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林鐵的結果 展開
- 天津衛視節目主持人
- 曾任河北省委書記
林鐵
曾任河北省委書記
林鐵(1904.11 -1989.9.17) 四川萬縣人,1926年11月入黨。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務活動家。曾任河北省委第一書記,華北協作區委員會主任,華北局書記,八屆中央委員,人大常委,中顧委委員。
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在河北擔任省委書記、第一書記長達17年之久,為河北省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1949年9月第一屆政協期間
-兼河北省政協席。河北省委,省府席,省區政委。河北省委,省,省區政委。響毛澤志號召授銜級領參授銜。河北省委,省兼省區政委。-河北省委兼省區政委,華北局委。兼華北局,政五級。“化革”迫害。中央組織部顧問。全國人大1-3屆代表,5屆常委。中共8屆中央委員,第一、二屆中顧委委員。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務活動家,1989年9月17日在北京逝世。
林鐵同志在巴黎期間以學生身份從事革命活動
輾轉革命
1959年9月林鐵陪同毛澤東在邯鄲視察農業。
堅持革命
1943年林鐵劉瀾濤在北嶽抗日根據地
抗戰時期冀中將領林鐵、楊成武和李志民
1963年林鐵同朱德賀龍接待朝鮮崔庸建委員長
1941年“五一大掃蕩”中冀中根據地遭到破壞。1944年秋,中共中央決定恢復冀中區黨委,林鐵調任區黨委書記兼冀中軍區政委。在那裡,他抓了“反黑地”運動,農民有了地種,也就有了積極性。他與軍區司令員楊成武,在冀中人民配合下,率部創造性地運用地道戰、地雷戰、水上游擊戰等多種人民戰爭的方法和戰術,開創平原游擊戰爭的新局面,為大反攻作戰建立戰略基地。他放手發動群眾,領導冀中軍民加強了根據地黨的組織建設、政權建設、軍隊建設。他遵照毛澤東同志提出的“削弱敵寇,發展我軍,縮小敵占區,擴大解放區”的指示,精心組織了1945年的春季攻勢和夏季攻勢,率部連續進行了任(丘)河(間)、文(安)新(鎮)、安(平)饒(陽)、子牙河東、大清河北等5個戰役,進行大小戰鬥530餘 次,斃傷俘日偽軍1.1萬餘人,收復12座縣城,拔出碉堡800餘處,使根據地完全連成一片,沉重地打擊了日偽軍。8月,遵照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的命令,向日偽軍開展全面反攻,殲敵1.6萬餘人,收復縣城17座,一度攻入天津,保定,石家莊等城市,切斷了北寧、平漢、津浦等鐵路交通線,最終取得了冀中平原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對解放戰爭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作用。鞏固革命成果
1965年,林鐵、周恩來在大會上。
1958年林鐵劉少奇在成按縣農民交談
解放戰爭時期,林鐵仍任冀中區黨委書記兼冀中軍區政委,他與行署主任羅玉川、軍區司令員楊成武、參謀長孫毅(後任司令員)吃住在一起,指揮機關先是在任丘的出岸、南漕口一帶,1946年春搬到河間城裡,因敵機轟炸,又搬到縣城西面幾里地的黑馬張庄,對國民黨軍隊的進攻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僅在四五月間,共作戰72次,殲敵3000多人,解放了泊鎮、馮口等重鎮,在固安、永清、容城、雄縣進行了剿匪,給國民黨反動當局內戰企圖以有力的回擊。 1947年,朱德總司令來到河間,林鐵他們向朱老總彙報了冀中的工作,陪同朱老總看了冀中實驗劇院演出的京劇,同時請朱老總給冀中的幹部作了報告;在這裡,朱老總還親自指揮了青(縣)滄(州)戰役,取得了重大勝利。 11月,冀中軍區組建第七縱隊,林鐵兼任政委。1948年10月,林鐵、孫毅指揮第七縱隊在雄縣北部殲滅了冀中區最大一支國民黨地方武裝——河北保安第七總隊精銳第一旅,連克新城,定興縣,徹底打開了大清河北的局面。遼瀋戰役結束后,指揮七縱解放並接收了保定。林鐵等同志做了大量工作,把冀中解放區建設得更加鞏固,取得了除奸反霸、土地改革、發展生產的重大成果,最大限度地動員人力物力支援前線。在平津戰役中,林鐵率冀中黨委和行署機關從饒陽遷到霸州勝芳鎮,親臨一線成功組織了上百萬民兵民工支援人民解放軍,動員大小車輛32.8萬輛,牲口25.2萬匹,晝夜不停地支援了平津戰役,為奪取解放戰爭的勝利,為建立新中國作出了巨大貢獻。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因林鐵對國民黨內部的了解,和同時會幾國語言,讓他從河間速到我軍軍調處,隨同葉劍英赴北平談判。談判成功后,他馬上返回冀中,投入新的戰鬥。1949年3 月2 4 日,黨中央從西柏坡出發到達冀中區委所在地保定,林鐵作了工作彙報,並就“如何在城市工作中加強黨的領導”,“如何團結和動員社會各階層參與新興人民政權建設”等主題進行了討論。中午林鐵設宴接待中央領導。席間毛澤東對林鐵饒有興趣地說:“我們這是進京趕考,絕不能當李自成。我們一定要考個好成績!”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林鐵歷任中共河北省委書記兼省軍區政委、省政協主席,華北協作區委員會主任委員。1952年11月撤銷察哈爾省,張家口、宣化及16個縣併入河北省,1955年7月撤銷熱河省,承德市及8個縣併入河北省;1957年天津市又劃歸河北省,林鐵任河北省委第一書記兼省軍區第一政委。1956年中共八大被選為中央委員,1960年兼任華北局第三書記。1955年響應毛澤東同志的號召同其他33位已經到地方工作應授上將以上銜的解放軍高級將領不參與授銜。因為他堅持黨性,作風正派,與黨中央保持一致,注意做思想協調工作,華北局和河北省各級領導班子一直比較團結。不論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林鐵非常重視宣傳輿論工作,他對黨的機關報親自把關,當年的《冀中導報》以及後來的《河北日報》,他都是當日午夜前看大樣,次日凌晨4點看清樣,不容出半點差錯。
那些年裡,林鐵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結合全省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注重抓好黨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調動了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的積極性。他懷著對河北人民的深厚感情,團結幾塊根據地的領導同志一道工作,帶領全省人民迅速恢復了經濟,醫治了戰爭創傷;他堅持以農業為基礎,採取有力措施,度過了3年困難時期;為戰勝自然災害,大力根治海河,修建了幾十個大中型水庫;為改變工農業生產落後面貌,建設了幾個鋼鐵基地、紡織基地,全省經濟不但得到了迅速恢復而且持續發展。教育、科學、文化等各項事業也都得到了很大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的十幾年裡,林鐵一直堅持“以農業為基礎”,大力發展農業生產。1959年在廬山會議上,一片喊聲都是“大鍊鋼鐵”、“大上工業”, 林鐵的發言還是“以農業為基礎”,鋼、鐵、煤,糧、棉、油,指標訂得最低。當時不少人反對他的發言,說他與會議精神唱反調,聶榮臻、胡喬木著急地說:“林鐵怎麼搞的?”劉仁、陶魯笳、習仲勛等人趕緊找他勸說:“把各項指標調高一點。”然而他堅定不移,實事求是。實踐證明,農業的基礎地位始終不能改變。
1961年開始,在林鐵和中共河北省委的領導下,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制定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全省國民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到1965年,國民經濟主要指標達到和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林鐵以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對“左”的錯誤進行了自覺地識別與抵制,並在調整農村政策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1962年七千人大會之後,林鐵要求省委各部、委、各口,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全面檢查1958年到1961年四年中各方面工作,並親自主持起草了《中共河北省委四年來工作的初步總結(初稿)》。內容包括三個部分:(一)四年來工作的經驗教訓。在充分肯定工業、農業、財貿、文教、科技等八個方面的成績和指出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共產風“的錯誤之後,總結了五條經驗教訓:1. 要堅持進行調查研究,決不可放鬆或丟棄了它;2. 要堅持正確的思想方法,力求全面、辯證,決不搞主觀主義和片面性;
林鐵與周恩來在河北考察農業
毛澤東致林鐵信
3. 要堅持謙虛謹慎的作風,決不可滋長驕傲自滿情緒;5.要堅持不懈地學習理論,理論聯繫實際,決不可讓盲目性取代了按經濟規律辦事的自覺性。(二)在當前形勢與任務部分,尤其強調要抓緊“千方百計回復農業生產,努力增加日用工業品生產,改善市場供應狀況”。(三)在黨的工作部分,要求認真實行民主集中制,發揚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發揚和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如實反映情況,遇事跟群眾商量;做好黨的經常工作,包括對政策、決議執行情況的檢查,培養和選拔幹部,加強基礎支部的工作,增強黨的團結。經過這次總結,河北的工作出現了轉機,推進了河北的政治,經濟形勢較快地向好的方向發展。
毛澤東曾林鐵、胡喬木曹操詩《龜雖壽》。
在對“大躍進”以來的“左”的錯誤進行反思的基礎上,1962年5月,林鐵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鼓勵社員發展副業生產和多種經營的政策措施。這是林鐵一年多來經過深入實際反覆調查研究決定的。 1961年7月的省委書記處會議上他提出:自留地再加一點,一戶可以有一畝或一畝半自留地;小部分土地可以包產到戶;在災區,在荒地多,生活困難的地方,可以採取臨時性辦法,搞”借地渡荒”,每個勞動力分一二畝地,定產部分頂口糧,多產歸自己。8月又再次給省委書記處寫信,再次強調:在很困難的地區,迅速明確“保命田”,不要再拖。在林鐵的倡議下,1962年5月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做出了放寬農村政策的若干規定。具體政策有10項:1. 加強農村基層領導核心,加強支部工作和開展以團結群眾、克服暫時困難、堅定社會主義方向為內容的思想教育;2.繼續落實核算單位下放到生產隊的各項政策;3.夏收口糧及其他實物的分配,採取基本口糧與按勞分配相結合的辦法;4.對於少數隊出現的“單幹”問題,待秋後經過調查研究,再做處理;5.自留地增加到占生產隊耕地的10%;6.社員開墾 小片荒地,超過自留地數量的,現在不要收回;7.允許戶養大牲畜;8.養豬,繼續貫徹“公養私養並舉,私養為主”的方針;9.適當放寬家庭副業的範圍;10.允許農村手藝人獨立經營,自負盈虧,或交款記工參加分配。被人民群眾稱作“十項小自由”。這些具體措施是林鐵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突破“左”的禁錮,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的產物,是符合河北實際情況的。雖然由於“左”的阻撓,未能全省貫徹到底,但是對一些地區擺脫困境、渡過困難起到了積極作用,對後來探索農村改革之路起到了開創性作用。林鐵本著對人民負責的精神,支持河北省張家口市的“三包”到組生產責任制的試點工作。這為1979年改革開放,農村包產責任制在全國的推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林鐵,鄧小平和楊尚昆在河北考察農業
文革后,林鐵任第五屆屆全國人大常委委員、中央組織部顧問,在中國共產黨第12屆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顧委委員。
左起鄧小平、陶魯笳、林鐵、習仲勛(八大)
林鐵同志圖片集
林鐵同志圖片集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