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衛城
位於福建石獅市的海防工程遺跡
明洪武二十年(1387)築建,至今已有六百年多年悠久歷史。史載,永寧衛下轄有11個千戶所,衛城內有左、右、前、后五個千戶所;衛城外,有福全(晉江)、崇武(惠安)、金門、中左(廈門)、高浦(同安)、白葉坂(安溪)六個守御千戶所及十四個巡檢司,鼎盛時期與天津衛、威海衛齊名。
永寧衛城有新、舊衛城;舊城因地形走勢如鰲,又稱“鰲城”。兩城均為古代東南沿海海防工程的重要遺跡。
永寧古稱水澳。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四月間,近千個毗舍耶(今菲律賓群島)人,從水澳等處登陸,恣行兇暴,殘殺鄉民。知州汪大猷遣兵圍擊,俘敵400餘人,余者被擊斃。乾道八年(1172年),毗舍耶人再犯晉江沿海,始置水澳寨,官稱永寧寨,取“永保安寧”之意;駐紮水軍60名,以為防禦。
南宋嘉定年間,真德秀知泉州整修,增駐水軍50名,並於永寧石湖新造軍房50所,額定兵員325人。元置巡檢司於此。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改為永寧衛。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永寧衛知事陳用之創辦衛學,禮聘興化舉人陳愈任教。永寧“文風稍進,學者德之”。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永寧人陳有綱中武進士,殿試第三人,為石獅歷史上唯一的一位“武探花”。
永寧古衛城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周德興譴泉州衛指揮僉事童鼎督造永寧衛城。
據《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載,永寧衛城東西長二百九十五丈,南北寬二百零七丈,“周八百七十五丈,基廣一丈五尺,高二丈一尺,窩鋪三十有二,為門五,南曰金鰲(南門),北曰玉泉(北門),東曰海寧(大東門),曰東瀛(小東門),西曰水清(西門),各建樓其上,城外濠廣一丈六尺,間以大石,深淺不同。”“永樂十五年(1421),都指揮谷祥增高城垣三尺,門各築月城。正統八年(1443),都指揮劉亮指揮同知錢輅於各門增置敵台。成化六年(1470),門樓廢圮,指揮楊晟重建。國朝康熙間,總督覺羅滿堡、巡撫陳瑸修令移駐提標左營游擊於此。”
衛城牆壁內外皆以花崗岩條石縱橫間砌,石塊一般長1—2米,寬、高各0.4—0.5米不等。中填以沙土,上鋪條石置城垛。城內築排水渠道水關溝通城外,污水、雨水匯流入海,溝長170丈,寬6尺,深7尺,除入口一段外,上覆蓋石板。城外有一條環城濠,因久經泥沙淤積,今已縮為100平方米左右的小湖泊。
永寧形同鰲魚卧灘,所有街道將永寧城環繞起來,又形如一個八卦,古街道的布局又如一古篆“壽”字。八卦街一開始都很繁榮,中心點是永寧街上的中開封。相傳建城時,在這裡放羅盤,到大東門140丈,到北門110丈,到南門140丈。當時沒有到西門的路。到西門的路是在清代建的,從中開封通往西門的路135丈,就是現在的永寧舊街,俗稱“剖腹街”。城中分鋪,東西計三十三,鋪中分甲,東西大街直貫,南北長街縱橫全城,民居鱗次櫛比。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倭寇入侵永寧灣,當地居民奮起抗擊,拆舊城西南部分城牆另建一寨,後於康熙年間又經施琅重新修建,亦形成一座小石城,俗稱新城,但其規模比舊城略小。
永寧衛城內有大東門的臨水宮、小東門的玄壇宮、西門的宴公宮、南門的天妃(媽祖)宮、北門的玄天上帝(真武)廟等五大寺廟。城外有石將軍、耶蘇基督教堂、日本真宗教會及其他普通寺廟二三十處。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春,清政府採納黃梧的“平海五策”,頒布遷界令,俗稱“辛丑播遷”,強迫沿海居民內遷三十里,片板不得下海,違者處死,永寧衛城被拆去築桿頭寨。至光緒年間,從北門至大東門、小東門一段城牆尚保存完整,南門、西門僅存牆基。
1956年後,又幾次被拆,城石用去蓋基督教堂和建水利工程,弔橋的橋板、橋基大部分成為群眾蓋房的石料。到70年代,連城基也蕩然無存,只殘留一些土牆依稀可見。
永寧衛城設有指揮使司、架閣庫、經歷司、鎮武所、監房、教場、演武亭等官廳衙署及軍事設施。
永寧衛城地位與泉州府城相等。永寧地形突出海表,成半圓形半島,在全省五個衛城中,永寧衛城位居首位。
《讀史方輿紀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見·永寧衛》:“領守御千戶所五。”這五所守御千戶所是:守御福全千戶所、守御中左(今廈門)千戶所、守御金門千戶所、守御高浦(今屬同安)千戶所、守御崇武千戶所。
《晉江縣誌·卷17·兵制志》亦載,永寧衛下御福全、崇武、中左、金門、高浦五個千戶所,並設有祥芝、深滬、圍頭三個巡檢司。
永寧衛以永寧為中心,北連祥芝、崇武、峰尾,南接深滬、圍頭、高浦(同安)、廈門,互為犄角,遙相呼應,組成100多里的海上長城防禦體系。
永寧衛所是福建兵員配備最多的衛所,原轄兵員6935名,是福州衛所的五倍。后遭倭亂,“逃亡事故漸次裁減”。至明·萬曆間(1573—1620年),僅存2177名,建有營房561間。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倭寇一度猖獗,在閩浙一帶活動,其中一股在晉江永寧、安海劫掠。永寧衛城指揮使杜欽爵奮勇當先,率領軍民嚴密防守,倭不得入而退。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四月,倭寇400餘人從長坑頭登岸,劫掠龜湖。五月,倭寇復進犯永寧衛城,被擊退。此後三四年中,倭寇雖在晉江、英林、雙溪口、石菌一帶四處劫掠,終不敢冒然犯境永寧。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二月,倭寇犯永寧衛城,永寧衛城指揮僉事王國瑞驕兵自恃,溺於酒色,疏予防範,失守城陷,倭寇大掠數日而去。
三月,倭寇復來攻城。城再陷,生靈塗炭,屍橫遍野,軍民為其殺傷幾盡。為避倭亂,永寧居民紛紛外遷。其中,遷入石獅街的有何姓、高姓、尤姓、朱姓、商姓等。
三月八日,港邊人佘見海,任千夫長,率兵復城,不克陣亡。倭寇來犯之時,又有梅林人黃澄“集里中少年,划港以守。及見賊勢猖獗,乃陰令長年三老艤舟以俟。及敗,鄉人被驅入海,賴以全活者五十餘人”。
倭寇陷城后,四處劫掠婦女。永寧人民奮起反抗,南澳總兵歐陽寨之妻鄭氏“統婢出救,與其姑及夫弟俱陷賊”。鄭氏“持刀黥面,罵賊不已,賊怒,焚之火中”。蔣氏子妻吳氏,“年二十寡,倭亂,城將陷,督家丁拒之,躬為炊。”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倭寇100餘人乘船突襲永寧,被戚家軍截殺無遺。
清順治四年(1647年)四月,鄭成功部將林順於永寧一帶招兵,清將韓代聞報,突襲永寧,鄉民死難者達2400餘人。尚有生逃於水關溝者,恰逢暴雨,水漲入溝,淹死者甚眾,史稱“陷城洗街”。
鎮海石
石的背山面海,臨海一面豎向雕刻“鎮海石”三字大楷書,筆力遒勁,氣度宏渾,相傳為明抗倭名將俞大猷鎮守永寧時所寫,後人即以此名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