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民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國家一級教授

劉澤民,金岩人,出生於1896年,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國家一級教授。

人物經歷


劉澤民,1916年入湘雅醫學專門學校學習,1923年,畢業並獲博士學位。隨後前往津市教會開設的津蘭醫院任醫務主任。1928年4月,回到母校從事內科臨床和教學工作。
1947年赴美國得克薩斯州州立醫學院深造,致力皮膚病學研究。一年後回國籌建了湘雅醫院皮膚病學科。

主要成就


抗日戰爭期間,劉澤民被任命為沅陵湘雅醫院院長,兼任湘雅護士學校校長。劉澤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親自設計並帶領民工建築房屋,木工、泥工、篾工的活他樣樣都干。一棟棟竹編、泥糊及木板製作的房子,很快就建造起來。使醫療用房、教室、圖書室以及生活用房一應俱全,病床由數十張增加至150張左右,門診每日百餘人增至200餘人,並在縣城中心中南門借用當地宏恩醫院房屋兩間另闢門診一所,每日應診病人也有200人次左右。分院開始沒有電燈,晚上來了急診馬燈、手電筒一齊上,剖腹術、截肢術、難產產鉗術或剖腹產術等照常進行。由於消毒嚴格,外科手術傷口都是一期癒合,極少有感染者。他處處為人師表,身體力行的模範行為,深受師生員工的擁戴。
當時,霍亂暴發流行。他帶領醫務人員全力以赴,日以繼夜地搶救霍亂病人,把大批瀕臨死亡的病人搶救過來,創造了奇迹般的臨床效果。無床時,竹板、木板當病床;輸液瓶不夠,以灌腸筒代替。當時國外文獻記錄,霍亂的死亡率是20%,而這次在沅陵的大流行死亡率只有3.7%。因此,沅陵分院曾受到國際聯盟霍亂委員會的特別重視和讚賞。此外,還先後撲滅了流行性腦膜炎痢疾等流行性傳染病對沅陵人民的侵害。
50年代初,他首創應用雷米封皮下注射治療皮膚結核;他編寫了皮膚病學教材,為學校各年級使用。與他人合譯了350萬字的《皮膚性病學》、25萬字的《免疫學》及多篇論文,介紹、引進、推廣皮膚病學的新理論。為掌握麻風病人的發病情況,他還多次到吉首古丈永順桑植等少數民族地區的農村實地考察,並為當地培養了大批防治麻風病的技術人才;他還到湘西了解稻田皮炎的流行情況,每天步行幾十里,摸清了該病的發病規律,提出了稻田皮炎臨床分型的新見解。因工作出色,多次被評為省、市、校醫藥衛生先進工作者。

人物事件


在困境中創業
劉澤民教授長期從事臨床與教學工作,有紮實的基本功和極其豐富的教書育人經驗。據我科老同事郭定九和莫善德回憶,1950年前後湘雅醫學院領導決定,讓從國外學習回國的劉澤民教授領銜組建“皮膚性病專科”(當時稱花柳病科)。
有不少醫護人員怕“被傳染”或不看好這個專科而不願加盟,組織上選派一位內科學講師參與創建,但他很不情願,沒有干多久就退出了。1953年學校從西安醫學院調回一位湘雅醫學院畢業後分配到那裡工作的年輕皮膚科醫生,1955年夏由兄弟院校分配來2名皮膚科專業畢業生加盟,1956年又從本校應屆畢業生中選拔2人到皮膚性病科工作。至此,皮膚性病科已有醫生6人,另有1位資料員。從1953年開始給醫學院學生講授皮膚性病學課程。
因為人力有限,那時醫院沒有皮膚專科病房和床位,小小的皮膚性病科肩負著比較繁忙的門診工作和醫學院多個年級的皮膚病學授課任務。劉澤民教授就像一個家庭中的長輩,精心輔導和培育著這株嫩綠的皮膚科幼苗。他言傳身教,嚴格要求,帶領幾位年輕的醫生刻苦學習、鑽研業務技術。幾年後他們相繼建立了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有的側重中西醫結合治療皮膚病,有的重點學習研究皮膚真菌病性傳播疾病,有的在皮膚組織病理學方面深入研究。
20世紀50年代初劉澤民教授在國內首創用異煙肼(雷米封)病灶內注射治療皮膚結核,開創了皮膚結核新療法,60年代後期他又用中草藥“臭牡丹”外敷治療皮膚結核和其他慢性皮膚病取得成功。他還倡導醫院與學校基礎部門合作,自製芥子氮軟膏和喜樹鹼軟膏治療銀屑病(又稱牛皮蘚)收到較好效果。因為工作出色,劉澤民教授曾先後多次被評選為湖南省、長沙市和學校先進工作者,併當選湖南省政協委員、常委。
1958年8月1日,湘雅二醫院(即原湖南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建成正式投入使用。皮膚性病科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新建醫院內皮膚性病科設有獨立病房,病床20張,告別了皮膚性病專科沒有病床的歷史,劉澤民教授擔任兩個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學院分別在1958年和1959年選拔兩批優秀應屆畢業生(共計8人)充實到皮膚性病科,1962年又從北京中科院皮膚病研究所調來技術骨幹加強學科建設。在劉澤民、王仁林、張運昌、文海泉、陸前進肖嶸幾位主任的帶領下,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湘雅醫學院附屬二醫院皮膚性病科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如今已有各級醫師、技術員、護士90餘人,病床47張,並有設備完善、技術一流的研究所,有各種先進的診療技術設施,每年完成的門診人數和入出院治療病人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皮膚性病科在完成多層次醫學生教學任務外,還培養出一大批優秀博士生、碩士生人才,並為國內培養數千位進修醫生。每年承擔國家各級科研課題數十項,重點開展皮膚紅斑狼瘡硬皮病、免疫性皮膚病、銀屑病、大皰性皮膚病等方面研究,並連續多年在國際、國內權威雜誌發表研究成果和相關論文,有多位成員在國內和國際學術團體擔任重要學術職務(如陸前進任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和湖南省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其亮曾任中華美容醫學會主任委員,…),皮膚性病學科在國內的綜合實力和技術影響力日漸提升,連續多年躋身國內前5--9名。
勤儉持家好作風
自1958年之後,湘雅二醫院皮膚性病科每年或隔幾年都會有新生力量補充進來,人員較以前多了,但醫療教學任務也繁重很多。因為劉澤民教授身兼兩個附屬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所以有關工作安排和人力分配都是統籌考慮的。那時工作重心放在附屬二醫院,皮膚科設有辦公室,但沒有配備秘書或教輔人員,一
切都得自己動手。我們的老主任每天都會提前上班,等年輕醫生上班來到辦公室時就會發現,室內和陽台等處都被劉老師打掃得乾乾淨淨,冬季天氣寒冷他也經常提早上班,把室內的取暖煤爐燒得旺旺的,所有這些無不令年輕醫生感到汗顏。
上世紀70年代初期,物資不足,為減少辦公經費,劉教授在給學生上大課前都會認真備課,並充分利用廢舊報紙寫好講授提綱,提前張貼到教室牆壁上供同學們參考。對此有些學生常誤認為“小氣”,“寒酸”。劉教授上班時穿的白大褂是醫院提供的,按規定每次換洗都可交給醫院統一洗理,但他穿的工作服都是帶回自己家中洗滌的,數十年如此,不知為醫院節省了多少水電和有關費用。還有辦公室內的桌椅板凳出現一些小的毛病時,他也會親自動手修理。他勤勞、質樸、愛護公物和關心照顧晚輩的高尚品格,給大家樹立了榜樣,令人敬佩!
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劉教授家住長沙市北門,距湘雅醫學院和附屬一醫院約有1公里多路程,步行只需15分鐘可到達。1958年後,他主要工作轉移到湘雅二醫院,該院位於長沙市東南方,離他家約有5公里,步行到醫院需50多分鐘。醫院在單身宿舍安排有休息床位,他一般都不在醫院留宿,每天早上從家裡出發步行到醫院上班,下班后回家住宿的習慣始終未變。他有個小腿患慢性丹毒病,時常發作,大家都勸他上班時間可以推遲一些,不必那麼早趕過來。在我的記憶中劉教授每天都是準時或提前上班的,沒有因為小腿毛病遲到或其他因素請過事假,寒來暑往,數十年的堅守,真可謂是嚴格要求自己,遵守紀律的典範。
20世紀60年代中期,學校曾掀起一股批判資產階級學術權威運動,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又對老一代知識分子進行了批判鬥爭。期間劉澤民教授也深受其害,曾被大字報點名批判或用漫畫醜化過他,住過“牛棚”,內心受到不少委屈,但他始終坦然面對,從不計較或埋怨。對曾經批判過他的學生和年輕醫生,一如既往的關心愛護,培養他們。對一些歪風邪氣和不良現象他是不會放過的,他會個別找你談話,善意指出缺點,嚴肅批評錯誤,幫助和鼓勵你勇於改正,給人溫暖和關愛的感覺。
劉澤民教授離開我們已有30多年了,留給後人的是他開創的事業,是他親手培養出來的一代又一代新人。“桃李芬芳滿天下,英才濟濟遍中華”。今天我們可以告慰老師,你開創的湘雅醫學院“皮膚性病學專業”後繼有人,如今湘雅醫
學院擁有三個附屬醫院,毎個醫院都設皮膚性病科,共有皮膚科病床近百張,各級醫師、技師、護士200餘人,都是您的弟子。他們正意氣風發,昂首快步前進,並將取得更多豐碩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