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姓

中華姓氏之一

繆姓,中華姓氏之一。根據唐代修訂的《元和姓纂》,繆氏,系秦穆公的後代。秦繆公,嬴姓,趙氏,名任好。春秋時期秦國第9位國君,春秋五霸之一,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前620年)他有庶子以他的謚號(後人對先輩生前評價的詞或字)為氏。由於古代“繆”與“穆”同音,所以秦穆公也稱秦繆公。

繆氏也在贏姓十四氏之列:趙、瞿、廉、徐、江、秦、黃、梁、馬、葛、谷、繆、鍾、費。

從宋代民間所造的族譜來看繆氏始祖則有秦穆、魯穆、鄭穆、召穆等多種說法。儘管如此,但是都一致認定繆氏出蘭陵,也都一致尊漢代長沙國內史繆生為蘭陵郡始祖,可見繆氏並沒有存在多源的事實。從一代名相文天祥,題《重修繆宗譜序》中“余案繆氏系出秦穆“、”書冊有問史獻無征”欄位,以及唐著名詩人皮日休《秦穆謚繆論》一文,可以看出這種表象的多源,實則源自宋代。

讀音


繆
繆,讀音作[móu][miù][miào][mù][liǎo]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國的國君秦穆公,屬於以先祖謚號為氏。
繆姓
繆姓
春秋時期,秦國的秦繆公(秦穆公)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秦繆公為嬴姓,趙氏,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前620年)。秦穆公精明強幹,但當時秦國崇尚武力,不喜文治,還非常迷信,許多治國的規則也都不文明。在秦繆公逝世的時候,還讓他那三位最有名的賢人殉葬,他認為生前陪他的人,死後也要陪他。孔子對這種事就非常反對。秦繆公死後謚號為“繆”。因為古代“繆”、“穆”二字同音,都讀作mù,所以秦繆公又常常被寫作秦穆公。
在秦穆公的支庶子孫就以他的謚號為姓,稱繆氏,世代相傳至今,正確讀音作mù,改音讀作líu,變音讀作miào亦可。

源流二

源於官位,出自秦、漢時期官吏繆吏,屬於以先祖謚號為氏。
繆吏,亦稱繆人、繆使,是戰國末期出現的並延續到清朝時期的官吏,也就是專職負責絞殺罪犯的劊子手。“繆”,在古代通“絞”,原來是將麻線扭絞在一起成為繩索稱“繆”,后延伸為絞殺、絞刑,是一種寬宥性質的死刑,因為絞刑之後保留了受刑者的全屍。繆有藝,繆吏既可以令受刑者迅速死亡,也可以令其死去活來地受罪,因此繆吏是一種很重要的職官,甚至多有受刑者家屬以重金行賄於繆吏,以使親人在受刑時免受痛苦。在典籍《禮·檀弓》中記載:“衣衰而繆絰。繆,當為不樛垂也之樛。疏註:繆絰,謂絞麻為絰。”在史籍《前漢書·孝成趙皇後傳》中記載:“卽自繆死。師古曰:繆,絞也。”繆吏多為世襲,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或職業稱謂為姓氏者,稱繆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繆氏正確讀音作jiǎo,改音讀作líu,變音讀作miào、liǎo亦可
(繆有絞意,但不讀絞,通“樛",讀jiū)
康熙字典》有“又【集韻】居虯切【韻會】居尤切,音樛。【禮·檀弓】衣衰而繆絰。【注】繆,當為不樛垂也之樛。【疏】繆絰,謂絞麻為絰。【前漢·孝成趙皇后傳】卽自繆死。【注】師古曰:繆,絞也。”《古漢語大字典》中通“”。絞結。《漢語大詞典》中通”樛“讀jiū。

得姓始祖


魯穆公:
宋進士繆從龍《姓氏辯》、宋進士繆煜《姓辯》、清代進士繆荃孫《繆氏得姓考》,都提出東海郡蘭陵郡琅琊郡都在魯國,所謂“三望出姬魯”,並且認為秦國距離魯國相隔甚遠,據此推測繆氏始祖出自魯穆公,姬姓,名顯(前415——前373年在位),屬於後人以先祖謚號為氏。
古代蘭陵郡原本隸屬於東海郡是郯國所在地。郯國曾經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屬於魯國的附屬國,在公元前487年之後先後被吳、越、楚佔領。說明魯穆公出生前,蘭陵就已經與魯國沒有絲毫關係了。另外琅琊郡一直在古代齊國。而1972年長沙馬王堆考古出土的帛書《繆和》,所涉人物繆和系孔子學生,結合孔子年齡加以推算,繆和年齡比魯穆公約大100歲,比秦穆公約小50歲。
三望出姬魯之觀點,與實際情況有較大出入。根據周朝宗法制度“裂地為氏”之原則,繆氏先祖尊魯穆公謚號為氏的可能性存在一定異議。
根據1993年四川江安、長寧、納溪等地族譜記載,鄭穆公,姬姓,名蘭,壽終后其陵稱蘭陵,蘭陵原來地名叫穆陵(穆棱關)。一代名相文天祥於1275年題《重修繆宗譜序》一文,“余案繆氏系出秦穆,然始祖子公云為鄭上卿……書冊有問,文獻無征……為秦、為鄭,無暇考究“落筆之際文天祥表明,根據他說所掌握的資料是秦穆公,對此不僅沒有考究而且還持疑慮態度。
另外,從地理角度看鄭國相較魯國或者郯國也都存在相當距離。
繆顏廖
根據天一閣繆宗譜記載,1231年宋進士繆煜《辯姓》一文有“其同族姓同出則曰廖曰顏不許聯姻”表述;2010年5月2日,閩、浙、贛三省繆、顏、廖宗親聯誼會在福建寧德西浦召開;閩北浙南江西等地多處都有繆顏廖宗祠。

遷徙分佈


繆氏或是典型的多讀音漢族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二十一位,人口約有四十六萬七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29%左右。
繆氏起源於春秋時期,有兩個主流,一是秦繆公的後代,二是以官職稱謂為氏。在古代,繆氏望族大多出自於蘭陵郡。

同源姓氏


據歷史記載,繆、顏、廖姓一脈同源。三姓皆出自顓頊周文王,有共同的血緣關係,今福建部分地區和浙江平陽、蒼南等縣仍有不少“繆顏廖宗祠”。商朝末年,紂王無道,繆、顏兩姓因為棄官隱於洛陽山谷,改姓廖,留形表示不忘本源。直到商朝滅亡后,其中一部分人才恢復了原來的繆姓和顏姓,而另一部分則仍然保留廖姓,成為後來部分廖姓人的祖先。
2010年5月2日,閩、浙、贛三省繆、顏、廖宗親聯誼會在福建寧德西浦召開。

家譜文獻


江蘇鎮江東興繆氏潤派宗譜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附錄二卷,(清)繆應麟等首修於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民國繆文鎔、繆煐祺等續修,民國三年(1914年)世慶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無錫繆氏大統宗譜四十三卷,民國繆斌等修,民國十八年(1929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六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南京市圖書館。
江蘇江陰申浦繆氏族譜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繆從先始修於清康熙五年(1665年),繆煥章、繆荃孫續修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南京大學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江陰蘭陵繆氏世譜,清繆荃孫輯修,清宣統三年(1911年)硃色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江陰蘭陵繆氏考錄二卷,附世譜,繆荃孫輯,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蘇州大學、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江蘇江陰東興繆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江蘇江陰東興繆氏宗譜,附本支家譜四十卷,首二卷,清繆逢坦修,附繆鍾汴錄清同治十年(1871年)衍繹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江陰東興繆氏支譜,清繆鎬續輯,清朝末期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江陰東興繆氏宗譜四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繆鵬飛等重修,清宣統元年(1909年)衍繹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江陰蘭陵繆氏世譜一百二十四卷,民國疇錫畸等序,民國五年(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今僅存第十~十三卷、第十九~二十一卷、第二十六~三十二卷)、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江陰蘭陵繆氏族譜二十九卷,正編四通八達輯三十九卷,民國繆果章纂,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石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鄞縣古鄧繆氏宗譜六卷,清王德維、繆平標等纂修,清同治元年(1862年)懷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縣鄞東繆氏重修宗譜八卷,民國史濟鏗纂修,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懷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蕭山繆氏家乘十二卷,清繆景華、繆景尤等重修,清同治元年(1876年)懷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蕭山繆氏家乘十二卷,民間繆雅南等撰,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崇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廣東繆氏蘭陵馭都房家譜一卷,民國繆質文續編,民國十年(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
廣東繆氏文智仁公派下家譜,民國繆培南修,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鉛印本。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廣東中山蘭陵繆氏家譜,民國繆鑾飛修,民國七年(1918年)十領先間翰章印務局承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廣東五華繆氏族譜,民國繆任衡修,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廣州大中工業社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安徽桐城繆氏宗譜十一卷,末一卷,清繆溥、繆煜纂修,清同治八年(1869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遼寧省大連市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註:繆能瓚、繆能瑤始創於明季。
安徽桐城繆胡氏宗譜十卷,首一卷,清胡萬城、胡時中等重修,清宣統二年(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bnxvb
湖北新洲繆氏宗譜十八卷,清繆茂木、繆文魁創修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民國繆祖發等續修,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區新勝鄉東崗村、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劉集鄉程湖村。2013年第六次續修,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劉集鄉程湖村。
遼寧遼東繆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民國繆潤紱修,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鉛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繆氏宗譜,繆氏族人纂修,清康熙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繆氏宗譜八卷,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留耕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湖南華容系蘭陵繆氏宗譜續修。

字輩排行


河北承德繆氏字輩:國慶天恩譜家祥福澤長宗榮文丕振豐裕樂安康(希)
江蘇如東栟茶二賢堂繆氏字輩:國恩祖德、永世克昌、家傳孝友、功在文章、仁善道義、忠正賢良、鴻名大振、衍及(慶)流芳。
山東濟寧繆氏字輩:文堂恩典厚光裕慶華榮。
安徽肥東繆氏字輩:“應有成全慶守本能文正大家
安徽鳳陽繆氏字輩:“大懷得守立多年”。
安徽鳳台繆氏字輩:“傳長保國慶龍勝興邦業繼祥宗福祝寬壽建基鼎安全”。
安徽阜陽繆氏字輩:“金如洪保國”。
江西南昌繆氏字輩:“忠厚傳家久”。
江西贛州繆氏字輩:“聖卓裘以忠孝”。
江蘇蘇州繆氏字輩:“廣國春登興學仕正”。
江蘇揚州繆氏字輩:“長大九如春春恆士家太國文正良玉寶富慶安明”。
四川自貢繆氏字輩:“光賢樹品體國存模希文履武煥漢宗虞書言政治象曰中孚昭宣駿烈丕設鴻圖廷嘉有道世守名儒克昌顧德天湯韓蘇”。
四川江安繆氏字輩:“正大光明遠學乃”。
四川隆昌繆氏字輩:“興家立業,躍祖繁宗”。
四川成都繆氏字輩:“國太明安康”。
甘肅蘭州繆氏一支字輩:“文培定占興”。
甘肅蘭州繆氏一支字輩:“錫英樹文培”。
吉林樺甸繆氏字輩:“凱洪遠興吉”。
遼寧撫順繆氏字輩:“公景玉顏成,樹立傳心學”。
河南信陽繆氏字輩:“尊發守彝開”
河南固始一支(蘭陵郡):“正甲傳忠良,守續記文章”。
繆氏一支字輩:“友景志廷秉承邦雲嗣德憲文之大士宗家世運宏”。
福建壽寧繆氏(西浦)字輩:“光明正大道(德),忠孝永傳芳”
雲南宣威繆氏字輩:”為魯元思克章,和祥應志廣,吉慶保家邦
浙江麟頭(睦程里)字輩:有配德昌存心正大
浙江蒼南繆氏字輩(蘭陵郡):“洪乃維克仁茂德倫”
湖南華容蘭陵繆氏字輩:“國正道必昌,文才應遠芳,敦榮崇純至,繼序輔朝綱”;續派:“修齊治平良,忠孝仁智常,世興思祖光,隆學承輝長”
湖北當陽繆氏字輩:志大光宗祖,永遠世澤長,居子崇政啟,作德有明良
湖南板倉繆氏字輩:興隆崇祖德,詩禮振家聲。邦國昌其會,思才岀聖明。清初康熙間由江西廬陵遷湖廣,卜居長沙縣清泰鄉飄峰山下。十二世德甫徙居板倉。再傳二世,派衍三千、向四、廷秀、惟丙、程萬五房,家中老人曾說,我輩本姓"穆"

郡望堂號


郡望

蘭陵郡:蘭陵郡始建於晉元康元年(291年),是從原東海郡中分出來的,治所在丞縣(今山東棗莊嶧城鎮),下領五縣,其時轄地包括今山東棗莊、滕縣一帶地區。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黜。
蘭陵郡又稱濟寧、氶縣、棗莊。夏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南屬鄫國,北和西部屬滕國和薛國。商朝時期,今棗莊地區西北部為滕國、郳國和薛國,東北屬鄫國,中部為蔇國,南部為逼陽。西周時期,今棗莊地區東部屬鄫國,南部屬逼陽,西屬薛國,北屬滕、郳二國。春秋時期,今棗莊地區東屬鄫國、南屬逼陽國,西部屬薛國,北部屬滕國和小邾國。戰國時期,今棗莊地區東部為蘭陵、南部為傅陽,西為齊之舒州,北部為齊之滕國。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前254年),今棗莊地區全境屬於楚國。秦朝時期,今棗莊地區東部為郯郡的蘭陵縣、鄫縣,南部為傅陽縣,西部為薛郡的薛縣、戚縣,北部為滕縣。西漢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屬魯國、南部為楚國。東漢時期,今棗莊地區屬東海郡。三國時期,今棗莊地區全境屬魏。兩晉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初屬魯郡,先後置蕃縣、薛縣、公邱縣、戚縣,南部屬蘭陵郡,先後置氶縣、鄫縣、陰平縣、昌慮縣、合鄉縣。南北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屬魯郡,轄蕃、永興、昌慮,南屬蘭陵郡,轄氶、鄫、傅陽。南朝梁簡文帝大寶元年(550年)以後,今棗莊境內只有氶、蕃兩縣建置。隋朝時期,今棗莊境內北為蕃縣,后改為滕縣,南為蘭陵縣,后改為氶縣。唐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屬河南道,北置滕縣,南置蘭陵縣,后改為氶縣。宋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為滕縣,南部為氶縣。金國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為滕縣,南部置嶧州。到了元朝,今棗莊地區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州。明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屬濟寧府,后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州,后降為嶧縣。清朝時期,今棗莊境內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縣。民國時期,沿襲清朝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今棗莊地區仍為滕、嶧兩縣,屬濟寧專署領導。1960年庚子,嶧縣改為縣級棗莊市。1961年辛丑棗莊升格為山東省省轄市。

堂號

蘭陵堂:以望立堂。
好德堂:明洪武初年,繆鑾公從金陵到湖陵縣(山東魚台、江蘇沛縣等)任縣令,連任三界達九年之久。固於古棠亭之谷亭老運河東購置林地,久居此地,延續二十代之久!
盡忠堂:晉朝時候繆播在惠帝時任太弟的中庶子。太弟當了皇帝后就封他為給事黃門郎,后又升中書令。他和胞弟繆胤盡忠報國。

宗祠對聯


四言

上書論事;
出俸濟民。
——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天台人繆恭,字思敬,精通《春秋》。弘治初年,孝宗下詔書徵求直言,他以諸生身份上書議論六件事:保衛神器(帝位,政權)、崇尚儒學、繼承將要斷絕的學問、照顧年老的功臣、廣開賢路、革去多餘的官員,指責時政,都是當時人們不敢說的。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繆元德,任撫州知州,為官寬厚仁愛,曾用自己的俸祿建米倉,賑濟饑民。
蘭陵博士;
東海名儒。
——上聯典指漢朝時期的長沙內史繆生,申公弟子,蘭陵人。為博士,官至長沙內史。下聯典指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繆裘,字伯熙,東海蘭陵人。有才學。官至尚書光祿勛。著述多,已散失,著有《魏鼓吹曲》十二首。
二賢世澤;
鼎甲家聲。
——全聯典指晉朝時期的繆播及其從兄繆胤事典,時人稱之為“二賢”。
崆峒著集;
金谷流名。
——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繆瑜,工詩,著有《崆峒集》。下聯典指晉朝時期的繆徵善飲事典,曾於金谷國宴請名流聞名。

五言

秦室家聲遠;
蘭陵世澤長。
——此聯為繆氏宗祠聯。上聯典指繆氏始祖秦繆(穆)公。下聯典指繆氏的望族蘭陵郡。
長沙儒博士;
雲南繆先生。
——上聯典出漢朝時期的長沙內史繆生。下聯典指清朝時期的書畫家繆嘉惠,清光緒年間入宮供奉給事。甚受孝欽后寵愛,人們稱她為繆先生。

七言

一瓢畫稿傳名遠;
三畏書院被惠長。
——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詩畫家繆仲藇,字醇之,福安人。號淡如。諸生,精繪事。有倪瓚書意。工詩,有《一瓢稿》。下聯典指清朝時期的宮廷侍講繆彤,字歌起,吳縣人。康熙進士。殿試第一,官侍講。憂歸,立三畏書院,以教學者,所造就甚多。著有《雙泉堂集》。
本草經疏有奇效;
雪庄樂府留清聲。
——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醫藥學者繆希雍,字仲醇,常熟人。徙居金壇。精醫術,屢著奇效。有《本草經疏》、《本草單方》諸書。下聯典指清朝時期的詩畫家繆謨,字丕文,又字虞皋,類縣人。號雪庄。貢生。以薦入律呂館,旋告歸。詩文清麗,善畫山水,尤長樂府,著有《雪庄樂府》等著作傳世。

註釋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繆
枲之十絜也。一曰綢繆。從糸翏聲。武彪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枲之十絜也。枲卽麻也。十絜猶十束也。亦叚為謬誤字。亦叚為謚法之穆。一曰綢繆也。唐風。綢繆束薪。傳曰。綢繆猶纏緜也。鴟鴞鄭箋同。皆謂束縛重曡。從糸。翏聲。武彪切。三部。

歷史名人


繆生,漢代長沙內史。申公弟子,為博士,官至長沙內史。
繆襲,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東海蘭陵(今山東蒼山蘭陵鎮)人。他撰述很多,其中《魏鼓吹曲》12首大多為歌頌曹操功業的作品。
繆瑜,宋代江西人。官進賢令,擅長寫詩,著《崆峒集》。
繆蟾,南宋理宗紹定二年(1229)狀元。娶臨安公主為妻,福建福寧府(今寧德市)壽寧縣一都(今西浦)人。
繆元德(1205―1276),字正臣,號存齋,睦程里(今麟頭)人。咸淳五年(1269)差知撫州節制軍馬。時元兵進犯,當地屢受其害。繆元德到任后,修城郭,儲糧食,節約開支,賑濟饑民,掩埋枯骨。六年,改知吉州,節制忠勇、敢勇軍,與文天祥交往很好。著有《游淮集》。
繆恭,明代天台縣人。弘治初年(1488年),孝宗下詔書求吏民直言,恭上書陳六事:保神器、崇正學、紹絕屬、懷舊勛、革冗員,皆人所不敢言者。
繆昌期,江陰人(今江蘇江陰市),明朝東林黨早期人物。字當時,一字又元,號西溪,謚號文貞,少時博覽群書,即負盛名。常以名節自勵,主張除弊圖新。為諸生有盛名,舉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職檢討。天啟元年(1621年)任左贊善,后升為諭德,為東林黨早期人物,在《東林點將錄》中,他被稱為“智多星吳用”。因東林黨首領楊漣代草彈劾魏忠賢的上疏而遭後者的忌恨,后因汪文言案被捕入獄,慘死獄中。著有《從野堂存稿》8卷、《周易九鼎》16卷、《四書九鼎》14卷、《繆氏家訓》等。
繆希雍,明代醫藥學者。精通醫術。著有《本草經疏》、《本草諸方》等書。
繆謨,清代詩畫家。詩文清麗,善畫山水,尤長樂府,有《雪庄樂府》等著作傳世。
繆彤,字歌起,號念齋,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在鄉里以循規蹈矩聞名,被鄉人薦為遵循封建道德規範的楷模。他熱衷於科舉考試,渴望中試奪魁,先後五次北上應試,終於在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科成為清代第十二位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康熙九年會試同考官,不久任侍講學士。后畏仕途之艱難,以家喪辭官回歸故里。從此脫離宦海,不問時事,以教書為業,創辦“三畏書院”,為鄉里培育人才。跟從他學習的人很多,為此,他刊刻了曹月川的《家規》、蔡虛齋的《密箴》、劉念台的《人譜》等書,以教求於學者。成為從事教書約五十年的“狀元先生”,堪稱為學者類型的狀元。
繆沅:江蘇泰州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趙熊詔榜進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編修。歷官至禮部尚書,刑部侍郎。
繆嘉惠,清代女畫家,慈禧太后的女官,代慈禧太后寫字畫畫。通書史,善篆隸,尤工畫。嫁予陳氏,早年孀居。光緒年間入宮為供奉給事。甚受孝欽后寵愛,人們稱她為繆先生。相傳孝欽之畫,多為她代作。

現代名人


繆荃孫(1844―1919),近代藏書家、校勘家。字炎之,又字筱珊,號藝風,江蘇江陰人。是京師圖書館,江南圖書館,三江師範學堂(台灣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的主要創辦人。
繆雲台,1983—1988年任全國政協委員會副主席,著名愛國民主人士,雲南人。
繆伯英,1920年加入李大釗組織的共產主義小組,中共第一位女黨員,楊開慧第二。
繆培南(1895~1970),廣東梅州人,民國20年(1931年)春,出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部參謀長,當選為國民黨中央軍委委員和中央委員,1940年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總司令,中將,后定居香港。
繆澄流(1901年-1990年12月11日)奉天府開原縣人,1936年10月,獲授陸軍中將銜,1940年獲上將軍銜,任熱河省政府主席,后定居台灣。
繆秋傑(1889-1966),字劍霜,號青霞,祖籍江陰,上海人,是民國鹽務界的巨擘。曾任江南六省鹽務特派員、全國鹽務總局總辦、鹽政局長等職,解放後任財政部參事,對自貢的建市和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
繆鉞(1904—1995),字彥威,江蘇溧陽人,著名歷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
繆恩釗(1893~1959),江蘇常州人,清華大學畢業后赴美留學,獲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土木工程系學士學位,曾擔任武漢大學珞珈山新校舍監造工程師,湖南大學土木系教授等。
繆海稜,四川西昌人,1937年肄業於四川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原新華社副社長。
繆國亮,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少將。
繆文江,中國人民解放軍南疆軍區政委,少將。
繆文民,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總經濟師,內蒙古一機集團董事長,全國十一屆人大代表。
繆合林,南京市政協主席,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
繆瑞林,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
繆仲一,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黨委書記。
繆根寶,曾任無錫市委副書記,政協主席,現關工委主任。
繆佃江,北海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繆蘭英,龍南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龍南縣委書記。
繆曉寶,上海市司法局局長,上海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主任。
繆承潮,杭州市副市長。
繆軍,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繆力,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繆恆生,上海申銀萬國證券公司副總經理、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繆慧頻,國家稅務總局集中採購中心主任。
繆壽良,富源集團董事長,廣東人。
繆雙大,雙良集團董事長,江陰人。
繆漢根盛虹集團董事長,蘇州人。
繆品章,富春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繆國元,晨光塗料董事長,江蘇人。
繆雪中,吉奧公司董事長,浙江人。
繆青,克羅諾思大中華區總經理。
繆欽,曾任麥當勞中國區副總裁,金錢豹CEO,福建人。
繆昌文,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泰州人。
繆協興,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973首席科學家,無錫人。
繆蒂生,遼寧省法院院長,黨組書記,江蘇省司法廳廳長,南通人。
繆學剛,安徽環保廳廳長,滁州市市長,全國第十一,十二屆人大代表,河南人。
繆建民,中國人壽集團總裁。
繆建東,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
繆傑,水木年華組合成員。
繆志紅,江蘇省婦聯主席,鹽城人。
繆紅梅,江蘇省蘇州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察局局長
繆志紅,中國沙灘排球總教練,上海人
繆建新,鳳凰光學總經理,江西人。
繆建新,原南通中學校長,特級教師,教育局局長,南通人。
繆印堂,漫畫家。
繆恩祿,原海南省委常委,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廣州經濟開發區第二任區長。
繆天瑞,音樂家,音樂教育家,浙江瑞安人。
繆天榮,著名眼科專家,浙江瑞安人。
繆天成,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總工程師、研究員,浙江瑞安人。
繆天華,台灣大學教授,作家,浙江瑞安人。
繆小星,新華日報社副總編輯,江蘇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副主席。
繆毅容,解放日報社副總編輯,江蘇南通人。
繆克構,文匯報社副總編輯,浙江蒼南。
繆子梅,江蘇大學副校長,安徽人。
繆正宏,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院長,江蘇如東人。
繆勁翔,首都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安徽人。
繆京,上海市財政局副局長,上海人。
繆曉輝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教授。
繆旭東,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書記。
繆紹煒,,福建寧德市副市長,福建福安。
繆峰,南京大學教授,2012年中組部青年,2016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江蘇海安人。
繆向水,華中科大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江西九江人。
繆小平,華中科大教授,2013年中組部首批青年萬人計劃,浙江人。
繆煒,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5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繆曉青,福建農林大學蜂療研究所所長,教授。
繆立新,博導,教授,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物流與管理學部主任,深圳市物流工程與模擬重點實驗室主任,現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

大事件


全國總會
2016年11月19日蘭陵全國繆氏文化研究會在江陰成立,繆慈輝擔任會長
浙江繆氏
2007年,平陽蕭江繆昌語、繆德浩、、繆昌頂、繆存瑞做為發起人,共同興建了蕭江繆氏宗祠。宗祠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耗資800萬元。
2018年9月18日晚12點,溫州狀元橋繆氏宗祠遭到強拆,在繆可生、繆玉林、繆其明等124人通過法律途徑,依法維護了應有權益。2020年1月26日龍灣區人民法院判決原告繆可生等人勝訴
湖南繆氏
2017年11月18日,湖南繆氏文化研究會在長沙成立,繆健輝擔任會長
福建繆氏
2010年5月2日,閩、浙、贛三省繆、顏、廖宗親聯誼會在福建寧德西浦召開。
雲南繆氏
90年代中後期,繆興潮宗親捐助300萬元,用於興建宣威繆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