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平

雲南藝術學院教授

張志平,男,祖籍湖北,生於上海,雲南藝術學院教授。

人物經歷


1960年入讀小學,在此期間階段性的陸續進入當地一些畫室學習繪畫基礎。
張志平
張志平
1966年入讀初中,正逢文化革命運動學校處於教學停頓狀態,在參加學校組織的到工廠、農村、“五七”幹校勞動的同時自學繪畫。
1970年赴雲南生產建設兵團西雙版納州某團參加工作,分配警衛班,后調電影放映隊,以後長期在該團從事美術宣傳。
1982年初畢業於雲南藝術學院美術系,同期分配到昆明市廣告公司。
1984年底調入雲南藝術學院美術系。
1987年至1989年期間擔任美術系教學副主任。
1992年浙江美術學院開辦全國首屆中國人物畫高級研修班,遂前往研修歷時一年。
1995年評為副教授。擔任美術系教學副主任。
1997年擔任美術系主任。
2000年評為教授。被雲南省委宣傳部、雲南省文聯評為雲南省文藝家協會德藝雙馨中青年會員。
2002年擔任美術學院院長。
現任雲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兼任社會多項職務與部分院校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


多年來注重中國畫藝術主體精神在現當代文化藝術表現中的比較,將傳統繪畫的審美意識與表現因素
融入反映雲南多民族現實生活的題材,強調書畫合一的造型方式並且以此為主要研究課題

主要貢獻


參與有關的學術研討和實踐活動。
參加大型美術作品展覽及有關活動主要成果有:
1999年獲《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銅獎(文化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同時獲《雲南省美術作品展覽》一等獎(雲南省文化廳雲南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獲《第三屆雲南省文學藝術創作獎》榮譽獎(雲南省文學藝術創作獎勵基金會主辦)。
2001年獲《2001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覽》銅獎(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入選中國畫研究院《雲南中國畫十五人提名展覽》(中國畫研究院主辦)。
入選《全國畫院雙年展首屆中國畫展覽》(文化部藝術司主辦)。
入選《紀念建黨八十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文化部藝術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2002年獲《2002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覽》銅獎(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獲《紀念5·23講話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優秀獎(中國美術家協會、雲南省美術家協會主辦)、同時獲《雲南省美術作品展覽》銀獎(雲南省美術家協會主辦)。
2003年獲《2003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覽》銀獎(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入選《第二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覽》(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2004年獲《紀念蔣兆和百年誕辰第二屆全國中國人物畫作品展覽》優秀獎(中國美協主辦)。
入選《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文化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同時獲《雲南省美術作品展覽》二等獎(雲南省文化廳、雲南省文聯主辦)。
參加《中國畫·畫中國——走進南京·中國畫寫生展覽》(文化部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雜誌社主辦)。
2005年參加《中國畫·畫中國——走進香港·中國畫寫生展覽》(文化部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雜誌社主辦)。

印象採擷


張志平出生於人文薈萃的南方都市上海,又在浙江美術學院學過畫,飽受新老海派、浙江畫風熏陶,寫意人物、山水、花鳥無一不精,尤其擅作學院風格的主題性大畫。其作品不矯揉造作,不驚世駭俗,平中見奇,拙中藏巧,能在不動中求動,在萬變中守靜。其主要特點是鄉土氣與書卷氣的自然融合。
張志平關注社會底層的生活狀態,理解並同情未受幸運之神眷顧的人們。其寫意人物畫多取材鄉村生活和少數民族風情,無論是主題的選擇,還是意境的營造,都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概括,是畫家本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真情流露,也是畫家對普通勞動者的讚美之歌。所畫農夫村婦、稚童少女、竹籬瓦舍、雞鴨牛羊,彷彿散發著田野泥土的氣息。在溫存、寬厚、淳樸、婉約中,隱含著憂傷、苦澀、無奈和沉重,表現出一種若有所思之美。
張志平在人物畫方面,雖然有著精湛的寫實能力,卻朝著淡化素描的路徑發展,努力將西洋素描的理念轉換為對中國畫觀察、表現方法的補充。不強調造型的堅實,而是追求空間的自由,把物象變為心象,充分發揮水墨畫的隨機性和抽象性,以心造形,以意造形。其構圖往往隨機而發,有意不符合以往的“常規”,有時畫面被切割得很“局促”,目的是想在這種不完整中尋求一種新的視覺感受。這樣反而會把人引向出其不意的欣喜。
單純是一種極為可貴的品格。張志平的寫意畫多以水墨為主,淡化色彩,勾線力求簡煉,充分顯示了中國畫線條超乎造型之外的特有韻律,使清淡的色和勁健的線共建一種相反相成的諧和。
縱觀張志平的繪畫創作,不論人物、山水,還是花鳥,都反映出他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從形式語言看,筆墨豐富多彩,節奏變化有致;從畫意上體會,它們真實生動,情意綿綿;而內容與形式兩者的和諧結合,予人以如詩、如音樂的享受。
張志平的繪畫作品,大致屬於曲高和寡一類。他吸收了文人畫以學養為根基,從傳統繪畫“野逸”一派中延伸其美學上的現實意義。
——寇銘勛
與詩歌創作相比,畫家面對的更多是沉甸甸的傳統。而張志平的創作,嘗試著進行創新。他的人物畫小品兼工帶寫,尺素之間的人物似乎若有所思,營造出特定的氛圍。美國當代著名畫家安德魯·懷斯說:我的繪畫表現上是現實主義,但是骨子裡卻是抽象主義。應當說張志平的人物畫作品中,有著強烈的人文關懷的情愫——細看之下,似表情單一的人物,卻在周圍的景緻烘托之下,讓人感懷不已。而細節的強調和展現,是他繪畫作品中的又一大特色。採風時,雙肩背的大攝影包尼康專業數碼相機和大容量儲存檔,掃射般撳動快門,以及對局部的關注,讓你很難看出張志平中國畫家的身份。應當說,中國畫對於細節的忽視是必然——在意象中構建的圖式,往往大而化之。而張志平創作中對於細節描繪的回歸,是其藝術特色之一。在大幅寫意人物畫中,表現出的意境和小幅作品別無二致,但在線條上體現出張志平獨到的功力,張揚和內斂相調和,筆墨相生。在山水、花鳥創作中,張志平筆法中表現出的“硬氣”讓人矚目。在這類題材的處理上,他振筆直遂,絕無繁複的皴法,也沒有摹古的位置經營,率性而為,可以說,他是刻意迴避在中國畫創作中,已經成為程序、格式化的中國繪畫技巧,這體現出張志平在藝術上過人的膽識。
——湯海濤
自以為和志平兄有三十多年的來往,算不上益友也是故交。
認識張志平是剛恢復高考,聽說幾個知青聚在一起畫石膏像。有朱祖德、張志平、劉世同、李仲……,張言語不多,二十多歲已畫了不少油畫和素描,給我的印象是進校前基礎已很好,聽說他們之中幾人當時已經是建設兵團美術創作的骨幹。因為是知青,又有同樣的愛好,以後和他們都成了朋友。
我留在文化廳文學藝術創作班,偶爾也去大學看看故友,在不同的大學,朱祖德學了雕塑,劉世同和李仲選擇了版畫,張志平還在畫油畫,我的記憶中張志平畫過一張知青題材的大幅油畫,灰色調,是知青給同伴下葬的場景。朱祖德很健談,我去他家的次數要多些。如今朱祖德和劉世同都已經過世,世事無常,無奈中只有感傷。
志平的特點是快人快語,上海人給人的總印象是小小心心,四平八穩。而志平離開上海,放養到雲南高原,由於環境的刺激,多多少少變成異類,無形中滲進了許多山野之氣,想改也改不了。
志平選擇國畫是在大學二年級,其間曾經和我交談,那時,我對志平兄的選擇有點意外。大學畢業后,張志平和陳一雲分到小花園的市廣告公司工作。去看過他們幾次,在震庄,在檢閱台的背面,為完成公司的任務,在高大的腳手架上繪製巨大的電影商業廣告,那時的張志平的口頭禪是“沒意思”。有時,轉到他在書林街的小屋,進門只見他立在簡陋的書桌前臨中國傳統山水畫,腳下一堆臨完的山水日課。回想當時的我很冷靜地一一看完,然後說:“張兄,還是牆上的小油畫有意思”。我猜想,門一關,張兄一定認為“老劉這朋友沒意思”。
後來聽說志平兄調回學校教書,很為他高興。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是整個現代藝術思潮進入中國的階段,但是在展覽會上很少見到他的作品。直到最近幾年,由於我不小心也掉到中國傳統畫里,才慢慢關注他的參展作品,並且認真地看了他工作室的作品。因為緣分欣喜晚年又能走到一起,雖然審美取向不同,但是大家還都在畫畫,有畫看比什麼都強。
在藝術實踐中,許多人靠懷疑或否定去發展或成就自己,而也有人靠肯定和固守來把握或完成自己,可能殊路同歸,藝術史最終必須由作品來界定。
我喜歡現在的志平兄,也許是歲月的沉澱消退了火氣。在這個年紀,朝氣勃發,興手作丈二的花鳥、人物。看他作畫,氣息穩定,從容不迫,行筆肯定,乾淨利落,有自己的方向,一稿反覆推敲,寫生、提煉,再上稿,的確來之不易。
一次交談中,他提到自己的想法,認為人生太有限,能在有限中在某個領域畫出一些精到的,說得過去的作品就不錯了,他自嘲為一個農夫,憑著體力、熱情,走進大山裡還是能得到好收穫,我想,這是他的真心話。(全文有刪節)
——劉曉
初識張志平應該是從他獲九屆全國美展銅獎作品《暖春》開始。當年獲獎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展出時,我剛好在中央美術學院進修。與畫友談到雲南的國畫家,多只能談談老畫家中的周霖袁曉岑王晉元,談中青年畫家多會引致不屑,《暖春》在京獲獎展出的確是多了點談機。
張志平九三年於中國美院“中國人物畫高研班”結業,后我也在中國美院國畫人物專業進修,得以管窺其畫路。作為中國畫家,他人物、花鳥、山水皆長,先於工,後於寫,只不過以其寫意人物畫出手較多而被歸於人物畫家行列而已。他的畫格開合間見野逸、雄強中見疏朗;用筆頗得南宋風骨、浙派餘韻,側鋒見筆、中鋒使轉;經營布局兼融潘天壽任伯年真意,尤長於線條穿插、塊面相佐,疏密兼備、點畫精細,穩中求險、拙中見巧;氣象緩急有致、得道中庸,既不失劍拔弩張,又常見諦於閨房攏綉、處子綽約,動靜相生、頗得古意;題材上常以鄉土氣入文人格,蕩滌風情畫媚俗之氣,即使文人畫內涵不減,又不刻意於搔首弄姿、故作文氣,突顯文人畫當下創新之一斑,可說是近於王晉元以傳統寫意雲南本土的某種精神的類化。
雲南人氣質里總是有些邊地的質樸、淳厚。作為上海人的張志平,由於十七歲就到西雙版納農墾,三十多年的雲南生活,坡坡坎坎的人生際遇,血液里自然溶入了濃濃的雲南氣息,養成了生性隨和好結人緣的習性。他熟悉雲南國畫家的狀態,會與不同畫家交往,無分長幼,談天說地嘻戲調侃,不經意間不知腦子裡灌進了一些什麼,他會一頭扎進畫室。時至今日,他仍孜孜以求於藝道精深、斤斤於筆墨練達、苦苦於經營氣象正大。看他的畫,畫面布局、筆墨點厾 看似很不經意,其實皆透著細心的處理。
張志平在少年時期就時常出入美術的展覽場所。據其言,每有美術展覽,即被喜好繪畫的父親攜去陪同觀覽。又有朵雲軒畫店常年多置備名家真跡,更不少於駐步留連。當他農墾到西雙版納勐臘邊境,為了多得些能夠自由支配的空間,在橡膠林邊搭建茅屋單獨居住,任意個人愛好的釋放,無人干擾自得其樂。在實行用電統一管制時期,每晚十時熄燈後點上蠟燭再接著讀書作畫。茫荒的夜,燈影晃晃,就這樣一住八年直到恢復高考離開,畫技也在這種環境中逐步提高。大學時期只專業務不問其餘,畢業時,分配到一家廣告公司,經歷了三年沒有興趣的工作。“八五新潮”后,在中國美術界涌動的前衛潮流中,張志平不問潮流,只關注傳統,當然更是被擠到了畫圈的邊緣。近十餘年來的沉寂,大小展覽均無建樹。事後看來,由此時期的沉寂反倒是促進他較深刻體驗了中國畫的精神,並且結上了劉國輝的“中國人物畫高研班”之緣,又得王晉元推重,得以登堂入室。氣一壯則一發不可收,至九屆全國美展銅獎之後,接下來又連獲一系列全國中國畫展覽的多個獎項,躍身於全國畫家之列。
張志平正當技藝成熟之時,願他能長久繼續保持平伏的心態、一路堅持努力下去,爭取走得更高更遠。(全文有刪節)
——邵培德
來源:《雲藝院報》第1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