”
脫離伊斯蘭國度
1964年3月8日,馬爾科姆·X公開宣布脫離伊斯蘭國度組織。他仍是個穆斯林,但是覺得伊斯蘭國度會在其僵化死板的教條下“越走越遠(gone as far as it can)”。他表示他正在建立一個黑人民族主義的組織,其目的是提高非裔美國人的政治意識。他還表達了願意與其他民權運動領袖合作的意願,而這些事情是之前以利亞·默罕默德禁止他做的。

脫離伊斯蘭國度后的活動

1964年3月26日馬爾科姆·X和馬丁·路德·金的唯一一次見面
脫離伊斯蘭國度以後,馬爾科姆· X 成立了穆斯林清真寺社團(Muslim Mosque, Inc. MMI)以及宣揚泛非主義(Pan-Africanism)的非裔美國人團結組織(Organization of Afro-American Unity,OAAU)。1964年3月26日,馬爾科姆·X 和馬丁·路德·金在華盛頓出席美國參議院關於1964年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 1964)的討論時見了面,這是二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見面,而且時間也僅僅夠拍張照片。同年4月份,馬爾科姆·X發表了題為《選票還是子彈(The Ballot or the Bullet)》的演說,馬爾科姆·X建議非裔美國人明智地行使投票權,但是警告說如果政府繼續防止非裔美國人得到完全平等,那非裔美國人就有必要拿起武器。
脫離伊斯蘭國度數周后,一些遜尼派穆斯林鼓動馬爾科姆·X學習他們的信仰,後者很快地改奉遜尼派。
麥加朝覲
1964年4月,馬爾科姆·X在他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姐姐艾拉·利托·柯林斯的資助下飛往沙烏地阿拉伯吉達,以此開始了麥加朝覲之行,這是每一位有經濟和有體力的成年穆斯林都負有的宗教義務。馬爾科姆·X 的行程在吉達被耽誤了一陣子,因為他持有美國公民身份但又不會講阿拉伯語,導致其穆斯林身份被質疑。馬爾科姆· X 後來收到了一本埃及外交官阿卜杜勒·拉赫曼·哈桑·阿扎姆(Abdul Rahman Hassan Azzam)寫的《默罕默德永恆的訊息(The Eternal Message of Muhammad)》和簽證批准文件,他隨即聯繫了那本書的作者阿扎姆。在阿扎姆的兒子的安排下,馬爾科姆被釋放並得以借住到前者的一套酒店套房裡。翌日早上,馬爾科姆· X 得知沙特王儲費薩爾親王(Prince Faisal)已經把他列為國賓。又過了幾天,完成了朝覲儀式的馬爾科姆· X 得到了費薩爾親王的接見。
馬爾科姆· X 隨後說道,所有膚色的穆斯林,從白皮膚藍眼睛的到黑皮膚的非洲人,大家一律平等,這使他覺得伊斯蘭教將是一個解決種族主義問題的方法。
馬爾科姆·X 在完成朝覲以後開始宣揚種族融合併反對種族主義,這時他被稱作艾爾-哈吉·馬立克·艾爾-夏巴茲(el-Hajj Malik el-Shabazz,阿拉伯語:الحاجّ مالك الشباز),這名字的意思是尊敬的艾爾-哈吉,這是完成了麥加朝覲時取的名字。
非洲之行
早在1959年,馬爾科姆·X已經先後訪問過阿拉伯聯合共和國(United Arab Republic,註:一個由埃及和敘利亞於1958年組成的泛阿拉伯國家,1961年敘利亞退出后名存實亡)、蘇丹奈及利亞迦納這些國家,為的是幫以利亞· 默罕默德安排一次非洲之行。1964年麥加朝覲后,馬爾科姆· X 開始第二次非洲之行。他先在5月底飛回美國,隨後在6月再一次飛往非洲。在埃及、衣索比亞坦噶尼喀(Tanganyika,編者註:該地區1961年宣告獨立,次年改為共和國。1964年同桑給巴爾組成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奈及利亞、迦納、幾內亞、蘇丹、塞內加爾賴比瑞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這些地方,馬爾科姆· X 得到了當地官員的接見並接受媒體採訪,還上了廣播電台和電視台的節目。在開羅,他代表OAAU(非裔美國人團結組織)出席了非洲統一組織第二次會議。在第三次行程的結尾,他見到了幾乎所有傑出的非洲領導人。例如時任迦納總統誇梅·恩克魯瑪(Kwame Nkrumah)、時任埃及總統納賽爾和時任阿爾及利亞總統艾哈邁德·本·貝拉(Ahmed Ben Bella)都邀請他在本國政府內任職。馬爾科姆· X 在伊巴丹大學(University of Ibadan,位於奈及利亞西南部城市伊巴丹)發表了演講后,奈及利亞穆斯林學生協會(Nigerian Muslim Students Association)授予他“ Omowale(約魯巴語,意思是遊子回家[the son who has come home])”的榮譽稱號。他後來說這是他獲得過的至上榮耀。
遊歷英法
1964年11月23日,馬爾科姆· X 從非洲回國的路上途經巴黎,他在巴黎第五區的互助之家(Salle de la Mutualité)發表了講話。一周后的11月30日,馬爾科姆· X 飛往英國,隨後在12月3日參加了牛津大學辯論社(Oxford Union Society)的一場辯論會。辯題來自於稍早前的美國總統候選人巴里·戈德華特(Barry Goldwater)的一次講話:“捍衛自由時極端主義並非罪惡;追求公義時溫和剋制並非美德("Extremism in the Defense of Liberty is No Vice; Moderation in the Pursuit of Justice is No Virtue)”。 馬爾科姆· X 對此表示贊同,並且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辯論中去,BBC亦因此進行國電視轉播。
1965年2月5日,馬爾科姆· X 再次飛往英國並於2月8日在倫敦出席了非洲組織理事會(Council of African Organizations)第一次會議。翌日他試圖再次遊覽法國,但被拒絕入境。
同年2月12日,馬爾科姆· X 來到伯明翰附近的斯梅西克(Smethwic),那裡的英國保守黨贏得了1964年大選的國會席位。在選舉期間保守黨支持者使用的標語把整個小鎮變成了種族歧視的代名詞,比如“如果你想要個黑鬼住在你隔壁,那就投票給工黨吧(If you want a nigger for a neighbour, vote Labour)。”馬爾科姆· X 把斯梅西克的少數族裔居民比作希特勒統治下的猶太人,說道:“我不會等到斯梅西克的法西斯分子把毒氣室都建起來的(I would not wait for the fascist element in Smethwick to erect gas ovens)。”
返回美國
回到美國之後,馬爾科姆· X 出席了很多會議和講座。他經常在MMI 和 OAAU 的會議上發表講話,並已經成為了大學校園裡最受歡迎的演講者之一。馬爾科姆· X 的第一助理後來寫道:“大學生們對他的每次演講都表示歡迎(welcomed every opportunity to speak to college students)”。他還出席美國社會主義工人黨(Socialist Workers Party)的會議,在他們的激進勞工論壇(Militant Labor Forum)上發言。美國作家羅伯特·佩恩·沃倫(Robert Penn Warren)在創作《誰為黑人發聲(Who Speaks for the Negro)》時專門採訪了馬爾科姆· X 關於種族隔離和伊斯蘭國度的問題,後來該書在1965年出版。

來自伊斯蘭國度的恫嚇及死亡威脅

整個1964年裡,隨著馬爾科姆· X 與伊斯蘭國度的衝突日趨頻繁,他因此多次被威脅。
2月份,七號清真寺的一位領導人命令炸掉馬爾科姆· X 的汽車。3月份,默罕默德告訴伊斯蘭國度在波士頓的部長路易斯·X 說:“像馬爾科姆那樣的偽君子應該被斬首(hypocrites like Malcolm should have their heads cut off)” 。非裔美國人報紙《默罕默德講話(Muhammad Speaks)》在4月10日刊登了一副跳動的馬爾科姆· X 被砍下的頭顱的卡通畫( featured a cartoon depicting Malcolm X's bouncing, severed head)。
6月8日,在FBI的監控錄音里,貝蒂·夏巴茲(馬爾科姆·X的妻子)在電話里對她丈夫說她“生不如死(as good as dead)”。4天後,FBI收到線報稱“馬爾科姆·X就要被幹掉了(Malcolm X is going to be bumped off)”。同是在6月,伊斯蘭國度宣布收回馬爾科姆· X 位於紐約皇後區東艾姆赫斯特(East Elmhurst, Queens, New York)的住宅,馬爾科姆及其家人被勒令搬出。但在1965年2月14日晚上,也就是推遲驅逐聽證會的前一天,房子被火燒了。
7月9日,默罕默德的助手約翰·阿里(John Ali,此人疑為FBI卧底特工)提到馬爾科姆·X時說道:“任何敢於反對尊敬的以利亞·默罕默德的人,性命危矣(Anyone who opposes the Honorable Elijah Muhammad puts their life in jeopardy)”。在記錄默罕默德12月4日的講話時,路易斯·X 寫道“馬爾科姆這樣的人該死(such a man as Malcolm is worthy of death)”。
1964年9月,《烏木(Ebony)》雜誌刊登了一副馬爾科姆·X 對面這些死亡威脅的照片,照片里馬爾科姆·X 拿著一支M1卡賓槍向窗外窺視。

遇刺

1965年2月19日,馬爾科姆·X 告訴採訪他的作家戈登·帕克斯(Gordon Parks)說,伊斯蘭國度已經試著殺掉他了。在1965年2月21日,馬爾科姆·X 在曼哈頓奧杜邦舞廳(Manhattan's Audubon Ballroom)正準備出席OAAU的活動時,現場的400名觀眾當中有人大叫道:“黑鬼,把你的手從我口袋裡拿出來(Nigger! Get your hand outta my pocket!)。”當馬爾科姆·X 和他的保鏢試圖制止騷亂時,一個人衝上前用鋸短的獵槍擊中了他的胸部,另外兩人衝上舞台用半自動手槍開火。馬爾科姆·X在被送往哥倫比亞長老會醫院(Columbia Presbyterian Hospital,今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后不久,在下午3點30分被宣告死亡。屍檢表明,其胸部、左肩膀、手臂和大腿共有21處槍傷,其中有10處是由最開始的獵槍發射的鉛彈造成的。
其中一個槍手是伊斯蘭國度成員,名叫塔爾馬吉·海耶(Talmadge Hayer,也叫做托馬斯·哈根[Thomas Hagan]),他在警察到來之前遭到了群眾的毆打。目擊者指認另外兩名槍手分別是諾曼·3X·巴特勒(Norman 3X Butler)和托馬斯·15X·約翰遜(Thomas 15X Johnson),這兩人都是伊斯蘭國度成員。1966年3月,這三人都被判謀殺罪並處以終身監禁。在審訊時,海耶認了罪,但是除了斷言巴特勒和約翰遜不是幫凶以外,他拒絕指認其他幫凶。在1977年和1978年,海耶簽署了宣誓書,再次聲明巴特勒和約翰遜是無辜的,供出了其他四名參與此次謀殺策劃的伊斯蘭國度成員的名字。這些宣誓書並未導致案子重新審判。
巴特勒後來改名叫穆罕默德·阿卜杜勒·阿齊茲(Muhammad Abdul Aziz),他在1985年被假釋,在1998年成為了哈萊姆七號清真寺的頭目,他一直宣稱他是無辜的。約翰遜在牢里改名叫哈利勒·伊斯蘭(Khalil Islam),拒絕了伊斯蘭國度的教義並改信遜尼派。他在1987年被釋放,直到2009年8月去世前他一直宣稱自己是無辜的。海耶在牢里亦拒絕了伊斯蘭國度的教義並改信遜尼派,他還改名叫“穆賈哈·哈利姆(Mujahid Halim,也可以理解成聖戰者哈利姆)”。他於2010年被假釋。
CNN的特別報道《見證:馬爾科姆·X 遇刺案(Witnessed: The Assassination of Malcolm X)》在2015年2月17日播出,節目里採訪了幾位曾經和馬爾科姆共事的人,包括A·.彼得·貝利(A. Peter Bailey )、厄爾·格蘭特(Earl Grant)和馬爾科姆的女兒伊莉亞斯·夏巴茲。
一般認為,從1965年2月23日至26日有大約14,000至30,000弔唁者(馬爾科姆·X 的自傳中說有22,000人 )來到哈萊姆的聯合殯儀館(Unity Funeral Home in Harlem)。在2月27日的葬禮上,為了讓基督上帝教會信仰神殿(Faith Temple of the Church of God in Christ)外邊數以千計的座位上的弔唁者能聽到葬禮的過程,會場專門設置了高音喇叭,當地的電視台也進行著實況轉播
出席葬禮的民權運動領袖有約翰·劉易斯(John Lewis)、貝亞德·魯斯丁(Bayard Rustin)、詹姆斯·福曼(James Forman)、詹姆斯·法默(James Farmer)、傑西·格雷(Jesse Gray)和安德魯·楊(Andrew Young)。 演員兼藝術家奧西·戴維斯(Ossie Davis)朗讀了悼詞,稱馬爾科姆·X 是“我們閃亮的黑王子...一個從容赴死的人,因為他如此地愛我們(our shining black prince ... who didn't hesitate to die, because he loved us so)”。
馬爾科姆· X 下葬於紐約哈茨代爾的芬克里夫墓園(Ferncliff Cemetery in Hartsdale, New York)。他生前的友人們自己拿起掘墓人的鏟子完成了埋葬。
演員兼藝術家魯比·迪(Ruby Dee)和胡安妮塔·波蒂埃(Juanita Poitier,美國導演、演員西德尼·波蒂埃[Sidney Poitier]之妻)為馬爾科姆· X 的家人生計和子女教育籌款。
公眾反應
公眾對馬爾科姆· X 的遇刺案反應不一。在給貝蒂·夏巴茲的一封電報中,馬丁·路德·金錶達了他的悲痛:“你丈夫的遇刺令人震驚和悲痛(the shocking and tragic assassination of your husband)。”
以利亞·默罕默德在2月26日年度救世主日(Savior's Day,伊斯蘭國度的假日)大會上說:“馬爾科姆· X 得到了他想要的了(Malcolm X got just what he preached)”,但是否認參與了謀殺。“我們不想殺死馬爾科姆,也不會試著去殺他(We didn't want to kill Malcolm and didn't try to kill him)”默罕默德說道。後來又補充道:“我們知道如此無知、愚蠢的教義會把他帶向他的末路(We know such ignorant,foolish teachings would bring him to his own end)。”
美國黑人作家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曾是馬爾科姆· X 生前好友,他在倫敦聽到了後者遇刺的消息。他十分憤慨地對採訪他的記者說:“是你乾的!就因為你---這個創造了白人至上主義的傢伙---所以這個人死了,你沒有罪過,但你確實幹過了...你的磨坊,你的城市,你對大陸的強佔開始了這一切(You did it! It is because of you—the men that created this white supremacy—that this man is dead. You are not guilty, but you did it ... Your mills, your cities, your rape of a continent started all this)”。
紐約郵報》寫道:“甚至是他最尖酸的評論家們也意思到他的睿智---經常是狂野、不可預測和離經叛道的,但儘管如此有些承諾現在必須保持無法兌現(even his sharpest critics recognized his brilliance—‌often wild, unpredictable and eccentric, but nevertheless possessing promise that must now remain unrealized)。”《紐約時報》寫道,“馬爾科姆· X 是一個‘非凡而偏執的人,(an extraordinary and twisted man),他‘把很多實在的天賦用於邪惡的目的(who "turn[ed] many true gifts to evil purpose)’,因此他的生命被‘奇怪和可憐的事情浪費了(strangely and pitifully wasted)’”。《時代周刊》把他稱作“一個以暴力為信條的無恥的”煽動者("an unashamed demagogue" whose "creed was violence.")。
在美國之外,特別是非洲地區,輿論對馬爾科姆遇刺普遍抱有同情。《奈及利亞每日時報(The Daily Times of Nigeria )》寫道,馬爾科姆· X 會在“英靈殿里有一席之地(have a place in the palace of martyrs)”。《迦納時報(The Ghanaian Times )》將其比作約翰·布朗(John Brown,美國廢奴主義者)、梅加·埃弗斯和盧蒙巴等人,並將其入選“一群為了自由事業而殉難的非洲人和美國人(a host of Africans and Americans who were martyred in freedom's cause)”。中國的《人民日報》寫道,馬爾科姆· X 是一個被“統治階層和種族主義者”殺死的烈士;對於他的犧牲,報紙寫道:“面對帝國主義者的壓迫,必須以暴制暴。”同為中國出版的《光明日報》也寫道:“馬爾科姆是因為他為之奮鬥的自由和平權而被謀殺的。”古巴《西班牙世界報(El Mundo)》把馬爾科姆的遇刺描述成“又一起種族主義者用暴力對抗消滅種族歧視而犯下的罪行(another racist crime to eradicate by violence the struggle against discrimination)”。
陰謀指控
幾天之內,有關誰應該對刺殺負責的問題被大眾討論著。在2月23日,爭取種族平等大會(Congress of Racial Equality)領導人詹姆斯·法默(James Farmer)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當地的毒販應該為此負責,而不是伊斯蘭國度。其他人認為責任紐約市的警察、FBI、CID應該為此負責,因為刺殺發生時現場缺乏警方的保護,以致於刺客輕易進入了奧杜邦舞廳,而且事後警方對犯罪現場的保護亦相當不力。
在1970年代,公眾聽說了FBI的反情報程序(COINTELPRO)和其他旨在1950至1960年期間滲透和干預民權運動組織的秘密活動。伊斯蘭國度的全國秘書(national secretary)約翰·阿里就被認為是FBI的卧底特工。馬爾科姆· X 曾向記者透露,阿里曾經加劇他和默罕默德的緊張關係,他認為阿里是他在伊斯蘭國度里領導層里的“死敵(archenemy)”。阿里曾經和謀殺馬爾科姆· X 的兇手之一的塔爾馬吉·海耶在行兇前夜見過面。
夏巴茲(馬爾科姆)一家認為認為路易斯·法拉汗參與了對馬爾科姆· X的刺殺。在1993年,路易斯·法拉汗在一次演講當中似乎承認了伊斯蘭國度與刺殺有關:“馬爾科姆是你們的叛徒還是我們的叛徒?如果我們用對付伊斯蘭國度叛徒的方法來對付他的話,你們到底要怎麼做?伊斯蘭國度有能力處理叛徒、兇手和變節者(Was Malcolm your traitor or ours? And if we dealt with him like a nation deals with a traitor, what the hell business is it of yours? A nation has to be able to deal with traitors and cutthroats and turncoats.)。”
在CBS於2000年5月份播出的《60分鐘》採訪節目里,法拉汗提到了一些事情,表明了馬爾科姆· X 的遇刺可能因他而起的。“用我說過的話來表達的話我可能是同謀(I may have been complicit in words that I spoke)”,他說道,又補充道“我意識並後悔了,有人因為我說過的話丟了性命(I acknowledge that and regret that any word that I have said caused the loss of life of a human being)”。幾天後法拉汗否認了“下令刺殺(ordered the assassination)”馬爾科姆· X ,儘管他承認了他“創造了一個最終導致馬爾科姆· X 被刺殺的氛圍(created the atmosphere that ultimately led to Malcolm X's assassination)”。
對於何人應對刺殺事件負責一直沒有共識。在2014年8月份,有人開始用白宮在線請願機制(White House online petition mechanism)呼籲政府公開那些仍然封存的未經修改的關於馬爾科姆· X 遇刺案的文件。在2019年1月份,馬爾科姆· X,約翰·F·肯尼迪、馬丁·路德·金、羅伯特·F·肯尼迪等人的家屬和幾十名美國人一起簽署了公開呼籲聲明真相與和解委員會(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說服美國國會或者司法部重啟關於1960年代的上述四位領袖遇刺案。

馬爾科姆· X 的個人思想

除了他本人的自傳以外,馬爾科姆· X 沒有留下任何出版物。他的哲學思想幾乎來自他在1952年到他去世這段時間裡的演講和採訪。他的很多演講,特別是最後一年裡的,被錄下來公開出版。
馬爾科姆· X 曾說過:“開明的白人和保守的白人只有一點不同,那就是開明的比保守的更不實誠(The white liberal differs from the white conservativeonly in one way:the liberal is more deceitful than the conservative.)”。
當他還是伊斯蘭國度的成員時,馬爾科姆· X 向別人傳授組織的信仰,他的演講經常以“光榮的的以利亞·默罕默德教導我們...(The Honorable Elijah Muhammad teaches us that ...”)開頭。就現在來看,如果把伊斯蘭國度的教義剝離之後,幾乎看不出來他個人的想法。當他在1964年脫離伊斯蘭國度后,他把自己比作一個腹語表演里的假人,他只能說以利亞·默罕默德要他說的話。
馬爾科姆· X 教導別人說,黑人時世界上的初始人種,白人則是有邪惡科學家雅庫布(Yakub,伊斯蘭國度教義當中的一個黑人科學家,據說他在6600年前就開始創造白人)創造出來的一種惡魔。伊斯蘭國度認為黑人比白人更優越,並且白人的滅亡時刻即將到來。當在演講中被問及為何白人是惡魔的時候,馬爾科姆· X 答道:“歷史證明了白人是惡魔(history proves the white man is a devil)”。馬爾科姆· X 解釋道:“任何做出姦淫擄掠、奴役壓榨、向別人扔炸彈這些事情的...除了惡魔還有別的嗎(Anybody who rapes, and plunders, and enslaves, and steals, and drops hell bombs on people ... anybody who does these things is nothing but a devil)”。
在馬爾科姆· X 脫離伊斯蘭國度后,可以從他的一些言論發現其個人思想的轉變。
馬爾科姆· X 曾說:“2200萬非裔美國人共同的目標是像個人那樣被尊重...我們永遠無法在美國得到公民權利直到我們先得到人權。我們永遠不會被認為是公民直到我們被認為是人...就像我們在南非和安哥拉的兄弟姐妹們的人權被侵犯被當成國際問題時南非和安哥拉的種族主義者被聯合國其他獨立國家政府攻擊一樣,一旦處境悲慘的2200萬非裔美國人的問題上升到人權高度時就會變成國際問題,並成為其他文明的政府的直接關注對象;到時候我們可以把種族主義的美國政府送上世界法庭面前,揭露他們的罪行。”
脫離伊斯蘭國度之後,馬爾科姆· X 宣稱他願意和其他民權運動領袖合作,即使他主張後者的一些政策應該改變。他感到號召為民權而鬥爭的運動會把問題限定在美國,而把關注點放到人權上就會獲得國際關注。這次運動可以把它所有的不滿放到聯合國面前,馬爾科姆· X 表示在聯合國那裡,世界上新興的國家可以增加對他們的支持。
馬爾科姆· X 表明,如果美國政府不保護黑人,黑人應該保護他們自己。他說他和OAAU的成員決意在受到挑釁時保護自己,為了捍衛自由、正義和平等而採取“任何的必要手段(by whatever means necessary)”
馬爾科姆· X 強調說他的全球視野來自於他那些出國經歷。他還強調美國國內為平等而鬥爭的非裔美國人和那些為了自由而鬥爭的第三世界國家的“直接聯繫(direct connection)”。他說,非裔美國人把自己當成少數派的話,那就錯了,放眼全球,黑人是佔多數的。
在由社會主義工人黨發起的激進勞工論壇演講時,馬爾科姆· X 批判了資本主義。在一次演講后,當被問及他要什麼樣的政治經濟體系時,他答道,他不知道,但是那些第三世界新興獨立國家轉向社會主義絕不是巧合。有記者問他對社會主義有何看法,他反問記者說,這要看對黑人是否有好處了。當記者告訴他似乎(是對黑人)有好處的,馬爾科姆· X 便對那個記者說:“那我就要它了(Then I'm for it)”。
雖然他不再呼籲黑人與白人之間的隔離,馬爾科姆· X 還是繼續主張黑人民族主義,他稱之為非裔美國人的民族自決。在去世前一個月,馬爾科姆· X 在和北部非洲的白人革命者會談之後,他開始重新考慮對黑人民族主義的支持。
朝覲之後,馬爾科姆· X 明確表達了對白人和種族主義的觀點,這從哲學角度上看和他之前擔任伊斯蘭國度部長時期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在一封來自麥加的著名的信里,他寫道,他在朝覲時和白人相處的經歷使他“重新組織(rearrange)”了他對於種族的想法,“拋棄了他以前一切的言論(toss aside some of [his] previous conclusions)”。

個人生活


馬爾科姆·利托於1925年5月19日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他在家裡七個孩子里排行第四。利托的母親名叫露易絲·海倫·利托(Louise Helen Little),是一位來自格瑞那達的移民。利托的父親名叫厄爾·利托(Earl Little),是一位來自喬治亞的移民。 厄爾是一位坦誠的浸信會平信徒和演說者,他和妻子露易絲都是泛非主義活動家馬庫斯·加維(Marcus Garvey)的仰慕者。厄爾是全球黑人進步協會(Universal Negro Improvement Association ,UNIA)的地區領導,露易絲則在該組織內擔任秘書和“支部通訊員(branch reporter)”,負責將有關UNIA活動的新聞發送給《黑人世界周報(Negro World,編者註:該報紙為UNIA的喉舌)》。厄爾夫婦教育其子女要自立自強並要有身為黑人的自豪感。 馬爾科姆·X 後來說,他父親有四個兄弟死於白人的暴行。 
因為3K黨的威脅,厄爾參與UNIA活動被說成是“尋釁滋事(Spreading trouble )”,一家人於1926年搬至威斯康星州的密爾沃基(Milwaukee,Wisconsin),不久之後又搬至密歇根州的蘭辛(Lansing,Michigan)。在蘭辛,厄爾一家經常被一個叫黑色軍團(Black Legion,編者註:該組織由3K黨分裂出來的白人至上主義者組成)的白人種族主義團體騷擾。厄爾家於1929年被燒毀后,他起訴了黑色軍團。
在馬爾科姆六歲時,他的父親去世了,官方的說法是死於有軌電車事故,但他母親露易絲堅信丈夫是被黑色軍團謀殺的。關於白人種族主義者謀殺了父親的留言廣為流傳,令年幼的馬爾科姆深感不安。成年以後,馬爾科姆在被問及此事時表達了一些自相矛盾的觀點。經過和債權人的一番爭執,露易絲得到了名義上的1000美元人壽保險金(相當於2018年的16,000美元),這筆錢將以每月18美元的形式支付;但另一個問題是,大政策拒絕支付這筆錢,並宣稱厄爾是自殺身亡。為了維持生計,露易絲把花園的一部分租了出去,她的兒子們則要去打獵補貼家用。
1937年露易絲和一個男人好上了,但就在他們準備結婚時,那個男人拋棄了身懷六甲的她,從她和她孩子的生活里消失了。在1938年末,露易絲患上了神經衰弱,被送到卡拉馬祖州立醫院(Kalamazoo State Hospital)治療。她的孩子們被分來並由不同的寄宿家庭收養。在1963年露易絲出院后,馬爾科姆和他的兄弟姐妹們一直保護著她的安全。
婚姻與家庭
1955年,貝蒂·桑德斯(Betty Sanders)在馬爾科姆·X 的一次講座后邂逅了他,在當天的晚餐聚會又一次相遇。很快的,她經常出席他的講座。在1956年她加入了伊斯蘭國度,並把名字改成貝蒂·X 。因為一對一約會是違背伊斯蘭國度的教義的,所以馬爾科姆和貝蒂只能在幾十上百人場合的社交活動當中談情說愛,為此馬爾科姆·X 和她經常參加參觀紐約市博物館和圖書館的團體活動。
1958年,馬爾科姆·X 在一通由底特律打出的電話里向她求婚,於是他們兩天後就結婚了。他們育有六個女兒,分別是1958年出生的阿塔拉(Attallah,名字取自匈人國王阿提拉,但據阿塔拉·夏巴茲自己說Attallah這個名字不是來自阿提拉,而是來自阿拉伯語裡面“神的恩賜[the gift of God]”)、1960年出生的庫比拉(Qubilah,名字取自元世祖忽必烈)、1962年出生的伊莉亞斯(Ilyasah,名字取自伊斯蘭國度領導人以利亞·默罕默德)、1964年出生的加米拉·盧蒙巴(Gamilah Lumumba,名字取自埃及第二任總統賈邁勒·阿卜杜勒·納賽爾和剛果第一任總理帕特里斯·盧蒙巴)、1965年出生的雙胞胎瑪莉卡(Malikah)和瑪拉克(Malaak,這姐妹倆是遺腹子,她們的名字取自自己父親)。

後世紀念


馬爾科姆·X 曾被描述成最偉大的非裔美國人之一。他提升了美國黑人的自尊心,並把他們和非洲的歷史重新聯繫起來。他在美國的黑人社群里極大地推廣了伊斯蘭教。許多非裔美國人,特別是生活在美國北部和西部城市裡的黑人,感覺相較傳統的民權運動,馬爾科姆· X 更能表現出他們對於不平等的怨氣。一位傳記作家說道,通過表達他們所受的苦難,馬爾科姆·X “讓美國清楚如果不接受黑人的合理要求,則要付出代價(made clear the price that white America would have to pay if it did not accede to black America's legitimate demands)”。
在1960年代後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以馬爾科姆·X 和他的思想為基礎的激進黑人活動分子。黑人權力運動(The Black Power movement)、黑人藝術運動(the Black Arts Movement)以及廣為傳頌的口號“黑就是美(Black is beautiful)”,這些都源自馬爾科姆·X。
在1963年,馬爾科姆·X 開始和亞歷克斯·哈里(Alex Haley)合作撰寫《馬爾科姆· X 自傳(The Autobiography of Malcolm X)》。他告訴哈里說“如果在我活著的時候這本書能出版的話,它就是個奇迹(If I'm alive when this book comes out, it will be a miracle)”。哈里在馬爾科姆遇刺后數月才完成該書並出版。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年輕人對馬爾科姆·X 生平的興趣開始復甦。Hip-hop團體如全民公敵組合(Public Enemy)將馬爾科姆·X 視為偶像,他的肖像被展示在成百上千的家庭、辦公室和學校里,甚至被印到T恤和夾克上。這股風潮隨著改編自《馬爾科姆·X 自傳》的電影《黑潮( Malcolm X)》在1992年的上映達到頂峰。
1998年,《時代周刊》把《馬爾科姆·X 自傳》評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十本書之一。
在內布拉斯加州的北奧馬哈社區內的平尼克街3448號(3448 Pinkney Street in North Omaha, Nebraska)曾有一棟房子,那是馬爾科姆·X 出世后與家人的第一個住處。該房屋後來在1965年被不知情的新主人推倒了。該地點在1984年被收錄入美國國家歷史遺跡名錄(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在密歇根州的蘭辛,一個密歇根的歷史標記於1975年在馬爾科姆·X 幼時的住處被豎立起來。該城亦為哈吉·馬利克·沙巴茲學院( El-Hajj Malik El-Shabazz Academy)的所在地,這是一所非洲中心論的學校。這所學校坐落在馬爾科姆·X 上的小學建築內。
世界上很多城市都把馬爾科姆·X 的生日5月19日作為馬爾科姆·X 日,該節日最出名的一次慶祝活動發生在1971年的華盛頓。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伯克利,在1979年後馬爾科姆·X 日成為了該城的假日。
1987年,紐約市市長愛德·科克(Ed Koch)宣布哈萊姆的萊諾克斯大道(Lenox Avenue)改名為馬爾科姆· X 大道(Malcolm X Boulevard)。在紐約布魯克林區的里德大道(Reid Avenue)在1985年亦改名為馬爾科姆· X 大道。 新達德利街(New Dudley Street),位於波士頓的羅克斯伯里社區(Roxbury neighborhood of Boston),在20世紀90年代更名為馬爾科姆· X 大道。1997年,得克薩斯州達拉斯的奧克蘭大道(Oakland Avenue)被改名為馬爾科姆· X 大道。2010年,密歇根州蘭辛的主街(Main Street)被改名為馬爾科姆· X 大街(Malcolm X Street)。2016年,土耳其的安卡拉市把美國新大使館所在的街道用馬爾科姆· X 重新命名。
數十所學校以馬爾科姆· X 命名,包括新澤西州紐瓦克市的馬爾科姆· X ·夏巴茲高中(Malcolm X Shabazz High School)、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市的馬爾科姆·夏巴茲城市高中(Malcolm Shabazz City High School)和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馬爾科姆· X 學院(Malcolm X College)。建立在馬爾科姆·X 泛非主義思想的基礎上的馬爾科姆·X解放大學(Malcolm X Liberation University),於1969年在北卡羅來納州成立。
1996年,第一所以馬爾科姆· X 命名的圖書館馬爾科姆· X 圖書分館對外開放,該館坐落在聖迭戈公共圖書館藝術中心裡(Arts Center of the San Diego Public Library system)。
1999年,美國郵政署(U.S. Postal Service)推出了印有馬爾科姆· X 肖像的郵票。2005年,哥倫比亞大學宣布開放馬爾科姆·X 和貝蒂·夏巴茲紀念和教育中心(Malcolm X and Dr. Betty Shabazz Memorial and Educational Center)。該中心位於奧杜邦舞廳,也就是馬爾科姆·X 遇刺的地方。 收集有關馬爾科姆·X 的紙質資料的工作由朔姆堡黑人文化研究中心(Schomburg Center for Research in Black Culture)和亞特蘭大大學的羅伯特·W·伍德拉夫圖書館( Robert W. Woodruff Library)進行。

藝術形象


目前有關馬爾科姆·X 的作品羅列如下:
(1)接受非裔史觀后,馬爾科姆決定拋棄奴隸主賦予其家族的姓氏,代之以表示“未知”的代數符號“X”,改稱“馬馬爾科姆·X”——他本人以此化名做為抗議黑人遭受當時美國體制不公義對待的標誌。參見Marvin Worth與Arnold Perl製作,華納兄弟發行,《Malcolm X》,1972年紀錄片(見於1992年電影《黑潮(Malcolm X)》DVD版本“特別收錄”)。
(2)1992年電影《黑潮》,該片主要講述了馬爾科姆·X 的生平,由丹澤爾·華盛頓飾演馬爾科姆·X。這是和馬爾科姆·X 有關的影視作品里最著名者。
(3)1977年電影《拳王阿里(The Greatest)》,一部關於拳王阿里的電影,由詹姆斯·厄爾·瓊斯(James Earl Jones)飾演馬爾科姆·X。
(4)1978年電視迷你劇《金(King)》,一部關於馬丁·路德·金的連續劇,由迪克·安東尼·威廉姆斯(Dick Anthony Williams)飾演馬爾科姆·X。
(5)1989年由PBS推出的美國劇院(American Playhouse)節目目里的戲劇《會議(The Meeting)》,講述馬丁·路德·金和馬爾科姆·X的故事,由傑夫·斯特森(Jeff Stetson)飾演馬爾科姆·X。
(6)在1979年電視迷你劇《根:下一代(Roots:The Next Generations)》,一部講述亞歷克斯·哈里及其家族歷史的電視劇,由小艾爾·弗里曼(Al Freeman Jr)飾演馬爾科姆·X。
(7)在1981年電視電影《先知之死(Death of a Prophet)》里,由摩根·弗里曼飾演馬爾科姆·X。
(8)1986年戲劇《X,馬爾科姆·X 的人生和時代(X, The Life and Times of Malcolm X)》在紐約市歌劇院(New York City Opera)上演,該劇主要講述了馬爾科姆·X 的生平事迹,由本·霍爾特(Ben Holt)飾演馬爾科姆·X。
(9)2000年電視電影《世界之王( King of the World)》,該片主要講述了拳王阿里的故事,由加里·杜爾丹(Gary Dourdan)飾演馬爾科姆·X。
(10)2000年電影《阿里:一個美國英雄(Ali: An American Hero)》里,該片主要講述了拳王阿里的故事由喬·莫頓(Joe Morton)飾演馬爾科姆·X。
(11)2001年電影《阿里(Ali)》里,該片主要講述了拳王阿里的故事,由馬里奧·范·皮布爾斯(Mario Van Peebles)飾演馬爾科姆·X。
(12)2013年電視電影《貝蒂和科雷塔(Betty& Coretta)》,該片講述了馬爾科姆·X 和馬丁·路德·金遇刺后他們的遺孀的故事,由林賽·歐文·皮埃爾(Lindsay Owen Pierre)飾演馬爾科姆·X。
(13)2014年電影《塞爾瑪(Selma)》,該片講述了馬丁·路德·金1965年組織的“由塞爾瑪向蒙哥馬利進軍”行動,由奈傑爾·撒奇(Nigel Thatch)飾演馬爾科姆·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