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文化

波斯文化

古波斯語用楔形文字,有36個字母,從左至右書寫,現在古幣、圖章、石碑及崖刻上仍有留存。最詳細的是伊朗西部比斯通山上的崖刻。這一崖刻共420行18900個字,記述了大流士國王內征外討、開疆擴土、當政治國的情況和對天神的頌讚(天神是瑣羅亞斯德教即拜火教的主神)。

波斯人語言


波斯人從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波斯帝國至今,其語言文字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即古波斯語時期(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331年)、中古波斯語時期(公元前250年至公元651年)和近代波斯語時期(公元9世紀初至今)。
中古波斯語即巴列維語。分安息巴列維語和薩珊巴列維語,兩種語言大同小異。安息巴列維語有25個字母,一個字母可代表數個不同的音素。薩珊巴列維語多存留於宗教、歷史、文學著作當中。當代普通伊朗人已讀不懂巴列維語著作,只在伊朗大學中講授。中國新疆出土的不少摩尼教經文著作殘片(現存德國)是用安息巴列維語寫成的。
近代波斯語又稱達里波斯語(宮廷波斯語),是伊朗當今通用的語言。它源於東部霍拉桑的方言,於8世紀末至9世紀初開始普及。據傳阿拉伯人佔領波斯西部后,當朝末代國王耶茲德卡爾德率眾東逃至霍拉桑,其宮廷用語就是這種語言。近代波斯語採用阿拉伯字母(32個字母)。

楔形文字


古波斯文明已失落了兩千餘年,古波斯的楔形文字也早已成了一種“死文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它是相當陌生的,我們又該如何透過幾千年的迷霧來看待它呢?在波斯高原西部、伊朗與伊拉克邊界旁的伊朗境內,有一座名叫克爾曼沙的商業城市,城東2~3公里處有一個名叫貝希斯敦的小鄉村。兩千多年來,它默默地遠離城市的喧囂,忘記了過去,也被人們遺忘在記憶的角落裡。然而時至今日,“貝希斯敦”這個名字不僅走出了克爾曼沙這座城市,而且衝出亞洲走向了世界。這,應該歸功於它附近的一處懸崖,因為上面有一種讓人找回失落文明的古文字;這也同樣應該歸功於一位名叫羅林森的英國人。
1835年,英軍少校羅林森奉命前往伊朗,出任庫爾迪斯坦省總督的軍事顧問。這位業餘考古愛好者到任不久,就風聞附近有石刻。他當然不會置若罔聞,跑去一看,果然在貝希斯敦村附近發現了一尊大型摩崖石刻。只見該峭壁銘刻離地面約有100公尺,石刻本身高約8公尺,寬約5公尺。上半部是一個浮雕,下半部是用古波斯語、埃蘭語和阿卡德語三種楔形文字寫成的銘文。楔形文字是西亞的古老文字,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這種文字是用木棒或者蘆葦當做筆,在粘土製作的泥板上書寫而成的。書寫了文字的泥板被置於太陽底下曬乾或者用火烘乾,當做“書”一樣保存起來。如果是信件,則在泥板文書外塗上一層粉,再裝進也是用泥製成的“信封”內傳送。由於這種文字筆畫呈楔形,考古學家稱其為“楔形文字”。
為什麼要用三種文字書寫呢?因為古波斯楔形文字並非歷史形成的文字,而純粹是人造文字,而且使用範圍有限,認識者極少。因此在用它發布詔令時,有必要以當時通用的埃蘭文和阿拉美亞文譯出。銘刻用三種楔形文字書寫的緣由正在於此。
然而,古波斯的楔形文字隨著公元前330年波斯國的滅亡逐漸變成了一種無人通曉的死文字,而另兩種楔形文字也早已失傳。因此,人們並不知道這些文字在向人們訴說著什麼。羅林森決心解開這個謎!他冒著生命危險爬上懸崖峭壁,小心異常地拓下一片片銘文,開始了艱苦卓絕的釋譯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踏著前人的腳步,經過12年的鑽研,羅林森終於在1845年成功地譯解了其中的古波斯文,而剩餘兩種文字所述內容估計與波斯文是一致的。從此,懸崖上的這種讓人疑惑不解的東西不再是一個謎,人們了解到它的背後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公元前522年3月,波斯皇帝岡比西斯二世率大軍遠征埃及。有一個名叫高墨達的僧侶乘機冒充被岡比西斯處死的皇弟巴爾迪亞,在波斯各地和米底發動叛亂。叛亂持續了半年之久。皇帝岡比西斯在從埃及返回波斯的途中突然病死。高墨達便以巴爾迪亞的名義名正言順地當上了皇帝。但他從不召見大臣,每天深居簡出。這可不像一個皇帝的所為,大臣們疑竇重重,一時之間,流言四起。有人傳說這個巴爾迪亞其實是拜火教僧侶高墨達,但苦於拿不出確鑿證據。後來,岡比西斯過去的一位王妃發現新皇帝沒有耳朵,並將這事告訴了父親歐塔涅斯,歐塔涅斯馬上斷定新皇帝不是巴爾迪亞,而是僧侶高墨達。因為在居魯士當皇帝時,這個高墨達由於過失被居魯士下令割去了雙耳。歐塔涅斯馬上把真情告訴了另外的6名波斯貴族,其中包括後來的皇帝大流士一世。他們決定發動一次政變,殺死高墨達,奪回政權。他們成功了,但是圍繞著誰最有資格當皇帝,爭執不休。一時間,波斯貴族群龍無首。稍後,歐塔涅斯退出,但剩下的6人仍互不相讓。最後他們商定,第二天早晨6人乘馬在郊外集合,誰的坐騎首先嘶叫由誰當皇帝。大流士讓他的馬夫使了一個計策,使他的馬先叫了起來,當上了皇帝。大流士不愧為一位足智多謀的人物,利用“叛軍”之間缺乏聯繫的缺陷,各個擊破,歷時一年最終平定了叛亂。
貝希斯敦的摩崖石刻,記載的正是大流士的豐功偉績,其中充滿了溢美之辭。銘文用的是第一人稱,其中寫道:“我,大流士,偉大的王,眾王之王,波斯之王,諸省之王,敘斯塔斯帕之子,阿爾沙馬之孫,阿黑門尼德……按阿胡拉·馬茲達的意旨,我是國王。”原來,江山穩固之後,大流士自感功成名就,於公元前520年9月躊躇滿志地巡行各地。在巡行到米底首府愛克巴坦那(今伊朗哈馬丹)附近一個叫貝希斯敦的小村莊時,他的心情無比豪邁,回想這些年來的坎坎坷坷,感慨萬千,於是命人在村旁的懸崖峭壁上刻下自己的豐功偉績,尤其是鎮壓叛軍的經過,以揚名後世。
石刻浮雕上的主角自然是洋洋自得的大流士。只見他倚弓而立,身罩披肩,氣勢軒昂,圓睜雙眼,目視前方。左腳踏著倒在地上的降王高墨達,右手指向波斯人崇拜的光明與幸福之神阿胡拉·馬茲達。背後是兩名身背箭袋,手握長矛的貴族。8名降將被繩索綁縛著脖頸,俯伏在大流士的腳下。這些叛亂首領被雕刻得很矮小,與高大偉岸的大流士形成鮮明對比。
貝希斯敦摩崖石刻銘文(即楔形文字)的破譯,也為人們打開了塵封的古波斯帝國的記憶,逐漸給世人展現出一幅清晰壯觀的歷史畫面。
波斯帝國的開創者是居魯士。公元前550年,居魯士消滅米底王國,建立阿黑門尼德王朝,定都蘇撒,是為波斯帝國之發端。公元前529年,居魯士在作戰時兵敗身亡,其子岡比西斯繼位。公元前522年,大流士繼承王位,號稱大流士一世。現代學者普遍認為,貝希斯敦銘文中關於偽巴爾迪亞(即高墨達)的記載,完全是精心編造的謊言,目的是為大流士一世弒君篡位辯護。歷史的真相是:岡比西斯二世即位后力圖加強王權,引起了貴族們的嫉恨,必欲除之而後快。在一場陰謀政變中,岡比西斯二世身亡。其弟巴爾迪亞奪取王位,繼承先兄未竟之業,繼續走上加強王權之路,但結局同樣悲慘。以大流士一世為首的陰謀集團終於發動政變,弒君篡位。
無論如何,波斯帝國在大流士一世執政時期趨向輝煌。一方面,它大肆進行軍事征服,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版圖東起印度河流域,西抵小亞細亞,北至歐洲的色雷斯,南及尼羅河第一瀑布。另一方面,則厲行改革,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當上皇帝后,大流士大力加強中央集權,樹立權威。他不僅自稱眾王之王,宣揚君權神授,還追求形式上的威儀。上朝時頭戴閃閃發光的金皇冠,身穿絳紅色的長袍,腰系金絲腰帶,手握黃金“權杖”,端坐在金階之上。身後則站立著大群高擎羽扇和大傘的隨從和侍衛。大臣要跪在地上朝見,為了避免大臣的呼吸褻瀆皇帝,在皇帝和大臣之間還要用帷幕隔開。為了保衛身家性命,他建立了一支1.2萬人的衛隊,人稱“不死隊”,因為他們的人數永遠不變,隨時有預備隊補缺。為了防止出現叛亂,他把全國分成許多軍區,軍區長官只對他一人負責,任何人無權調動軍隊。行政上以波斯貴族取代當地貴族擔任行省總督,實行軍政分治,直屬國王。他還下令修築了一條全長兩千多公里的驛道,稱為“皇道”。沿途設有100多個驛站,驛站的信差用接力的方法運送物資,十分快捷。據說大流士此舉是為了及時把愛吃的愛琴海產的鮮魚送到王宮,由此希臘人羨慕地說:“波斯王住在巴比倫,愛琴海鮮魚進宮廷。”大流士還下令挖了一條由尼羅河到紅海的運河,這條運河就是現代蘇伊士運河的前身。驛道、運河雖為軍事目的而建且不止一條,但促進了各地間的經濟文化交流。
大流士還從法律上穩固自己的統治,編纂法典,修訂各地原有法律,以適應帝國統治。他即位后就將各行省的貢賦固定下來,並統一了度量衡。他下令鑄造和使用金幣“大流克”,正面是他本人的頭像,反面是一個弓箭手。這種錢幣成為古幣收藏家眼中的珍品。在解決國內民族眾多、語言文字互異問題上,他沒有實行“民族沙文主義”,而是把當時西亞流行的阿拉美亞語確定為全國通用的官方語言,用以發布詔令、公文,允許各地繼續使用本地語言處理本地事務。在文學藝術上,帝國也成就斐然。如《貝希斯敦銘文》和《納克希·魯斯坦銘文》等,都是用具有節奏性的詩歌語言寫成的文書,結構嚴謹,風格典雅,為古波斯文學和後世文學樹立了典範。
然而,波斯帝國畢竟是一個依靠武力建立起來的多民族奴隸制國家,內部矛盾錯綜複雜,階級衝突、民族衝突和宗教衝突頻繁,帝國的統治危機迭現。希波戰爭中波斯的敗北,使波斯帝國遭受重創,顯赫一時的大帝國開始出現頹勢。與此同時,帝國內部諸行省起兵反抗,要求擺脫統治。內外交困加劇了帝國的危機。公元前330年,波斯為亞歷山大率領的馬其頓軍所滅。
古波斯消失了,但古老的文明沒有因此而徹底湮滅。因為無數的“貝希斯敦銘文”以及其他書寫有楔形文字的泥板文書留傳下來了,因為人類存在著智慧。

波斯文學


波斯文學是另一個令世人讚歎的文化遺產。在中世紀,波斯文學創作已高度發展。有許多用波斯語寫成的著作聞名於世,特別是11世紀初問世的波斯民族史詩《列王紀》(作者為詩人菲爾多西,940年至1020年),在當時被廣為傳抄。伊朗上下喜聞樂見,城鄉傳唱。其後,還有被譽為古代波斯民族英雄史詩的祆教經《阿維斯陀》、《貝希斯敦銘文》、《納克希·魯斯坦姆銘文》等。
詩歌是波斯文學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曾湧現出眾多著名的詩人,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不僅為伊朗人民所鍾愛,在世界範圍內也廣為流傳。著名波斯詩人有菲爾多西、哈亞姆、薩迪和哈菲茲等,他們的著作已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菲爾多西(Ferdowsi,約940~1020),本名伊本·卡西姆·曼蘇爾(Ebn Qasim Mansour)。中世紀波斯著名詩人。
生於霍拉桑(Khorrasan)省圖斯(Tus)市菲爾多斯(Ferdows)一沒落貴族家庭。早年受過良好的宗教和文化教育,通曉古波斯語和阿拉伯語,曾對多種波斯歷史和文學古籍進行深入研究,熟知波斯故事和民間傳說故事。菲爾多西死後,因他生前對暴君苛政的抨擊,穆斯林寺院教長不準把這位“不潔的異教徒”的遺體埋葬在穆斯林公墓內。經好友的多年努力,遺骨才總算埋在自己的小花園裡。1934年紀念菲爾多西誕辰一千周年時,圖斯市重新為詩人建立陵墓。
菲爾多西的代表作是長詩《列王紀》(又譯作《王書》),該詩相傳有十二萬行,現存十萬行左右,始作於975年,1010年問世。《列王紀》是一篇卷帙浩繁的民族英雄史詩巨著,敘述波斯古代王朝的文治武功和民族英雄的功勛業績。全詩內容可分三部分:神話故事、英雄故事和歷史故事。《列王紀》用標準波斯語寫成,對波斯語免遭阿拉伯語同化,起了關鍵性作用。《列王紀》語言生動,情節曲折,人物栩栩如生,充滿伊斯蘭教倫理觀念,廣為流傳。已先後被譯為英、法、德、俄、中等多種語言。世界著名作家歌德、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也都給這部作品以很高的評價。
海亞姆(Khayyam,1048~1122),全名阿普爾·法塔赫·奧馬爾·本·易卜拉辛·海亞姆·內沙普里(Apour Fatah Omar Bin Ibrahim khayyam Neyshapouri)。
海亞姆是波斯著名詩人,同時也以哲學家、數學家、醫學家和天文學家聞名於世。他誕生於霍拉桑(Khorrasan)省的內沙普爾(Neyshapour)。幼年在故鄉受過良好的教育。在海亞姆涉獵的每個領域,他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他的才華引起人們的重視,1074年被介紹到塞爾柱蘇丹馬利克沙赫(Malek Shah)的宮廷里。在宮廷庇護下,他致力於科學研究和文學創作。晚年生活陷入困境,1122年死於故鄉。海亞姆陵墓現設立在故鄉內沙浦爾。
海亞姆於三十歲開始詩歌創作。他留給後代的詩都收集在《魯拜集》里。“魯拜”是一種詩體的譯名,一首四行,第一、二、四行押韻,第三行大體不押韻,類似於中國的絕句。海亞姆生活在塞爾柱帝國社會矛盾不斷加深的動蕩年代,因此詩歌中充滿了對當時社會強烈不滿、渴望改變現實的願望。同時,詩人還通過詩歌諷刺真主、宗教及當時的種種神學理論,充滿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和對人生不詠的感嘆。海亞姆的抒情詩特色鮮明,內容充實,語言優美、凝練,想象豐富,詩中蘊含著哲理,發人深思。
薩迪(Sa’di,1208~1292),本名謝赫·穆斯列赫丁·阿卜杜拉·薩迪·設拉茲(Sheikh Muslimdin Abdollah Sa’di Shirazi)。13世紀波斯著名詩人。
生於設拉子(Shiraz),早年在設拉子求學,14歲時喪父,后經人資助,到巴格達著名的內扎米耶大學學習伊斯蘭教義和文學。但因不堪忍受學校嚴格的宗教制度,中途輟學,離開巴格達。后因蒙古人入侵波斯,被迫背井離鄉,開始長達30多年的巡遊生活。他的足跡西至埃及、馬格裡布、衣索比亞、敘利亞,東至伊拉克、巴爾赫、印度和中國新疆的喀什噶爾(今喀什)。1257年他重返故鄉設拉子時已進入中年,隱居鄉里,潛心著述。1292年在設拉子逝世。
薩迪作品保存下來的抒情詩約600多首,作品通過對花鳥、山水、美女、靜夜的描寫,寄託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人生的嚮往。他的詩結構嚴密,語言凝鍊、流暢,韻律抑揚有致,是波斯文學史上的一枝奇葩。薩迪的成名作有《果園》和《薔薇園》。薩迪的作品風格幾百年來一直是波斯文學的典範。他被譽為“波斯古典文壇最偉大的人物”,其作品對後世影響很大,被譯成幾十種外國文字,受到讀者的盛讚。薩迪在波斯文學史上佔有崇高地位,他是公認的支撐波斯文學大廈的四根柱石之一。
哈菲茲(Hafiz,1320~1389),本名沙姆斯丁·穆罕默德(Shamsdin Mohammad)。14世紀波斯著名詩人。
生於伊斯法罕(Esfahan),后全家遷居設拉子(Shiraz)。幼年喪父,生活貧困,但勤奮好學,曾受傳統的宗教教育,能背誦全部《古蘭經》,人們稱他為“哈菲茲”,即孰誦《古蘭經》之人。少年時開始學寫詩歌,20歲即在抒情詩和勸善詩創作方面顯露才華,曾受設拉子穆扎法爾(Muzafar)王朝統治者之邀任宮廷詩人。1387年突厥人帖木兒攻陷設拉子后兩年,哈菲茲因貧困和憤懣死於設拉子。他的陵墓在設拉子郊外的莫薩拉(Mousala)附近,已成為人們瞻仰和遊覽的勝地。
哈菲茲進行詩歌創作時,正是蒙古人統治波斯的時期。他的詩對當權者的專制和暴虐、社會道德的沉淪,尤其是對社會的虛偽、教會的偏見,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嘲諷。他還在大量詩篇中,詠嘆春天、鮮花、美酒和愛情,呼喚自由、公正和美好的新生活,對貧困的人民寄予深厚的同情。他的波斯文《哈菲茲詩集》於1791年第一次正式出版,並被譯成多種外國文字,在中國西北地區的清真寺經堂教育中亦有流傳和講授。哈菲茲在波斯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許多東、西方著名詩人也對哈菲茲給予高度評價和讚賞。後世伊斯蘭學者贊他為“詩人中的神舌”、“設拉子夜鶯”。德國大詩人歌德盛讚他道:“你是一艘張滿風帆劈波斬浪的大船,而我則不過是在海濤中上下顛簸的小舟。”
波斯帝國的興衰
前9世紀波斯人是印歐語民族的一支,源於中亞地區
前7世紀后
定居波斯高原南部,曾被高原主人米提人(Media)統治
前550年
居魯士(Cyrus)攻滅米提人,建「阿基曼尼斯王朝」,在米提帝國的基礎上進行擴張,依靠外交手段,軍事力量逐步建立帝國
前539年
居魯士攻滅迦爾底亞帝國,釋放「巴比倫之囚」,佔領敘利亞與巴勒斯坦,實施開明統治
前529年
居魯士在征戰中受重傷去世,子甘比西士(Cambyses)繼位
前525年
甘比西士征服埃及,建立橫跨亞,非的帝國
前512年
大流士(Darius)率軍經小亞細亞渡海入侵歐洲,成為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領土包括今伊朗,兩河流域,小亞細亞,東南歐一隅,埃及,巴勒斯坦)
前499年
希臘城邦脫離波斯統治的暴動
前494年
大流士平定希臘城邦亂事,隨後決定出兵攻打雅典
前476年
波希戰爭結束,希臘雖獲勝,但兩敗俱傷
前330年
波斯亡於馬其頓的亞歷山大
波希戰爭
背景:大流士(Darius)向歐洲擴展,壓迫小亞細亞的希臘人,雙方爆發三次戰爭
結果:波斯慘敗,元氣大傷,此後帝國陷入內爭與外患,終為馬其頓人征服
意義:希臘人的勝利與波斯人的失敗,象徵近東文明的沒落與地中海文明的代興

藝術作品


考古發現,波斯人在公元前4000年已進入銅器時代。據稱,伊朗藝術的歷史可追溯到8000年以前。聰慧的波斯人在石塊、木材、陶土、金屬、骨頭上繪出栩栩如生的動物形象和複雜的花卉圖案。波斯繪畫(細密畫)在世界享有盛名,以其精緻和細膩著稱於世,使用的畫筆有時是用一根毛髮製作而成,15至16世紀曾盛極一時,至今仍經久不衰。
波斯地毯編織的歷史與其國家的歷史一樣悠久。至少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據說是在中世紀的時候,伊朗高原上的游牧民族為了御冬而用羊毛編織而成。其實在古代波斯地毯的編製藝術中也吸取了中國的智慧。
波斯地毯是伊朗著名的手工業之一,自古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以優良的質地、古樸雅緻的圖案和精美的工藝受到世人的喜愛。據考證,其編織和生產的歷史至少已經有2500年。波斯地毯的一大特色是其染料從天然植物和礦石中提取,染色經久不褪不變,以抽象的植物、阿拉伯文字和幾何圖案進行構圖。
波斯優良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使其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起著橋樑作用。波斯民族不僅是人類文明的創造者,也是不同文明的傳播者。波斯商人的足跡遍及亞、非、歐,他們不僅從事大量的貿易活動,而且為人類文明與文化的傳播與交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波斯文化
波斯文化
現存最古老且保存最完好的波斯地毯是在西伯利亞發現的屬於波斯帝國時期的地毯。

民俗風情


在古代的波斯,甜菜被認為是一種“不吉祥”的東西,而薩克遜人都把甜菜作為拒婚的象徵。一個小夥子到姑娘家去求婚,如果招待他的是一盆甜菜湯,那麼最好還是知趣回家,因為這表示毫無希望。

風雲人物


菲爾多西

菲爾多西(940~1020)Ferdowsī,波斯詩人。生於霍拉桑圖斯城郊巴惹村一貴族家庭。自幼受過良好教育,精通波斯語,通曉阿拉伯語和中古波斯語——巴列維語。早年研讀過諸多波斯古籍,熟知民間的歷史傳說故事。約於980年左右開始創作波斯民族史詩《王書》。1009年完成第一稿,臨終前作了最後一次修改,歷時40年。開始創作時,他是薩曼王朝的臣民,史詩完成時,其家鄉已納入伽色尼王朝。依照慣例,他將詩稿呈獻給伽色尼國王瑪赫穆德。但因書中鮮明的反抗外族侵略的思想,以及他和國王屬於不同的伊斯蘭教派,國王拒絕接受其作品。他不但沒有得到封賞,反而屢受迫害,不得不到處流亡,最後偷偷返回故鄉。卒后,由於當地宗教首領的反對,遺體未能葬入公墓,埋在自家後院。1934年,伊朗政府為詩人建造了陵園。
《王書》(又譯《列王紀》)是波斯人的愛國熱情和新興的達里波斯文學語言相結合的產物。出於反對阿拉伯人的思想需要,波斯地方政權的統治者曾大力提倡寫王書。在菲爾多西創作之前,已有5部王書問世,其中3部為散文體,2部為詩體。薩曼王朝的宮廷詩人塔吉基曾受王命寫王書,因被僕人殺害,只完成了1000行。菲爾多西將這1000行詩全部收錄在《王書》中,以資紀念。
《王書》長達60000雙行,敘述內容的時間跨度在4000年以上,從開天闢地寫到651年波斯帝國滅亡時止。簡要敘述了波斯歷史上50個帝王公侯的生平事迹,並彙集了數千年來流傳在民間的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大致可以分為3部分:①神話傳說。其中最精彩的詩章是描寫鐵匠卡維領導人民起義、反抗暴君蛇王祖哈克的傳說故事,塑造了眾多英勇起義者的形象。②勇士故事。約佔全書一半篇幅,是全書的精華。突出表現了民族英雄魯斯坦姆光輝的一生,同時譴責了暴君的統治。③歷史故事。描寫了阿拉伯人入侵前薩珊王朝時期的歷史事件。其中尤為生動地描寫了國王巴赫拉姆·古爾的事迹,將領巴赫拉姆·楚平的叛亂及馬茲達克起義的歷史等。
《王書》成書于波斯人愛國主義高漲的年代,不乏反對異族侵略與統治的思想。不僅正面頌揚了忠於祖國、保衛祖國、維護祖國統一的勇士和英雄,而且通過譴責暴君的苛政與殘忍,表達了廣大人民渴望賢明君主施仁政的思想。書中生動描繪的諸多愛國勇士的群像集中體現了人民的這些理想。他們各具特色,毫不雷同,其中心人物就是古代波斯勇士的典範、民族英雄魯斯坦姆。魯斯坦姆生於波斯皇族、一個勇士世家。其祖父薩姆、父親扎里都是聞名於世的勇士。他自幼就勇猛非凡,未成年就殺死常人難以制服的妖怪——白象。長大后,在抵禦外敵、保衛祖國的戰鬥中,屢建奇勛,是波斯當之無愧的第一勇士。即使在年老力衰時,為了保衛祖國,以致誤殺了自己從未謀面的兒子。他置身於錯綜複雜的內部鬥爭中,始終對國王忠心耿耿,面對統治者的專橫妄為,他也敢於仗義執言。詩人對魯斯坦姆幾乎使用了一切讚美之詞。
《王書》是古代波斯民間文學的總匯。它為後世的詩人和作家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波斯11~13世紀的詩歌作品幾乎都以《王書》為範本,或者採用其題材進行創作。此外,它還對阿拉伯文學、土耳其文學、亞美尼亞和喬治亞的文學等產生過明顯的影響。《王書》極少使用阿拉伯辭彙,幾乎全部用波斯文寫成,從而確立了波斯語的歷史地位。
《王書》最早的外國文字譯本是阿拉伯文本。譯者班達里於1223年把其中一部分譯成阿拉伯文。15世紀出現了土耳其文的散文譯本。18世紀以後陸續有英、德、法、俄、意、拉丁等文字的詩體及散文體譯本問世。車爾尼雪夫斯基稱讚菲爾多西是與彌爾頓、莎士比亞、薄伽丘、但丁並列的第一流詩人。俄國東方學家茹科夫斯基、英國詩人阿諾德,都根據魯斯坦姆與蘇赫拉布父子相殘的悲劇創作過敘事詩。1934年,伊朗舉行菲爾多西誕生千年祭大會。1990年底,伊朗又遵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決議,召開國際學術會議紀念菲爾多西《王書》創作1000周年。
1934年,中國《文學》雜誌詳細介紹了菲爾多西及其《王書》。繼后,中國學者鄭振鐸在《文學大綱》一書中也高度評價了菲爾多西及《王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先後有中文譯本《魯斯塔姆與蘇赫拉布》、《列王記選》等問世。

阿拔斯一世

阿拔斯一世(大帝)(1571年—1629年1月)波斯薩法維帝國的沙阿[波斯語:國王](1587年—1629年在位)。在他統治時期,中世紀的波斯達到了國力的顛峰。
阿拔斯一世被稱為大帝,其人也確實偉大。他特別重視鞏固中央集權和發展經濟力量,為此長期同有分裂傾向的突厥人游牧部落進行鬥爭,而這些部落曾是薩法維帝國得以建立的武力支柱。阿拔斯一世將喬治亞人亞美尼亞人、亞塞拜然人強行遷至波斯內地,以發展那裡的生產力。他無情鎮壓被征服民族的一切反抗企圖。
在對外政策方面,阿拔斯一世的做法十分積極。他在即位后的第一年向奧斯曼帝國和烏茲別克人割讓了部分領土,1590年又與奧斯曼帝國簽訂了和約。然而這只是為建立一支強大的正規軍作準備;薩法維帝國前期仰仗的游牧民族軍隊漫無紀律且時常反叛。他很快發起反擊:1597年,他從烏茲別克人手中奪回呼羅珊;1601年佔領巴林。與土耳其人的矛盾並未從此解決,從1603年起,阿拔斯一世三次對奧斯曼帝國作戰(1603年—1613年,1616年—1618年,1623年)。戰爭的結果,薩法維帝國獲得對整個外高加索的統治權。1622年,阿拔斯一世還在英國艦隊的幫助下從葡萄牙手中奪回了霍爾木茲。到1623年,阿拔斯一世已經統治著一個西至底格里斯河,東至印度河的龐大帝國。
作為一名賢明的君主,阿拔斯一世也鼓勵發展手工業和商業,使國內出現自長期以來未有的繁榮。他的統治標誌著波斯藝術成就的一個高峰,特別是在繪畫、紡織和手稿插圖繪製等領域。他還是藝術品的大買主;不過他也維持著一個極為奢靡的宮廷。
在阿拔斯一世統治時期,波斯的首都從加茲溫遷至伊斯法罕。阿拔斯一世對伊斯法罕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今天該城許多最壯觀的建築物就是在他統治期間完成的。

大流士一世

大流士一世[DariusI,公元前558~前486]古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國王(公元前522~前486在位)。大流士不僅是波斯帝國的偉大君主,也是世界歷史上的著名政治家之一。
大流士一世是希斯塔斯帕之子,屬阿契美尼德家族支系。前525年擔任“萬人不死軍”指揮官,隨國王岡比西斯二世出征埃及。前522年國內發生政變,岡比西斯回國途中暴卒。大流士聯合一部分波斯權貴,殺死政變領袖高馬塔,並利用智謀登基為王。繼而鎮壓巴比倫、埃蘭、米底等地起義,大流士用了一年多時間,經過大小19場戰爭,擒獲9個國王,10多萬人戰死疆場,才將這場震蕩全國的大叛亂、大起義給鎮壓下去,恢復瀕於瓦解的波斯帝國秩序。而這時不只是被征服地區竟相獨立,波斯帝國內部懷有野心的總督也乘機興風作浪。正當大流士集中精力對付時,巴比倫又一次發動叛亂。大流士用了一年多時間方用計攻破巴比倫城,帝國形勢方安定下來。
前520年9月,大流士在從巴比倫到哈馬丹的途中,在克爾曼沙以東32公里的貝希斯頓村旁的懸崖峭壁上刻石記功,留下了著名的《貝希斯頓銘文》。《銘文》用波斯、埃蘭、巴比倫三種文字刻於貝希斯頓山距地面105米高處的懸崖上。貝希斯頓山,其山高聳陡峭,絕難攀登,銘文不易為人破壞。大流士就相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欲使自己的英名流傳千古而不朽。
在平定內亂鞏固對被征服地區的統治后,大流士積極對外擴張。前517年派兵入侵印度河流域,征服印度西北地區,在那裡建立起波斯帝國第20個行省。前513年又親自率兵出征黑海北岸,佔領色雷斯(Thrace),接著又將矛頭指向多瑙河下游和黑海北岸的西徐亞人。北渡多瑙河口進入西徐亞境內,在西徐亞人的游擊戰術下,大流士一籌莫展,最後喪師8萬,被迫狼狽退兵。但是大流士在這次遠征途中把希臘北部的色雷斯收為藩屬,並佔領黑海海峽,這樣就對希臘本土各城邦構成了嚴重的現實威脅。
當波斯控制黑海通道后,希臘人從黑海北岸通過來的糧食補給線不再暢通。而腓尼基人在臣服於波斯后,在海上與希臘城邦爭奪商業控制權。隨著大流士步步向歐洲挺進,迫使希臘城邦作出相應的反應。無論是為自身的生存還是為海上貿易的利益,一場為根本利益之爭的戰爭再所難免。前500年,以米利都為首的小亞細亞希臘城邦爆發了反對波斯統治的大起義,作為母邦的歐洲各希臘城邦中有雅典(Athens)和埃雷特里亞(Eretria)分別派出10艘、5艘三段橈船前往助戰。此事件成為導火索,終於導致前後延續數十年的希波戰爭。前492年,分兵海陸進攻希臘,但波斯艦隊途中大部分毀於颶風,300多艘戰艦和20000多戰士葬身海底。同時,波斯陸軍也受到色雷斯人夜襲,戰鬥中主帥負傷,無法再督師前進。此次出征波斯人不戰而潰,第一次入侵行動被迫夭折。前490年,再次興兵從海上進攻希臘,並在馬拉松(Marathon)成功登陸,但擁有強大騎兵的波斯軍卻被全部由步兵組成的雅典軍打得慘敗而歸。雖屢遭挫敗,但大流士始終沒放棄征服希臘建立世界帝國的念頭,不過時間已不允許大流士實現其願望了。前486年,正當他策劃再度出兵希臘時埃及爆發大規模起義,大流士親自前往鎮壓,未及完成就身染絕症,命赴黃泉。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要是他再多活20年,[大貝勒]貼出來的那些古希臘建築遺跡必定都要變成波斯拜火教的神廟遺跡了。大流士是波斯帝國的第二位締造者,他擴展了帝國的疆域。雖然在入侵希臘的行動中遭到失敗,但從整體上看,大流士一世與居魯士一樣,是成功的帝國締造者。
大流士一世在位期間是阿黑門尼德王朝統治下的波斯帝國的鼎盛時期。為鞏固中央集權,他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被征服地區普遍設行省,置總督[伊犁將軍註:這套先進的管理制度,中國直到1700年後的元朝才開始施行,有人說這是西征的蒙古人從波斯那裡學來的],實行新的稅收制度,統一貨幣和計量制度;強化國家管理體制,實行包稅制,各項稅金上繳宮廷;在軍事上,他自任軍隊最高統帥,各行省軍政分權,將全國劃分為若干軍區,軍區下轄若干行省,各行省駐軍不受行省總督節制,由軍區的軍事長官統一指揮。將軍隊編成萬人不死軍、千人團、百人團、十人隊四級,以波斯人為核心組成步兵和騎兵,並在都城組建精銳的近衛軍,軍中高級長官均由波斯貴族充任。建立一支以腓尼基水手為骨幹,擁有600-1000艘戰船的艦隊;為便於調遣各行省軍隊和傳遞情報,不惜重金修築“御道”,設驛站,備驛馬,在波斯全境形成驛道網。[伊犁將軍註:在這方面,又領先了中國300年],主要一條為從首都蘇薩至小亞細亞西部的以弗所。此外,還派人勘察了從印度河到埃及的航路,開鑿了尼羅河支流到紅海的運河。這些措施為鞏固波斯帝國的統治打下了基礎。在原始工具文明下的交往向奴隸制文明的區域交往的演進過程中,大流士的大規模擴張擴大了各古代文明區域交往的範圍,使人類的交往範圍第一次囊括了亞、歐、非三大洲,意義重大。

瑣羅亞斯德

波斯先知瑣羅亞斯德[約公元前682~前551]是拜火教的創始人,拜火教又名瑣羅亞斯德教、祆教、火祆教。該宗教已存在兩千五百多年,至今仍有信徒。瑣羅亞斯德也是拜火教徒的聖典《火教經》的最早分冊《伽泰》的作者。
我們對瑣羅亞斯德(古伊朗語為Zarathushtra)的生平情況了知甚少。他大概於公元前628年出生在今日伊朗北方,我們對他的早年生活一無所知。成年時他宣講自己所提出的新教,起初遭到反對;然而到了四十歲左右他取得了成功,呵呵,很有點大器晚成的意思。四十歲左右時,他使伊朗東北地區-[即:大夏國,位於阿富汗境內,西漢時期張騫通西域曾提到過那裡,漢武帝想聯合大夏國等西域國家一起攻打匈奴]-的一個君主維斯塔巴國王改信了他的新教。四十二歲的瑣羅亞斯德得到大夏國王維斯塔巴的信仰,很多王族大臣紛紛加入,大夏宰相娶瑣羅亞斯德最小的女兒為妻,該教驟然興旺。從此以後,維斯塔巴國王就成了他的朋友和保護人。根據伊朗的傳說,瑣羅亞斯德活到七十七歲,因此他的卒年大概是在公元前55年。
瑣羅亞斯德神學溶一神論和二無論為一體,耐人尋味。根據鎖羅亞斯德的說法只有一個真神,他稱之為阿胡拉·瑪茲達(現代波斯語為Ormuzd)。阿胡拉·瑪茲達(英明的主,即善神)支持正直和誠實。但是瑣羅亞斯德還相信存在一個凶神──安格拉·曼紐(現代波斯語為Ahriman),他代表罪惡和虛偽。在現實的世界里,善神和凶神雙方的勢力之間在不斷地進行著鬥爭。是站在善神一方還是站在凶神一方,每個人都有權做出自己的選擇。雖然鬥爭的雙方可能會勢均力敵,但是拜火教徒相信,從長遠的觀點來看善神的勢力終究會贏得勝利。他們的神學還包括對來世的堅定信念,這一點和佛教、印度教很相似。
在道德問題上,拜火教強調正直和誠實,反對禁慾主義和單身制度。拜火教教徒有許多有趣的宗教儀式,有些教徒站在自己的尊師周圍拜火。例如在拜火教寺里總是燃燒著一堆聖火。但是他們獨具特色的宗教習慣是對死者的處置方式,他們對屍體既不施行土葬又不施行火葬,而放在塔頂上喂兀鷹(這種鳥在幾個小時內就能把屍骨剔光),這一點又有些像中國西藏地區的風俗。
雖然拜火教與更為古老的伊朗宗教有許多共同成份,但是在瑣羅亞斯德在世期間它卻沒有得到廣泛的傳播。到了公元前六世紀中期,大約在瑣羅亞斯德死去前後,他所居住的地區被居魯士大帝吞併入波斯帝國。在隨後的兩百年間,拜火教為歷代波斯王所接受,贏得了許多信徒。在波斯帝國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后,即在公元前四世紀後半期,拜火教遭受到嚴重摧殘。然而波斯人最終又贏得了政治獨立,希臘的影響霎時低落,拜火教即刻復甦。在薩珊王朝期間(約226—851),拜火教被立為波斯國教。
在公元七世紀阿拉伯人取得征服勝利之後,波斯人逐漸改信伊斯蘭教(在有些情況下是被迫的,儘管從原則上講伊斯蘭教徒能寬容較古老的拜火教)。大約在十世紀,剩下來的拜火教徒有些從波斯逃到波斯灣的一個島──荷莫茲島。他們及其後裔又從荷莫茲島來到印度,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僑居社會。由於他們是波斯血統,印度人稱之為“波斯系拜火教徒”。今天印度有十多萬波斯系拜火教徒,其中大多數居住在孟買市附近,構成了一個相當興旺的社會團體。拜火教在伊朗從未徹底消亡過,不過剩下來的信徒也只有二十萬左右。
今天世界上的拜人教徒比摩門教徒和基督教徒都要少,但是摩門教和基督教的起步卻相當晚。從歷史進程來看,瑣羅亞斯德信徒的總數比后兩者都要大得多。而且拜火教神學對其它宗教如猶太教和基督教也有影響。拜火教對摩尼創建的宗教──摩尼教的影響甚至更為大些。摩尼吸收了善神和凶神之間進行鬥爭的思想;井經過冥思苦想,使之成為一種複雜而感人的神學。在一個時期內,他所創建的這種新信仰是一種主要的世界性宗教,但是自從那時起它就逐漸絕跡了。
雖然拜火教是現存的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但是毫無疑問,它基本上一直是一種地區性宗教而不是一種主要的世界性信仰。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能同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相提並論。

居魯士

居魯士大帝[CyrustheGreat](約公元前559—530年在位)是古代波斯帝國的締造者。他所建立的帝國永遠改變了古代世界的政治體系。
居魯士創建的國家疆域遼闊,從愛琴海到印度河,從尼羅河到高加索。在銘文中,他驕傲地說:“我,居魯士,世界之王,偉大的王。”
公元前7世紀,在今伊朗西部居住著兩個伊朗語民族群體,波斯人在南,米底人(又譯米堤亞)在北。公元前612年,米底和巴比倫一起摧毀了亞述帝國米底從此號稱帝國,成為西亞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波斯人成為他們的臣屬。居魯士就是波斯人與米底人通婚的後代。
居魯士的離奇身世,被號稱西方“歷史之父”的希羅多德詳細記錄在他的巨著《歷史》中。米底國王阿斯提阿格斯在一次睡夢中,夢見女兒芒達妮的後代將奪取自己的王位並成為亞細亞的霸主。於是,他決定將女兒嫁給地位較低且性格溫順的波斯王子岡比西斯,以便使女兒的後代失去問鼎米底王權的資格。但在女兒懷孕時,這位國王又被一個惡夢驚醒:他夢見從女兒的肚子里長出的葡萄藤,遮住了整個亞細亞。為防不測,國王決定外孫一降生就把他處死。
這個新生的嬰兒就是居魯士。他一生下來,就被交給國王的親信大臣哈爾帕哥斯處理。大臣不敢自己動手,便把孩子轉交給一個牧人,命他棄之荒野。牧人的妻子恰巧剛產下一個死嬰,他們於是留下了居魯士,用自己的死嬰頂替交差。牧人的妻子叫斯帕科,在米底語中是“母狼”的意思,因此日後有傳說稱居魯士童年時曾得到母狼的哺育。很多古代強勢民族都有祖先被母狼哺育的傳說,伊犁將軍能說得上來的就有古羅馬和古代突厥
居魯士10歲的時候,和同村的孩子玩扮國王的遊戲。被孩子們推舉為國王的居魯士,鞭笞了一個抗命的貴族之子。事情越鬧越大,以至於國王阿斯提阿格斯親自介入調查,居魯士的身份終於被發現。宮廷祭司說,這個孩子已經在遊戲中成為國王,不會再第二次成為國王了。阿斯提阿格斯終於消除疑慮,將居魯士送回波斯。
公元前559年,居魯士成為波斯人的首領,統一了波斯的10個部落。曾奉命處死居魯士的大臣哈爾帕哥斯便開始與他聯絡,要他起兵攻打米底,自己則約為內應。原來,當初國王發現哈爾帕哥斯未殺死居魯士,一氣之下,把此大臣13歲的獨生子殺死,並烹成菜肴,讓哈爾帕哥斯當面吃下。據上面提到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這位大臣“沒有被嚇住,也沒有失去自制力”,刻骨的仇恨讓他冷靜思考如何報殺子之仇。
公元前553年,居魯士起義反抗米底。為了說服波斯人追隨自己,他命令全體波斯人帶鐮刀集合,讓他們在一天之內將超過3公里見方的土地開墾出來。在完成這項任務之後,居魯士發出第二道命令,讓他們在次日沐浴更衣後集合。居魯士宰殺了他父親所有的綿羊、山羊和牛,並準備了酒和各種美食犒勞波斯全軍。第二天,波斯人聚集在草地上,盡情飲宴。此時,居魯士問他們是喜歡第一天的勞苦還是第二天的享樂。聽到大家都選擇了後者,居魯士說:“各位波斯人啊,如果你們聽我的話,就會享受無數像今日這般的幸福;如果你們不肯聽我的話,那就要受到無數像昨天那樣的苦役。”波斯人奉居魯士為領袖,起兵攻打米底。
征服米底的戰爭持續了3年,公元前550年,居魯士終於攻克了米底都城,正式建立波斯帝國。居魯士屬於波斯人的阿契美尼德家族,因此他所創立的帝國也被稱為阿契美尼德王朝。
波斯的西方強鄰呂底亞的國王克洛伊索斯看到居魯士日益強大,非常擔心,想趁波斯立國未穩,出兵將它滅掉。在出征之前,他派人去著名的希臘德爾斐阿波羅神廟祈求神喻,得到的神喻是:如果他出兵進攻波斯,他就可以滅掉一個大帝國。大喜過望的他再次請求神喻,得到的回答是:“如果一匹騾子變成米底國王,你這個兩腿瘦弱的呂底亞人,就必須沿著多石的海爾謨斯河逃跑。”既然米底國王永遠不可能是一匹騾子,克洛伊索斯於公元前547年大膽出兵,攻打波斯。
克洛伊索斯焚毀了他遇到的第一座波斯城市普特里亞(今土耳其中部),聞訊趕來的居魯士在這裡與呂底亞會戰。呂底亞軍隊中配備長矛的騎兵在技術上佔了上風,但居魯士的軍隊在數量上佔有絕對優勢。雙方互有傷亡,未分勝負,克洛伊索斯於是決定退兵。
出乎克洛伊索斯的意料,居魯士為了防止他集合更多的軍隊進攻波斯,竟然主動出擊,攻入呂底亞本土。倉促應戰的呂底亞人與波斯人決戰於首都薩迪斯(今土耳其西部)郊外的辛布拉平原。呂底亞人仍舊想依靠長矛騎兵取得優勢,但居魯士卻想出了妙計。他將隨軍運載糧食和行李的駱駝集合起來,配備騎手,走在軍隊的最前面,步兵和騎兵緊隨其後。呂底亞的馬隊遇到駱駝,立刻轉身逃竄。據希羅多德所著的《歷史》解釋說,馬害怕駱駝,在看到駱駝或聞到駱駝氣味時就受不了。呂底亞人畢竟是西亞最勇武好戰的民族,他們跳下馬來和波斯軍隊肉搏。最終呂底亞人潰敗,逃回薩迪斯城。
圍攻兩周之後,波斯軍隊攀爬絕壁,攻入薩迪斯,呂底亞王國滅亡。亡國之君克洛伊索斯至此才明白德爾斐神喻的真正含義:他出兵攻打波斯后被摧毀的正是自己的帝國,而騾子則隱喻居魯士,因為他是波斯人與米底人的混血兒。
至此,西亞三大強國已去其二,只剩下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比倫王國。居魯士並不急於進攻巴比倫王國,而是用了6年多的時間征服東伊朗和中亞地區。公元前539年,居魯士借巴比倫內部不穩之機出兵。
巴比倫城(今伊拉克境內)以異常堅固而聞名,但因為內部的分歧,巴比倫城的大門為居魯士洞開,他進入巴比倫的道路上鋪滿了象徵和平的綠枝。歷史學家慨嘆:“3000年之久的美索不達米亞自治就這樣結束了。”巴比倫是如此富足,以至於其一地就可供應居魯士大軍4個月的糧食,而帝國其他地方加在一起才夠供應一年中其餘的8個月。
居魯士執行宗教寬容政策,他允許被征服者供奉自己本族的神祇。半個世紀以前,巴比倫人曾經兩次進攻耶路撒冷,焚毀了猶太教的聖殿,將猶太權貴和工匠虜回巴比倫,史稱“巴比倫之囚”。當猶太人哀嘆何時才能結束流亡生活的時候,卻得到居魯士的詔令,允許他們回耶路撒冷並重建聖殿。猶太人欣喜若狂,在《聖經》中,他們將居魯士稱作“上帝的工具”,上帝應許他“使列國降伏在他面前”,“使城門在他面前敞開伊犁將軍一直納悶為什麼以色列和伊朗關係這麼僵,2500年前,波斯人是以色列猶太人的救命恩人啊!
波斯的威脅總是來自東西兩邊,但它沒有能力在兩線同時作戰。在西線穩定之後,居魯士才得以抽出精力對付來自東北方的游牧人。公元前530年,他出兵征討裏海東岸廣闊草原上的馬薩格泰人。他們由寡居的女王托米麗司統領。據伊犁將軍推測,馬薩格泰人屬於古代游牧於歐亞大陸北部的塞種人的一支,他們身材高大,相貌有北歐白人的特徵,語言和風俗習慣與波斯人截然不同。
居魯士紮下營盤,只留部分軍隊守衛,自己帶領大部隊悄然後退。馬薩格泰女王的兒子率部劫營,殺死留守的波斯軍人後,在原地飲宴。居魯士回兵殲滅敵軍,俘虜了女王之子,王子羞憤自殺。女王派使者告訴居魯士:“我憑著馬薩格泰人的主人太陽發誓,不管你多麼嗜血如渴,我也會叫你把血喝飽的。”
雙方的大戰是居魯士一生經歷過的最殘酷的戰鬥。在雙方弓箭手射完所有的箭之後,兩軍展開肉搏廝殺,最終的勝利屬於馬薩格泰人,波斯軍隊幾乎全軍覆沒,居魯士陣亡。馬薩格泰女王找到居魯士的屍體,割下他的頭顱,放進盛滿血的革囊。她以此實踐自己的誓言,讓居魯士“飽飲鮮血”。
居魯士的繼位人是他的兒子岡比西斯二世,岡比西斯在一次復仇戰中打敗了馬薩格泰人,尋回了先父的屍首,安葬在伊朗故都帕薩爾加德。岡比西斯后又去征服埃及,結果把整個中東統一成了一個帝國。
居魯士的遺體歸葬故都帕薩爾加迪(位於今伊朗法爾斯省)。他贏得了永久的尊敬。200年後,滅亡波斯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從希臘東徵到此,不僅沒有毀壞他的陵墓,相反還下令加以修葺。居魯士陵2500年來屹立不倒,在陵墓旁的一根柱子上,一段銘文至今仍清晰可見:“我是居魯士王,阿契美尼德宗室。”
居魯士顯然是一位有軍事天才的將領。但這只是他一個方面。也許更顯著的方面是他的寬厚仁慈的統治特徵。他尊重地方的宗教和風俗,不喜歡其他征服者所具有的極其殘忍的特性。例如巴比倫人和甚至更值得一提的亞述人殘害了成千上萬個生命,並且把他們擔心要造反的民族全部放逐。當巴比倫人在公元前586年征服了猶地阿時,就把當地的許多人口輸送到巴比倫。但是半個世紀后,當居魯士征服了巴比倫帝國后他立即允許猶太人重返家園。因此要是沒有塞魯士,看來猶太人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至少在公元前五世紀就有可能會被滅絕。居魯士在這個問題上所作出的決策可能會有其政治目的;但是他在當時是一個特別仁慈的君主,看來這是沒有多大疑問的。希臘人長期認為波斯帝國是對自己獨立的主要威脅,即使這樣他們也一直認為居魯士是一位絕對令人佩服的君主。
居魯士立下了如此般的豐功偉績,以致在他死後波斯帝國還在繼續擴張。事實上它持續了大約200年,直到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為止。在這兩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波斯所統治的國家均太平無事,繁榮昌盛。
亞歷山大的征服並不意味著波斯帝國的永久完結,亞歷山大死後,他的一位將軍塞琉古一世控制了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和伊朗,由此建立起塞琉古帝國。但是外國對伊朗的控制沒有持續很久,在公元前二世紀中期,發生了一次反對塞琉古的起義,這次起義是阿薩西斯一世領導的,他自詡為阿基米尼諸王世系(居魯士王朝)的後裔。阿薩西斯創建的王國──以帕提亞帝國(中國稱呼它為:安息)而為世人所知──最終控制了伊朗和美索不達米亞。公元後224年,阿薩西斯統治者們為一個新王朝,薩珊王朝所取而代之,新王朝的統治者們也自詡為阿基米尼諸王世系的後裔,其帝國橫跨歷史,長達四個多世紀之久。甚至在今天,居魯士還被譽為是波斯國的締造者。
居魯士大帝的生涯代表了世界史上的主要轉折點之一。約在公元前3000年文明最初發源於蘇美爾。在兩千五百多年間,蘇美爾人及其後繼人閃特米各族人(如阿卡德人,巴比倫人和亞述人)就一直生活在文明的中心。在此整個期間,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世界上最富饒的地區,而且文化也最為先進(大體說來只有埃及可以與其相媲美)。但是居魯士的生涯──恰巧在有史記錄的中間點上──把那一章世界史揭了過去。自那時以後,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文化上都不是文明世界的中心了。
進一步說來,閃米特各民族人(包括阿拉伯人和猶太人)──肥沃新月地帶的主要人口──在以後的許多世紀中再未獲得獨立。繼波斯人(一個印歐民族)之後來了馬其頓人和希臘人,隨後又相繼來了帕提亞人、羅馬人和薩珊王朝的統治者。直到穆斯林在七世紀的征服勝利以後──幾乎是在居魯士大帝十二個世紀以後──肥沃的新月地帶才重新掌握在閃米特各部落的手中。穆斯林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一樣,都屬於閃米特族系。
居魯士的重要性並不僅僅在於他贏得了許多次戰鬥的勝利,征服了許多領土。更重要的是他所建立的帝國永遠改變了古代世界的政治體系。
儘管波斯帝國領土廣闊、歷史悠久,但是它對歷史的影響卻遠不如那些歷史更悠久的帝國如羅馬帝國、大英帝國和中華帝國那樣大。但是在估價居魯士的影響時,人們應該記住要是沒有他的話,他所完成的業績或許永遠也不會出現。在公元前820年(約在居魯士出生前三十年),沒有誰會想到在百年之內整個古代世界會是在一個來自伊朗西南地區、從前默默無聞的部落統治之下。即使回顧歷史,波斯帝國的崛起看來也不是由於先前存在的社會或經濟因素而遲早註定要發生的歷史事件之一。因此,居魯士是真正改變歷史進程的罕見的人物之一。

波斯書法


波斯文採用阿拉伯字母,因此波斯書法屬於阿拉伯書法(伊斯蘭書法)的範疇,波斯古代書法與中國書法有許多相似之處,也有許多不同。中國文字象形,波斯文字則是拼音。象形文字指向事物本身,而拼音文字則直接構成舞蹈著的符號。但是無論在中國還是伊朗,書與畫的區別都同樣分明。書法的書寫和文本是有次序的,從右到左,這一點古代中國和波斯完全一致。這裡有兩幅波斯書法作品,是現代伊朗著名書法大師S.Mohammed Ehsaey先生的作品。Ehsaey先生是伊朗文化部評定的三位當代書法大師之一,他在伊朗地位崇高,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西方許多博物館都收藏了他的作品。
公元642年,伊斯蘭書法伴隨著“伊斯蘭教的征服”傳入波斯,從此,書法逐漸成為波斯藝術和文化的核心,也成為王公貴族們的修養課程。波斯藝術家對書法的關注催生了兩種主要的本土風格字體,Nastaliq體和Shekastee體,這是波斯藝術家對伊斯蘭文化的貢獻,也是波斯人的驕傲。尤其是Nastaliq體,幾乎成為了伊斯蘭書法波斯一脈的標誌,被稱為伊斯蘭書法的“波斯新娘”。
除Nastaliq體和Shekastee體之外,波斯書法還產生了許多各具特色的字體流派,如:大氣磅礴的Muhaqqaq體、豐潤典麗的Rihani體以及莊嚴粗獷的Thuluth體。書法因其對書寫品質和風格的追求使其自身超出了對原典的記錄而成為一門真正的藝術。波斯書法家的筆用蘆竿按照嚴格的規定製成,被稱做“知識花園中的柏樹枝”。
與中國一樣,書法在伊朗既被認為是書寫者精神的表現,同時也是穆斯林的心之所現,如伊斯蘭聖哲阿里所言——是“心靈之純凈中孕育的自然、純潔的書寫過程”。所以每一位偉大的伊斯蘭書法家都必須經受長期的修養和靈魂冶鍊,要具有聖賢一般純潔、堅定的心靈。
Ehsaey先生的作品分為傳統和現代兩種風格,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作品“橫跨傳統與現代”,這是許多非西方藝術家的共同追求,值得大家反思。他這部分作品與抽象藝術有直接關係。20世紀初,歐洲現代藝術的推動者羅傑·弗萊和勞倫斯·賓們在領略東方書法后對“線性”、“抽象”等詞產生了新的認識,書法通過他們的寫作極大地影響了現代藝術家們的創作。有趣的是,若干年後,無論是在伊朗還是中國,西方現代藝術的“抽象”概念都反過來成為書法在這個日益一體化的世界里解釋自身以及確立其合法性的理論根據。的確,當代書法的語義環境變化了,構成其意義的條件也就隨之改變。而在這一改變的背後,是一個千篇一律的現代性的故事:在現代藝術的跨文化平台上所呈現、表述的,同時也是在一個他者化的展示機制中被遮蔽和損害的。
在當代跨文化的語境中,書法比任何藝術形式都更加要求觀看者的本分。作為文字的獨特的反映——表意形態,書法是需要辨識和讀解的。儘管它同時也是“象”,是品鑒和欣賞的對象。在跨文化的解讀中,書法往往被當作一種圖像,字似乎被當作某種事物,可以觀察和描繪。然而,書寫與文字的關係與繪畫和物的關係有著微妙的不同。正如在最原始的歌唱中,音調與辭章二者是共生一體的。歌唱非為表達,僅為歌唱,在歌唱中,音調和意義相互煥發。調子決不是手法和簡單的媒介,與詞義相比,它更加接近歌唱的根本處。
無論在中國還是伊朗,書法都保持著這種原始的同一性,這種在文字和書寫之間的相互煥發。在書寫的過程中,對文字的經驗延伸到字義之外,文字的力量由此而生。
波斯書法具有極強的造像能力。事實上,每一位伊朗書法家都同時是圖形設計師。中國書法同樣既注重書寫用筆,又對筆畫、字形進行整體組織,但是伊朗書法家卻乾脆將文字組織成圖形甚至徽章。這種做法尤其適合製造文字偶像,這與伊斯蘭教對文字的崇拜密切相關。伊斯蘭文化中對圖像的禁忌使藝術家致力於對圖案的探索,而其教義中對真主、先知話語的膜拜也直接促生了這種造像功能。成為偶像的文字具有圖騰般的精神力量。任何一句話都是有發言者的,凡人的言辭,有說話人的言辭都是可以質疑的,只有神之所言是絕對的,不可質疑,它彷彿是“自然——當然”之所是。文字在書法的輝映下偶像化了,如同自然、即有之物。當霍梅尼的話“伊斯蘭革命是光明之爆破”被書寫——設計為火焰般的圖騰,說話者即使偉大如霍梅尼也會立即被神跡般的文字偶像的光輝所遮蔽。伊斯蘭文化禁止偶像崇拜,但是波斯書法產生的文字偶像卻成為對這個禁令的一個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