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人機器人

擬人機器人

在科技界,科學家會給每一個科技術語一個明確的定義,機器人問世已有幾十年,但對機器人的定義仍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原因之一是機器人還在發展,新的機型,新的功能不斷湧現。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機器人涉及到了人的概念,成為一個難以回答的哲學問題。就像機器人一詞最早誕生於科幻小說之中一樣,人們對機器人充滿了幻想。也許正是由於機器人定義的模糊,才給了人們充分的想像和創造空間。

基本定義


擬人機器人
擬人機器人
其實並不是人們不想給機器人一個完整的定義,自機器人誕生之日起人們就不斷地嘗試著說明到底什麼是機器人。而隨著機器人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機器人所涵蓋的內容越來越豐富,機器人的定義也不斷充實和創新。
在1967年日本召開的第一屆機器人學術會議上,人們提出了兩個有代表性的定義。一是森政弘與合田周平提出的:“機器人是一種具有移動性、個體性、智能性、通用性、半機械半人性、自動性、奴隸性等7個特徵的柔性機器”。從這一定義出發,森政弘又提出了用自動性、智能性、個體性、半機械半人性、作業性、通用性、信息性、柔性、有限性、移動性等10個特性來表示機器人的形象;另一個是加藤一郎提出的具有如下3個條件的機器稱為機器人:
1.具有腦、手、腳等三要素的個體;
2.具有非接觸感測器(用眼、耳接受遠方信息)和接觸感測器;
3.具有平衡覺和固有覺的感測器。該定義強調了機器人應當仿人的含義,即它靠手進行作業,靠腳實現移動,由腦來完成統一指揮的作用。非接觸感測器和接觸感測器相當於人的五官,使機器人能夠識別外界環境,而平衡覺和固有覺則是機器人感知本身狀態所不可缺少的感測器。這裡描述的不是工業機器人而是自主機器人。
機器人的定義是多種多樣的,其原因是它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動物一般具有上述這些要素,所以在把機器人理解為仿人機器的同時,也可以廣義地把機器人理解為仿動物的機器。
1988年祛國的埃斯皮奧將機器人定義為:機器人學是指設計能根據感測器信息實現預先規劃好的作業系統,並以此系統的使用方祛作為研究對象。
1987年國際標準化組織對工業機器人進行了定義:“工業機器人是一種具有自動控制的操作和移動功能,能完成各種作業的可編程操作機。”
我國科學家對機器人的定義是:“機器人是一種自動化的機器,所不同的是這種機器具備一些與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規劃能力、動作能力和協同能力,是一種具有高度靈活性的自動化機器。”在研究和開發未知及不確定環境下作業的機器人的過程中,人們逐步認識到機器人技術的本質是感知、決策、行動和交互技術的結合。隨著人們對機器人技術智能化本質認識的加深,機器人技術開始源源不斷地向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滲透。結合這些領域的應用特點,人們發展了各式各樣的具有感知、決策、行動和交互能力的特種機器人和各種智能機器,如移動機器人、微機器人、水下機器人、醫療機器人軍用機器人、空中空間機器人、娛樂機器人等。對不同任務和特殊環境的適應性,也是機器人與一般自動化裝備的重要區別。這些機器人從外觀上已遠遠脫離了最初仿人形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所具有的形狀,更加符合各種不同應用領域的特殊要求,其功能和智能程度也大大增強,從而為機器人技術開闢出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國工程院院長宋健指出:“機器人學的進步和應用是20世紀自動控制最有說服力的成就,是當代最高意義上的自動化。”機器人技術綜合了多學科的發展成果,代錶廠高技術的發展前沿,它在人類生產生活等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正引起國際上重新認識機器人技術的作用和影響。

原理


模仿生物的形態、結構和控制原理設計製造出的功能更集中、效率更高並具有生物特徵的機械。研究仿生機械的學科稱為仿生機械學,它是20世紀60年代末期由生物學、生物力學、醫學、機械工程、控制論和電子技術等學科相互滲透、結合而成的一門邊緣學科。15世紀義大利畫家達·芬奇認為人類可以模仿鳥類飛行,並繪製了撲翼機圖。19世紀出現了不同類型的單翼機和雙翼滑翔機。1903年,英國的W.萊特和O.萊特發明了飛機。以後近代生物學和控制論出現,為機器與生物可以類比奠定了理論基礎。1960年9 月在美國召開了第一屆仿生學討論會,確立了仿生學學科。1970年日本人工手研究會主辦召開了第一屆生物機構討論會,確立了生物力學和生物機構學兩個學科,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仿生機械學。仿生機械研究的主要領域有生物力學、控制體和機器人。其中生物力學研究生命的力學現象和規律,包括生體材料力學、生體機械力學和生體流體力學;控制體是根據從生物了解到的知識建造的用人腦控制的工程技術系統,如肌電假手、裝具等;機器人則是用計算機控制的工程技術系統。仿生機械學的主要研究課題有擬人型機械手,步行機、假肢以及模仿鳥類、昆蟲和魚類等生物的各種機械。
仿生機械是模仿生物的形態、結構和控制原理,而設計製造出的功能更集中、效率更高並具有生物特徵的機械。
研究仿生機械的學科稱為仿生機械學,它是二十世紀60年代末期,由生物學、生物力學、醫學、機械工程、控制論和電子技術等學科相互滲透、結合而形成的一門邊緣學科。
在自然界中,生物通過物競天擇和長期的自身進化,已對自然環境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它們的感知、決策、指令、反饋、運動等機能和器官結構,遠比人類所曾經製造的機械更為完善。
模仿生物形態結構創造機械的技術有悠久的歷史。十五世紀,義大利的列奧納多·達芬奇認為人類可以模仿鳥類飛行,並繪製了撲翼機圖。到十九世紀,各種自然科學有了較大的發展,人們利用空氣動力學原理,製成了幾種不同類型的單翼機和雙翼滑翔機。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
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對於生物與機器之間到底有什麼共同之處還缺乏認識,因而只限於形體上的模仿。直到二十世紀中葉,由於原子能利用、航天、海洋開發和軍事技術的需要,迫切要求機械裝置應具有適應性和高度的可靠性。而以往的各種機械裝置遠遠不能滿足要求,迫切需要尋找一條全新的技術發展途徑和設計理論。
隨著近代生物學的發展,人們發現生物在能量轉換、控制調節、信息處理、辨別方位、導航和探測等方面,有著以往技術所不可比擬的長處。同時在自然科學中又出現了“控制論”理論,它是研究機器和生物體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學。控制論是溝通技術系統和生物系統工作原理之間的橋樑,奠定了機器與生物可以類比的理論基礎。
1960年9月在美國召開了第一屆仿生學討論會,提出“生物原型是新技術的關鍵”的論題,從而確立了仿生學學科,以後又形成許多仿生學的分支學科。1970年日本人工手研究會主辦了第一屆生物機構討論會,從而確立了生物力學和生物機構學兩個學科,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仿生機械學。
仿生機械研究的主要領域有生物力學、控制體和機器人。生物力學研究生命的力學現象和規律,包括生體材料力學、生體流體力學、生體機械力學;控制體和機器人是根據從生物了解到的知識,建造的工程技術系統。用人腦控制的稱為控制體(如肌電假手、裝具),用計算機控制的稱為機器人。仿生機械學的主要研究課題有擬人型機械手、步行機、假肢,以及模仿鳥類、昆蟲和魚類等生物的各種機械。
各種動物的前肢從外形和功能上看雖然不盡相同,但它們的內部構造卻基本一致。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的前肢骨骼都是由肱骨、前臂骨、腕骨和指骨組成的。人的上肢具有較高的操作性靈活性和適應性,機械手正朝著與人上肢功能接近的方向發展。
人的一個上肢有32塊骨骼,由50多條肌肉驅動,由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構成27個空間自由度。肩和肘關節構成4個自由度,以確定手心的位置;腕關節有3個自由度,以確定手心的姿態。手由肩、肘、腕確定位置和姿態后,為了掌握物體作各種精巧、複雜的動作,還要靠多關節的五指和柔軟的手掌;手指由26塊骨骼構成20個自由度,因此手指可作各種精巧操作。
在這麼多自由度的協調配合下,肌肉在瞬間運動下可發出很大的力量,最大出力與自重之比遠較人類製造的任何機器都高得多。肌肉的控制機構具有多重自動控制機構和安全機構,從腦部來的指令可以到達手的各個部分。從工程技術上實現這樣的機能特徵和信息處理系統縣現在還是很困難的。
為了提高移動機械對環境的適應性,擴大人類在海底、北極、礦區、星球和沼澤等崎嶇不平地面的活動空間,需要研究模擬生物的步行機構。動物的運動多是通過多關節足來實現的,因此動物足的形態機能、運動和姿體穩定控制等是研究步行機的關鍵。
模仿鳥類、昆蟲和魚類的形態構造特點,研製各種適宜在空中、水下活動的機械技術系統,是仿生機械的重要內容。自然界能飛的動物種類接近全部動物的3/4,其中佔主要地位的有600多種鳥類和35萬多種昆蟲。這些飛行動物為人類改進飛機性能和製造新型飛行器提供了天然的設計原型。鳥類和昆蟲的某些特殊機能,如蚊蠅和蜜蜂等昆蟲靈活機動的陡然起飛,翻轉翅翼的高頻振動,光面懸垂和空中定位等,都是現代飛機所做不到的。
根據蝙蝠喉頭髮出的超聲波可在空中導航和對空中食物定位的原理,人類發明了雷達;根據蒼蠅、蜻蜓的複眼原理,人類發明了複印機和印刷機的複眼透鏡;根據響尾蛇的頰窩能感覺到0.001℃的溫度變化的原理,人類發明了跟蹤追擊的響尾蛇導彈;人類還利用蛙跳的原理設計了蛤蟆夯;模仿警犬的高靈敏嗅覺製成了用於偵緝的“電子警犬”。
鯨、海豚和各種魚類經過億萬年的進化,形成了適應於水中環境的多姿體形。其中有適應於快速航行的仿錘形;適應於水底緩慢運動的平扁形;適應於穿入泥土或石洞間的圓筒形。脊鰭闊大的劍魚速度可達110公里/時,並能在幾秒之內就可達到全速,這是現代快艇所不及的。
魚類除了有適於航行的形體外,同時還有特殊的推進和沉浮機能。人類根據水生動物尾鰭擺動式推進系統的生物力學原理,設計出一種擺動板推進系統。它不僅可以使船隻十分靈活地轉彎和避開障礙,還可以順利地通過淺水域或沙洲而不擱淺。
僧帽水母用感覺細胞控制浮鰾內的氣體,使身體沉浮;金槍魚靠控制體內一種生理化學反應而沉浮。人類根據這些原理研製成潛水艇的沉浮系統。烏賊的體型雖然和魚不太相同,但運動器官十分完善,它靠收縮腹肌把外套膜中的水從噴嘴迅速射出,藉此推進身體前進。人類根據這個原理設計出噴水船。人類還模仿海豚皮膚可減少水阻的特點,製成了“人工海豚皮”。
現在仿生機械學的研究和運用僅僅邁出了第一步,但從所取得的成果看,利用生物界的許多有益構思來發展技術,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人們不僅要研究生物系統在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那些結構和機能,更要著重揭示其組織結構的原理,評定其機能關係、適應方法、存活方法和自我更新方法等。把生物系統中可能應用的優越結構和物理學的特性結合使用,人類就可能得到在某些性能上比自然界形成的體系更為完善的仿生機械。

科幻作品


如果要推選科幻小說中的“元老級題材”,恐怕非機器人莫屬了。這類故事的歷史可以上溯到人類使用鋤頭和刀劍的時代。可以說,創造出和人一樣有靈性的機器,幾乎是人類最古老的夢想之一。
擬人機器人
擬人機器人
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經典《列子•湯問》中,有一篇名叫《偃師》的小故事,今天已經被公認為中國歷史上第一篇科幻小說:一名方士將一個木偶進獻給君王。這個木偶不僅能夠翩翩起舞,而且能夠歌唱,“配置”齊全。最後,它竟然向王妃遞媚眼,最終惹惱君王,將它大卸八塊。雖然《偃師》被編入介紹民間方術的集子里,但其本身卻是一篇完全的技術類幻想小說,它大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機器人題材科幻小說了。
幾乎同時,古希臘神話中出現了能工巧匠代達羅斯的形象。在他的諸多發明創造中,有一個牛首人身的銅製僕人泰洛士。這個銅人的職責是在克里特島上守衛著米洛斯王的寶藏,但最後被訪尋金羊皮的“伊戈爾號”眾英雄毀滅。泰洛士大概也要算一個機器人吧。
猶太人的民間傳說中,則有一種由泥土製造的假人“哥林”。只要把一張寫上了上帝名字的字條放到一個“哥林”的口中,它便會像真人一般的活動起來,並任勞任怨地替它的主人效勞。
唐朝時一部名叫《樂府雜錄》的文獻中,也有一篇象《偃師》那樣,把機器人和性暗示結合起來的作品:冒頓單於帶領匈奴兵攻打西漢劉邦無法抵禦,便採納謀士陳平之計,讓一個機器人美女在城樓上歌舞。結果冒頓單於的妻子閼式大嫉,生怕老公打進城后收此美人作妾,硬是讓他撤了兵。在唐代文獻《大業拾遺記》中,作者竟然虛構了隋朝皇室歌舞盛況中,二百名機器人大會演的場面,十分壯觀。
當然,最終把機器人題材發揚光大的,還是近現代的西方科幻作家。1816年,德國作家霍夫曼創作了短篇科幻小說《沙人》。小說里,眼鏡製造商科佩柳斯博士創造了一個女機器人。她美麗而又神秘,男主人公納撒內爾深深地迷戀上它。由於女機器人被描寫得來無影去無蹤,使故事充滿夢幻、隱喻色彩。這篇小說被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選中,作為證明潛意識存在的案例而聞名於世。
一八七二年,從英國移民到紐西蘭的作家薩默爾•勃特勒(SamuelButler)發表了科幻小說《虛幻國》。這個國家嚴禁使用任何機器,因為它的統治者害怕機器會一天天進步,最終取代人類。這是科幻小說最早出現的“機器生命”取代人類的噩夢。不過,在工業時代的初期,這種恐懼普遍流傳在被機器奪去飯碗的工人中間。到了一九0九年,比爾斯(Ambrose Bierce)的科幻小說《莫桑的主人》中,明確地出現了一個殺死主人的“自動化的機器”。
在一九三八年科幻短篇《凱倫•奧洛》出現之前,機器人在科幻小說里一直是反叛者的形象。在德爾理創作的這篇小說里,兩個年青科學家合制了一個有如仙女般美麗的女機器人,並且使之有情感能力。她愛上了其中一個科學家,並經歷一些波折后終成佳偶。多年後,這位科學家身故,而原本可以長生不老的機器人妻子也殉情了。這個題材如今看來毫不新鮮,但在那個恐懼機器文明的時代卻是有突破性的。
到了二戰以後,偉大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總結經驗以往科幻小說對機器人題材的描寫,將其上升到了系統和理性的高度。他創造了著名的機器人工學三定律:
1,機器人不可傷害人,或任人受到傷害而無所作為
2,機器人應服從人的一切命令,但命令與第一定律相抵觸時例外。
3,機器人必須保護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與第一、第二定律相抵觸。
圍繞著這三大定律,阿西莫夫構造了一系列巧妙的機器人故事。其中一些短篇機器人小說收集在《我,機器人》(I,Robot,1950),和《機器人續篇》(TheRestoftheRobots,1964)之中。較後期的則見於《二百周年紀念的人及其他故事》(TheBicentennialMan&OtherStories,1976)。此外,阿西莫夫還以機器人為主題創作了多本長篇小說:一九五三年的《鋼窟》(TheCavesofSteel),一九五六年的《赤裸的太陽》(TheNakedSun),等等。
另外,阿西莫夫筆下的機器人,屬於“人偶形機器人”。這類機器人它們只是大體上象人,大致可分軀幹、頭顱和四肢,甚至分不那麼清楚。不管它們的精神世界發展到什麼程度,從外觀上一望而知與人類有明顯區別,是一個金屬器件的綜合體。當機器人幻想從古代發展到現代,有一個從“類人機器人”發展“人偶性機器人”,再回歸到“類人機器人”的螺旋上升,阿西莫夫創作鼎盛時代,科幻中的機器人多是這種傻乎乎的鐵皮筒。
阿西莫夫的機器人故事裡基本不存在前人構造的血腥陰暗氣氛。他給我們的機器人朋友勾畫出幽默智慧,甚至有些樸拙的形象。比如要程序員說“謝謝”才肯開工的機器人(KeyItem,1946);安排妙計去競選總統的機器人(Evidence,1946);因厭倦鎮壓任務而企圖自殺的機器人 (AlltheTroublesintheWorld,1959);為了追尋人的定義而最後不得不把自己也包括在內的機器人 (……That ThouArtMindfulofHim,1974)。
這其中最為恢宏的,是伴隨宇宙本身走向終點,最後以神的姿態出現,在虛無中重建這個宇宙的電腦《最後的問題》(TheLastQuestion,1959)。那個電腦本身就是由前輩電腦製造出來的。可以說,它已經擁有了一切生命的本質特徵:自我進化能力。
阿西莫夫關於機器人的科幻小說不僅在科幻迷中間,就是在專業科學家中間也產生了極大反響。任職於麻省理工學院的美國著名人工智慧專家明斯基曾經邀請阿西莫夫前去參觀他的研究,但被阿西莫夫拒絕,理由是擔心自己的想象力“會被這些令人討厭的現實所壓抑”。
機器是無靈魂的,而機器人有沒有靈魂,這恰恰是機器人題材的關鍵所在。描寫機器人發狂搗亂的題材,是科幻作品中的擦邊球,這類故事裡的機器人介於“有靈魂”和“無靈魂”之間。從理論上,機器人發狂是因為程序出現錯誤,屬於機械故障。但它們發狂后的行為,又往往具有人的特點。在作品里,發狂機器人通常充任反面角色。
影片《鐵人特工》就是這麼處理的。那裡的機器人本來是個電子遊戲玩具,可以和半大小子玩打仗的遊戲。但它的程序是其設計師用一個軍用機器人程序改造的,包含著“為殺死對手不惜一切手段”的原始命令。最初,它用無害的塑料球和孩子們打仗。慢慢地換成了鋼珠、餐刀、鋸和電流!而且隨著學習能力的提高,鐵人特工的行動越來越隱蔽。
這類發狂故事裡,英國科幻作家奧爾迪斯1958年發表的《誰能取代人呢?》頗為幽默。全篇的角色都是智慧機器:田地耕作機、種子分發機、文件執筆機、開鎖機……它們聽說人類在戰爭中自我毀滅了,就想進入城市去取代人。直到故事最後,才出現一個可憐巴巴的活人。而這個飢餓的逃難者一聲令下,本來氣勢洶洶的機器人們便立刻去照辦了。
在阿西莫夫的作品《兩百歲人》中,機器僕人安德魯服務於馬丁家族四代人之久,最終放棄機器身體,換成人形,與心愛的人相伴致死。這個故事除了本身感人致深外,體現著人造人題材的變革潮流:從人偶形機器人回復到最初的類人機器人。所謂類人機器人,就是外觀和人一模一樣,以至於旁觀者無法分辨的機器人。
七十年代的中國,是一個剛剛走出單調色彩的年代。那時,有成千上萬人湧入電影院,觀看一部名叫《未來世界》的美國電影。那是中國人第一次看到科幻電影。哇,和真人一模一樣的機器人!追殺,較量……當然,真人最終戰勝了他們的機器替身,但觀眾們手心裡已經滲出了汗水。
在那個沒有多少娛樂方式的年代里,這部電影反覆上映了許多次,電台(電視尚未普及)也不停地播放它的錄音剪輯。雖然它只是一部二流的美國科幻片,但在那個特殊年代里,它擁有了後來任何一部科幻電影所沒有的中國觀眾群。而“機器人威脅人類”的概念也跟隨這部電影來到中國,雖然比西方晚了幾十年。
《未來世界》其實是一部名叫《西部世界》的科幻電影的續集,只不過正集晚到八十年代末才被引進中國。由於娛樂手段已經大為豐富,竟然沒有多少人注意過它。《西部世界》描寫了一個類似迪斯尼的樂園。那裡的一切生命,包括毒蛇猛獸都是機器。最後,由機器人組成的西部牛仔演員們失去控制,開始屠殺遊客。
《未來世界》把機器人這個題材帶給了中國科幻作家。一大批描寫機器人的中國科幻作品隨之問世。和這部電影一樣,它們也多是描寫類人機器人。不過,大部分這類科幻小說里,機器人只是一種點綴,或者是工人,或者是家僕,有特色有深度的作品比較少。其中,《溫柔之鄉的夢》(魏雅華創作)較為出色,甚至獲得了中國最佳短篇小說獎。
小說中,頗有大男子主義傾向的主人公希望得到一個真正百依百順的老婆,在現實中得不到,便去購買一個機器人妻子。這位嬌妻完全惟丈夫馬首是瞻,以至於他醉酒後燒掉自己的研究成果,機器老婆還幫著他點火。
類人機器人既然與人如此相似,作替身再好不過。台灣科幻開拓者黃海曾經創作過一篇名叫《時間公司》的科幻小說。講的是某公司發展出一種業務,給工作繁忙的人士提供替身,等於是在販賣時間。巧得很,二十多年後,大陸科幻作者馮志剛也發表了類似題材的科幻小說《替身》。
機器複雜到什麼程度算是人,這或許是人造人此類題材中最大的問題和最主要的懸念了。在科幻電影《霹靂五號》中,機器人成為人的標誌是聽懂了幽默故事。在《生命之歌》中,機器人要擺離線械性,成為人,秘訣是一首DNA譜成的音樂。
《生命之歌》由王晉康創作,是中國科幻作家在類人機器人題材上的經典作品。故事裡的機器人“元元”是個永遠具有孩童形象的機器人,但他的智慧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成熟。終於,他找到了能夠使自己邁入生命界線的法寶——由遺傳基因密碼組成的音樂。元元想把這曲“生命之歌”輸給他在全世界各個角落的機器人夥伴,而那是否就意味著人類的末日,作者給予了完全出人意料的回答。
當我們說某個人象台機器時,多半含貶意,指他作事不知變通,只懂得服從命令。而機器人在故事裡通常就儘力展示這種“機器性”。在《終結者》里,機器人被燒去外殼、炸斷身軀,仍然要執行刺殺任務。不死不休。
與“終結者”那種無堅不催,不可戰勝的機器人相反,科幻作品里還有相當文弱的類人機器人。在《異形》里,類人機器人沒有什麼法力。他們象人一樣脆弱。格鬥時抵不過一個壯漢,更抵不過剛猛的“異形”。他們進行科學研究時,也象人一樣需要通過儀器設備,而不是將儀器配在身體里。電影里僅有一次讓他們表演了一次。在第二集開始,類人機器人師傅把手平攤在桌面上,用利刀快速擊刺指縫,顯示其準確性。但就是這次也演砸了:機器人刺破了皮膚,流出白色人造血,被女主人以看穿了身份。
菲利•普迪克在《銀翼殺手》(The Blade Runner) 中描寫的類人機器人介於兩者之間。單獨格鬥時,人類個體在格鬥時,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但他們的力量也很有限,壽命更只有四年。故事將機器人擺在被人們同情的位置上。它們中的優秀者突破人類的防線回到地球,試圖延長生命,並最終獲得人類的情感。但人類卻派出代號“銀翼殺手”的特工人員,將這些血肉之軀毫不留情地一個個除掉。
影片最後,機器人領袖雖然能夠制服“銀翼殺手”,卻未取其性命,而是傾訴內心痛苦之後,在冷風冷雨中逝去。在這部作品里,機器人反而比人類更尊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