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子粑
湖北等地的民俗食品
印子粑是湖北、湖南與江西等地的民俗食品,一般在春節和花朝節製作。粑印用木製,每個粑印有1-3個空模,形狀一般只有小茶杯口大。粑印里刻有反向的如馬、牛、羊、雞、龍、犬、魚以及鳥雀、花、草等各種動植物圖案,製作出來的粑邊緣有一圈花紋,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堆成的粑山,晶瑩透亮,造型美觀,堪稱優秀的民間藝術品。
劉仁八鎮一座叫“尖山寺”的古廟裡,裡面供奉著身穿紅衣的土主老爺。據廟中一塊石碑的碑文記載:該寺建於唐末,開山祖師叫王明玉,是一位能文能武能醫的大英雄。那時,群雄並起,各據一方,許多賊寇來到“果城里”危害一方。王明玉組織當地百姓,抵抗賊寇,為民除害,終於協助朝廷消滅了這股賊寇,被皇上賜封為“唐宋敕封尖山土主金青光祿大夫”。
不久,又有一支叛軍來攻打“果城裡”,王明玉率當地百姓奮勇抵抗。傳說,他發明了一種“矛山”退兵方法,設計出雙腳能踩山谷中的兩山,手拿釘耙迎戰,叛軍果然在途中發現一隻一丈二尺長的破草鞋,嚇得叛軍不敢進“果城裡”,為此又挽救了這一帶的百姓。加上他懂醫術,經常治病救人,老百姓便非常敬仰他。
在“果城裡”一帶,就流傳有王明玉“生在青山,長在尖山,死在岩山,葬在胡家灣”之說。後人為了感恩於他,便選擇在農曆二月十七至三月初三的春耕農忙前夕,將他的神像抬著游遍“果城裡”200多個村莊,並用印子粑供奉這位大英雄,也是祈求這位英雄保佑“果城裡”風調雨順,能有好收成。
關於印子粑的習俗還有一個傳說:五代後唐(公元923年—927年)到北宗咸平(公元998年—1003年)年間,一個叫王文蔚的人任“果城裡”的地方官,在任期間,體恤民情,愛民如子,率百姓奮勇抗禦外敵而保一方平安。死後被百姓立祠為廟,奉為土主菩薩,並用印子粑來祭奠他,使他英名千古流傳,為此,寺廟香火不絕,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見本報2007年4月10日和2008年4月11日)。
從此,每年從農曆二月十七到三月初三,“果城裡”百姓就按照千年流傳下來的習俗,到尖山寺將供奉在那裡的土主菩薩木雕神像抬下山,游遍“果城裡”內境243個村莊,外境15個村莊。每家每戶均在家門口擺上印子粑,設立供台,迎接土主神像。
千百年來,“果城裡”流傳有一首順口溜:“二月十七黃清到杜鐵,十八鄭十八,十九盛宣九,二十到殷祖,二十一徐十一,二十二徐勝張海一筆直,二十三畈中間,二十四秦華泗,二十五歇鑼鼓,二十六胡英淑,二十七游隔壁,二十八三四甲,二十九到大董,三十日吳安二,三月初一衛冉,三月初二腰村鋪,三月初三打石洪。”年復一年,每年這個時候就按照這種順序在各個村莊間進行巡遊,所到之處,村民都用印子粑迎接和供奉。
大冶果城的印子粑,每年製作兩次。一次在春節前,一次在二月花朝後。臘月二十四開始過小年,家家戶戶洗米出舂碓,用篩籮篩粉,用粑印做印子粑。粑分兩種,一種是高梁粑,紅色,代表日子越過越紅火;一種是白粑,蒸熟后在粑中點紅,代表豐收、喜慶和聖潔。過春節時,當地人便蒸粑、煮粑待客,或送親友作禮品。印子粑也有綠色的,表示期望來年風調雨順,禾苗蔥壯。果城人最隆重的是第二次製作印子粑,時間是農曆2月18日到3月3日。印子粑的製作特別講究,要一白二清三酥。以秈米為主,兌進適量的糯米,用碓舂成粉,加入清甜的山泉水揉和,用粑印印成粑,放入蒸籠蒸熟。如果堆粑山,則要趁熱堆,冷卻后不易堆成。
做印子粑要有專制的模具,村民稱它為“粑印”,每個粑印有1-3個空模,一般只有小茶杯口大。讓人稱奇的是,這些粑印大都是能工巧匠們雕刻成的各種精美圖案,如馬、羊、雞、龍、牛、犬以及鳥雀、花卉、蟲草等動植物圖案,形象活潑,栩栩如生。製作的時候,將調和好的米粉團填入粑印中,然後一磕,一個印子粑就出來了,類似我們生活中蓋圖章一樣,然後一圈圈地整齊地擺在曬筐上,再放進廚房蒸籠里蒸。大約半個小時,印子粑就熟了。出籠的印子粑,晶瑩透亮,造型美觀,然後用食品紅在印子粑上點上一個個紅點點,這時,印子粑便有了靈性,堪稱精美的民間藝術品。
一、最簡單的製作調料:先將優質大米洗凈,然後加工成粉狀,再倒入鍋中煮透搗成泥狀,最後倒出來與加工的大米碾成的粉一起揉和,軟硬程度由自己支配,以不粘手為宜。
二、豆沙甜餡的製作及調料:先將黃花豆洗凈,倒入鍋內煮透搗成泥狀,用紗布濾干水,然後用文火炒成濕粉狀,置入簸箕冷卻。將黃片糖放入鍋內溶成浠糖漿,隨後加入少量桂花糖,接著把糖漿倒入冷卻的豆粉中攪成粘團狀,以不粘手為宜。
三、芝麻甜餡的製作及調料:先將芝麻用水洗凈、濾干,然後倒入鍋內用文火炒香,待冷卻后倒入槽碾碾碎。將黃片糖用刀切成小顆粒粉狀,參入芝麻粉中攪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