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樂曲的結果 展開
- 樂曲
- 一種藝術形式和文化活動
樂曲
樂曲
樂曲,或稱音樂,廣義而言可以指任何一種藝術的、令人愉快的、審慎的或其他什麼方式排列起來的聲音。音樂的定義仍存在著激烈的爭議,但通常可以解釋為一系列對於有聲、無聲具有時間性的組織,並含有不同音階的節奏、旋律及和聲。
讀音:yuèqǔ
[musical composition;com position]音樂作品
《新唐書·禮樂志十一》:“張文收 以為《十二和》之制未備。乃詔有司釐定,而 文收 考正律呂,起居郎呂才 葉其聲音,樂曲遂備。”《宋史·樂志六》:“今既親詣室祼,其酌獻,升殿所奏樂曲,恐不相協,宜命有司更制。”丁玲 《杜晚香》:“可是在車站上又有了一列長長的隊伍,在歌唱偉大的祖國的樂曲聲中走過檢票的地方。”張賢亮 《靈與肉》:“大廳里響著樂曲,有幾對男女跳起奇形怪狀的舞蹈。”
在中國的音樂史上,於元朝產生大變化,把詩詞之美融入樂聲中而風行之,據考證,論曲起源可上溯至遠古生民之始,孔子亦詩三百篇作弦歌;安徽及湖南則以〔楚辭九歌〕為祀歌,降至漢樂府〔延年協律〕、唐詩〔旗亭畫壁〕、宋詞酒宴歌席,均以譜入管弦而歌之。曲因其與音樂關係比樂府、詩詞更加的密切,獨得樂曲之名。是韻文學發展極致。以詞來說,其源於唐曲子,唐曲子則出於隋唐燕樂,宋詞是倚聲而作,就是先有調,再按其所奏樂曲配詞吟唱。又〔宋元戲曲考〕載:就元曲三百三十五調其淵源,出於宋代大麴十一、唐宋詞七十五、諸宮調二十八。當時,文人便作另一種文學發展而擬之。宋末,民間出現更多新樂曲;如元人楊朝英編集之〔太平樂府〕與〔陽春白雪〕中之小令、散套、加上少數民族樂曲。宋詞漸無法滿足當時需要,以致〔詞〕在聲樂上的地位就逐漸被〔曲〕取代之。散曲之文學形式,約產生於宋金。在元明時期發展,乃是集少數民族之樂曲,南北各地小調。〔南詞敘錄〕載:永嘉雜劇興,則又即村坊小曲而為之,本無宮調,亦罕節奏,徒取畸農,市女順口可歌而已,諺所謂〔隨心令〕者,與入樂律宋詞之大成如〔秦月樓〕〔點絳唇)(念奴嬌〕又如曲調之〔柳外樓〕即詞調之〔憶王孫〕,及唐宋的〔大麴〕〔鼓子詞〕〔諸宮調〕等見於〔樂府詩集〕,北宋宣和年間,汴京風行〔蕃曲〕即是少數民族之音樂,宋人曾敏行曾曰:宣和末至京,街市鄙人,多歌蕃曲名曰:〔蠻牌序〕〔蓬蓬花〕等,其言至俚,一時士大夫亦皆歌之,金朝女真樂曲亦傳入,如北曲〔雙調〕中〔風流體〕等,〔太和正音譜曲論〕,元人周德清亦云:女真〔風流體〕等樂章,皆以女真音聲歌之,雖字有差誤,不傷於音律者,不為害也,在<<;中原音韻>>;北曲黃鐘宮之〔者刺古〕雙調之〔阿納忽〕,越調之〔拙魯速〕,商調之〔浪來里〕皆非北方漢族的曲調,應屬於女真或蒙古樂曲。在明人王世貞<< 曲藻序>>;:曲者,詞之變,自金,元入主中國,所用胡樂,嘈雜凄緊,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為新聲以媚之。曲律曲因是配合音樂的長短調,不論散曲或戲曲,其曲子前一般都標 明宮調和曲牌名,且每種曲牌都屬於一定的宮調,但亦有(借宮)。
指音樂作品
交響曲(Symphony)
廣義的來說,交響曲是為管弦樂所寫的奏鳴曲。這個曲式源自於巴洛克時期,當時對此名稱的解釋相當於現在的歌劇「序曲」,也就是由快板-慢板-快板形式所組成的三個樂章的器樂曲。古典時期以後一般公認的模式是第一樂章:快板、奏鳴曲式;第二樂章:慢板;第三樂章:小步舞曲或詼諧曲;第四樂章:快板,輪旋曲式。
古典時期的海頓將交響曲帶向一個新高峰,莫札特遵循其榜樣又突破,1788年最後三百的交響曲尤其出色。貝多芬史將交響曲在表現情感的能力上提升至一新局面,九首交響曲不僅擴大了樂團的編製及樂曲的長度,第九號「合唱」交響曲更把人聲引進由席勒(Schiller)作詞的「快樂頌」大合唱終樂章中。
十九世紀浪漫樂派之後,交響曲更被廣泛的創作,但形式上開始有了些微改變,或是改變樂章的數目,或是加入了聲樂,此外,受了標題音樂作曲手法的影響,更發展出「標題交響曲」之類型。如貝多芬《第六號田園交響曲》作品68。
交響詩(Symphonic poem)
是一種以標題音樂手法完成的單樂章管弦樂作品,與多樂章的標題交響曲有別,交響詩是李斯特首先在作品中引用,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大有與其影響。交響詩是在音樂中發展詩的理念,用音樂來營造情緒抒發感情,表現詩的意境,氣氛和內容。交響詩的題材自由,手法不受限制,作曲家得以自由表達樂念,是在標題音樂中最發達的樂種。浪漫派後期德國音樂家理查.史特勞斯(R. Strauss,1864~1949)在交響詩方面堪稱一代宗師,他將交響詩改稱為「音詩」。
組曲(Suite)
十八世紀中期之後舞曲組曲不再受到作曲家的重視,主要是因為音樂逐漸平民化,宮廷內的舞曲不再那麼的流行。浪漫樂派以後流行具有描寫性質的舞曲,通常是管弦樂曲及器樂曲的作品。大多由很多小曲組合而成,沒有一定規則可循,作曲家可自由創作,如聖桑「動物狂歡節」、舒曼「兒時情景」、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另外有芭蕾舞劇中精彩的管弦管配樂,單獨用於演奏會上時的芭蕾組曲,如柴科夫斯基「睡芙人」、「天鵝湖」、「胡桃鉗」組曲。
協奏曲(Concerto)
協奏曲起源於16世紀,最初是指有樂器伴奏的聲樂曲,以別於當時盛行的無伴奏合唱(A capplla),到巴洛克時代才指附有伴奏的器樂獨奏之意。巴洛克時期的協奏曲,大都是大協奏曲(Concerto grosso),這是由小協奏群(Concertino)對著全體樂團(Tutti)同時演奏或是交替出現,音樂間成了一種競奏的模式。獨奏樂器協奏曲到了巴洛克後期才出現,而現在最常聽到的協奏曲式在古典時期才臻於完美。巴洛克時期著名的大協奏曲,如巴哈「布蘭登堡協奏曲」,古典時期的協奏曲通常有三個樂章-快板、慢板、快板。
序曲(Overture)
一般都在大型音樂如歌劇、神劇、芭蕾舞劇之前演奏,具有開場及將觀眾導人戲劇氣氛的功能。古典時期,歌劇的序曲採用了奏鳴曲式,與歌劇內容緊密連結,其中莫札特的序曲最常被演奏,十九世紀時出現了獨立為演奏會用的序曲,如孟德爾頌「芬加爾洞窟」、柴科夫斯基「一八一二」等序曲。
小夜曲(Serenade)
小夜曲原本的解釋是夜晚時站在愛慕的女性窗下示愛所唱的情歌,古典時期盛行器樂作品的小夜曲,是一種夜間在戶外的演奏曲,供貴族王侯休閑遣興之用。小夜曲以小型合奏型態演出,一般由小型弦樂隊或管樂組樂器演奏。如:莫札特 G大調弦樂小夜曲K525。十九世紀后小夜曲繼續發展、布拉姆斯、德弗乍克、柴科夫斯基、理查史特勞斯、艾爾加等皆有優良作品。
進行曲(March)
原本是要使一隊士兵能夠有秩序的前進時伴奏用的一種曲式。通常使用簡單、鮮明有力的節奏與整齊規律的樂句。如貝多芬『英雄交響曲』第二樂章「葬禮進行曲」、孟德爾頌「仲夏夜之夢」序曲中的結婚進行曲。
室內樂(Chamber Music)
現代室內樂概念的形成始自古典時期,以海頓為首、莫札特、貝多芬開拓了許多室內樂的新天地。
最常見的演奏型式有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此外六重奏、七重奏、八重奏、九重奏等也有,只是數量較少。如舒伯特第四樂章。
奏鳴曲(Sonata)
專為一或二件獨奏樂器而編寫的樂曲,是古典樂派最重要和有價值的貢獻,奏鳴曲產生於十六世紀,十七世紀早期發展出巴洛克式的奏鳴曲。十七世紀後期出現了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的維也納古典奏鳴曲。奏鳴曲曲式與交響樂相近,分為三或四樂章。
⒈ 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 快板,奏鳴曲式
第二樂章 慢板或行板
第三樂章 快板或急板,輪旋曲式
⒉ 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 快板,奏鳴曲式
第二樂章 慢板或行板
第三樂章 小步舞曲或誠諧曲
第四樂章 快板或急板,輪旋曲式
奏鳴曲式由海頓完成,莫札特、貝多芬將此形式推展至極限,並增加其流利優美的表現。十九世紀作曲家們雖然以同樣方式寫奏鳴曲、交響曲、室內樂等,但對原來模式並不十分依循。或只有單一樂章的樂曲,甚至有五個樂章的組合。古典時期的奏鳴曲以鋼琴奏鳴曲、小提琴奏鳴曲、大提琴奏鳴曲的作品居多,如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春」、「克羅宋」,鋼琴奏鳴曲「月光」、「熱情」、「悲愴」等。
變奏曲(Variation)
變奏曲是將一結構完整的音樂主題加以變化,使其節奏、旋律、和聲、調 性、配器等有所改變。亦稱「主題與變奏」,長曲子的變奏,甚至可達三十個 以上。變奏曲的主題不一定是原創,時常采自他人作品。如貝多芬「狄亞貝里變奏曲」(采自Diabelli所寫的一首圓舞曲旋律)。
幻想曲(Fantasie)
依作曲家自由的樂想而作的鋼琴曲。其具有即興及浪漫派性格的小品,或形式自由的奏鳴曲,如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舒曼「幻想曲」作品 17等。
練習曲(Etude)
以練習器樂演奏技巧為目的而寫的樂曲,如徹爾尼寫的鋼琴練習曲、帕加尼尼寫的小提琴練習曲;也有演奏會用的練習曲,如李斯特的十二首音樂會練習曲、肖邦C小調第十二號練習曲「革命」。
即興曲(Impromptu)
把作曲家心中的樂想,以即興創作的方式將快速連續性的音符及抒情性對比所描繪的作品表現出來。如:舒伯特降G大調即興曲、肖邦幻想即興曲。
前奏曲(Prelude)
顧名思義是一種當做序曲使用,具有前奏功能的樂曲。位於主體音樂之前。浪漫時期小品曲興盛,前奏曲是指一首獨立的鋼琴小曲,形式自由。肖邦、拉赫曼尼諾夫、德布西等都有此類作品。
夜曲(Nocturne)
夜曲 (Nocturne)一詞源自於拉丁文的 NOX,原意為羅馬神話的「夜神」。這種形式自由,旋律高雅而浪漫的器樂小曲適合在夜間氣氛下彈奏。十九世紀初由費爾德(J. Field,1782~1837)首創將「夜曲」當作鋼琴作品,其後的肖邦二十一首夜曲足可作為此類作品的典範,鋼琴演奏用的夜曲其特徵是低音部的左手以波動的伴奏音型,襯托出右手甜美的主旋律。
狂想曲(Rhapsody)
奇想曲(Capriccio)
是指十九世紀輕鬆愉快、幽默有趣的鋼琴小品。如孟德爾頌、布拉姆斯的奇想曲。
敘事曲(Ballade)
源自義大利語 "ballare"為跳舞之意,中世初期原指邊舞邊唱的歌曲,十三世紀時逐漸與舞蹈分離,走向由吟遊詩人主導的純文學與音樂形式。十六世紀開始此語已應用於任何有敘事性的通俗歌曲。十九世紀肖邦首先創作純器樂敘事曲,將此名詞借用到篇幅較長且富有戲劇性的鋼琴小品上。此外布拉姆斯、李斯特、葛利格、佛瑞等皆有敘事曲的作品。
詼諧曲(Scherzo)
原義為「戲謔」「玩笑」,十七世紀時首先應用於聲樂曲上,貝多芬則於奏鳴曲與交響曲等樂曲中代替小步舞曲在第三章使用。詼諧曲的特色是快速、活潑的節奏,通常是全曲中最輕快的樂章。肖邦使用這個名詞於鋼琴作品上,曲中無任何戲謔性質,特徵是感情強烈氣勢磅礴,其中多少帶有陰鬱的味道,抒情與活潑的曲風輪流交替。
波蘭舞曲(Polonaise)
「波蘭舞曲」是源自波蘭的一種遊行典禮舞曲,節奏是中速度的三拍子,較圓舞曲稍慢,風格威嚴堂皇。很多作曲家包括巴哈、韓德爾、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李斯特等都寫過此類作品。肖邦將波蘭舞曲推上更高藝術層次,他的作品具有波蘭英雄主義及民族精神特色,表達了其濃厚的愛國情操。
賦格曲(Fugue)
主題(Subject):樂曲一開始出現短而精的部分。
答句(Answer):比主題晚數小節出現,且移高五度或移低四度的模仿樂句。
主題樂句(Counter Subject):與主題互相對立。
插句(Episode):中段用來聯絡主題及答句。
如:巴赫平均律古鋼琴曲集第一、二冊中的賦格曲。
一、《高山流水》
此曲最初刊見於中國現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譜》。該書在解題中寫道:“《高山流水》本只一段,至唐分為二同曲,不分段落。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
二、《廣陵散》
又名《廣陵止息》。現存琴譜最早見於《神奇秘譜》。據該書編者稱:此譜傳自隋宮,歷唐至宋,輾轉流傳於后。《廣陵散》的題材源於古代的《聶政刺韓王曲》。該作品講的是一個造劍工匠被韓王無辜殺害,他的兒子聶政為了報仇,以泥瓦匠身份混入韓宮,謀刺失敗后,他逃入深山刻苦學琴,十年成絕技再度混入宮中,利用彈琴的機會刺死了韓王,實現了多年的願望,自己也為此而壯烈犧牲。“廣陵”的意思是流傳在廣陵(今江蘇揚州)地區的琴曲,“散”即操、引、曲的意思。
三、《平沙落雁》
明代稱本曲為《雁落平沙》。樂譜最早刊於《古音正宗》琴譜集。《平沙落雁》的曲調悠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的雁鳴,描寫雁群在空際盤旋顧盼的睛景。《天聞閣琴譜》中寫道:”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鵠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者也。”《平沙落雁》雖然出現較晚,卻是近三百年來流傳最廣的作品之一,有近百種琴譜刊載此曲。它之所以流傳甚廣,除了曲調流暢、動聽之外,還因為它的表現手法新穎、別緻,容易為聽眾理解。
四、《梅花三弄》
此曲系借物詠懷,借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來讚頌節操高尚的人。樂曲前半闋奏出了清幽、舒暢的泛音曲調,表現了梅花高潔、安詳的靜態;急促的後半闋,描寫了梅花不屈的動態。前後兩段在音色、曲調和節奏上然不同,有著鮮明的對比。同曲中泛音曲調在不同的徽位上重複了三次,所以稱為”三弄”。《梅花三弄》現存譜最初刊見於《神奇秘譜》(1425年版)。
五、《十面埋伏》
本曲現存樂譜最早見於1818年華秋萍編的《琵琶行》。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垓下決戰的情景。漢軍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項羽自刎於烏江,劉邦取得勝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湯琵琶傳”中,曾記載了琵琶演奏家湯應曾演奏《楚漢》一曲時的情景:“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屋瓦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鼓聲、劍弩聲、人馬聲。使聞者始而奮,繼而恐,涕泣無從也。其感人如此。”《十面埋伏》流傳甚廣,是傳統琵琶曲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六、《夕陽蕭鼓》
這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優美流暢,在演奏中運用了各種琵琶技法。在曲式上,用擴展、收縮、局部增減和高低音區的變換等手法展開全曲。此曲流傳甚廣,是琵琶古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樂譜最早於1875年的抄本。1925年前後,上海大同樂社根據此曲改編成絲竹樂曲《春江花月夜》,它猶如一幅長卷畫面,把丰姿多彩的情景聯合在一起,通過動與靜、遠與近、情與景的結合,使整個樂曲富有層次,高潮突出,音樂所表達的詩情畫意引人入勝。
七、《漁樵問答》
此曲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於明代。樂曲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自得其樂的情趣,表達出對追逐名利者的鄙棄。樂曲採用漁者和樵者對話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調錶示問句,下降的曲調錶示答句。旋律飄逸瀟灑,表現出漁樵悠然自得的神態。正如《琴學初津》中所述:“《漁樵問答》曲意深長,神情灑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歌之矣乃,隱隱現於指下。迨至問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八、《胡笳十八拍》
本曲為根據同名古詩譜寫的樂曲,歌詞最早刊於南宋朱熹的《楚詞后語》。有《大胡笳》和《小胡笳》兩種傳譜。“胡笳”原來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的吹奏樂器,它音量宏大,用于軍樂以壯聲威。《胡笳十八拍》所反映的主題是著名的“文姬歸漢”的故事:漢末戰亂中,蔡琰(即蔡文姬)在匈奴流落達十二年之久。她雖身嫁左賢王為妻,然而十分思念故鄉。當曹操派人接她回內地時,她又捨不得離開兩個孩子,還鄉的喜悅被骨肉離別之痛所淹沒,心情非常矛盾。詩人李欣曾作詩如下:“蔡女者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向邊草,漢使斷腸嘆歸客。”詩人戎昱在《聽杜山人彈胡笳》中,也正是抓住了這一矛盾最尖銳的場面:“南看漢月雙眼明,卻顧胡兒寸心死。”本曲成功地表達了這種複雜的心情,無疑是非常感人的。
九、《漢宮秋月》
此曲有兩種較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為箏曲;另一為二胡曲,由劉天華先生所傳。本曲意在表現古代受壓迫宮女的幽怨、悲泣情緒,喚起人們對她們不幸遭遇的同情。箏曲演奏運用了吟、滑、按等諸多技巧,風格純樸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東箏曲;二胡曲則速度緩慢,用弓細膩多變,旋律經常出現短促的休止和頓音,音樂時斷時續,加之各種複雜技法的運用,表現了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具有很深的藝術感染力。
十、《陽春白雪》
相傳這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師曠或齊國的劉涓子所作。“陽春白雪”的故事,《宋玉答楚王問》上寫道:當歌手唱《下里巴人》時,國中和者數萬人。后又改唱《陽春白雪》,因為曲高和寡,只有幾個人跟著唱和。現存琴譜中的《陽春白雪》和《白雪》是兩首器樂曲。《神奇秘譜》在解題中說:“《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盪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