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俗

禮俗

禮俗,指禮儀習俗,即婚喪、祭祀、交往等各種場合的禮節。傳統的禮俗內容有冠禮、生辰、婚姻、祭拜、座次、喪葬等。

引證解釋


指禮儀與習俗。
《周禮·天官·大宰》:“六曰禮俗,以馭其民。”
《三國志·魏志·王粲傳》“瑀子籍,才藻艷逸,而倜儻放蕩”。裴松之注引晉·孫盛《魏氏春秋》:“籍曠遠不羈,不拘禮俗。”
南朝 宋顏延之 《庭誥文》:“此倫序通允,禮俗平一,上獲其用,下得其和。”
明·唐順之《救荒渰記》:“嗟乎!使有力者皆如君,其所以興起禮俗而有裨於國家休息生養之效豈小也哉!”

傳統禮俗


生辰禮

在古代,嬰兒降生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降生三日做三朝,這天要送紅雞蛋等為嬰兒祝福。嬰兒滿三十天做滿月,置辦滿月酒。嬰兒百日,家長要請人給嬰兒剃頭,在嬰兒腦後留一撮毛,俗稱“百歲毛”,寓意長命百歲。嬰兒周歲時,有的地方有抓周的習俗,根據嬰兒的興趣卜定嬰兒日後的前途和志向。

婚姻

春秋時代,諸侯娶一國之女為妻(嫡夫人),女方以侄娣(妹妹)隨嫁,此外還有兩個和女方同姓的國家送女兒陪嫁,亦各以侄娣相從,這統稱為“媵”。嫡夫人是正妻,媵是非正妻。媵的地位和妾不同。妾被認為是賤妾,是嬖人,而媵的身份還是比較尊貴的。戰國時代就沒有媵的制度了。
古代女子出家曰“歸”。《說文》說:“歸,女嫁也。”《詩經·周南·桃夭》:“之子於歸,宜其室家”。可見出嫁的女子以男家為家。《白虎通》說:“嫁者,家也。”可見“嫁”字本身就意味著“有家”。《白虎通》又說:“娶者,取也。”《說文》也說:“娶,取婦也。”《周易》和《詩經》就寫成“取”,這表示男子把別家的女兒取到自己家裡來。男尊女卑的風俗,由“嫁”、“娶”兩字就可以證明。嫁對於女子來說是被動的,古代只說“嫁女”或“嫁妹”,不說“嫁夫”,可見嫁的權操在父兄之手。娶,對於男子來說是主動的,所以古代常說“娶妻”“娶婦”。
《詩經》兩次歌詠“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媒在古代婚姻中的作用非常大,多少青年男女的命運掌握在媒人的手裡。

冠禮

據近人研究,氏族社會的男女青年到達成熟期后必須參加“成丁禮”才能成為氏族公社的正式成員,才能享受應有的權利和履行應盡的義務。周代的冠禮(加冠儀式)就是由這種“成丁禮”變化來的。
周代貴族男子二十歲時由父親在宗廟里主持冠禮。行禮前先筮日(選定加冠的日期)、筮賓(選定加冠的來賓)。行禮時由來賓加冠三次:先加緇布冠,表示有治人的特權;次加皮弁,表示從此要服兵役;最後加爵弁,表示從此有權參加祭祀。(緇布冠是用黑麻布做的冠,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爵弁是赤黑色的平頂帽子,是祭祀時戴的。)來賓進酒後,去見母親,又由來賓取“字”,然後去見兄弟姑姊,最後戴禮帽穿禮服帶禮品去見國君卿大夫和鄉先生。主人向來賓敬酒贈禮后,禮成。

結髮

貴族男子二十歲結髮加冠后可以娶妻,貴族女子十五歲許嫁時舉行笈禮后結髮加笈。所謂結髮,就是在頭頂上盤成髮髻(區別於童年的髮式),表示年屆“成人”,可以結婚了。《文選》卷二十九蘇武詩說:“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可見這種風俗流傳很久。

六禮

中國古代婚姻的六種手續和禮儀,即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古代的婚姻,據說要經過六道手續,叫做六禮。第一是納采,男家向女家送一點小禮物(一隻雁),表示求親的意思;第二是問名,男家問清楚女子的姓氏,以便回家占卜吉凶;第三是納吉,在祖廟卜得吉兆以後,到女家報喜,在問名納吉時當時也要送禮;第四是納徵這等於宣告訂婚,所以要送比較重的聘禮,即致送幣帛;第五是請期,這是擇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徵求同意;第六是親迎,也就是迎親。
六禮之中,納徵和親迎最為重要。《詩經·大雅·大明》:“文定厥祥,親迎於渭。”舊說是周文王得吉兆納徵訂婚後,親迎太姒於渭濱。後世以“文定”作為訂婚的代稱。《禮記·昏義》談到親迎后新郎新娘“共牢而食,合巹而酳”。(以一瓠分為兩瓢謂之合=巹,新郎新娘各執一瓢而酳<用酒漱口>,稱為合巹。後代合巹變為交杯,新郎新娘換杯對飲<只做個樣子>。)後世夫婦成婚稱為“合巹”就是從這裡來的。
以上所說的六禮當然只是為貴族士大夫規定的,一般庶民對這六禮往往精簡合併。

生辰八字

古代算命術認為,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項兩個字,四項共八個字。根據這八個字,可推算出一個人的命運。舊俗訂婚時,男方要向女方問名,即探問生辰八字,如果雙方八字不合,婚事作罷。為了給女兒求得一個未來的好婚配,許多人在女兒出生時,就更改出生時間,求算命先生為女兒偽造一個好命相。俗話說:“女命無真,男命無假。”就是人們對這一陋習的諷刺。

頂禮膜拜

頂禮,指跪伏在地上,用手碰及所崇拜的人之足。膜拜,指雙手加額,長跪而拜。這一禮節是佛教徒最隆重的跪拜禮。形容對人或物崇拜到極點。

揖讓

揖讓,賓主相見的禮節。揖讓有三種,稱為三揖:一種用於沒有親屬關係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微向下;一種用於有婚姻關係的異姓,行禮時推平手而致於前;一種用於同姓賓客,行禮時推手微向上。長揖:拱手高舉,自上而下。拱: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

折腰

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尊之意。《晉書·陶潛傳》載:陶淵明曾為彭澤縣令,州郡派督郵巡視至縣,縣吏勸陶束帶迎見,他感嘆地說:“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李白《夢遊天姆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後來引申為傾倒、崇拜,如毛澤東《沁園春·雪》:“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九拜

我國古代的大禮,即跪拜禮。《周禮》謂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其中稽首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禮,常為臣子拜見君王時所用,後來推廣到一切隆重的場合。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於地,頭也緩緩至於地。頭至地須停留一段時間,手在膝前,頭在手后。頓首,俗稱叩頭。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通常用於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

坐·跪

古代禮節。古時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貼於腳跟。“虛坐盡后,食坐盡前。”“盡后”是盡量讓身體坐后一點,以表謙恭;“盡前”是盡量把身體往前挪,以免飲食污染坐席而對人不敬。跪:兩膝著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腳跟,以示莊重。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認識到跪是一種有辱人格的陋習,辛亥革命后被徹底革除。

座次

古時在公共場合,座次尊卑有別。官高為尊居上位,官低為卑處下位。古人尚右,以右為尊,左遷即表示貶官。古代建築通常是堂室結構,前堂后室。在堂上是南向為尊。皇帝聚會群臣,他的座位坐北向南的,而“北面稱臣”。如果廳堂東西長南北窄,那麼最尊的座次是坐西向東,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東面西。《鴻門宴》中“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說明項王座次最尊,張良座次最卑。

喪葬

人將死時叫做“屬纊”(《禮記·喪大記》)。屬是放置的意思,纊是新絮。新絮很輕。據說古人把新絮放在臨終的人的口鼻上,試看是否斷氣。這不一定成為風俗,至多也只是個別地方的風俗罷了,但是“屬纊”卻成為臨終的代稱。
古人初死,生人要上屋面向北方為死者招魂,這叫做"復",意思是招喚死者的靈魂回復到身體。復而不醒,然後辦理喪事。
"招魂"原是民間的一種習俗,世界各地均有盛行,我國亦不例外。《周易》中有歸魂卦,《楚辭》錄有《招魂》篇,可知當時人們普遍相信魂是可以"歸"的。
魂雖可"歸"卻不能自"歸",所以需要"招",《楚辭·招魂》有"工祝招君"、"乃下招曰"等語,可知《招魂》、《大招》等篇本即楚地流傳用以招魂的巫辭,再經屈原、宋玉等人潤色而成文的。長沙馬王堆墓出土的帛畫,帷幕上掛著谷璧玉璜,正是《招魂》篇中"掛曲瓊些……結琦璜些"的繪畫記載,對我們了解當時"招魂"的實際方法幫助不小。據饒宗頤先生考察,今天在蘇門答臘的Baffaks山區生活的土人招魂的詞句,居然全與《楚辭》中"魂兮歸來,反故居些"意思完全相同,亦可見此風俗流行之廣。
古人死後,要給他沐浴。這在《禮記·喪大記》里有記載。這個風俗持續到後世。《晉書·王祥傳》記載王祥將死戒其子曰:“氣絕但洗手足,不須沐浴。”可見一般人死後是要沐浴的。
死後有“斂”(殮)的儀式。有小斂,有大斂。小斂是給屍體裹上衣衾,越是貴族,衣衾越多。大斂則是把屍體裝進棺材。斂死人口裡須飯含,所以《戰國策·趙策》講到“鄒魯之臣,生則不得事養,死則不得飯含。”(飯含是把米放在死者口裡。含又寫作琀,是把玉放在死者口裡。)入殮后,停喪待葬叫做“殯”《論語·鄉黨》:“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孔子的意思是說:“就在我家裡停柩吧!”《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於曲沃。”這是說把晉文公的靈柩送到曲沃停喪,還不是作葬。據《春秋》、《左傳》,次年四月才葬晉文公的。後世所謂出殯是把靈柩送到埋葬的地方去。
送葬的規矩是白衣執紼。紼是拉柩的繩子。執紼的原意是親友們幫助拉車,實際上只有形式。後來出殯,在送殯人的行列兩旁拉兩根帶子,那就是執紼的遺制。
輓歌據說最初是挽柩的人唱的。古樂府相和曲中的《薤露》、《蒿里》都是輓歌,陶淵明有《輓歌詩》三首,後世的輓聯就是從輓歌演變來的。
輓歌起源甚早,據說最初時是挽柩者所唱之歌,但很早就被移至別處而作他用。《左傳·哀公十一年》:將戰,公孫夏命其徒歌《虞殯》,陳子行命其徒含玉。含玉是葬禮,表示必死之決心,那麼,《虞殯》當然也就是"送葬歌曲"(杜預語)了。
至於《資治通鑒·漢紀四十四·孝順皇帝上》:大將軍商大會賓客,燕於雒水;酒闌,繼以《薤露》之歌。輓歌更成了娛賓的節目。而文人亦學作輓歌,上文中提及的陶潛《輓歌詩》三首,早已成為千古之名篇。

殉葬

上文說到,殷代奴隸主有人殉的制度。後世知道人力可貴,改以“俑”來代替。俑是人偶,有木俑、土俑。後來孔子還反對用俑,孟子說:“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梁惠王上》)
從殷代到戰果,統治階級還把生前使用的車馬帶到墓里去。其他隨葬的物品是多方面的,包括青銅製的飲食器、兵器、樂器等,玉制、骨制的裝飾品以及其他什物。越是貴族,隨葬品就越多越精美。也有一些專為隨葬而做的“明器”(伴葬的器物)。漢代日常生活中的東西被仿製成陶土模型隨葬,明器的象徵性就更加明顯了。

棺槨

上古貴族統治階級的墓里大多有槨,槨是外棺,主要是用來保護棺材的,有的竟有三四重之多。《論語·先進》說,孔子的兒子孔鯉死後,“有棺而無槨”,可見槨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備的。
在棺木外加以外棺(槨)以保護棺木的習俗一直保存了下來,並被佛教徒們移植到了保護釋迦牟尼的靈骨一事上,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佛祖釋迦牟尼靈骨時,金、銀、八寶之棺槨,內外竟多達八層之多,足見當時佛教徒對此事之重視。
至於孔鯉無槨一案,《論語》原文如下:顏淵死,顏路(顏淵的父親)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孔子的兒子)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相關的記載還有: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子)曰:"有慟乎?"顏淵死,門人慾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即顏淵)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這些圍繞顏淵之死的記載共成一聚,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孔子處理問題的尺度——禮。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禮當貧富有宜,顏淵貧而門人慾厚葬之,故子曰不可。
二、同是拒絕厚葬的請求,面對喪子之顏路時態度要和緩,面對"門人二三子",態度要嚴峻。
三、在喪禮中,槨並不重要,當視其財力之大小而為之,反對不顧一切的厚葬。
以上所說的只是貴族士大夫的喪葬,至於庶人的喪葬,那完全是另一回事。即使是最節儉的喪葬,對於"匹夫賤人"來說,已經是"殆竭家室"。庶人死了至多只能"稿葬"(草草安葬),如果遇著飢荒的年頭,就只好餓死以填溝壑了。
禮記·檀弓上》說:“古也墓而不墳。”根據現代田野考古工作報告,我們知道殷代和西周的墓都還沒有墳堆,後來在墓上築起墳堆,主要是作為墓的標誌,其次是為了增加盜墓的困難。

合葬

先秦文獻有合葬的記載。例如《詩經·王風·大車》說:“死則同穴。”《禮記·檀弓上》記載孔子將其父母合葬於防。現代田野考古發現一座戰國墓中有一槨兩棺的結構,考古工作者認為,夫婦合葬的普遍流行西漢中葉以後的事。《孔雀東南飛》說:“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仲長統《昌言》說:“古之葬者,松柏梧桐以識墳也。”這風俗也流傳很久。

虛左

戰國時座次以左為尊,日常起居空著左邊的位置以待賓格稱虛左。《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今天我們說虛左以待。

齋戒

古人祭祖或遇重大事件時,事先要沐浴、更衣、獨居,戒其嗜欲,以示誠敬。齋戒時忌食有辛味臭氣的食物如蔥、蒜等,這主要是為了防止祭祀時口中發出的異味褻瀆神靈、祖先。

祖道

古代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設宴送行的禮儀。《漢書》載,西漢將軍李廣率軍隊出擊匈奴之前,“丞相為祖道,送至渭橋”。《荊軻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臨行祭路神,引申為餞行送別。

修禊

古人於夏曆三月的上巳日(魏以後定位三月三)到水邊嬉戲,以祛除不祥。文人聚會宴酒,詩詞相唱答。飲酒時有曲水流觴之風。王羲之蘭亭集序》:“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上古賓禮

上古時期,中央一級政治活動的禮節主要有:朝儀,帝王臨朝的典禮。後世稱人臣朝君之禮儀為朝儀。朝聘,為諸侯定期朝見天子的禮制。每年派員朝見天子稱為小聘;每隔三年派員朝見天子為大聘;每隔五年諸侯親自朝見天子為朝。朝覲,諸侯見天子的禮制。“春見曰朝,秋見曰覲。”

孝悌

孝,指對父母要孝順、服從;悌,指對兄長要敬重、順從。孔子非常重視孝悌,把孝悌作為實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無改於父道”、“父母在,不遠遊”等一系列孝悌主張。孟子也把孝悌視為基本的道德規範。秦漢時的《孝經》則進一步提出:“孝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主要是為了維護宗法等級秩序,但是孝悌中合理的部分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

犧牲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純為犧,體全為牲。祭祀社稷時,牛、羊、豕三牲全備為太牢。只有羊、豕,沒有牛的稱少牢。行祭前的牲畜需先飼養於牢,故這類犧牲稱為牢。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諸侯祭祀用少牢。

祭社稷

社指土地神,稷指穀神。古代中國是農耕社會,因此,土地和穀子是重要的原始崇拜物。祭社稷始於新石器時代的母系氏族社會,延綿至清代,一直是國家的大典。按規定,天子與諸侯每年春秋兩次祭社稷。春季祈求風調雨順,秋季慶祝豐收,報謝社稷神。社稷壇由五色土築成,代表國土。

祭岳瀆

古代帝王親自祭祀五嶽四瀆等名山大川之神,祈求風調雨順。五嶽,指中嶽嵩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四瀆,指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祭岳瀆從周代延續至清代,起源於上古時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與崇拜。

出師

古代軍禮。漢代定立,後世沿襲。古時將帥率師出征,為了耀武揚威,嚴肅軍紀,特組織出師典禮。一般由皇帝本人或指定代表祭纛神,也就是軍旗,表示就像自己親自出征一樣,以壯軍威。

勸農

古代勉勵農民勤於農耕的典禮。春回大地之際,天子親自躬耕籍田為百姓做表率。從漢代起,就設大農丞勸農桑力田事。從唐代起設勸農官。宋代的勸農使由州郡的行政長官擔任。每到春耕時節,勸農官都要入鄉下田,督察農事。

北京婚禮俗


漢族辦喜事的禮儀,又有新舊之分。
新式的用彩車樂隊,行鞠躬禮;舊式的用花轎鼓樂執事,行跪拜禮。此其大略也。本文著重介紹老北京的漢人婚俗。
放定
放定是訂婚的一種儀式,也叫下定禮。當時男女婚事通過自由戀愛結合的還不多,一般仍是通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過民智已開,結婚雙方本人也都有了發言權。因此在媒人(媒人有大媒、小媒之分。大媒是雙方親友,小媒是媒婆子)的撮合下,由父母將情況轉告子女,帶有對方像片,如雙方全有意,即可提出當面相看。
面相是由媒人選定合適地點,使雙方見見面,也只是偷看兩眼而已。經過面相,如未發現本人有大的缺殘,就必須放定。
放定時需擇專日通過媒人,將男方交給女方的信物轉送女方,並更換雙方的庚帖。
信物一般是戒指、手鐲或小型金玉如意等,為男方認為貴重之物庚帖是書寫男女雙方生辰八字的摺形帖子。一般使用紙店印好的龍鳳帖。龍風帖一份摺子兩個;顏色不同,一紅一綠。紅色的屬男方,綠色的屬女方,上面印有黃色的龍鳳花紋,帖內正中並排分寫"乾造"(男方)和"坤造"(女方)的生辰八字。庚帖例由男方備辦;請人書寫。寫庚帖人要求是"全福人",又不是"四眼人"。所謂"全福人"是配偶健在的人,有子女者更好,但其妻如已懷孕,那便成了"四眼人",就不合格了。
在男方庚帖和信物送交女方的同時,媒人將女方庚帖帶回,便完成放定手續。放定儀式也可以由男女雙方共同商定選一家飯莊宴請大媒,雙方當面辦理,一併選定結婚吉期,再辦理過禮手續。
過禮
過禮是男方將雙方商定的迎娶日期正式通知女方,並將新娘在結婚當天所穿戴的衣服首飾送交女方。另外備有送給女方的禮品。
禮品有鵝酒(雙鵝雙酒或單鵝單酒);鮮魚、豬腿、羊腿、糕點等。(糕點一般是龍風餅、狀元餅、水晶糕)鵝、酒、魚各佔一拍。衣服、首飾也可用高拾抬去(高抬是用一張長方形桌子,桌面四周圍以小欄桿,桌面下穿兩條棍,由兩人抬著)。其它食品則用食盒(長方形雙層大木盒,盒子置於木架之上,中穿一棍,二人抬著)。
上述物品由二位大媒(一位男媒,一位女媒,全由官客擔任)押送。事後,女方應將豬腿、羊腿各一隻送給兩位大媒,以示謝意。
過嫁妝
過嫁妝是在喜期的前一兩天,女方將陪送給新娘的物品送到男方。當時女方備辦的物品、一般有座鐘、簟瓶、帽鏡、茶葉罐、食品圈、茶具、盥漱用具、便溺用具等等,連同箱籠、衣服、被褥、首飾,個別家還暗送木器傢俱。另外,還有一盞長命燈,也就是一盞銅或錫制的點燈草的燈台。
運送工具有用高拾的,也有用"窩脖"(即用肩扛的僱工)的。用高抬的可分為三十二抬、二十四抬、十六抬。這要看女方的經濟條件。少於十六抬的,就找搬運工搬運。押送人員除兩位大媒外,女方還需男客二或四人陪同前往。嫁妝送到男家后,男方將物品妥善安置在新房,並請送妝官客過目。個別家還找來吹鼓手,在新房外吹打,謂之"響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