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梅專區

興梅專區

興梅專區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即今韓江上游的梅州市的前身。

1949年10月設置興梅專區;1950年1月26日,設置興梅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梅縣(今梅城)、興寧、五華、大埔、豐順、蕉嶺、平遠7縣;1952年底,撤銷興梅專區,興梅7縣改隸粵東行政區;

歷史沿革


1950年1月26日,轄今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五華縣大埔縣豐順縣蕉嶺縣平遠縣共8縣區。1952年底撤銷興梅專區(今梅州地區),興梅7縣改隸粵東行政區。
建置前行政歸屬
嶠里——文化多元的福地
嶠里——文化多元的福地
禹分屬天下為九州,嶺南之土隸屬揚州、荊州二州,先秦時分別屬楚、越。大體今羅浮山以西屬荊州、楚國,羅浮山以東屬揚州、百越。實際上揚州南境、荊州南境均為百越之族舊居,荊楚之屬為原雒越所居,揚閩之屬為原閩越所居。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統一嶺南,在東南地區設立了廬江郡、閩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南海郡又分四個縣,上郡為龍川縣、中郡為傅羅縣、下郡為番禺縣及四會縣。龍川縣與傅羅縣原為揚閩之地、番禺縣與四會縣原為雒越之地。龍川縣地處郡之上方,夙為巨縣,其東面又置揭陽戍(治今豐順),其西置橫浦戍(治今南雄)。揭陽戍範圍涉及現在的梅州、潮州、汕頭、揭陽等四個地級市,以及陸豐市東部(清稱石帆都)、福建省漳州市(不含華安//長泰)。秦末,諸侯紛紛叛秦,公元前204年,南海郡尉趙佗為防北方動亂波及嶺南,於是割據嶺南三郡,自立為王,國號南越。
嶠里——節日里街頭的舞獅
嶠里——節日里街頭的舞獅
西漢建立之後,南越國臣服,於是被封為諸侯國。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西漢中央政府為加強對南越國(趙氏)的管轄,封名織者為南武侯。析原南越國之屬地建諸侯國名南海,其國境在秦龍川縣東境,相當於揭陽戍管轄的範圍。南武侯織本為閩越族脈,與位於江南的大越同宗。被封為諸侯國后不久,南武侯就聯合閩越作亂。此時南越國(趙氏)聲援中央,征討南海國和閩越國。事件平息后,南武侯的封地再次併入南越國,南越王(趙氏)因勝戰遂將都城(今廣州市)更名“南武城”,以示慶祝。
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閩越王郢出兵侵犯南越國,南越國(趙氏)請求內附。戰亂平定后,南越國舊地建為漢十三州之一的交州。並增設了揭陽縣(原南武侯封地//南海國//秦揭陽戍)、中宿縣(今清遠市)。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改傅羅縣為博羅縣,分博羅縣置欣樂縣(治今惠州市惠城區)。
本區最早設的縣
遍布客都鄉村的客家圍屋
遍布客都鄉村的客家圍屋
興寧縣(331年,治今五華縣)、義招縣(413年,治今大埔縣)
東晉咸和元年(326年)析南海郡東部置東官郡,東官郡所轄的範圍相當於秦龍川縣、傅羅縣地。咸和六年(331)年,析博羅縣設置寶安縣(治今深圳市南山區)、海豐縣、安懷縣(治今東莞市)、興寧縣(治今五華縣華城鎮);同年,析揭陽縣為海陽縣、潮陽縣、綏安縣(治今雲霄縣//含漳州地區)、海寧縣(治今惠來縣,含陸豐市東部//清稱石帆都)等四縣。東晉安帝義熙九年(413),又析東官郡東部置義安郡,義安郡治在海陽縣(今潮州市),增設義招縣(今梅州市,治今大埔)。東晉時,今韓江上游分屬義安郡義招縣、程鄉縣,和東官郡興寧縣;其時興寧縣範圍包括現在的興寧市、五華縣,及龍川縣、紫金縣部分,治所在今五華縣華城鎮。
始建於宋代的藍田書院
始建於宋代的藍田書院
《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卷1297《廣州府部·東莞縣》云:“邑本晉郡,永嘉之際,中州人士避地嶺表,多止茲士。”永嘉之際,中州人士避地嶺表者,多居留潮、惠之地,而更集中於義安郡的義招縣,設五個流人營。此營是安置流人而設置的屯墾營田。義招故治所在今大埔縣城湖察。義招縣是在東官郡(後為義安郡)五營基礎上建立的。《南越志》謂:“義安郡有義昭縣,昔流人營也。義熙九年立為縣,永初元年移上郡之”。這裡記載的義昭縣,就是指義招縣(治今大埔),其時今韓江上游一帶分屬義安縣義招縣、東官郡興寧縣。義安郡亦是東官郡舊地析置,可知《南越志》此處所載的“上郡”之謂,即指韓江上游之地。
台灣客家:四縣腔/大埔腔/長樂腔
台灣客家:四縣腔/大埔腔/長樂腔
程鄉縣(483年,治今梅州市)、齊昌縣(622年,治今興寧市)唐武德五年(622年)龍川郡複名循州,潮陽郡複名潮州。同年,析海豐縣東部置安陸縣(治今陸豐市大安鎮,南齊曾設陸安縣,注意名稱不同);析興寧縣左別溪(今寧江)流域置齊昌縣(治今興寧縣)。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廢齊昌縣為寧昌驛,復歸興寧縣(治今五華縣)。武則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又析興寧縣(治今五華縣)復置雷鄉縣,治今龍川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再復置齊昌縣(治今興寧縣)。同年,循州更名為海豐郡(治今惠州市。隋曾名龍川郡治所亦在今惠州市,並不在今龍川縣或者海豐縣)。海豐郡管轄歸善(今惠陽區、惠東)、博羅、海豐、河源、雷鄉(今龍川)、興寧六縣。唐代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廢置海豐郡。此時今韓江上游的萬川縣(已併入海陽縣光德鄉)、程鄉縣屬潮州;興寧縣、齊昌縣屬循州。
最早的一級建置
最早的梅州僅指今梅縣/蕉嶺/平遠
最早的梅州僅指今梅縣/蕉嶺/平遠
梅州曾名敬州、義安郡;另有齊昌府
南漢乾亨元年(917年)廢齊昌縣置齊昌府(治今興寧市),與興寧縣(治今五華縣)並存。其時齊昌府管轄興寧縣、雷鄉縣、寧昌驛,相當於現在的五華縣、龍川縣、興寧市。至興寧縣改置長樂縣(治今五華縣)之後,才不再管轄今龍川縣的地域(霍山一帶)。乾亨三年(919)即後晉開運二年,程鄉縣升置敬州。宋開寶四年(971年)改敬州為梅州。
長樂縣(1069年,治今五華縣)
宋神宗熙寧元年(公元1069年)原興寧縣更名長樂縣、原齊昌縣更名興寧縣;此時的興寧縣即原齊昌縣地,即左別溪流域,即南漢時的齊昌府所在地;長樂縣即興寧江(今五華河)及右別溪(今琴江)流域,即原興寧縣地。
揭陽縣(1121年,治今豐順縣)
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將梅州改置為義安郡,與隋朝之前的義安郡(治今潮州市)同名。三年(1121),析海陽縣永寧(今豐順縣北部)、延德(今汕頭市金平區)、崇義(今揭陽//豐順交界處)三鄉置揭陽縣,治今豐順縣留隍鎮,屬潮州,一般認為這是今豐順縣之地有明確記載的最早行政建制。紹興三年(1133年)又撤揭陽縣,十年(1140)重置,遷治今玉窖村(今揭陽市)。
程鄉縣曾屬惠州府;新置三縣
明洪武元年(1368年)今韓江上游地區屬惠州府(含程鄉縣),二年(1369)改隸潮州府(除興寧縣、五華縣外)。嘉靖五年(1526)析海陽縣置大埔縣;四十一年(1562)析程鄉縣置平遠縣;崇禎六年(1633)析程鄉縣置鎮平縣(今蕉嶺縣)。
尚未實現本土化的外來劇種——漢劇
尚未實現本土化的外來劇種——漢劇
宣統末年興寧長樂(今五華)復歸潮州府
清雍正十一年(1733),析潮州府程鄉縣、平遠縣、鎮平縣(今蕉嶺縣),並惠州府長樂縣(今五華縣)、興寧縣置嘉應州。清乾隆三年(1738)析潮州府海陽縣豐政都、大埔縣清遠都、揭陽縣藍田都,及嘉應州萬安都置豐順縣,隸屬潮州府。宣統三年(1911),廢州府制,嘉應州複名梅州,后改稱梅縣。
近代的行政建置
民國循州道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潮州府,原府屬各縣一律歸省政府管轄。同年,鎮平縣更名蕉嶺縣、長樂縣更名五華縣。民國三年(1914年)設潮循道管轄原潮州府、惠州府地。民國廿五年(1936年)分設行政督察區,興寧、梅縣、龍川、大埔、蕉嶺、平遠、連平、和平縣等九縣屬第六行政督察區,后正式定名為循州地區,因治所興寧縣舊為循州地,故名。此時豐順縣則歸屬第五行政督察區,即潮汕地區,並為該區實際的行政駐所所在(1937年抗戰爆發,潮汕各縣淪陷僅余豐順,故潮汕各縣國民政府均遷往豐順辦公)。
嘗隸汕頭市
豐順的地方傳統藝術——潮劇
豐順的地方傳統藝術——潮劇
建國后,1949年設置興梅專區,1950年增轄原潮汕地區的豐順縣,1952年又將興梅專區省入粵東行政區。1956年撤銷粵東行政區,將韓江上游(七個縣域)全部劃歸汕頭市管轄;原屬粵中行政區的增城、龍門、寶安、東莞等縣,及海豐、陸豐則歸屬惠陽專區。1959年撤銷豐順縣,將其西南部(舊揭嶺屬地)併入揭陽縣,東北部(舊豐政都地)併入大埔縣。同年,海豐、陸豐兩縣亦划入汕頭市管轄;1983年9月,海豐、陸豐兩縣又回歸惠陽地區(今惠州市惠陽區)專署管轄。
擢升梅州市
1965年析汕頭市設立梅縣專區,1970年設立梅縣專區更名梅縣地區。1978年12月30日,原梅縣縣城梅城設立為梅州市(縣級),作為梅縣地區的行政中心,轄梅縣、興寧、大埔、五華、蕉嶺、平遠、豐順七個縣,及復置的豐順縣(此前割屬揭陽片的西南部//割屬大埔縣的東北部,重置為豐順縣,縣治駐湯坑鎮)。1988年,原梅縣地區升格為梅州市(地級)。1994年原興寧縣升格為興寧市(縣級),仍交梅州市代管。

經濟發展


國民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改造時期
1950~1952年,梅州全面建立和鞏固地方人民政權,開展土地改革,剿匪、鎮壓反革命和抗美援朝,組織和發動群眾醫治戰爭創傷,恢復生產,勝利完成國民經濟恢復任務。1953~1957年,進行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開展整風和反右派鬥爭,實施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把興修水利作為農業生產的關鍵措施,大力改革耕作制度,推廣雙季稻和小株密植等栽培技術,供應化肥、農藥、新式農具和植保器械等,使農業連年獲得好收成。1957年,全市糧食總產量達60.8萬噸,比1949年增加19萬噸。依靠工人階級,整頓改造老企業,建設新企業,逐步發展工業、商業,使全市經濟逐步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1957年,全市國內生產總產值21104萬元(當年價,下同),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1949年增長87%,年均增長8.15%;社會總產值33313萬元,比1949年增長1倍,年均增長9%,其中工農業總產值25974萬元,比1949年增長79.5%,年均增長7.6%;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這一時期是梅州經濟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大躍進”和國民經濟調整時期
1958年,梅州全面貫徹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由於當時忽視客觀經濟規律,開展了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誌的“大躍進”運動,興梅各縣在工業方面掀起了全民大鍊鋼鐵運動,農村全面實行了人民公社化。由於急躁冒進,弄虛作假,強迫命令和“一平二調”等歪風盛行,極大地挫傷了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破壞了原來正常的生產秩序,加上嚴重的自然災害,國民經濟受到嚴重挫折。糧食4年減產,一批工廠下馬,工業生產下降,集市物價暴漲,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都遇到了嚴重困難。1960年,認真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於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壓縮基本建設投資,對工業企業實行關停並轉,精簡職工、清退城鎮人口,加強農業、財貿工作,穩定物價,促進生產,使遭受破壞的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1962~1965年,糧食年均增產6萬噸。1965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30748萬元,比1962年增長37%,年均增長11%,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0.5%,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5%。

政治體制


領導班子

興梅地委領導人任職表
機構名稱姓名籍貫職務任期說明
興梅地委(1949年10月~1952年10月)
王維
廖偉
王立朝
賀旭東
盧偉良
何勇為
黃維禮
王志安
梁集祥
沈振東
王軍
廣東梅縣
廣東梅縣
廣東梅縣
廣東梅縣
廣東大埔
廣東大埔
廣東梅縣
書記
副書記
副書記
副書記
常委
常委
常委
常委
常委
常委
秘書長
1949.10~1952.10
1949.10~1950.2
1949.10~1950.1
1949.11~1950.1
1950.2~1952.9
1950.2~1952.10
1949.10~1952.10
1949.10~1952.10
1949.10~1952.10
1949.10~1952.10
1951
1952.5 
建國后興梅專區行政領導人任職表
興梅區政務委員會(1949.10~1950.2)
職務姓名性別籍貫任免職時間備註
主任盧偉良梅縣1949.10~1950.2
副主任黃維禮大埔縣1949.10~1950.2
副主任羅亞輝興寧縣1949.10~1950.2
興梅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廣東省人民政府興梅區專員公署
(1950.3~1952.10)
職務姓名性別籍貫任免職時間備註
專員盧偉良梅縣1950.1~1952.8
副專員黃維禮大埔縣1950.1~1952.10
副專員李明興寧縣1950.3~1951.12 

機構設置

行政機構設置
(一)興梅區政務委員會的工作機構(1949.10~1950.2)
興梅專區專署機構示意圖
興梅專區專署機構示意圖
興梅區政務委員會為新舊交替時期設立的組織機構,共設立秘書科、公安科、財政科、工商科、農業科、文教科、交通科(對外稱交通管理處)、僑務委員會、稅務分局等政府工作部門。此外,還設有南方人民銀行興梅分行、南方貿易公司興梅分公司、興梅人民合作事業推進社等事業機構。
(二)興梅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與廣東省人民政府興梅區專員公署(1950.3~1952.10)
專署建立后,工作機構作過三次較大的調整。至併入粵東辦事處時(1952年10月),專署設立的工作部門共有13個,另有其他機構。
(三)粵東辦事處、粵東行署、汕頭專員公署的工作機構(1952.10~1965.6)
在這一時期間,今梅州各縣(區)均先後歸粵東辦事處、粵東行署、汕頭專員公署管轄,署址先後設在潮安、汕頭。在梅州境內無專區一級政府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