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

內科的分支

血液科是內科的一個分支主要治療造血系統的問題。血液科還可以為很多非血液病的血液學問題提供專業性服務以及開展多項技術試驗。常見紅細胞疾病如貧血、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異常血紅蛋白病卟啉病等。白細胞疾病如白細胞減少症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急性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等。出血、凝血疾病如血管性紫癜、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簡介


血液科,又稱血液內科,是內科學的分支,主要治療造血系統疾病,即血液病。在一些醫院裡常包含在腫瘤科內,統稱腫瘤血液科。

常見疾病


紅細胞疾病

貧血、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異常血紅蛋白病、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遺傳性橢圓形紅細胞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卟啉病等。

白細胞疾病

白細胞減少症、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急性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類白血病反應、特發性嗜酸粒細胞增多綜合征、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骨髓增生異常/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出血凝血

血管性紫癜、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症綜合征、血友病A等。

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Castleman病、多發性骨髓瘤、孤立性漿細胞瘤、POEMS綜合征、嗜血細胞綜合征、骨髓纖維化、澱粉樣變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研究院所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
血液科
血液科
(北大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
名醫:陸道培、王德炳、陳珊珊、郭乃欖、傅劍峰、薛振萍、錢正珍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是集醫療、教學、科研一體的綜合性血液疾病研究所,於1981年由中國著名血液病專家陸道培教授組建成立。現為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國家人才培養基地、國家藥物臨床研究基地,先後承擔了國家“863”高技術研究計劃、國家“九五”攻關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衛生部臨床學科重點項目等多項國家和省部級課題。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現有4個病房110個床位,擁有細胞動力學、細胞生物學、細胞遺傳、細胞形態和病理、出凝血、分子生物學造血幹細胞移植等多個實驗室,有教授、副教授22人,博導3人,碩導10人,有博士學位的有20多人,曾多次並仍繼續承擔多項國家公關,衛生部重大科研項目。主要研究方向是血液系統惡性疾病的診治:(1)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早在60年代初就開展了同基因骨髓移植。1981年在國內率先開展了HLA(HumanLeukocyte Antigen)配型相合的同胞間異基因骨髓移植。完成的達到1100例以上,長期無病存活率超過75%,居國內領先地位。每年可承擔造血幹細胞移植近300例。我所也是國內最早開展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單位。近年來在HLA不合造血幹細胞移植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是國內移植例數最多、成活率最高的移植中心。這一成果從根本上解決了供者來源問題,並開創了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新時代。我所協助建立了亞洲最大規模之一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是首家經衛生部驗收的正式執業臍血庫。我所還在無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移植、臍帶血幹細胞移植和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並在開展移植新方法和誘導移植免疫耐受方面不斷探索。(2)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化療和細胞生物學治療一直居國內、國際領先地位或先進地位。我所率先單獨應用從雄黃中提取純化的四硫化四砷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取得了治癒率達到90%的卓著療效,並結合傳統化療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力爭使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病人長期存活。免疫治療方面,白血病的CIK(Cytokine InducedKiller)細胞治療在國內起步最早,治療病例最多。我所擁有首家獲得衛生部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進行細胞生物治療的細胞治療中心(含GMP實驗室)。(3)具有完善的、對白血病進行綜合性診斷的一流診斷中心。包括骨髓形態學、流式細胞學、細胞遺傳學、基因檢測等。在國內率先開展定量PCR監測基因表達的方法檢測殘留白血病。(4)對於貧血和出凝血疾病的治療與研究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我所門診一直承擔著大量貧血和出凝血疾病患者的診療工作,在此類疾病的診療水平上具領先地位。上海血液學研究所(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名醫:王振義、陳竺、陳賽娟、歐陽仁榮、王鴻利、沈志祥、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成立於1987年4月,成立之初主要包括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各附屬醫院(瑞金、仁濟、新華、市九、兒童醫學中心血液科)的血液科和基礎醫學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共六個成員單位,2005年6月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併之後又新增了市一、市六、兒童醫院血液科三家成員單位,是一個學術研究緊密結合而結構鬆散型的聯合體。上海血液學研究所現有一名中科院院士,二名工程院院士,七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二十年來,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在白血病基因產物靶向治療、白血病發病原理和血液惡性疾病的系統生物學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在白血病基因產物靶向治療方面,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維甲酸和砷劑聯合治療初發APL,完全緩解率達到90%以上,更為重要的是使五年無病生存率達到90%以上,已成為第一個可治癒的成人髓性白血病,已在國內外廣泛應用。在白血病發病原理研究方面,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白血病基因組解剖學計劃,從分子水平研究了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變和M2b型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的多步驟發病原理,豐富了白血病發病理論的內涵。在血液惡性疾病的系統生物學研究方面,在國際上首先建立了造血幹細胞基因表達譜、新基因染色體定點陣圖譜,開創國內大規模人類功能基因研究的先河,應用大規模測序和生物信息學分析等方法,比較了正常和病理狀態下造血干/祖細胞基因表達譜,為闡明造血系統疾病的發病原理提供了新途徑。通過該項目的實施,集成了一批關鍵技術,為建立和發展我國人類基因組研究的理論和技術體系積累了經驗。並成功地應用基因晶元、蛋白質譜和動物模型等技術,從系統生物學水平揭示了白血病發病和誘導分化、凋亡治療的調控網路。上海血液學研究所的研究基地先後成為上海市、衛生部、教育部、的重點實驗室,2001年成為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並被列為上海市“重中之重”重點學科和“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血液專業成為上海市醫學領先專業和教育部重點學科。近十年來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承擔了百餘項國家級課題、百餘項省部委級重大課題和一大批國際合作課題。在包括《Science》,《Nature Genetics》,《PNAS》,《Blood》,《Cancer Research》,《Oncogene》等在內的國際雜誌上發表論文近300篇,論文引證率高達14642次以上。獲得包括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凱特琳癌症研究大獎、法國抗癌聯盟盧瓦茲大獎、瑞士布魯巴赫腫瘤研究大獎、法國台爾杜加科學獎、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最佳引文獎等一批國際性大獎,和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十餘項國家重要科技獎勵。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血液科,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血液學學科於70年代創建,在其奠基人--我國著名的血液學專家,國際腫瘤誘導分化治療權威,中國工程院院士和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振義教授的推動下,於1987年,在瑞金醫院、仁濟醫院、新華醫院、第九人民醫院血液科和二醫大病理生理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了上海血液學研究所。第一任所長為王振義院士。1996年起至今由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和國家高科技研究發展計劃(863)的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陳竺研究員擔任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賽娟研究員、歐陽仁榮、王鴻利和沈志祥教授任副所長。經過多年的努力,瑞金醫院的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和血液科都得到了快速發展,尤其在應用基礎研究推動下的血液學臨床診斷、治療綜合體系在總體學術水平上達到了國內前列,成為國際著名的臨床血液學中心,先後成為上海市醫學領先學科,衛生部臨床藥理基地,國家教育部國家醫學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衛生部和上海市人類基因組研究重點實驗室,"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並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就:(1)白血病治療學"中國學派"的開創1986年在王振義院士的倡導下,在國際上首先應用全反式維甲酸(ATRA)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使APL的完全緩解率達90%以上。這種令人震驚的臨床實踐成果被認為是世界腫瘤治療的一個重要里程碑。1994年起,在國際上率先啟動了對三氧化二砷(As2O3)治療人類腫瘤的現代實驗研究。在驗證As2O3治療APL的有效性的基礎上,在國內外率先報道了As2O3的葯代動力學,並證實As2O3可作為複發性和難治性APL的首選藥物,使複發APL的二年無病生存率達到42%。最近又率先在國際上提出ATRA聯合As2O3治療APL新概念,它不但提高了APL患者在分子水平的緩解率,而且明顯減少了疾病的複發。這些成就取得,使選擇性誘導腫瘤細胞的分化、凋亡成為國際癌症研究的一個嶄新領域,被國外學者稱為一場"中國革命"。由於ATRA和As2O3均能特異作用於融合基因產物,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並建立了靶向治療的學說,故被稱為腫瘤研究領域的"中國學派"。(2)較完整的血液病綜合治療體系通過數十年的努力,學科的綜合實力不斷提高,有正式床位110張,並有一流的骨髓移植病房,已成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血液病綜合治療中心。在急慢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多發性骨髓瘤、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和溶血性貧血、骨髓和外周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上形成了特色。全年血液科病房可收治初發急慢性白血病200多例,初發惡性淋巴瘤120多例,以及其它各種血液疾病。每年病房收治病人數達2500-3000人次,每年門診診治血液病患者約24000人次。(3)先進的血液學診斷體系,白血病的診斷和分型在國內率先建立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完整的白血病MICM診斷體系。目前開展的檢驗項目有:細胞形態學和組織化學染色、細胞遺傳學分析、染色體熒光原位雜交(FISH)、融合基因重排、白血病殘留微小病灶檢測、流式細胞儀免疫分型、實時定量PCR、骨髓幹細胞培養、骨髓塗片細胞學檢查等,建立了相應的質控系統,在上海乃至國內都具有重要地位。血栓與止血的診斷體系,血栓與止血基礎與臨床研究必須要依賴實驗室檢測。中心目前已有100餘項實驗指標,其中有40餘項在國內率先開展和應用的,近30項是中心自行建立的。早在50年代,在國內首先建立了血友病的診斷方法,診斷了中國第一例血友病A患者,並在國內首先建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4),凝血因子Ⅷ/Ⅸ促凝活性(F Ⅷ:C/FⅨ:C)等等40餘種止血與抗凝因子測定的方法學,並向全國推廣,為診斷出、凝血和血小板相關疾病奠定了重要基礎。在此基礎上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已建立起完善的血友病A、血友病B攜帶者及產前診斷體系,通過直接檢測基因缺陷或通過遺傳連鎖分析,使血友病A、血友病B的攜帶者及產前診斷的可實施率提高到95%以上,隨訪準確率達100%。另外,在血栓病的診斷方面形成了完整的診斷體系。(4)雄厚的基礎研究力量和廣泛的國際合作承擔了包括"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重大等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及其它國內科研項目共125項,建立了細胞生物學、細胞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等多個研究室,從事白血病,止血和血栓性疾病等發病原理和治療機理的系統性研究,並且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的密切聯繫,取得了多項令人矚目的重大成果,其中就包括用維甲酸和砷劑對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誘導分化和凋亡治療。與蘇州、杭州等地的協作單位共同努力,規範化地收集、整理白血病標本,已初步形成了華東地區的白血病資料庫。與美、英、法、日等國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多家血液學研究中心建立了科研合作關係。與美國紐約西奈山醫療中心的Samuel Waxman癌症研究基金會合作建立的聯合實驗室已經成為國際上第一個專業化的腫瘤誘導分化中心,成為中美在白血病和癌症研究領域互利合作的一個典型,受到《自然(Nature)》和《科學(Science)》等國際高水平學術刊物的高度評價。此外,中心與與萊士血製品公司合作建立"瑞金-萊士血友病診治中心",與世界血友病聯盟合作成立"國際血友病聯盟上海診療中心"。與法國科技部合作,建立了中法生命科學和基因組研究中心。(5)令人矚目的學術地位和學術成果中心有開創白血病治療學"中國學派"的、德高望重的國際腫瘤誘導分化治療權威、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教授,有在白血病臨床和基礎研究方面做出國際一流科研成果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的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陳竺研究員,有世界傑出女科學家之譽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賽娟研究員,有我國最年輕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首席科學家陳國強研究員,有中華血液學會常委、上海血液學會主任委員、血液學專家沈志祥教授,有在血栓與止血領域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做出傑出貢獻的血液學專家王鴻利教授等一批享譽世界的著名科學家作為學科帶頭人,為中心贏得了崇高的學術地位,並由此創造出利於出成果、出人才的良好學術氛圍1987年以來,中心在包括《Nature》、《Science》、《PNAS》、《Lancet》、《Blood》等在內的國內外核心雜誌發表論文305篇,引證率超過4000次。獲得包括國家863、973等重大課題在內的國家級和省市級研究課題125項,總計研究經費超過2億元,並獲得國際上以及國家級和省市級各種科研獎項38項。出版學術專著38本,主編38本,參編50本。作為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舉辦了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白血病誘導分化、促凋亡治療》《白血病MIC》《人類基因組》《血栓性疾病進展》學習班,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中級職稱以上的學員。召開了多界國際腫瘤誘導分化治療學術會議。學科發展與人才梯隊建設現已呈現良性循環。僅從1996年至今,已培養碩士生94名,博士生50名,博士后3名。中心已有四名中青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資助,1人入圍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人獲"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2人獲市科委"啟明星"資助,2人獲國家教委"骨幹教師計劃"資助,2人獲上海市教委"曙光計劃"資助。從國外吸引優秀中青年科研人員5名,形成了年齡和知識結構均較為合理的學術梯隊,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中科院血液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創建於1957年,創辦人為著名血液學家、教育家鄧家棟教授,其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三軍醫學校(后改變為中國人民解放軍259醫院),1958年劃歸衛生部管理,更名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及血液學研究所並設附屬醫院,1970年遷往四川簡陽縣組成中國醫學科學院分院,1979年回遷天津,1987更名為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所院成立50年來,本著“嚴謹、博精、創新、奉獻”的協和精神,成為我國最大的集醫療、科研、教學、產業於一體的國家級科研型血液病專業醫療機構,在血液學及相關領域的研究、血液病防治、新葯研製、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許多突出的成就,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血液學研究所設有造血幹細胞、止血血栓與血管、藥理及藥物學、細胞分子生物學、免疫與生物治療和血液腫瘤分子生物學6個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造血組織幹細胞生物學及可塑性研究、造血調控及血液血管生成調控分子的基礎與應用基礎、正常與病理造血細胞和免疫細胞的生長發育,特別是惡性血液病的發病機制等。建立了幹細胞庫技術平台,幹細胞臨床移植技術平台,抗體製備技術平台,基因工程藥物GMP中試平台,高通量藥物篩選技術平台,SPF級實驗動物技術平台等共用技術平台。血液病醫院是三級甲等專科醫院,有病床520張,設有貧血診療中心、白血病診療中心、幹細胞移植中心、淋巴瘤診療中心、兒科血液病診療中心、MDS診療中心、血栓止血診療中心、血液病急救中心、綜合醫療中心、血液病專家會診中心和臨床檢測中心,向國內外患者提供高水平服務和臨床科研工作。對常見血液病,特別是惡性血液病的診斷治療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緩解率在80%以上,五年無病生存率達50%以上;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5年生存率達70%以上,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ATG聯合免疫治療的有效率80%。自1987年率先在國內完成第一例自體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以來,移植病人560餘例,長期存活(>5年)率在50%以上。兒童血液病主要病種療效達國際先進水平,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5年的無病生存率為75%~80%,兒童急性髓系白血病5年的無病生存率為40%~60%,其中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5年的無病生存率為85%。實驗檢測中心有臨床檢驗、生化、免疫、細菌、出凝血、溶血、細胞形態、組織化學、染色體、細胞培養、流式細胞術分析、分子生物學、核醫學、病理13個專業實驗室,開展400餘項檢驗項目,涵蓋了輔助血液病診斷的檢測。專家會診中心有數名國內外知名的血液病專家應診,對特殊血液病、疑難重症血液病提出診斷、治療方案及預后諮詢。醫院年門診量4萬餘人次。國家設立基金項目以來,所院承擔科研項目399項,其中包括國家攻關、863、973、攀登計劃、傑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學基金144項,省部級課題176項。獲得省部級以上成果獎130項,發明專利24項,出版專著80部,共發表論文4332篇,其中SCI收錄論文從1997年開始統計共206篇。哈爾濱血液研究所名醫:馬軍、張伯龍、邱林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創建於1984年,是以血液病、惡性腫瘤為重點的集臨床、教學,科研一體化的研究所。是黑龍江省的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也是目前繼北京、上海、天津之後國內血液病防治第四大所。研究所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設有8個門診科室,8個臨床科室,11個醫技科室,1個實驗研究中心,擁有床位200張。在編職工181人,其中主任醫師19人,副主任醫師16人,主治醫師13人,住院醫師19人。獲博士學位的6人,碩士學位的10人。一、在血液病綜合治療上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研究所年門診病人3萬餘人次,住院病人5000餘人次,在血液病綜合診斷治療上具有國內領先水平。通過形態學、細胞遺傳學、流式細胞儀免疫分型、分子生物學等多種診斷技術的應用,使血液病的診斷準確率達到98%以上。尤其是實時定量PCR和FISH技術的開展,使我們對臨床上常見的幾種白血病的診斷和預后的判斷更加準確。從1992年開始開展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年均完成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30例。從1986年開始至今,應用維甲酸和三氧化二*序貫療法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療1200餘例,治癒率已達72%,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中西醫結合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1214例,完全緩解率達78%。二、科研,研究所作為黑龍江省的重點實驗室,共有科研人員20人,擁有包括流式細胞儀,實時定量PCR儀,DNA序列分析儀等十萬元以上大型儀器設備42台。可進行各種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遺傳學、造血幹細胞培養等科研研究。2005年從美國引進邱林博士主持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建立了國際上一流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無菌細胞培養室,組建了一支從事實驗血液學研究的科研隊伍。先後中標了10項國家、省、市科研課題,獲得研究經費近130萬。2007年在國家核心期刊雜誌發表論文8篇。三、學術交流,近十年中先後有國內42所醫科大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來我所從事合作研究,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國MD安德森腫瘤中心、日本新瀉大學醫學部、東海大學醫學部、蘇聯莫斯科血液中心、韓國血液學會、台灣血液學會、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部血液中心進行互派互研工作,我所共派16人次去以上中心進修研究,2000-2007年接待美、日、法血液腫瘤學者共46人次。並與美日學者在我所舉辦了,中美血液學進展學習班,中日血液學研討會,中日美德血液研討會,接待外國學者52人次。四、學術學科帶頭人馬軍:所長,研究員,國家級專家。中華血液學常委、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主任委員、黑龍江省醫學會、醫師學會副會長,哈爾濱醫學會副會長、中華血液學、中國腫瘤、臨床血液、亞洲腫瘤學會副主席,美國血液學會、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歐洲腫瘤學會亞洲委員。2005-2007年發表論文20篇,專著15部。主要研究方向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和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發病機制及臨床治療的研究。張伯龍:副所長,教授、博士導師、國家級專家、留英學者、中華血液學委員、中國臨床腫瘤編委、臨床血液學會委員、血液病雜誌編委。主要研究方向是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邱林:副所長,研究員,留日博士,留美學者。全國臨床腫瘤學協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黑龍江省血液內科學分會專業委員。曾長期在美國MD,安德森腫瘤中心從事血液病的研究工作。近3年在《Blood》等國內外雜誌發表論文10篇,專著5部,全面負責研究所的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伊馬替尼耐葯機制和表觀遺傳學在白血病發病及臨床治療中應用研究。中山大學血液研究所(中山大學血液研究所)名醫:黃慧強、李娟中山大學血液研究所將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二醫院、第三醫院、腫瘤醫院、中山醫學院、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組成。各合作單位在血液方面都有完整的學科人才隊伍體系,每年診療的病例數、開展的新技術、發表的科研論文、獲得的科研基金和成果等在國內同類型單位中位居前列,各單位間已建立良好的團結協作關係,具備成立研究所的基本條件。中山大學的血液學研究歷史可追蹤到上世紀80年代中山醫科大學血液研究室的成立,當時的研究室由中山三院血液科的梁錦華教授創建,並逐步得以發展。儘管在過去的數年中已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但與國內外的發展趨勢相比較,我們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各附屬醫院的資源優勢沒有充分整合優化,尚未形成合力,團結協作具有臨時、分散、非系統的性質,因而難以攻克重大的科研課題,對中山大學血液學學科的發展也存在制約。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迫切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學術機構,搭造一個協作平台,密切追蹤國際前沿,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科建設目標和研究方向,整合資源優勢,重點突出、分工明確、通力協作,使我校的血液學研究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主要研究方向:血液腫瘤細胞/幹細胞的靶向治療靶向治療相對於手術、放療和化療三大傳統治療手段最大的優勢在於有較好的選擇性,能高效地殺傷腫瘤細胞,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傷,成為腫瘤治療中最具前景的研究方向。因而,國內外研究人員正致力於靶向治療分子的篩選和小分子化合物的開發。目前的腫瘤靶向治療大多針對腫瘤生長相關環節,而腫瘤是多因素誘導、多階段漸進發展的疾病,僅針對單一環節難取得明顯的治療效果,因此在靶向治療中需同時考慮腫瘤發展過程中的各環節。具體內容:1、尋找與白血病細胞增殖與分化相關的蛋白及其靶向治療(1)多重分化誘導劑的聯合靶向作用(2)增殖與分化相關基因的聯合靶向作用2、白血病幹細胞及其靶向治療3、其它血液腫瘤的靶向治療(1)難治複發多發性骨髓瘤的耐葯機制及其逆轉的研究(2)原發性系統性澱粉樣變發病機制及新的治療方法探討(3)外周T細胞性淋巴瘤的治療4、血液腫瘤的診斷及分型檢測江蘇省血液研究所(江蘇省血液研究所)名醫:阮長耿、薛永權、陳子興、王兆鉞、吳德沛江蘇省血液研究所(以下簡稱血研所)的前身是蘇州醫學院血液研究室,由我國血液學先驅和奠基人之一陳悅書教授於1963年創建,曾在20世紀60至80年代,在白血病的診斷、聯合化療方面做過許多開創性工作,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平,對我省乃至全國血液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取得了國內公認的學術地位,享有很高的聲譽。1981年又由阮長耿教授在蘇州醫學院建立了國內第一個血栓與止血研究室。在此基礎上,於1988年由江蘇省科技廳、江蘇省衛生廳批准,正式成立江蘇省血液研究所,隸屬蘇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現為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管理。從20世紀80年代以後,在所長阮長耿院士的帶領下,血研所又在血栓和止血領域內取得了重要成果和突出進展,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並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同時,在白血病發病的分子機理、白血病耐葯機理、白血病細胞遺傳學研究,以及白血病分化治療和造血干/祖細胞移植治療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國內外已有一定的影響和較高的學術地位。本學科現有83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生導師8人;副高以上職稱27人,中級職稱16人;獲得博士學位的24人,碩士學位的15人,是一支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較為合理的學科梯隊。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主任委員1人、江蘇省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主任委員和副主任委員各1人。1994年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病學學科成為江蘇省首批臨床重點專科;1998年成為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2001年被評為江蘇省“135工程”重點學科;2002年成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和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05年成為中華骨髓庫HLA高分辨配型定點實驗室;2006年學科被批准為江蘇省臨床醫學中心(血液病學);2007年學科實驗室成為衛生部“血栓與止血重點實驗室”。自1965年起,已舉辦血液病進修班26期,成為衛生部指定的血液專科醫師進修基地,為全國各兄弟單位培養血液專科醫師370名。每年亦主辦三項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學習班。血研所積極廣泛地開展國際性學術交流活動,與法國、美國、日本、英國、德國、瑞士、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有關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的技術交流與合作關係。2006年9月在蘇州成功主辦了第四屆亞太地區血栓與止血會議,阮長耿院士擔任大會主席,來自25個國家的640名中外代表出席了會議。此次大會促進了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亦擴大了本學科的對外影響。二十年來學科在國內外刊物共發表論文1343篇,被SCI收錄144篇。承擔國家級、省部級課題86項,廳市級課題53項,國際合作課題5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6項,另外獲得國家級成果3項,省部級成果48項,廳局級成果56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