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洲所城

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轄街道

蓬洲所城位於廣東省汕頭市區西北部,桑浦山東麓,現分割為蓬洲東、蓬洲西、蓬洲北四個社區居委,隸屬金平區鮀江街道,村居面積約205平方公里,人口近2萬。自古這裡是海濱沙丘地帶,為了鞏固海疆邊塞,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蓬洲守御千戶所”從廈嶺村(今光華埠)遷徙來此。明洪武三十一年砌石城牆,城周長2133.33米,設東西南北4門,城門上各有月樓。明嘉靖年間,經兵部尚書翁萬達奏准,四鄉民眾入住置業,形成兵民同城格局。幾經興廢,城牆已被拆除,唯存三兩處殘垣,被古榕樹根緊緊盤纏,城中留有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築群、廟宇、宗祠、小橋、雨亭等大量古建築,文化價值頗高。

歷史沿革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嶺南設置桂林郡象郡南海郡,潮汕地區當時屬南海郡所轄範圍。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揭陽縣,現在蓬洲這一帶地方也被管轄其中。
晚唐時僅有幾戶打漁人家在這裡落戶,到了宋初才漸成村落。
宋代,朝廷在揭陽榕江(古名揭陽江,又名鮀江)出海口海灣處設置了鮀江都,轄15圖,範圍涉及現在蓬洲這一帶。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設立“蓬洲守御千戶所”於夏嶺,隔年又設置鮀浦巡司,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千戶所遷至現址。
明英宗天順七年(公元1463年)秋,明朝廷在蓬洲所城設置巡檢。
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置澄海縣,蓬洲所城隨之被劃歸其管轄。
清聖祖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清政府設置蓬洲都、鮀江都、鱷浦都。蓬洲所城時屬鮀江都管轄。
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因遷界澄海縣被裁撤,鮀江都居民也被勒令搬遷。
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三月,清政府恢復澄海縣建制,鮀江都也隨之恢復。
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鮀江、鱷浦二區合併為鮀浦區。蓬洲為鮀浦區所管轄。
民國初期蓬洲實行保甲制,到1949年10月24日解放時才被廢除,以後成立村農會,受澄海縣鮀浦區管轄。
1956年3月,成立蓬洲鄉人民委員會。
1958年5月,隨鮀浦公社劃歸汕頭市郊區管轄,9月成立蓬洲生產大隊。
1965年6月,蓬洲大隊又隨鮀浦公社劃歸澄海縣管轄。
1975年11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澄海縣劃出鮀浦、岐山、下蓬三公社歸汕頭市郊。蓬洲大隊也隨鮀浦公社劃歸汕頭市郊區。
1991年10月4日,隨著汕頭經濟特區擴大區域和調整市區區劃方案的實施,蓬洲鄉隨鮀浦鎮劃歸汕頭市昇平區管轄。
2003年3月13日,汕頭行政區域重新調整,蓬洲歸屬汕頭市金平區鮀江街道管轄。

文化


蓬洲紀事

元朝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冬,元兵追趕宋帝進入廣東饒平拓林、錢東一帶,農民起義軍首領福建漳州詔安人陳吊眼(即陳大舉)組織武裝力量阻擊元兵,使宋帝得以渡海過南澳。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陳吊眼與其父陳文桂、叔父陳桂龍把起義隊伍發展到數萬人,元兵前往鎮壓。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起義失敗,起義群眾被殺達兩萬餘人,陳吊眼在千壁嶺被俘,押至漳州殺害,陳文桂、陳桂龍則降元。而其族弟陳萬言、女首領朱蔓姑則率領殘餘部隊轉移到桑浦山設立抗元根據地,並在蓬洲村附近龍坑山頂的一個石洞里鑄造錢幣,供部隊及附近鄉民流通使用。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為了鞏固海疆邊塞,蓬洲守御千戶所在百戶董興的主持下,築砌了周圍六百四十丈,高一丈五尺的石城駐軍守御,故名蓬洲所城。所城駐軍一千一百二十人,設置有四個城門四個指揮哨所,周圍有防護河。
明英宗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鮀浦司魏崇輝、許萬七、黃於一、林烏鐵等聚眾佔據夏嶺、西隴、赤窖。不久賊匪進攻潮陽縣城,大敗官兵。潮州知府周瑄、潮陽縣令陳瑄、揭陽縣令陳爵督兵會剿,雙方交戰四十餘日官兵最終大敗匪賊。過後周瑄調走,乘官兵麻痹大意之時魏崇輝又聚眾起事,回頭殺了官兵個措手不及。賊匪攻入蓬洲所城后,殺了指揮劉琛、通判劉恭,所到之處無不燒殺擄掠。由於戰事危急朝廷急調周瑄復任,周即合兵圍剿。魏崇輝所統部眾被殺數千,被招降三千,魏則率餘眾逃往礐石,后又復歸夏嶺滋事。天順七年明朝廷在蓬洲所城設置巡檢對匪賊進行鎮壓,同年秋天,僉事毛吉調官兵大剿夏嶺。官兵奮勇作戰,魏崇輝和餘眾被殺。
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正月,日本倭寇自福建漳州、泉州進入揭陽境內,攻掠大川、蓬洲、錢岡、鳳山等村,被官兵擊敗而逃。二月,倭寇又進攻蓬州千戶所,僉事萬仲布置水陸兵馬分別從所城東南哨所迎擊,臨戰時由於敵眾我寡,且部隊平時又欠訓練戰鬥力不強而潰敗,領哨千戶魏岳和高洪被殺,明軍損失慘重。倭寇入城后燒殺搶掠,城中許多居民從西門、北門出逃,到桑浦山靈泉岩的洞穴里避難。隔年十一月,倭寇又會同盤居牛田洋一帶的鮀浦海盜許朝光搶掠蓬洲所城。嘉靖四十年,又有一名叫吳平的海盜會同倭寇連續侵擾蓬洲、大井等地方,甚至襲擊範圍擴大到潮州庵埠彩塘龍湖,在龍湖鄉族長的倡議下,群眾組織起了自衛隊奮力抵抗,取得了很大功效。后在廣東總兵俞大猷和閩浙總兵戚繼光的殲擊下,基本肅清了倭寇和海盜的侵犯。許朝光兵敗退卻南澳后在後宅被其屬下所殺,而吳平則敗走安南。
清初,鄭成功在閩粵沿海一帶組織抗清軍事行動。清廷為了斷絕其兵源及給養,於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在東起廣東饒平大城所上里尾,西迄廣西欽州防城之間設立界線,勒令界外居民一律內遷50里。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清廷因懷疑遷民到海邊偷竊魚鹽而與鄭成功部隊有聯繫,於是又下令遷民再內遷30里,時屬澄海縣的蓬洲所城居民也被強迫搬遷。遷界時,清廷只限三天時間搬遷,而來不及遷走的則慘遭屠殺。遷民倉惶逃命,因太過勞累病死於途中者甚多。由於生活艱難,遷民賣兒賣女或全家自盡者多有發生。
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黃坑人李虎子為了對抗清廷的遷界,聚眾黃坑山的城友洞建寨牆稱山王與清兵展開鬥爭,後來卻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當。在一次下山到鮀浦各鄉搶掠時遭遇清兵圍剿,當時知縣龔元英懸賞黃金千兩捉拿匪首李虎子,在匪賊攻打蓬洲所城時清兵奮勇抵抗。經過了一天的糜戰大敗群匪並活擒了李虎子,過後清兵把他斬殺於蓬洲所城內。
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三月,清政府獲准各地遷民回歸原籍並恢復了澄海縣建制,蓬洲所城居民才得以搬遷復業。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這一年天氣大旱糧食失收米價騰貴,官府又沒有開倉賑災,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庵埔人李亞萬與其母吳氏集同謀林千、林賽、周孝、陳登輝等,聚合幾十名災民打起了劫富濟貧的口號,隨後到庵埠稅館和蓬洲所城搶掠米船。后被練總陳銓所破獲,李亞萬等人被斬首或譴戍,吳氏被囚死於獄中。
咸豐年間,潮汕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運動。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四月,揭陽鄒堂人鄭皮羅聚集本地三合會會眾舉起了反清復明的義旗,並在鄒堂山的明經第建立了根據地,不久隊伍發展到四、五百人。起義不久,鄒堂鄉紳鄭營炳、土豪鄭五喜跑到蓬洲所城向巡檢章坤告密,章坤聞訊后即帶兵圍剿,但起義軍早以遁入山中。由於人地生疏地形複雜章坤不敢冒進,只好搶奪一批財物后悻然離去。不久鄭皮羅配合潮州彩塘的吳忠恕起義軍進攻蓬洲所城,但遭到守城清兵的頑強抵抗。起義軍見久攻不下所城,於是下令撤兵,臨走時到鮀浦各鄉搶掠了錢財一批。
同年十月,起義軍因家中水稻成熟紛紛請假回家收割,清軍立即從各路組織官兵夾擊,起義失敗。鄭皮羅遠走南洋,餘眾零星散佈於鄒堂山、蕉山、東山湖一帶,佔據山洞成了地方賊寇。後來賊眾推舉土豪鄭五喜為王,他們為了隊伍的供給,經常跑到鮀浦的池邊、天港、蓬洲所城搶劫過往商客及鮀濟河上往來貨船的財物。清兵多次圍剿,但由於賊匪作戰時流動性太強而遲遲未能消滅。直到十多年後於同治年間,才由駐守蓬洲所城的清兵聯合地美都青嶼汛城的清兵所剿滅。
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潮州總兵方耀和潮州紳士郭廷集合作,動工圍墾揭陽地美都鄒堂前1500畝海坦地。方耀利用自己掌管潮州軍隊的權力實行“軍屯”,並調動了駐守在蓬州所城的軍隊前來圍墾,所需費用由軍餉支出。後來由於工程龐大人手不夠,於是僱用了澄海鮀江都的大井、天港、賴厝、池邊等村的農民參加圍墾,工程進行了四年多才完成。但圍墾起來的土地由於臨海而土質太咸,嚴重影響了農業收成。方耀接受當地鄉民的提議,決定引鮀濟河河水灌溉圍墾地。
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前後,方耀派員到蓬洲所城勘察鮀濟河的流經情況,由於該河距離圍墾地三十多公里,且沿途小溝縱橫交錯地理形勢十分複雜。勘查完畢后,方耀決定從流經蓬洲所城西門的護城河拐彎處延長鮀濟河,而開河用的土地在府里田畝攤銷,所需人力按受益田園面積人丁攤派,費用則由方耀、郭廷集在墾地抽集的款項中支付。經過了一年的緊張施工,這段長30多公里的人工河挖通了。引水河的開通不僅使新墾地變為良田,河兩岸的數千畝旱地也因此得到灌溉,同時水路交通也大為改善,過去揭陽一帶鄉民到鮀浦、庵埠等地單純的陸路通行現在可以水陸兩便了。
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三月,汕頭同盟會成立。潮汕各地都派出代表參加成立大會,蓬洲派陳質文為代表。大會推舉張則通為會長,許無畏為秘書長。
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2月13日(農曆正月初三),汕頭髮生了7.25級大地震,這是自宋代以來潮汕地區的第二次大地震。地震發生時天搖地裂海水騰涌房屋倒塌,但蓬洲古城安然無恙。
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8月2日(農曆六月初十)下午三時,颶風驟起,到晚上九點多風力愈烈,達十二級以上。加上海汐驟至暴雨傾盆,海水很快漫上了陸地,很多村莊被卷進了驚濤駭浪之中。蓬洲所城幸得地勢較高,加上有城牆保護才倖免於難,除所城外周圍都成了澤國。據統計,整個潮汕地區在這次風災中共死亡34500人,廬舍成墟屍骸遍野,損失極其慘重。
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四月,汕頭市郊區農民協會在蓬洲成立,會員萬餘人。彭湃親到蓬洲召開市郊農民大會,並鼓勵農民起來鬥爭,實行“二五”減租取消厘稅等。
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五月十四、十七日,日本飛機瘋狂轟炸汕頭市。十八日午後日機飛到蓬洲所城投彈,位於蓬洲南門一處叫“糖房”的民宅慘遭轟炸,早上從汕頭市趕來這裡避難的十多名市民被炸死,鄉民吳員外的妻子和一個五歲的男孩也被炸死,女兒吳招娣被炸成重傷。
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六月,日本海陸空三路約萬餘人大舉侵犯潮汕。21日汕頭、庵埠相繼淪陷,日軍同時也進攻蓬洲所城。在所城東門,窮凶極惡的日軍闖入民宅搶掠,幸得所城的男人們事前都跑到桑浦上逃藏起來。日軍追趕著逃藏不及的婦女欲施暴力,有的則被迫得跳井自殺,很多婦女用黑灰濛面以免遭其毒手。
日軍在駐紮蓬洲期間,強迫民夫上山築砌炮壘,不準鄉民外出,如果被碰到則遭槍擊。鬼子還經常在東門鮀濟河邊殺人取樂,據老人回憶,有時是十幾個雙手被反縛的群眾,鬼子強迫他們跪在河邊,然後揮刀砍頭,身子則被踢進河裡,傾刻間鮮血染紅了河面,最後由鄉里善堂出面收屍。日寇還在蓬洲所城發展漢奸,居住在北門的所城居民翁忠光,成了日寇的鷹犬后飛揚跋扈凌辱村民,還無惡不作地協助鬼子到處抓人,后翁在解放后被鎮壓。
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天氣大旱糧食失收,再加上日寇封鎖道路,物資奇缺米價騰貴,潮汕發生了一場大飢荒。汕頭各地餓殍遍地,日餓死者近百人。蓬洲也不例外,很多人餓得雙腳浮腫,為了生存有的家庭賣兒賣女,有的則遠走他鄉。
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六月,國民黨陸軍第十二兵團3萬多人在司令胡璉的帶領下,從江西潰退到潮汕。同時,有一小股幾百人的部隊,進駐到蓬洲所城西門的陳家祠堂裡面。是年10月初,胡璉兵團準備全部撤退台灣,其進駐蓬洲所城的國民黨官兵全線出動,到鮀浦各鄉大肆抓掠壯丁補員。臨走時,把住在陳家祠堂附近的鄉民陳事深、農婦豬嬸拉去挑行李,到達碼頭后在陳事深苦苦的哀求下,國民黨匪軍才肯放他們走。
1949年10月24日,蓬洲解放。同時,根據澄海縣人民政府頒布的命令,廢除了國民黨時期的保甲制,成立蓬洲鄉農會。
1951年5月,蓬洲鄉開展土地改革運動,澄海縣派出土改工作隊進駐到鄉貧困農戶家中,實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還進行清匪反霸運動;劃分成份評定階級,1952年清明前後,將沒收、徵收的土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
1958年3月、7月兩月間,為鎮壓反革命運動和戰備需要,蓬洲譴送“五類分子”移民梅縣豐順、豐良、五華、潘田等地定居。
1958年9月,蓬洲大隊實行“生活集體化、組織軍事化、生產戰鬥化”的管理方式,規定每天上午5:30分吹喇叭起床,6點集中吃早飯,7點出工,11:30分歇工吃午飯,下午2點出工,6:30分收工吃晚飯,7點出夜工的制度。
1958年大躍進期間,在汕頭專署副專員余錫渠的積極倡導下,中共汕頭市郊委(即原澄海縣委)作出了興建外砂、蓮陽、東里大橋的決定。當年11月,余錫渠向全縣人民提出了“奮戰一個月,誓放建橋衛星!”的戰鬥口號,1959年1月6日外砂橋工程正式施工。接著蓮陽橋、東里橋也依次動工興建。1959年10月,為解決建設蓮陽大橋工程所需的大量石料,余錫渠下令拆除用石頭築成的蓬洲古城和城內祠堂前的石板作建橋用。
蓬洲古城在經歷了五百六十一年滄桑歲月已經變得尉為壯觀,城牆四圍長滿了參天榕樹,城內古建築保存完好。在歷經多次戰火、風災、地震的洗禮而依然屹立的古城就這樣慘遭破壞,至今只剩下兩三處因榕樹根盤纏而拆之不去的城石,令人扼腕嘆息!

古邑名賢錄

1、烈女祖姑母
宋太宗至道二年(公元996年),福建莆田漆林人翁傑偕其兄翁俊到潮州定居。其兄居潮州,翁傑則遷居揭陽蓬洲。初來乍到,蓬洲還一片荒蕪,翁傑搭茅為廬,並努力躬耕,過著清貧的生活。到了第四代翁澤,生有女兒翁貞慧、兒子翁興權。然而翁澤夫婦早逝,兒子興權又兼年幼,時值十六歲的姐姐貞慧,見弟弟年弱無依,於是自誓不嫁以哺養興權成人。
翁興權少年懂事苦讀經書,后在宋高宗建炎十二年(公元1142年)不辜負其姐願望,考中了壬戌科秦熺榜進士,授英德州真陽縣主簿。因廉潔有政績,皇帝曾賜“忠正名臣”牌匾。後來他的兒子翁慶巽也在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考中甲辰科衛經榜進士,授閩縣知事偕承事郎。父子同為進士,一時邑里傳頌謂之“橋梓濟美”。貞慧姑母也被郡邑旌表為烈女。宋寧宗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翁慶巽思無以報恩姑母,乃於家鄉創建興慶院,姑母貞慧入住其中持素以終余年。嘉定二年八月十九日,貞慧姑母病逝。翁慶巽特在蓬洲建“翁氏家廟”,姑母神牌特恩准進祠崇祭。門匾曰“孝烈垂芳”,故後世子孫稱其為“祖姑祠”流傳至今。
2、孝子翁孟統
翁孟統(公元1411年——公元1485年)字道長,號安晦,乃蓬洲創始祖翁傑的第十四代子孫。孟統生性至孝,自幼喪父,是其母周氏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及至孟統長大成人後,其母由於勞累過度而雙目失明。孟統事孝至微,迎醫問葯,自齋自沐,旦夕焚香祈禱母親的眼睛早日康復,並用自己的舌頭不斷舔其母親的雙目。也許是孟統的孝舉感動了上蒼,一個月後其母的左眼復明了,不久右眼也恢復了視力。幾年以後,周氏病危,孟統親嘗其母糞便以便判斷病情,但其母還是病逝了,孟統傷心得五天不吃不喝,以後只吃蔬菜素食達三年之久。孟統公一生待人接物慈祥和藹,極富德行,每當所城僉事毛吉、刺史周鵬、邑侯陳爵碰到孟統公時都以貴賓的禮遇接待他。
當明英宗天順四年,夏嶺賊匪攻破蓬洲所城后,賊首魏崇輝殺至所城北門翁孟統家門口時,肅然起敬地對部下叮囑說:“這是翁孝子的門第,切勿侵犯!”但臨近的祖姑祠還是遭九軍賊焚燒,翁孟統聞訊匆忙從家裡跑了出來,千鈞一髮之際冒險入祠搶出奉列祖先的神牌。
3、一代邊臣翁萬達
翁萬達(公元1498年——公元1552年)字仁夫,號東涯,鮀浦舉丁村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其祖翁雄為逃避戰亂從福建莆田搬遷至鮀浦司舉丁村居住。翁雄(公元1298年——公元1372年)號秀峰,到潮時已經是七十四歲高齡,二年後去逝,其子翁保才二十多歲,四代單傳,至翁可時才育有四子,翁萬達的父親翁玉排行第三。由於翁可生性好仗義執言人稱“義叟”,后因事得罪了鄉里惡少被誣陷造反而判罪戍邊。為此兒子翁玉跟官府打了十八年官司,終使其父無罪歸家。翁萬達年少時就十分聰明,五歲能通書,二十八歲鄉試中舉,二十九歲登進士,以後仕途暢通一直做到兵部尚書。他最大的功勞莫過於“南平登庸,北懲俺答,築邊牆八百里,賑饑民三十萬”,被譽為“嶺南第一名臣”和“潮州后八賢”之一。
據翁萬達的親家鄒守愚在一篇紀念文章中記載,有一次,鄰居小孩提著幾隻小麻雀到小萬達家中同他玩耍,忽然飛來兩隻麻雀圍繞著小麻雀悲鳴哀叫,萬達的母親許夫人忙對兒子說:“兒啊,你能讓小麻雀活著嗎?”小萬達聽后立即把它們放飛了。許夫人高興地說:“我的兒子將來必定是能救人於死地,給人以活路的寬厚之人。”萬達六歲喪母,在母親出殯的日子,他悲痛地撫棺大聲哀哭,聽到的人無不潸然落淚。為了能讓小萬達讀好書,其父翁玉把他送到了蓬洲所城附近的桑浦山龍泉岩苦讀。怪石嶙峋的龍泉岩自古以來就是賢人隱士課徒的地方,宋代有一僧人大峯祖師就是在這裡圓寂的,古迹至今仍存。翁萬達曾寫下了吟詠龍泉岩的詩句:
天鑿龍泉洞,峰涵碧海波。
石梯斜跨斗,壁字靜盤蘿。
月榻空窺戶,鶯林可聽歌。
煙霞懷夙約,歲律愧磋跎。
明朝嘉靖年間,由於海盜猖獗經常擾亂蓬洲所城周圍村落,原籍鮀浦司舉丁村時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檢都御史的翁萬達上奏恩准四鄉居民搬遷蓬洲所城,於是周圍各鄉許多富戶到所城購地建屋以策安全,翁家也隨之搬住其中。在全家搬遷到蓬洲所城東門附近后,他興奮地寫下了:
卜居東城隅,愛茲幽致佳。
況心與物遠,城市即煙霞。
買地方三畝,小屋數間斜。
經始三陽月,落成桐已花。
風雨聊堪蔽,檐前燕雀誇。
門望青山近,籬落帶桑麻。
鄰翁頗淳樸,所乏得頻賒。
稱心欲易足,吾生信有涯。
日與息心侶,元譚閱歲華。
高樓與大廈,未暇問誰家。
註:據學者黃贊發考證,此詩為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編寫出第一部《澄海縣誌》、官至南昌府通判的王天性作品,題為《新居城治》,民國學者翁輝東錯編為翁萬達作品。
流經蓬洲所城的鮀濟河,是溝通海陽、揭陽、饒平三邑的必經之河,由於河道淤塞驚濤駭浪往來舟楫多覆沒,使得盜賊能乘險搶掠,於是鮀浦父老姚良贊、陳東等鄉親在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聯繫翁萬達商議疏通河道之事。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八月,在都御史翁萬達的努力下潮州知府鄭宗古派府里佐辦文書的人員前來察看,並命令民工出力疏浚,但在工程完工後卻遇到了洶湧而來的河水沖刷兩岸,致使泥沙崩塌城墉欲墮。於是翁萬達再奏請地方官員增加了治河經費,至隔年二月工程才完成。為此,翁萬達寫下了著名的《鮀濟河記》以記載這件事情的經過,又寫下了“蓬溪元勝地,鮀濟更新渠,龍抱雙流合,虹飛百尺余”的詩句。
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十月,時任兵部尚書的翁萬達因父親翁玉逝世忙返鄉奔喪,於十二月抵家丁憂。
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七月,俺答又興兵侵犯中原,不久大同失守京畿震動,明世宗急詔翁萬達回京抵敵。但由於潮州距離京城八千里,翁萬達抱病從家鄉趕路四十一天才到達,明世宗責怪他遲到了幾天,盛怒之下把他降為兵部右侍郎兼右檢都御史,經略紫荊諸關,駐守易州。隔年他因身體不適上疏辭職,但在謝恩疏中寫錯了字被明世宗指責不敬而削職為民。歸家休養期間,他重返仕前讀書的地方龍泉岩課徒社交,還主持了揭陽西部(現屬揭西縣)興修農田水利的事業。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翁萬達偕友人同游武夷山,當船行至福建清流縣時背癰發作而急忙趕回家,但到達福建上杭時卻因病逝世,終年55歲。在他去世后不久,家人才接到世宗皇帝恢復他兵部尚書職位的詔書。
明萬曆年間,翁萬達後人在原翁家居住地蓬洲所城東門的舊址上建造了“大司馬家廟”祠堂一座,以紀念先賢鞭策後人,進士出生官至通政參議、尚寶卿的潮州楓溪人吳殿邦為其題寫了牌匾。
4、雍正武進士翁邦祥
翁邦祥,字振男,鮀浦蓬洲人,清雍正庚戌武進士。乾隆五年由羅源營守備升台灣北路都司,歷暑建寧、福州、台灣諸營,所至飭士伍,革陋規,兵民稱之。翁振男在守備台灣期間,能精忠責守,勤政愛民,鞠躬盡瘁,后因病在台殉職,為寶島台灣的防護工作做出傑出貢獻。靈柩由其部屬運回鮀浦故里安葬,遂其臨終葉落歸根的心愿,墓塋至今仍存於桑浦山赤嶺。清政府御賜於鄉梓蓬洲興建仰祖翁公祠及進士府第,並授予“台灣都督府,明威大將軍”牌匾。
5、清代狀元庄有恭
清代,廣東先後出現過三位狀元,分別是乾隆時的庄有恭、嘉慶時的林召堂、同治時的梁耀樞,而庄有恭的政治建樹最大。庄有恭(1713~1767),字容可,號滋圃,番禺(今屬廣州市黃埔區文沖村)人。祖籍福建晉江,其父在奕仁時才定居番禺。有恭在兄弟七人中排行老二。史載有恭“生而穎異,十三通五經,旋補諸生以選貢考,授宗人府教習”。雍正年間,庄有恭到蓬洲所城的庄氏大宅開辦私塾。後來庄有恭在乾隆初年鄉試中考中舉人,中舉后乃在庄氏大宅里重修書齋並親筆題匾“含輝精舍”(文物現存)。
乾隆四年(1739)庄有恭被欽點為狀元,開始其近30年的政治生涯。庄有恭早期的政治道路可謂一帆風順。他初次面見乾隆時,就給皇帝留下良好的印象。“殿試日,公對策有云:不為立仗之馬,而為朝陽之鳳”,深得皇上喜愛,“此二語當時頗傳誦之”。乾隆見其“風度端凝,天顏喜甚,賜及第,授修撰。次日,即命入直尚書房”。乾隆五年(1740),充日講起居注官,累遷侍講學士。1744年遷光祿寺卿,尋丁父憂。1746年特擢內閣學士,入都遷兵部右侍郎。1748年提督江蘇學政。1750年正月,授戶部侍郎,尋充江南鄉試正考官。1751年仍提督江蘇學政,並授江蘇巡撫,成為地方大員。
庄有恭勤政愛民,“誓以清勤自勵”。自1752年出任江蘇巡撫起,“桂事六載,晝見僚屬,夜治文書,或至漏盡不少休”。1753年夏秋之交,淮陽諸郡水災,他親往察勘撫恤,后“得旨截漕百二十萬石,發帑銀五百萬兩,以備賑濟,民乃得蘇”。1756年夏季,轄區內民多病疫,庄氏帶頭捐助,以期百姓渡過難關,史載他“首捐俸,令有司察民病者,予葯。死者,予櫘”。庄氏一生較為清正,其晚年在福建巡撫任上,預先告誡晉江族人不要來找他。當有族人找他的時候,他就派手下的人加以阻攔謝絕:“我為封疆大臣,嫌疑當避,且候去此之日,再相見,今則不敢也。”庄氏的做法,最終贏得了族人的理解,“及公之薨,晉江宗人始來會哭,咸稱公之公正為不可及”。
在江蘇巡撫任內,有一事差點要了有恭的性命。當時,奉興縣朱呥犯坐主使殺人罪,按律應絞。朱呈請贖罪,有恭為了緩解財政困難,就答應了朱的請求。但庄並沒有請示中央,直到1756年庄離任江蘇巡撫赴江南河道總督時才上奏朝廷。乾隆看完奏摺后非常生氣,諭曰:“庄有恭此奏,觀之實為駭然,豈有入人死罪並未奏聞,擅自飭司准其收贖,至離任后始含糊具奏之理”,並命令尹繼善等據實查辦。“尹繼善及新任巡撫愛必達奏朱呥贖罪一案,有恭不遵成例遽行批准,專擅之罪百喙難辯;又有恭監試秋闈,察出張谷孫等賄謀聯號,擅批議罰;又嚴凝裕鬥蟋蟀事,有恭亦批罰贖;俱未奏其所罰銀分貯江寧、吳縣、泰興等庫。”這些罪名按律也夠殺頭了。
1757年4月,大學士九卿擬有恭罪應絞。乾隆帝考慮到,在這些案件中所涉及到的經濟問題,錢財都存放在地方的公庫之中,並沒有被庄氏裝進自己的腰包,所以,再次免了他的死罪。乾隆硃批曰:“此案尚無贓私入己情弊,著從寬免死,發往軍台效力。伊現有母喪,仍加恩准其回籍料理,事畢前往軍台,不準捐贖。”后“方詣謫所,命戴罪署湖北巡撫”。庄有恭度過了政治上的一大劫難。
庄有恭幾十年的政治生涯中經受了罰俸、革職、赴軍台效力,甚至秋後問斬等懲罰,卻又一次次被乾隆赦免。乾隆之所以對他手下留情,還得從庄的治水功績說起。
乾隆非常重視水利建設,他認為:“自古致治以養民為本,而養民之道,必使興利防患,水旱無虞,方能使蓋藏充裕,緩急可資。”江浙地區是全國的財賦重心,但常受到海潮的衝擊。特別是從杭州到海寧一段,潮災最為嚴重。歷代對江浙地區的水利都很重視。明代及清康雍時期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海塘修築工作,乾隆亦認為“浙江海塘工程,為杭、嘉、湖、蘇、松、常、鎮七郡生民之保障”。曾任江蘇巡撫的庄有恭,自然把興修海塘作為其工作的中心內容之一。早在1752年暫署兩江總督時,就上疏借庫銀1.6萬兩,續修太倉、鎮洋海堤,1756年被特擢為江南河道總督。不久,因朱呥罰贖不當案,庄戴罪署理湖北巡撫。但在“通曉河務人員,甚為難得”的情況下,不久,乾隆又把庄從湖北調到了浙江。
1762年春,皇上南巡,見到庄有恭,非常高興,特賜之以詩:“己未親為策士文,精掄蕊榜得超群。起行不負坐言學,率屬偏能先己群。鶴市舊聲猶眷眷,龍山新政更殷殷。海塘正是投艱處,磐石維安免奏勛。”對庄讚賞有加。9月,庄疏報海寧塘竣工。乾隆龍顏大悅,認為庄“甚屬盡心,深可嘉予”,議加一級,調江蘇巡撫,加太子少保。但浙江海塘工程十分緊要,“庄有恭籌辦甚為盡心”,所以浙江塘工、賑務,“仍聽庄有恭專司其事”,對庄極為信賴。11月,特免有恭學政內應罰未完銀6萬餘兩。1764年底,已被擢為刑部尚書的庄有恭疏請大修三江水利。次年,命協辦大學士,仍暫留巡撫任,乾隆再次南巡,復賜詩褒勉。
庄有恭是位非常難得的治水人才,他為官大部分時間基本是與水打交道,江浙地區很多海塘建設都留有他的足跡。他非常注重實地勘察,1762年秋,太湖水漲,久不退。他“親往嘉、湖察勘”,發現河道多淤,於是請修三江(即吳湘江、婁江、東江,為太湖水分泄這主要水道)水利,疏浚太湖。在水利建設過程中,他力圖避免因興修水利而給百姓增加負擔。他在上奏中多次“懇發帑興工,仍於各州縣分年按畝征還,則民力既紓,工可速集”。這大概是他前述經濟問題的源頭吧。在治水過程中,他分工明確,如前述錢塘江水利工程中,他“設守備一員,千把外委十二員,分界防守,省民夫無算”。他還強調水利建設要一鼓作氣,“若陸續興修,又恐工程及半,遇伏秋大汛,不能抗拒,仍棄前功”。對於前人的成績經驗,他也認真汲取。如明代創造和發展的縱橫疊砌法的魚鱗大石塘,他積極應用,“照魚鱗作法,逐層整砌”。他的這些治水思想和方法現在仍具有借鑒意義。清代著名學者錢大昕在有恭墓銘中盛讚其治水功績:“水旱拯恤無因循,清波可活河轍鱗。築塘旱海上石堅,或編竹絡楗茭薪。”
庄有恭的一生,雖謂坎坷曲折,然而其治水政績仍為人所稱道。作為清代廣州惟一的一個狀元,因其出眾的才華,引起“海內士夫識與不識,聞公名靡不嘆羨”。他對家鄉的教育非常關注。在番禺縣學重建之際,他欣然作《重建番禺儒學記》以勉勵後生。有恭死後,人們將他與其祖、父均安葬於今黃埔區文沖村的飛鵝嶺山上,稱庄氏墓地山為狀元山。狀元墳墓地廣約千畝,四周豎有“庄府墓睦”碑界,墓穴石鐫“皇清例贈中議大夫光祿寺卿顯考存齋府君庄公之墓”字樣。
6、名商陳雨亭
陳雨亭原名承甲,又名澤潤,雨亭是他的別號。1842年,雨亭出生於潮安縣鳳山鄉,父親名陳開運,生三男一女。雨亭排行第二,他大哥名叫承名,三弟名叫雁初。咸豐四年(1854),開運帶著妻兒,為逃避戰亂而移居澄海蓬洲所城。行到舉登村時,因日暮天雨,路滑難行,那時年方13歲的雨亭感慨地說:“將來會發跡,定要修好這條路。”及至成年發跡之後,終於實現諾言,遂修成此路,並在中間建雨亭為行人停肩休息,因而被人稱為雨亭兄,他亦樂此為號。
陳雨亭少時生計艱難,靠挑八索、賣雜物,穿街走巷掙錢以幫家庭。16歲離家到汕頭商店當雜工。他刻苦工作,聰慧而有志氣,在工作中學習英文,以求發展。21歲時,由人介紹到南洋一商行當會計,辦事認真細緻,深得東主賞識,東主有意將他招為女婿,但他已先與鄰村林家訂婚,而婉辭謝卻。為此,更倍受東主器重。
翌年,陳雨亭回鄉完婚,並接受潮陽鄭氏鹽商仁裕行聘為會計,遠赴遼寧營口為其打理賬務。跨上這一步,使他結識了不少商界中的上層人物,學習了不少經商經驗,真是時來運轉,事業蒸蒸日上,因積蓄漸豐而參股仁裕行。當時丁日昌任蘇、松太兵備道,對外交涉事件,雨亭在經濟上都予以支持。因他略懂英文,故被聘為營口海關道署幫辦。他抓住商機,在營口仁裕行辦成代客辦貨,為潮州、汕頭商戶購買北邊黃豆、豆油、豆餅和藥材,又把潮汕的土特產北運,獲利甚豐。他還在煙台、上海開辦裕盛、仁盛兩行,以聯絡南北商行,作中轉樞紐。后又在營口設裕盛長行和裕盛增行銀號,開展匯兌業務,還獲准專鑄銀元流通市面,發行至俄羅斯、蒙古、高麗和山東、河北等地,當時以“裕”字為頭的元寶,被發行區域政府認可,以其成色純足而稱譽。雨亭在汕頭則創仁盛、仁源、裕盛等行以經營洋米與土特產,然後在汕頭立業置屋二百多所,當時被譽為“潮汕第一富戶”。
陳雨亭治家甚嚴,他的治家格言是“事閑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以秋霜。取像於錢,外圓中方。”初時,他在家中設有私塾,聘有中外教員各一名,課程除經史之外,還有算術、地理和英語;及后將子侄送到華英學校,接受正規教育。家中不用奴僕,洗掃庭屋皆由子女負責,並訓練子女紡織、製糖等,還嚴格要求家人不與三姑六婆往來,不參與游神賽會,對於煙酒嫖賭更是疾惡如仇。陳雨亭常說:“與其貴時間與金錢於惡俗而害子孫,莫若修橋造路撫尬孤寡以利眾。”1901年起,陳雨亭響應革命的號召,率先在家中要求女眷放足,並積極提倡廢纏足,對於鄉中敢於放足的婦女贈錢贈米。1900年,營口仁裕行的貨棧突遭大火,各客戶寄存待運貨物全被焚毀,因未投保火險,全部賠償悉數由仁裕行負責,由此資本元氣大傷,雨亭也因勞累過甚而病倒。儘管貨寄棧客戶損失,因得到完滿賠償,仁裕信用不僅不受影響,反而有新客來轉託配貨,但仁裕卻因資金周轉艱澀而決定收縮業務。在艱苦經營下業務略見起色時,又逢日俄戰爭爆發,影響東北邊陲貿易。
1905年,仁裕行在上海採辦一批貨物,由西平、北平兩艘貨輪運往營口,至旅順口附近海面,被日本兵艦攔截,強行押送至日本佐世保軍港,誣為載運接應俄國物資而被判沒收。陳、鄭兩家雖設法與日方交涉,但沒有結果,而腐敗懦弱的清政府,卻不敢出面交涉,致商戶沉冤難伸。在火災、兵禍打擊下,陳雨亭自知生意振興乏力,營業日趨中落,謳氣而影響病體。他結束營口營業,讓子孫繼承他的事業。這一潮汕有名的鉅賈,在清光緒三十一年,因病與世長辭了。
7、香港錦興集團總裁翁錦通
曾任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現任美國華僑總商會永遠名譽會長、香港錦興集團總裁翁錦通,40歲獨闖香港,白手起家,老器晚成。他以如炬的眼光,明察秋毫,對國際經濟趨勢、市場行情了如指掌,對自己的經營做出獨具匠心的判斷和決策,發展了自己開創的事業。他成為一名蜚聲海內外的“商界奇才”、香港的“拙紗大王”。據有關資料記載,生意鼎盛時,他的集團轉口經銷的中國抽紗工藝品年貿易額達到8億美元。他還涉足的地產、礦產、化工等,也取得輝煌的業績。
翁錦通,1917年仲秋,出生於汕頭市郊蓬洲鄉一個破落農民家庭,他在8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被稱為“老四”;又因有姐名“阿豆”,也稱“豆弟”。家貧的他只念了一年專為貧窮孩子提供識字機會的“農余學校”,雖然只讀了一年多時間,但總算識了幾個字,為日後的自修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為了生計,錦通曾去表親唐漢琳在鄉間開設的釀酒廠當童工,以工換飯。小小年紀就在大熱天用竹鍬不斷地把豆糠燃料送進大火爐里,不到3天他就病倒了,發著高燒,缺乏醫療,幾乎喪命。11歲開始,他就離家到汕頭埠打工,初始經人介紹到汕頭“英華煙草公司”的造盒工場當零工。不久又轉到汕頭厚生抽紗公司,這成了他一輩子與抽紗打交道的起端。在這裡,他當了5年挑水工,后被派往煙台開辦“宜生商行”。他當送貨、收貨、放貨的業務員和技術員,使他掌握了一套經營加工抽紗的方法和技術,為他後來自己創業奠下了牢固的基礎。
翁錦通十四五歲開始學拳,到二十一歲時已經練就了一身工夫,因涉嫌習武抗日而遭日本憲兵拘押,幸好公司營救,關了33天後獲釋。1940年農曆二月二十日,時年24歲的翁錦通與鮀浦港尾鄉一位吳姓小康人家的閨女吳清花結婚,婚後育有9個子女。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后,翁錦通在煙台利用煙台交通方便的優勢,在朋友的幫助下做起了行商,轉口南北貨物,然而,由於遭受海盜劫掠而失敗。1947年他從煙台回到汕頭家鄉,之後又經歷了小店主、單車工友等等的艱辛。1957年,錦通剛好40歲生日那一天,申請到香港獲得了批准,便搭乘著廣九火車獨自進入香港。當他踏上香港大都會這片土地時,身上只有4元港元,就是這4元錢開始了他傳奇般的闖蕩和創業。
進入香港之初,翁錦通的第一願望就是當苦力,於是啟德機場便留下了他的血和汗水,接著又干起了駁船的看守。1957年10月13日下午,翁錦通在香港三角碼頭遇到原來的同事、老朋友張可好,才戲劇性般地使他的人生命運有了個轉折,他在張可好的春生行任職,抄起了老本行抽紗業。並於1962年開始自己創業,辦起了“錦興繡花檯布公司”和“香港機繡床布廠”。從此,翁錦通在抽紗工藝領域穩紮穩打,不斷拓展,逐步建立起他的“抽紗王國”。創業是艱難的,翁錦通在香港站穩腳根之後,便了解到香港必將成為遠東的金融中心和貿易中心,另一方面他自信自己對抽紗積累有數十年的經驗,對於抽紗行業的經營管理有絕對的把握,對於抽紗任何細微技術性問題也了如指掌。翁錦通在經營中,原則是“不熟不做”,於是他一直把他的老本行抽紗做為主業,從香港到中東、美國、歐洲等地市場都有他的抽紗工藝品。
他的錦興繡花檯布公司從1962年創辦至今,已發展成為香港、美國、義大利、新加坡等地都設有公司,銷售網路遍布全球的“錦興集團”,所屬員工達2000多人。在他的公司里,他要求所有的員工無論職位高低,都要是多才和多面手。錦興集團,所有的職員都會說英語、普通話、粵語、潮州話,不論是國際客戶、大陸客戶、以及東南亞等地來洽談的華僑華人,或者是家鄉、海外同鄉來做生意的人,他們都會用各種語言同他們洽談,他們真誠的態度使業務迅速地發展了起來。
翁錦通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成了資財萬貫的殷商后,他依舊沒有忘記自己的根,“我是個農民的兒子”這是翁錦通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1978年,翁錦通應邀回潮汕地區觀光,發現當地因缺少肥料,土地貧瘠,收成欠佳,農民生活很苦。感觸良多的翁錦通回到香港后,立即拿出600多萬美元,向日本購置了2萬噸尿素化肥送給家鄉。在他的帶動下,香港的潮汕籍商人紛紛解囊支援家鄉農業生產。
翁錦通深知,中國要靠佔全球7%的耕地去養活世界近四分之一的人口,2萬噸化肥對全國農業不過是杯水車薪,對桑梓父老也只解得一時之渴。從此,如何讓全中國的農民從根本上擺脫貧困,成了翁錦通頭腦中揮之不去的問題。
80年代,在商務交往中,翁錦通了解到美國太空署的科學家研製成功一種名為“富滋”的植物生長素,這種原本用於太空的高科技產品在地球上試用后,對多種植物有明顯的增產效果,增產率可達20%-90%,並可縮短四分之一的生長期。這個消息使翁錦通興奮不已,他深信農業的高科技是中國農村致富的道路。這一年,他與美國太空署科學家建立了聯繫,並對“富滋”使用情況進行了考察,然後拍板以幾百萬美元購下了“富滋”在亞太地區的總代理權,決心把這種被稱為“太空化肥”的高科技產品推廣到中國的農村去。
目前,“富滋”在各地的試驗報告已陸續出來,成果令人驚喜。“我是個農民的兒子,我做是應該做的事。”面對當地政府,科技人員及農民兄弟紛紛而至的感激與榮譽,翁錦通依舊是這句話。

古迹尋蹤

1、鑄錢洞
鑄錢洞位於蓬洲龍坑山頂,現洞口有一八卦圖樣,據傳為北宋時楊文廣平閩時用槍尖刻下的,洞大似屋,裡面配置有石椅、石榻還有一些鐵質殘幣,是元朝初年農民起義軍陳吊眼部隊鑄造錢幣的地方。
2、龍泉岩
古稱“靈泉岩”,位於蓬洲西面的桑浦山。山上怪石嶙峋洞穴眾多,岩石間有一甘醇山泉終年不竭,人稱“靈泉”,故該岩也稱“靈泉岩”。岩上有一塊形似僧帽的巨石,石下有一個大洞,原洞壁有一幅八卦圖,鄉民稱之為“八卦洞”。該洞面積近六十五平方米,洞左岩壁上鐫刻彌勒大佛石像一尊。
八卦洞附近有一天然石室,裡面有一石榻,這是明朝兵部尚書翁萬達少時讀書處和晚年課徒社交的地方,後人稱此為“翁公書院”。在翁公書院的下方,還有一狹窄石洞“紫來岩”,門口向里石上有一清代碑刻,額首“康熙陸拾年修紫來岩碑記”,石上書法已風化難辯。洞里正中的石壁下方處,鐫刻著“宋大峯祖師圓寂處”幾個楷書,字跡還依稀可辨,前面有一水泥案桌,上面供奉著大峯祖師的塑像。左右兩壁還有古龍泉岩貝灰模型,但只剩下基座。
3、真君宮
真君宮位於蓬洲所城北門內,據傳建於宋代,是為了紀念北宋名醫吳本而建的。該宮建築面積21.6平方米,宮內設置極其簡陋,裡面案桌上放置著一個神龕,龕內擺著兩尊各半米高的真君坐像(一尊為游神時使用)和四尊侍從站像,其中一尊侍從手拿著石槌搗葯。
4、三都城隍廟
三都城隍廟位於蓬洲所城東門內,是明朝洪武年間的建築物,至今已經有六百出年的歷史。在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蓬洲所城建成后,按古例凡建城必建城隍廟,於是同時也建成了該廟。後來清朝康熙年間,清廷設置蓬洲都、鮀江都、鱷浦都,蓬洲城隍廟也就為三都所共有。
廟內正廳有一尊兩米多高的城隍爺像(原塑像已在文革中遭毀壞),東側有執筆判官塑像,西側有城隍夫人像,裡面還祀奉著清朝康熙年間解除潮民內遷之苦的廣東巡撫王來任、兩廣總督周有德的座像。城隍廟楹聯:
一門樓
陽世官刑雖漏網
陰間律法不能逃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
二廟柱
御災抗旱神功著
賞善剪惡天理昭
三巡撫都督
修武興文保社稷
安仁樂義扶世風
註:巡撫都督:清康熙廣東巡撫王來任、兩廣都督周有德
四殿柱
善報惡報速報遲報終須有報
天知地知神知鬼知何謂無知
註:下聯前八字,乃後漢楊震拒賂之語
三都:指清對汕頭的分區:蓬州都、鮀江都、鱷浦都
5、蓬洲古城牆
蓬洲古城建於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城牆周長約2000米,高約5米,石砌而成,設四個城門。明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修建;清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重修。后在1959年拆城時因榕樹根盤纏,而遺留下了東門、北門兩小段古城牆。位於蓬洲東門第內附近的殘牆,長8.3米,寬2米,高4.3米;位於北門真君宮前的殘牆,長5.2米,寬1.5米,高3.2米。當時的古城牆建築風貌可以在這兩處略窺一斑,殘垣上都生長有參天古榕,樹根盤纏著縱橫交錯的石頭,甚為壯觀。
6、蓬洲天后宮
蓬洲天后宮創建於明朝永樂年間,是原所城指揮使陳氏倡建,后在民國甲子年(公元1924年)被旅泰華僑陳仁蓬先生因在該地建設陳氏家祠,而被拆遷到所城東門城外的鮀濟河畔另建。日本侵潮期間該廟又遭毀,1992年由邑人吳樹海重建。天后宮建築奢華,木雕、石雕栩栩如生,工藝精湛。
7、“天褒孝節”坊
清朝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清廷為旌表蓬洲儒士翁依士之妻的孝節,於三月元旦在蓬洲所城北門附近,用灰崗岩石築砌成三門四柱一樓式的建築體。現此坊僅存中間一門二柱,正面匾額上書“天褒孝節”四個楷書。

民間傳說

1、鑄錢洞的傳說
位於蓬洲龍坑山上的鑄錢洞,據傳該洞是元初農民起義部隊鑄造錢幣的地方。有一次元兵壓境,形勢十分危急,農民起義軍首領陳萬言對部下說:“軍情緊急部隊必須立即轉移,但鑄錢洞中的金銀財寶無法帶走,大家輕裝撤退吧!”然而其妹和幾個士兵因貪戀錢財而不願撤走,陳萬言為了嚴肅軍紀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揮劍斬下其妹頭顱扔在盛放金銀的瓮口上,並諷刺地說“你要看守錢財就永遠守著吧!”那些原想跟著留下的士兵,在陳萬言的威懾下再也不敢吭聲了。
2、翁萬達的傳說
在蓬洲所城西面的龍泉岩,是少年翁萬達讀書的地方。龍泉岩山腳下有一條小水坑,水坑上架著一塊寫著“土地爺神位”的石板,是給過路人做墊腳用,也是翁萬達上岩讀書的必經之路。有一天下雨後,小萬達經過了濕漉漉的石板,但一腳打滑人掉進了水坑裡。他爬了起來,飛起一腳把石碑踢飛,並氣憤地說:“我貶你去北口外充軍喝西北風!”後來翁萬達戍邊到大同,遇到一位白髮老兵求他放回原籍。翁元帥追問之下才知老者是當年被他踢飛的土地神,於是要他變成老虎嚇退敵軍才肯放他回龍泉岩。在土地神的幫助下,翁萬達打了一場大勝仗。
還有一個傳說,有一天晚上,少年翁萬達在龍泉岩讀完書後到茅坑解手,並順手把燈籠放在一塊赤色石頭上。不料石頭大叫,翁萬達定神一看,原來燈籠放在了一個大頭鬼的頭頂上。翁萬達毫不膽怯,反而對小鬼說:“小鬼好大頭!”小鬼應吶:“大人好大膽。”從此,翁萬達和小鬼成了好朋友。
3、庄兆萬的傳說
位於蓬洲所城城內庄氏的十三落大宅,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出資建造這十三座大宅的,據傳是富豪庄兆萬。有這麼一個民間傳說,庄兆萬原家境貧寒兄弟姐妹眾多,而其母又不甚喜歡他,很小的時候就必須上山砍柴。有一次被其母責罵后,心懷怨氣的他到桑浦山龍泉岩砍柴,這時候飛來了一隻渾身著滿金黃色的小鳥,邊飛邊用人語學著其母的口調責罵他。庄兆萬盛怒之下揮著扁擔追打小鳥,小鳥忽上忽下飛到了龍泉岩南側獅尾山上的一塊大石頭頂停了下來。庄兆萬追到了大石頭下,見小鳥還罵個不停,於是氣憤地把砍柴用的鐮刀扔向小鳥,但小鳥毫不理睬依舊破口大罵。他再用扁擔扔,小鳥才肯飛走,但扁擔和鐮刀卻留在了石頭頂上。庄兆萬不得不奮力爬上了石頭,卻意外地發現海盜藏在石頭頂上的一大瓮金銀,於是他一夜暴富。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但庄兆萬怎麼成為富豪後人卻沒人知曉。
4、媽祖的傳說
清朝末年的一天,位於蓬洲所城東門天后宮前的鮀濟河,漂浮著一個香爐。鄉民把香爐撈了起來,見上面刻有“放雞山天后聖母”,知是對面二十多公里遠的媽嶼島(古稱放雞山)上天后宮的香爐。於是把香爐扶到蓬洲媽宮內,並添刻一尊媽祖像供奉。據傳在一次大水災中,洪水已經衝垮了東城門湧入城內,危急之時媽宮裡的媽祖顯靈出來揮退洪水,才使蓬洲所城的居民免遭其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