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君外交體制
大君外交體制
大君外交體制是指以日本德川幕府將軍為中心所構建成的外交體制,使日本在與他國交往中所尊從的一種體制。它的主要構建部分就是日本、朝鮮和琉球。
大君外交體制的奠定者
明軍援助朝鮮抗擊入侵的日軍
德川幕府建立大君外交體制還有另外兩個重要的因素。即所謂基督徒危機和“北狄”清朝的威脅。葡萄牙和西班牙傳教士向大名和農民傳播天主教,幕府擔心可能釀成反體制的動向,所謂基督徒危機就是來自這種恐懼。由於後來一系列的基督徒農民暴動和消滅豐臣家的大阪之戰中有基督徒參加,所以對基督徒的態度就更加強硬起來了。德川家康死後,幕府針對基督徒強硬的態度有增無減。1637年至1638年的島原、天草的基督徒農民起義后,幕府加強了對基督教的禁令,完成了鎖國。
1644年,明王朝滅亡,清王朝繼之而起,讓日本人想起了當年來寇日本的元軍,於是對清朝的警惕日增。另外,1637年,在清朝政府朝鮮后,清帝給朝鮮國王允許投降的條件之一就是要引日本來朝,這與當年元軍征服朝鮮而後繼之引而攻日非常相似,同樣增加了對清朝的防禦心理。而這種形勢下,日本納入以清朝為新中心的華夷秩序已經沒有了可能,所以只能建立一種自主的新的外交秩序。
幕府時期荷蘭商館所在地——長崎出島
大君外交體制承認國家之間本來就不平等,主張國家之間有高低尊卑之分,實行嚴格的禁止出國令,限定外國船隻停泊的港口。對“夷”的認知有自己的見解。幕府不認為西歐各國是朝貢國,外國使者來日,幕府也沒有認為他們是慕日本的德化而來,更沒有按朝貢國對待之意。幕府認為他們是冒犯鎖國政策的祖法,煞費苦心的把他們擋了回去。大君體制堅守祖法,力圖維持所謂通信限於朝鮮、琉球;貿易則限於中國、荷蘭,其他一概拒絕的“定製”。
朱印船
家康執行對外貿易政策的結果,日本同東南亞和西歐各國的貿易有顯著發展。由於明朝的鎖國,日本和大陸不能直接貿易,但對前往往南洋各地的商人,幕府實行了官許貿易制,將蓋官印的特許證——“朱印狀”發給日本和外國往來於南洋與日本之間的商船主。史稱這種獲得特許權的商船為“御朱印船”。朱印船多數是由九州的大名及豪商幕吏、外國人所有。輸出日本的金、銀、銅、硫磺、樟腦、米、麥、刀劍、文具、扇子、漆器、家庭用具等,輸入絲綢、呢絨、蘇木、鹿皮、染料、香料、鉛、錫、糖、藥材等南洋和中國的物產,對日本經濟影響很大。當時日本在造船、航海的技術方面都不及西歐各國,也沒有海軍保護,但日本盛產可用作貨幣的白銀,所以對外貿易發達。和當時華僑的一樣,在南洋居住的日本人逐漸增多。17世紀初,東南亞各國,除華僑集中的唐人街外,也出現了日本町(城鎮)。居民大都是日本的商人、海員、傭兵、僕役,此外還有一部分不堪剝削壓迫而流亡海外的日本人,以後更有不少被流放或外逃的日本天主教徒及被拐賣的奴隸等。這種日本僑民集居在日本街,由當地統治者授予某些自治權和治外法權。它的頭領是居民選舉出來的,有一定勢力。這種東南亞各國的日本市鎮到日本鎖國后,同本國完全隔絕,日僑和當地居民通婚、雜居,逐漸同化而趨於消滅。此外,僑居在我國台灣、澳門,印尼的爪哇,馬來亞的馬六甲等地的日本人。則始終同當地人分散雜居,沒有日本町和治外法權,很早就和當地居民同化。
16世紀中葉以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在遠東積極展開殖民和商業活動。葡人乘中日交往隔絕。在澳門和長崎間壟斷了中國生絲和日本白銀的交易,賺取5至10倍的暴利。這方面的貿易一直掌握在豐臣氏和西部諸藩之手,且有耶酥會教士介入,早為幕府所嫉視。17世紀后,新教國英、荷勢力東漸,慶長5年(公元1600年)荷蘭商船遇難漂至日本,航海長英人威廉為德川家康留任為通商顧問,改名三浦按針(公元1564年—公元1620年)。荷、英商船先後於公元1609年和公元1613年年來日本,獲得在長崎的平戶島設商行自由貿易及享受治外法權的待遇。後來還在江戶、大坂、浦賀、駿府、嬌、長崎設立分行及代銷店,貿易旺盛。兩國商品和西葡大致相同,不外是幕藩領主們需要的槍炮、火藥、鉛等軍需品和豪商需要的呢絨、生絲、綢緞及棉紗棉布等。幕府為抵制葡商操縱生絲貿易,於慶長9年(公元1604年)實行生絲特許證制,由幕府統制生絲貿易。對西班牙宣布不實行這一制度(公元1612年),對荷、英則更給以內地貿易的自由,由此葡商在日本勢力一蹶不振。當時英商著重馬來方面的香料貿易,對中日的貿易被荷蘭人排擠,元和9年(公元1623年)終於關閉了平戶的商行,專力經略印度。隨著日本禁教和鎖國,荷蘭成為西方唯一獨佔日本貿易的國。
領導教徒起義的天草四郎
幕府為消滅豐臣遺族,決定禁絕天主教的活動。當時幕府已可由信奉新教的荷、英商人保證外貿的利潤,所以對天主教的主要支持者西葡兩國在日本的勢力不予重視。慶長17年(公元1612年)3月,斷然發出禁教令,以幕府直轄領地的都市(靜岡、江戶、京都、長崎)為對象,公元1613年又下令全國禁教。幕府的“教渝書”指出:“日本,神國、佛國也。基督教徒黨傳邪法,謀政變以奪國,違法令,謗神佛,禮拜罪人(指耶酥),祟倍有加,應予嚴禁。”同時在京都、伏見、大扳、界等地破壞教堂,逮捕教民,強迫改宗。慶長19年(公元1614年),各地諸侯對教士和教徒全面鎮壓。同年9月,明石(神戶附近)地方有名的豐臣派天主教諸侯高山右近等148名教徒拒絕改宗,被判處流放到馬尼拉。京都、長崎、大阪等地拒絕改宗的,捆縛在草席和蒲包里,露出腦袋遊街。婦女被棵體示眾,或送往妓院當妓女。這些對教徒的人身侮辱和剝奪身份是日本封建社會慣用的野蠻刑罰。據帕·傑斯的《日本天主教史》說,有些男女教徒毫不留戀地將自己包在蒲包里,擠進犯人行列,表示捨身殉教決心。當時信徒中武士多,特別在西南諸藩,這也許是禁教初期幕府採用身分刑的理由。幕府發現消滅大坂豐臣勢力的兩次決戰(公元1614年冬、公元1615年夏)中,教徒參加豐臣一方,於是決心禁絕天主教,以肅清反幕力量。諸侯懾於幕府威勢,怕蒙豐臣派罪名,相繼出具改宗字據,轉而鎮壓天主教。諸侯的家臣、武士、農民,也根據主從關係,分別向所月上司提出“不背主義”字據,作為改宗理由。各級武士還得層層向上司遞交保證部下及家屬非教徒或改宗的證明。由此幕府掌握了對全國武士和人民思想的統治實權。
打開日本國門的重要事件——黑船來航
大君外交體制在1854年幕府接受美國國書後就開始崩潰了。在西方列強的強勢威逼下,日本別無選擇,只有“開國”一法,從而拋棄了祖上的那些“定製”。而選擇了突破大君外交體制使得日本的發展快了起了,在東亞實現了追上歐美列強的奇迹。
另外,在大君外交體制下通信的朝鮮和琉球兩國最終成為了日本的殖民地和領土的一部分,不能不說這是大君外交體制遺留給日本的最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