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源

徐志源

徐志源,這個名字比較常見,在我國和世界上都有同名的人士,如我國古代有同名的秀才和名人,在韓國亦有同名的明星。

古代秀才


簡介

徐志源、字筱泉,平湖鎮人,生於清朝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徐志源自幼入私塾刻苦學習,深得教師好評。清朝科舉制度沿襲明制,但其考試辦法比前代更為繁雜,正式科舉考試仍為鄉試、會試、殿試。科舉考試之前尚有“童試”,這是參加科舉考試的前提。
“童試”既是地方縣、州、府的入學考試,也是獲取“秀才”資格的考試。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徐志源年方十六歲,赴都勻參加府試(其時未設縣,)名列榜首,后經“欽命提督貴州學政”嚴某所主持院試(亦在都勻)合格,獲得秀才資格,隨即入地方官學都勻府南皋書院學習。

履歷

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徐志源任期屆滿回平舟,縣公署在龍腦坡麓修建孔廟,徐志源參與主持修建工作。次年,孔廟建成,徐志源力主高等小學堂遷入,獲批准,解決了當時校舍不足的困難。其後,孔廟又擴建為平舟縣立小學,平湖示範中心小學校。解放后,擴建為平湖一小,成為培養人才的場所。
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平舟縣公署改為平舟縣政府,設立教育局,徐志源首任局長。任職期間,努力推行新學制,發展平舟教育。
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后,徐志源先後擔任平舟兩級小學校長,獨山縣職中教授(教師),平塘縣立初級中學校長等職。
抗日戰爭暴發后,全國各族人民投入抗戰的激流。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三月,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消息傳出。國人義憤,一致聲討。徐志源即在自己門楹上書貼一聯:打倒張松獻地,不與日寇同天(橫額為:還我河山),表現了對日寇與漢奸賣國賊的痛恨。
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底,日軍進犯黔南。其時,國民黨駐平塘部隊欲仿照獨山的做法,先放火毀城而後逃走,此主張立即受到徐志源等地方人士的強烈反對,並指出:此舉無阻於日軍進攻,只會給百姓留下無窮災難。迫於壓力,當局只好放棄毀城做法,使縣城免於化為灰燼。
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平塘縣文獻委員會成立,著手籌修縣誌,委員會由三十七人組成,徐志源被推舉為主任委員。徐雖已年邁體衰仍不辭辛勞,四處奔走;動員各界人士,支持縣誌的編修工作,終因時局動蕩,經費拮据,至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僅擬出《凡例》、《采紡綱目》,文獻委員會只得自行解散。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平塘縣參議會成立,徐志源當選為參議長。次年,成立平塘中學建校委員會,徐志源被推舉為副主任,為平塘中學的建校做了大量的工作。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新校舍建成,徐志源親撰建校碑文,碑石嵌立於校門左側圍牆壁上。可惜時光流逝,風雨剝蝕,字跡已不可辨。
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二月,徐志源病逝,終年七十二歲。
徐志源自日本學成回國后,四十年致力於地方教育事業,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徐志源學識廣博,詩文嚴謹,可惜遺墨幾乎不存。平舟兩等小學校歌、平塘縣立初級中學校歌,歌詞均為徐志源所作。平塘中學建校碑文,全篇均為五言韻文,對仗工整,一氣呵成,常有讀者立於碑前,幾經誦讀,仍不舍離去。

生平經歷

由於百日維新的影響與推動,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清政府頒布《湊定學堂章程》,推行新學制。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八月,清政府下詔“立停科舉,以廣學校。”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封建科舉考試宣告廢除。是年,都勻知府潘家懌奉令,將解江、薛尚銘、杜源貴、陶文林、徐志源五人選送日本留學。徐志源就讀於東京宏文學院師範科。歷二年,於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學成歸國。歸國后,受任於貴陽貴州師範。
次年,都勻府將南皋書院改辦為兩等小學堂,徐志源被委任為堂長,此為都勻府屬學堂之創始。其後,各縣紛紛照辦。
平舟地處邊隅,交通阻塞,文化落後。為發展地方文化考證事業,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徐志源辭去南皋兩等小學堂堂長之職,回平舟,促成星川書院停辦,創立兩等小學堂,並親任堂長,聘請有學識,能順應時代潮流之士任教。除此之外,徐志源還宣傳、動員地方紳耆,克服守舊思想,創辦平舟萃英女子學堂,使女子跟男子同樣入學學習。平舟兩所小學堂所授課程,除講經書外,還開設修身、中國文學、算術、中國歷史、地理、格致(物理、化學)、圖畫、體操等課程,使西方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及自然科學滲透於教學之中。平舟兩等小學堂及平舟萃英女子學堂的創辦,開平舟新學的先河,其後,牙舟、六洞兩地亦辦起小學堂。
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發生,次年,宣統皇帝宣布退位,清朝統治結束,自此,新學之風更盛。民國二年(1913年),都勻、獨山、麻哈(屬今麻江)、八寨丹江(均屬今丹寨)、三合、都江(均屬今三都)、荔波、平舟、爐山(屬今凱里)等十縣,在都勻建立聯立中學,學校由十縣輪流派員擔任校務管理。民國五至八年(公元1916—1919年),徐志源任聯立中學校長,遴選有識之士執教,嚴格各項規章制度,學校井井有條,在任期內畢業了三期學生,多為優秀,學校聲譽大著。

現代韓國明星


Good Sunday是韓國SBS電視台在周日播出的一檔王牌節目,分為尋找X-man和反轉劇場兩個環節。主持人是MC劉,另外兩個副主持則分別是兩隊隊長,每隊是五男三女。每期有10男6女參加,每次請來的嘉賓全部為韓國的當紅明星,涉及演唱、演戲、廣告等各個領域的明星。
X-man 13期:040703-040710(皇浦)
韓國明星徐志源參加了第13期綜藝《X-man》
韓國明星徐志源參加了第13期綜藝《X-man》
強隊:姜虎東、李智賢、申正煥、高永旭、鄭西亞、徐志源、蔡妍 金隊:金濟東河莉秀、崔賢浩、洪秀兒、吳鍾赫、皇浦、瑜鹵允浩

通州名人


簡介

徐志源,字伯英,清代通州人。他幼年非常聰明,與一般兒童大異。稍大,就廣讀經史諸書,並能深通其義,對於治理國家、整修河渠、軍隊屯墾、刑事法律等有關國家大政之事,無不深切研究探討。

人物生平

徐志源才度過少年,就到直隸(今河北)良鄉縣去侍候父親徐文烜,該縣的文牘大多都出自他的手筆,他的文采和才氣為當時之冠。
徐志源後來到京師遊走,聲譽和名望很大,京兆尹王榕十分看重他,就請他到衙署內,幫助料理政務。他經曆數任京兆尹,都個個倚重他。每次判決死罪,常常數夜不眠,反覆斟酌,希望罪犯能得到從輕判處。每遇到疑案,他必然再三審理,深入調查,真正得到實情才可罷休。因此,他在京兆府當幕僚20年,保全活命者甚多。
徐志源與同鄉精通經史的書畫家毛毓璘、詩書畫三絕的王振聲,以文章、道義相切磋,全都有一時的威望。後來他被調到國子監,以博士身份充任繩愆廳監丞,主理懲處、糾察事務,並且兼管琉球官生。
徐志源謙遜和藹,不驕不躁,內心卻是十分耿介,不阿諛奉承。對於無義之財,他一芥不取。與人交往始終如一,幫助解除朋友的困難很熱心,唯恐不及。他的詩、書、畫作都有功力。作詩學習杜甫,並能夠得杜詩之神韻;書法有雄俊之色;畫梅、刻印也都著稱於時。
徐志源著述非常豐富,但在光緒二十六年(1900)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入侵通州時,大部分散失無存,僅有《吟香草堂遺詩》一冊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