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肛癰的結果 展開
- 肛癰
- 肛管直腸周圍膿腫
肛癰
肛癰
肛癰,中醫病名。是指直腸周圍間隙發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膿腫。肛癰的發生絕大部分與肛隱窩炎有關,其臨床特點是發病急驟、肛周劇痛,伴全身高熱,釀膿破潰后易形成瘺管。由於肛癰發生的部位不同,可有不同的名稱,如生於肛門旁皮下者,名肛門旁皮下膿腫;生於坐骨直腸窩者,名坐骨直腸窩膿腫;生於骨盆直腸窩者,名骨盆直腸窩膿腫;生干直腸后間隙者,名直腸后間隙膿腫。西醫則稱為肛門直腸周圍膿腫。本病若及時治療,預后一般良好。但也有部分患者潰膿后易形成皮下肛瘺或低位瘺。
根據病臨床及,醫肛腸周圍膿腫基。
病病:濕熱蘊,二熱毒熾盛,陰虛毒戀。濕熱之邪蘊於肛門,致氣血不暢,郁而化熱而成病;邪熱內蘊,日久不解,致熱勝肉腐而成病;腎陰虛,正氣不足,濕熱內侵,蘊結不散,阻礙氣機而氣血瘀滯成病。
食辛辣肥甘、醇酒炙煿品,損傷脾胃,濕熱,注肛,蘊久化熱,熱勝肉腐,癰疽;或肺腎陰虛,濕熱痰濁凝聚肛門,郁久熱勝肉腐,發為本病。
1.肛門旁皮下膿腫發於肛門周圍的皮下組織內,局部紅腫熱痛明顯,成膿后按之應指,全身癥狀較輕。潰膿后易形成皮下肛瘺或低位瘺。
2.坐骨直腸窩膿腫位於坐骨直腸窩內,初起覺肛門部墜脹微痛,逐漸全身惡寒發熱,頭身疼痛,肛門脹痛加劇或跳痛,坐卧不安,患側肛周皮膚微紅腫,肛門指檢患側直腸壁飽滿,壓痛明顯,可有波動感。
4.直腸后間隙膿腫部位較深,表現為直腸內墜脹痛,逐漸加重,全身惡寒發熱,頭身疼痛,肛周皮膚無明顯改變,肛門指檢直腸後壁飽滿,壓痛或波動感。
肛癰與肛周毛囊炎、癤
診斷本病還可依據血常規,若白細胞總數在10*10以上,中性粒細胞大於70%,則提示為肛癰病。
本病的治療以手術為主要原則。濕熱蘊結證,應給予清熱利濕解毒;熱毒熾盛證,應給予清熱解毒透膿。陰虛毒戀證,應給予養陰清熱解毒。
1.濕熱蘊結證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
2.熱毒熾盛證
主證:肛門腫痛劇烈,持續數日,痛如雞啄,難以入寐,肛周紅腫熱痛,按之有應指感,或穿刺時有膿液;惡寒,發熱,口乾,便秘,小便黃;舌質紅,苔黃,脈弦滑。
治法:清熱解毒透膿。
代表方:透膿散加減。
3.陰虛毒戀證
治法:養陰清熱解毒。
代表方:青蒿鱉甲湯合三妙丸加減。
(1)初起實證,用如意金黃膏(散)外敷,位置較深者可用如意金黃散調糊灌腸。虛證,用沖和膏或陽和解凝膏外敷。
(2)成膿宜切開排膿,根據膿腫位置的深淺和病情緩急選擇手術方法。
(3)潰后先用紅油膏,後用生肌玉紅膏或生肌白玉膏紗條引流。日久成瘺者,按肛瘺處理。
(1)一次性切開療法適用於淺部膿腫。
(2)切口開加掛線療法適用於高位膿腫。
(3)單純切開引流適用於體質虛弱或不願住院治療的深部膿腫。
本病若早期診斷,正氣較強,病情輕者,及時治療,預后一般良好。但若病情較重,正氣虛弱,也有部分患者潰膿后易形成皮下肛瘺或低位瘺。
1. 保持肛門清潔及大便通暢。
2. 少食辛辣、肥甘、炙煿之品。
3. 積極治療相關病變,如肛竇炎、直腸炎等。
4. 患病後儘早治療,防止病變範圍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