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論師
攝論師
攝論師是中國陳隋之際專門弘揚《攝大乘論》的一派學者。創始人是真諦,他的弟子有慧愷等,他們是攝論師的第二代。攝論師的第三代是智愷的弟子智殷等,第四代是僧榮的弟子慧琎等,第五代主要是智凝的弟子靈覺等。論師哲學理論的突出特點是九識論。除八識之外,另立第九識阿摩羅識。
目錄
攝論師哲學理論的突出特點是九識論。除八識之外,另立第九識阿摩羅識。
攝論師是我國陳隋之際專門弘揚《攝大乘論》的一派學者。
無著的《攝大乘論》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重要著作,在我國有三個漢譯本:一、元魏佛陀扇多譯本,二、陳真諦譯本,三、唐玄奘譯本。攝論師依據的是陳真諦譯本。這部論有世親、無性兩家釋論。世親是無著的弟弟,又是他的弟子,所以世親的釋論很有權威性。世親的釋論也有三個漢譯本:一、《攝大乘釋論》十五卷,陳真諦譯於天嘉4年(563年);二、《攝大乘論釋論》十卷,隋達摩笈多譯於大業5年(609年);三、《攝大乘論釋》十卷,唐玄奘譯於貞觀21年至23年(647~649年)。
元魏佛陀扇多翻譯的《攝大乘論》雖然早於陳真諦,但由於他沒有翻譯世親的釋論,所以他的《攝大乘論》影響不大。陳真諦不僅翻譯了《攝大乘論》的本論,又翻譯了世親的釋論,使這部論得以迅速弘揚,形成一派師說。
一、攝論師的師承
攝論師的創始人是真諦(Paramartha),音譯波羅末陀,亦稱拘那羅陀(Gunarata),西天竺優禪尼人,屬婆羅門種姓。為弘佛道而至扶南(今柬埔寨)。梁武帝大同年間(535~545年)派張記等前去邀請名德,訪求大乘經論。真諦應邀來華,從大同12年(546年)8月15日到達南海(今廣州市),太清2年(548年)8月至建業(今南京市),「武皇面申頂禮,於寶雲殿竭誠供奉。」本想在此從事佛典翻譯,因值侯景之亂而東行。後到富春(今浙江省富陽縣),縣令陸元哲招集寶瓊等二十多名和尚幫助真諦翻譯《十七地論》,剛翻五卷,即因世亂而中止。
天保3年(552年)應侯景之請回到建業。梁元帝即位后,真諦遷往正觀寺,與願禪師等二十餘人翻譯《金光明經》,三年後返回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又往新吳(今江西省奉新縣)、始興(今廣東省曲江縣)、南康(今江西省贛縣西南),沿途進行翻譯。陳武帝永定2年(558年)7月返回豫章,又轉晉安(今福建省晉江縣)。后從晉安來到梁安郡(今廣東省惠陽一帶),天嘉3年(562年)12月來到廣州。刺史歐陽頠請住制旨寺(即今光孝寺)。陳宣帝太建元年(569年)正月11日逝於廣州,時年七十一歲。據《續高僧傳》卷1,真諦共譯佛教經典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據《歷代三寶記》,共譯四十八部二百三十二卷,《開元錄》載為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
真諦的主要譯籍如下:
太清4年(550年)譯《十七地論》五卷、《中論》一卷、《如實論》一卷、《三世分別論》一卷。
承聖元年~4年(552~553年)譯《金光明經》七卷。
承聖3年(554年)譯《彌勒下生經》一卷、《仁王般若經》一卷及《疏》六卷、《中論疏》二卷、《九識義記》二卷、《轉法輪義記》一卷。
紹泰2年(556年)譯《隨相論十六諦疏》一卷、《求那摩底隨相論》一卷。
永定3年(559年)譯《立世阿毘曇》十卷。
天嘉2年(561年)譯《解節經》一卷、《義疏》四卷。
天嘉3年(562年)譯《金剛經》一卷及疏十卷。
天嘉4年(563年)譯《大乘唯識論》(即《唯識十二論》)一卷、《攝大乘論》十二卷、《廣義法門經》一卷。
天嘉5年(公元564年)始譯《俱舍論》。
光大2年(公元568年)譯《律二十二明了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