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是由有著百年歷史和深厚人文傳統的中文系和歷史係為主幹構成的二級學院。素有“隴上毓苑”之美稱。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人才輩出,師資力量雄厚。學院十分重視學科建設,提高人才培養的層次。在狠抓本科教學質量的同時,加大對科研的支持力度。學院發揚光大了西北師範大學教書育人的優良傳統,注重本科教育,名師輩出。

學校簡介


西北師範大學發端於1902年建立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3年改為“國立北平師範大學",1939年改稱國立西北師範學院,1941年遷往蘭州,1958年改稱甘肅師範大學,1981 年複名為西北師範學院,1988年更名為西北師範大學。
西北師範大學現為教育部重點支持的西部地區十四所大學之一、甘肅省重點大學。學校自獨立設置以來,已培養各類學生18萬餘人,社會科學在西北歷史與地理、民族 教育、課程與教學論、古籍整理、敦煌學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優勢突出、特色鮮明。

學院概況


2000年建院以來,下設4個系,10個研究所,6個中心。全院共有教職工136人,教師中正高36人,副高40 人,博士和在讀博士60人,碩士和在讀碩士56人。博士生導師15人,碩士生導師58人。文學院現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設有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兩個師範類和文秘、新聞學、對外漢語、文化遺產4個非師範類本科專業,秘書學(高升本、專升本)、現代文秘與公共關係(專科)2個應用型短線自考專業和漢語言文學(本科、專科),歷史學(本科)、文秘教育(本科)3個成人教育專業。有中國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學、專門史(西北史)、歷史文獻學四個博士點以及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2個博士后流動站,17個碩士學位點。中國語言文學和歷史學都是省級一級重點學科,具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學院現有各級各類學生6000餘人,其中,全日制國任碩士研究生551人,博士生32人,博士后6人,教育碩士(語文、歷史)150人,留學生41人,國任本科生2362人,本專科函授生2715人。

師資力量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趙蔭棠、黎錦熙、丁易、陳涌、彭鐸、郭晉稀和顧頡剛、許重遠、金少英、薩師炯、金寶祥等一批著名學者 都曾分別在中文系和歷史系任教。在他們的指導和影響下,該院的師資隊伍建設一直穩步前進。形成了一支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在省內挑起大梁的教學科研隊伍。目前,該院有“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人,甘肅省園丁獎、青年教師成才獎獲得者多人。省級優秀專家2人,省“333"“555”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第一、二層次人選14人。西北師大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先秦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趙逵夫教授是著名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專家,在先秦文學和古典文獻學等諸多領域做出了特殊貢獻。西北師大敦煌學研究所所長李並成教授,是我國“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在敦煌史地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文學院分黨委書記田澍教授的明史和西北邊疆史研究,文學院院長彭金山教授的詩歌評論和詩歌理論研究,文學院副院長伏俊璉教授的敦煌文學文獻研究,文學院副院長王建疆教授的美學理論和古代文藝美學研究在國內學術界都有較高的知名度。博士生導師尹占華、李清凌、郝潤華、張德芳、張兵、劉志偉、邵寧寧、李占鵬等都在各自的學術領域取得了較大成績。

學術影響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學院十分重視學科建設,加大對科研的支持力度。重視圖書資料建設,積極鼓勵教師申請各類科研項 目,資助教師參加各類重要的學術會議,並主辦一些重大的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外著名學者講學,加強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氛圍,學科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學科建設成績顯著。注重特色學科的建設,先秦文學和西北文史的研究,在國內外具有重要的學術影響。

科研成果


文史學院教師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出版學術著作160餘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學遺產》、《文史》、《中國史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叢刊》、《新華文摘》、《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表論文2200餘篇,承擔國家級課題80餘項,有90餘項教學、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

名師風采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趙逵夫教授榮獲2006年獲得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李並成教授的《敦煌學》課程榮獲2006年國家級精品 課。文學院近年來培養了大量的博士、碩士研究生、普通本科生、函授本專科生等不同層次的優秀人才,為全國尤其是西北地區,輸送了數以萬計優秀的中學和高校教師、科研工作者、新聞、文秘工作者以及黨政管理人員。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主管業務的六名班子成員中,博士4人,教授5人,博導3人,年富力強,他們正以以飽滿的熱情抓好教學和科研工作,力爭是文學院的各項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

現任領導


黨總支書記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梁軍權,男,漢族,1962年9月生,甘肅省會寧縣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畢業。1980年9月到1984年7月 在西北師大中文系學習,1984年7月到1992年11月先後在西北師大人事處、組織部任幹事、科長,1992年11月到2008年5月先後任西北師大二附中副校長、經濟系副系主任、房產處副處長、後勤集團黨總支書記、地環學院黨總支書記,2008年5月任文史學院黨委書記。
院長
田澍,男,1964年4月出生,甘肅通渭人。1986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歷史系。同年,師從郭厚安先生攻讀明清史。1989年獲西北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3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蔡美彪先生攻讀元明清史,1996獲歷史學博士學位。曾擔任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文學院分黨委書記。現為西北師範大學黨委委員、文史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甘肅省歷史學會會長,甘肅省明清史研究會會長,歷史學國家特色專業帶頭人,中國古代史國家級教學團隊帶頭人,甘肅省歷史學重點學科帶頭人,甘肅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北邊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師範大學學位委員會及學術委員會委員、歷史學學位分委員會主席,甘肅省博物館客座研究員,溫州張璁文化研究會高級學術顧問。
副院長楊鵬飛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楊鵬飛,男,漢族,1960年9月生,河南省項城市人。1983年畢業於河南大學歷史學系,曾在青海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任教,1993年調至西北師範大學,曾任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主任,現為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國史研究會會員,中國世界近代史研究會會員,甘肅省歷史學會常務理事。工作多年,從教多年,曾先後為本科生講授《世界近代史》、《美國史》、《亞太政治經濟》、《世界當代史》、《美國政治制度》、《現代美國社會與文化》和《人口學》等課,為碩士研究生講授《美國史文獻導讀》、《美國史專題》、《世界近代史文獻導讀》和《世界近代史專題》等課。
副院長邵寧寧
邵寧寧,男,漢族,著名學者,批評家,甘肅省秦安縣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老舍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 1981-1985年獲西北師範大學文學學士學位。 2000-2001年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訪問學者。 2002-2004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博士學位。 2006-2008年進入復旦大學博士后流動站工作。主要著作:出版《星空的呼喊--中國現代詩品讀》《說苑奇葩――晉唐隴右小說》《插圖本中國詩詞經典》(四種,合作)等專著、編著十三部。主編《精美詩文品讀叢書》(六種)。學術成果先後獲第十二屆中國圖書獎等獎項。論文: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紅樓夢學刊》、《新文學史料》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並多次為《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新華文摘》等轉載摘編,入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專欄: 2002年起,應邀為《讀者欣賞》雜誌(月刊)“一詩一畫”欄目撰寫專欄評論文章。
副院長韓高年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韓高年,男,漢族,1971年生,甘肅省永昌縣人。2001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同年8月 進入復旦大學中文博士后流動站,2003年7月出站,教授、博士生導師,為中國屈原學會理事,中國詩經學會會員,甘肅省先秦文學與研究中心副主任(常務)兼辦公室主任。出版《詩賦文體源流新探》(中華書局),《先秦文學編年史》等著作。在《文學評論》、《文獻》、《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50餘篇,多項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社科優秀成果一、二等獎,參與、主持完成“先秦文學編年史”等多項國家級課題。 2005年獲教育部霍英東基金會全國高校青年教師獎(教學類),及第十二屆甘肅省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當選第二屆西北師大學生心目中“最喜愛的老師”、西北師大優秀教師,2007年被評為第三屆“西北師大校級教學名師”, 2008年入選“隴原青年科技創新人才扶持計劃”人選。

學科建設


中國語言文學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該學科現有1個一級博士授予點,涵蓋7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 站。有中國古代文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藝學與外國文學4個穩定的研究方向,其中中國古代文學學科的先秦文學方向、辭賦文學方向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有教授22人、副教授22人,有博士學位者22人,有碩士學位者48人,另有4人有博士后工作經歷,有博士生導師6人。省級優秀專家2人,省“333”、“555”跨世紀人才12人,省青年教師成材獎獲得者3人,一級學科學術團隊理事國家級12人、省部級9人,國家核心學術刊物編委2人,國家級專家1人,省部級專家3人,省級以上突出中青年專家9人。
2002年以來,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共計24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5項,獲各項科研經費100多萬元;在國內權威期刊、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共計250餘篇,其中CSSCI期刊論文1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50餘部;獲國家級、省部級科研獎勵30餘項;舉辦了3次大型國內學術會議。“十一五”目標是獲得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歷史學
該學科現有1個一級博士授予點,涵蓋8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了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有專門史、歷史文獻學、中國古代史、世界史、中國近現代史等5個穩定的研究方向。有教授(含研究員)10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員)12人、博士生導師3人,其中獲得博士學位者9人,一級學科學術團隊理事國家級1人、省部級5人,國家級專家1人,省部級專家2人,省級以上突出中青年專家4人。
2002年以來,獲得各類科研經費30餘項,其中國家級項目9項、省部級項目15項、與地方政府共建項目19項,獲科研經費近300萬元;在《求是》、《光明日報》、《中國史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等國家權威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在CSSCI上發表論文90餘篇,出版專著20餘部。主辦國際宋史研討會、西北開發史研討會、甘肅省歷史學會年會、第十一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等大型會議。“十一五”目標是獲得歷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科研成果


中文系
1 南宋辛派詞人研究述評 單芳 甘肅社會科學 2009年2期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2 敦煌語言文學研究的回顧和展望 伏俊璉 甘肅社會科學 2009年3期
3 文天祥愛國詞略論 單芳 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9年03期
4 前秦苻氏家族的多元文化傾向及其成因考論 丁宏武 甘肅社會科學 2009年第5期
5 試論道教學者葛洪的史學成就 丁宏武 寧夏師範學院學報 2009年02期
6 先秦的祝禱辭、嘏辭及賀辭 董芬芬 遼東學院學報(社科版) 2009年01期
7 談離騷受祝辭的影響 伏俊璉 寧夏師範學院學報 2009年4期
8 周紹良先生的敦煌文學研究 伏俊璉 敦煌學輯刊 2009年4期
9 《九歌》文體新論 韓高年 蘭州大學學報 2009年04期
10 春秋卿大夫的文獻整理及其文化意義 韓高年 西北師大學報 2009年02期
11 李夢陽詩文集流傳及版本考辨——古典文獻研究第12輯 郝潤華 鳳凰出版社 2009年7月
12 試論李夢陽對杜甫七律的追摹及創穫 郝潤華 甘肅社會科學 2009年05期
13 唐宋元時期三位吳師道考 雷恩海 甘肅社會科學 2009年1期
14 李夢陽集版本考——《澳門文獻整理研究暨數字化論集》 郝潤華 澳門近代文學學會編輯出版 2009年4月
15 談談佛教與山水 郝潤華 文史知識 2009年6期
16 《荀子·賦篇》體制新探—兼及其賦學史意義 馬世年 文學遺產 2009年01期
17 《吳禮部文集》版本源流考述 雷恩海 聊城大學學報 2009年4期
18 最後的古典家園夢想及其破滅—論李廣田的《引力》 邵寧寧 文藝爭鳴 2009年01期
19 突破:從研究敦煌藝術再生開始 王建疆 西北師大學報 2009年03期
20 李學勤主編標點本《毛詩正義》點校獻疑 趙茂林 詩經研究叢刊 2009年6月17輯
21 《幸南容墓誌銘》非柳宗元所作 尹占華 中國典籍與文化 2009年02期
22 英國漢學家龍彼得發現的三種戲曲文獻 李占鵬 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9年01期
23 魯迅戲劇評論的涉筆視野與蘊意指向 李占鵬 《飛天》 2009年3期
24 梅蘭芳蘭州巡演回望 李占鵬 甘肅文藝 2009年1期
25 中國文學:革命后與后革命 王建疆 探索與爭鳴 2009年02期
26 北宋真宗仁宗朝的“樂府聲詩並著”楊曉靄 樂府學 2009年月12月5輯
27 王績《游北山賦》註釋正補《唐代文學與隴右文化》文集 楊曉靄 文史出版社 2009年6月
28 顏延之研究回顧與反思 楊曉斌 寧夏師範學院學報 2009年01期
29 四部分類法中別集與總集關係考論——兼談“楚辭”的類目設置問題 楊曉斌 知識產權出版社 2009年7月
30 說“喝水”王晶波 中國典籍與文化 2009年02期
歷史系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李寶通:著有《唐代屯田研究》、《簡牘學教程》,參編《簡牘學研究》、《絲綢之路文化大辭典》、《古 代西北屯田開發史》、《甘肅省志·大事記》等。
田澍:《嘉靖革新研究》、《宦官》、《朱元璋傳》等,主編《中國古代史論萃》、《西北史研究叢書》、《西北開發史研究》等。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李並成:獨著、合著專著十多部,主要有《河西走廊歷史時期沙漠化研究》(科學出版社,2003)、《河西走廊歷史地理》(甘肅人民出版社,1995)、《瓜沙史地研究》(甘肅文化出版社,1996)、《大漠中的歷史豐碑》(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絲綢之路文化大辭典》(紅旗出版社,1995)、《敦煌學百年文庫·地理卷》(甘肅文化出版社, 2000年)、《敦煌學教程》(商務印書館,2007)等,並主編《敦煌學百年文庫·地理卷》(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等。在《求是》、《考古》、《地理學報》、《地理研究》、《中國史研究》、《歷史地理》、《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北京大學學報》、《中國經濟史研究》、《敦煌研究》、《敦煌吐魯番研究》、《敦煌學輯刊》、《古籍整理研究學刊》、《中國農史》、《中國科技史料》、《中國沙漠》、《中國文物報》、《光明日報》、《人民政協報》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不少論文被《中國歷史學年鑒》、《中國地理科學文摘》、《中國史研究動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美國agrindex、俄羅斯《科技情報》等刊物摘錄、轉摘。《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文匯報》、 《甘肅日報》、《歐洲時報》、《華聲報》以及新華社對內對外廣播幾次專題報道他的有關成果。
李清凌:合著《隋史新探》等,專著《西北經濟史》,《元明清治理甘青少數民族地區的思想和實踐》,主編《甘肅經濟史》獲甘肅省第五屆社會科學“興隴獎”二等獎,主編《西北通史》第三卷,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史學論叢》多期。
何雙全:專著《居延新簡》、《居延新簡釋粹》、《散見簡牘合輯》,《雙玉蘭堂》上下集,主編《漢簡研究文集》和《秦漢簡牘論文集,發表論文40餘篇,1993年成立國際簡牘學會,並成為第一屆會長,出版《國際簡牘學會刊》1-5輯。
李積順:《第二次世界大戰要論》,《承受不起的戰爭——丘吉爾的堅韌與帝國的崩潰》。
李懷順:專著《甘寧青考古八講》
尚季芳:專著《民國時期甘肅毒品危害與禁毒研究》
2009年獎勵(部分)統計
序號成果名稱完成人獎勵名稱獎勵等級獲獎時間批准單位級別
1大曆詩略箋釋輯評雷恩海全國古籍整理優秀圖書獎二等獎二等獎2009年8月
2宋代聲詩研究(專著)楊曉靄甘肅省十一屆社科成果一等獎一等獎2009年8月甘肅省人民政府省部
3叔孫豹的辭令、詩學活動與美學精神趙逵夫甘肅省十一屆社科成果三等獎三等獎2009年8月甘肅省人民政府省部
4禮俗儀式與先秦詩歌演變(專著)韓高年甘肅省十一屆社科成果三等獎三等獎2009年8月甘肅省人民政府省部
5大曆詩略箋釋輯評(校注)雷恩海甘肅省十一屆社科成果三等獎三等獎2009年8月甘肅省人民政府省部
6澹然無極—老莊人生境界的審美生成(專著)王建疆甘肅省十一屆社科成果三等獎三等獎2009年8月甘肅省人民政府省部
2009年度出版著作統計
序號著 作 名 稱主 編出版社出版時間國際標準書號ISBN備 注
1《李夢陽詩選》,專著(合著)冉耀斌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1月
2南宋辛派詞人研究單芳巴蜀書社2009年2月
3汪廷訥戲曲集李占鵬巴蜀書社2009年4月
4中國慶陽歷史大觀(參編)李占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9年5月
5王績《游北山賦》註釋補正《唐代文學與隴右文化》文集楊曉靄文史出版社2009年6月
6歲月繽紛——中國節慶文化楊曉靄蘭州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7歡樂的日子--中國傳統節慶楊曉靄蘭州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8世俗的法規——甘肅民間禁忌孫京榮蘭州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2009年發表論文統計
序號論 文 名 稱作 者發表刊物時間 
1南宋辛派詞人研究述評單芳甘肅社會科學2009年2期
2敦煌語言文學研究的回顧和展望伏俊璉甘肅社會科學2009年3期
3文天祥愛國詞略論單芳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3期
4前秦苻氏家族的多元文化傾向及其成因考論丁宏武甘肅社會科學2009年第5期
5試論道教學者葛洪的史學成就丁宏武寧夏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6先秦的祝禱辭、嘏辭及賀辭董芬芬遼東學院學報(社科版)2009年01期
7談離騷受祝辭的影響伏俊璉寧夏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4期
8周紹良先生的敦煌文學研究伏俊璉敦煌學輯刊2009年4期
9九歌》文體新論韓高年蘭州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10春秋卿大夫的文獻整理及其文化意義韓高年西北師大學報2009年02期
11李夢陽詩文集流傳及版本考辨——古典文獻研究第12輯郝潤華鳳凰出版社2009年7月
12試論李夢陽對杜甫七律的追摹及創穫郝潤華甘肅社會科學2009年05期
13唐宋元時期三位吳師道考雷恩海甘肅社會科學2009年1期
14李夢陽集版本考——《澳門文獻整理研究暨數字化論集》郝潤華澳門近代文學學會編輯出版2009年4月
15談談佛教與山水郝潤華文史知識2009年6期
16《荀子·賦篇》體制新探—兼及其賦學史意義馬世年文學遺產2009年01期
17《吳禮部文集》版本源流考述雷恩海聊城大學學報2009年4期
18最後的古典家園夢想及其破滅—論李廣田的《引力》邵寧寧文藝爭鳴2009年01期
19突破:從研究敦煌藝術再生開始王建疆西北師大學報2009年03期
20李學勤主編標點本《毛詩正義》點校獻疑趙茂林詩經研究叢刊2009年6月17輯
21《幸南容墓誌銘》非柳宗元所作尹占華中國典籍與文化2009年02期
22英國漢學家龍彼得發現的三種戲曲文獻李占鵬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23魯迅戲劇評論的涉筆視野與蘊意指向李占鵬飛天2009年3期
24梅蘭芳蘭州巡演回望李占鵬甘肅文藝2009年1期
25中國文學:革命后與后革命王建疆探索與爭鳴2009年02期
26北宋真宗仁宗朝的“樂府聲詩並著”楊曉靄樂府學2009年月12月5輯
27王績《游北山賦》註釋正補《唐代文學與隴右文化》文集楊曉靄文史出版社2009年6月
28顏延之研究回顧與反思楊曉斌寧夏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29四部分類法中別集與總集關係考論——兼談“楚辭”的類目設置問題楊曉斌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年7月
30說“喝水”王晶波中國典籍與文化2009年02期
31敦煌文學中的死而復生故事及其內涵王晶波甘肅社會科學2009年01期
32蘭陵蕭氏思想信仰分析杜志強寧夏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4期
33關於侯景之亂的 幾則史料釋證杜志強遼東學院學報2009年6期
34清人題詠《桓上草堂圖》《松林讀書圖》述論漆子揚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9年04期
35應劭《姓氏篇》產生背景及清人輯本狀況漆子揚絲綢之路2009年20期
36《潛研堂詩續集》有關甘肅詩人邢澍的幾首作品漆子揚絲綢之路2009年10期
37張澍經學成就概述漆子揚甘肅文史2009年4期
38張澍的金石學姓氏學成就漆子揚甘肅文史2009年4期
39張澍文學成就概述漆子揚甘肅文史2009年4期
40張澍《二酉堂叢書》的學術價值漆子揚甘肅文史2009年4期
41清代史學家張澍五種方誌著述論略漆子揚甘肅文史2009年4期
42錢大昕題贈甘肅學者邢澍的詩作漆子揚絲綢之路2009年10期
43錢大昕兩首佚詩漆子揚甘肅文史2009年1期
44馮國瑞先生著述考漆子揚甘肅文史2009年2期
45馮國瑞先生簡譜漆子揚甘肅文史2009年2期
46邢澍著述考錄漆子揚甘肅文史2009年3期
47邢佺山先生年表漆子揚甘肅文史2009年3期
48應劭《姓氏篇》產生背景及清人輯本狀況漆子揚絲綢之路2009年2期
49試論先秦儒道兩家在文學理論探索上的成就趙逵夫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3期
50屈原的名、字與《漁父》《卜居》的作者、作時、作地問題趙逵夫蘭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51先周歷史與牽牛傳說趙逵夫人文雜誌2009年2期
52論矒瞍、俳優在俗賦形成中的作用趙逵夫陝西師大學報2009年08期
53詩的採集與《詩經》的成書趙逵夫文史2009年08期
54再論《惜往日》《悲迴風》的作者問題趙逵夫文獻2009年08期
55《隴南白馬人民俗文化研究》序楊曉斌甘肅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56讀杜甫的《天河》、《牽牛織女》等詩趙逵夫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57漢王朝的興衰與漢賦的發展及轉變趙逵夫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2009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