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圖語

戰國至西漢初四川文物上的圖形符號

巴蜀圖語,又稱巴蜀符號或巴蜀圖形文字,四川省出土的戰國西漢初的文物上,發現的一些圖形符號。

用途


巴蜀圖語主要分佈在銅兵器、銅樂器、銅璽印等器物上。典型的巴蜀圖語是虎紋、手心紋和花蒂紋等等,由於其形狀非常象裝飾性的符號,所以一開始並沒有把它看作文字,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越來越多的類似符號被發現,目前主流觀點認為這是巴蜀古族用來記錄語言的工具、族徽、圖騰或宗教符號,是一種象形文字,是巴蜀文字的雛形。據推斷巴蜀圖語可能產生於古蜀國開明王朝時期。
已發現的巴蜀圖語超過二百多種,九成以上是刻在銅兵器上的,年代在公元前9世紀西周到公元前1世紀西漢之間,前後延續長達800年之久。

地位


巴蜀圖語,在中華民族文字起源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與仙居蝌蚪文一樣完全沒有被破解,它的解讀將對我們了解神秘的古巴蜀王國文化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是我們揭開三星堆文明的秘密關鍵。目前關於巴蜀圖語大致有3種說法:巴蜀古族用來記錄語言的工具、族徽、圖騰或宗教符號,四川省文史館研究員馮廣宏認為:“巴蜀圖語”就是巴蜀文字的雛形。有報道稱,巴蜀圖語就是古彝文。

發現


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在四川地區陸續出土的青銅器上,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些神秘的圖案,這些圖案和後來發現的青銅戈上的戈文、印章,被學者推測為古蜀人的文字。有些學者把這些圖案、戈文、印章統稱為“巴蜀圖語”。這些蘊藏著豐富的形制、玄妙的紋飾的圖語,成為觀看古蜀文明的窗口。
20世紀20年代,成都西門外的白馬寺一帶陸續出土了許多造型特異的古代青銅器。這些青銅器是工人在挖土燒磚時發現的,由於缺乏保護,很快被哄搶一空;沒過多久,這些青銅器又從工人手中流到古董商那裡。
一些懂行的古董商發現這些青銅器不僅造型怪異,上面還有一些動、植物形的花紋和一些很像文字的符號,消息一經傳出,青銅器價格迅速上漲,成為古玩市場上的搶手貨。收藏家開始對這些青銅器進行研究,由於當時人們所認識的古代青銅器主要是在中原地區出土的,成都發現的這些看起來形制古樸的青銅兵器,被誤認為是夏代中原文物,寫進考古書中,卻不知將其年代整整提前了1000多年。20世紀40年代,考古學家衛聚賢在《說文》上撰文認為這些青銅器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巴蜀文物,據此提出“巴蜀文化”的概念,並一直沿用至今。20世紀80年代,四川省博物院研究員李復華、王家佑把這些青銅器上的符圖命名為巴蜀圖語。
2016年9月,蒲江縣再度發現戰國晚期高等級大型船棺墓葬群。2017年2月8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外公布了這一考古成果。出土11枚刻有神秘圖案符號的“巴蜀印章”,將為解答古代蜀國是否擁有文字提供研究實物。這次出土的印章,大多放在墓主的腰部和頸部位置,推測可能是掛在墓主腰間或頸上。

考證


西漢史學家揚雄在《蜀王本紀》中有一段武斷的記載,“是時人萌(民)椎髻左言,不曉文字,未有禮樂”。說的是古蜀人不認識字。在巴蜀圖語發現之前,古蜀文明沒有文字甚至一度成為考古界的共識。文字是文明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高度發達的古蜀文明卻沒有文字,似乎是一個反常的歷史現象。

巴蜀戈文

比巴蜀圖語稍晚出土的四川戰國土坑墓出土的青銅器上,考古學家又陸續發現了一些個體或成組的符號,這些符號跟漢字中的象形字極為相像,似乎已經具有了文字的特徵。迄今為止,這些符號已經出土了一百多個,成組的聯文符圖很複雜,似乎想通過一段內容來表情達意。
幾乎在巴蜀圖語問世的同時,在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陸續出土的巴蜀銅戈上,考古學家又發現大量銘文,這些銘文跟巴蜀圖語似乎不是一個文字系統,考古界稱之為巴蜀戈文。這些戈文已經與方塊文字具有了更多的相似性,它們像漢字一樣直行排列,字與字之間留有行距,如同中原的竹簡書一樣。
古蜀不僅可能有文字,而且還出現了兩種可能是文字的符圖,這個意外的發現讓考古學家欣喜不已。然而,他們發現,這些戈文不只是出現在巴蜀地區,連湘西山地也有發現,似乎是當時一種通行於西南地區的類似文字的圖案。

用來表達

巴蜀圖語用圖來表言達意,無獨有偶,漢字中也有大量的圖語存在,這些圖語往往跟民間風俗有關。舊時人們新砌了房屋,要在牆上畫只花瓶,瓶中插上牡丹,牡丹乃富貴之花,取其諧音,意為平生富貴;床上往往雕上蝙蝠與鹿,意為福祿雙全。
1954年以後,四川地區接連有印章出土,這些印章多為方形和圓形,上面雕刻著文字一樣的符號,它們似乎兼有巴蜀圖語與巴蜀戈文的特徵,考古界稱之為巴蜀印章。

破譯


胡成榮和窩底子確從2009年4月8日開始研究三星堆的神秘字元,其間參照了《三星堆之謎與彝族文化淵源》《龍騰鷹翔虎嘯蜀》等有關三星堆文化和涼山文化的書籍,他們先後在涼山的6個縣市請教過數10位名氣很大、很專業的彝族畢摩和能準確識別古彝文的民間人士,他們都能夠對照畢摩經書對三星堆博物館里陳列的這62個字元進行了識讀和釋義。
經過8個多月的鑒別識認后一致得出結論,這些字元是早年的巴蜀古彝文,“只是每一個人識讀的字數多少不等而已,我自己也能識讀與詮釋的就達44個字”。胡成榮說,對於三星堆博物館里陳列的62個字元,他們都能夠在自己的經書里可以找到原始的字形和讀音。
胡成榮認為,包括自己都可以識讀和釋義的有44個字(約佔總字數的70%),加上在《滇川黔桂彝族文字對比研究表》中也可以查到的9個字,兩項合計53個字,約佔總字數的85%。為此,三星堆博物館陳列的那篇字元中僅剩下9個字尚待進一步翻譯和識別。這之後,胡成榮在10位畢摩經師的指導下最終也釋譯出了最後剩下的那9個字,為破譯出三星堆博物館里陳列的“巴蜀圖語”打好了基礎。
解讀破譯
“一詩”與“三書
胡成榮老人和窩底子確共同努力,通過認真地對巴蜀古文和古彝文進行對照解讀、破譯后認為,三星堆博物館里陳列的這62個“巴蜀古彝文”應該分兩個段落來解讀,前一段應該是一首彝文記事詩(胡、窩將之稱為“一詩”),而後一段的意思應是古代一種偵查結案制度的官方或專家導語(胡、窩將之稱為“三書”),或說是一種重要的法度,抑或說是一種軍事命令與管理制度,是具有巴蜀古彝文特有屬性的“一詩”與“三書”。
解讀
通過用彝語解讀,胡成榮和窩底子確認為,前32個字其實是一首詩。意思是“明君掌握權力的頂端,獸類以大象為最大(尊貴),牛羊滿林地(指富裕或可翻譯成牛羊適宜在林地中生長);傑出的法官判斷事理一針見血,皇帝的兒孫最容易接過權力的權杖,日月人和雞和睦相處(人要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破譯或者說原古彝文的翻譯結果說明,在古代時候早已經有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存在了。
他們認為後面字中的前10個字意思大致是:“牛皮口袋(或獐皮口袋)被鼠咬破(留下痕迹),(以此為突破口)巡查獸類的蹤跡”;認為這可能是古代的一種偵查手段或者偵查制度的縮寫。其餘的字翻譯出來是“命令六龍(人名)掌管兵馬牛(軍權),指(一)名(人)掌管財務(財權)”,翻譯出來的意思可能是指的一種財務管理制度,說的是必須加強財務管理工作,要把責任落實到具體的人頭上去。所列62個字的左下方那幾個字從字面上直譯的意思是“決定要放過年(假)”。意譯的意思可能有“年終之後可施行或可執行”,這可能是一種公文類型的書寫手法。
巴蜀刻符
胡成榮認為,上述這些巴蜀古彝文字,考古界因不識其字,不知其體,更不懂其所書寫的內容,故稱其為“巴蜀刻符”或者“巴蜀圖語”等不一而足。事實上,這些巴蜀古彝文與今西南彝文之間的字形、字音、詞義和語法均屬相同關係。兩者之間字字相通,句句相通,古今相通,語法也相通,因而可以用古彝族文字準確破譯出來,這些證明,所稱“巴蜀圖語”、“巴蜀文字”不僅是古彝文,而且是“四體古彝文字”。
原始文字
胡成榮和窩底子確認為,早期的彝族象形表意文字,是最早的原始文字,是從萬年以上的象形表意原始文字中保留下來的,是早期象形表意古彝文,三星堆博物館里陳列的62個字100%可以用古彝文解讀破譯。所陳列的這些字,在涼山彝文中可以查找出36個字,約佔總字數的58%,在涼山畢摩經書上可以查找的有12個字,約佔總字數的19%,在川滇黔桂彝文字中可以查到的字是14個,約佔總字數的5%。所以他們認為,之前所稱“巴蜀圖語”其實就是古巴蜀四體古彝文字無疑。

意義


三星堆文明和古彝族文化可能同源
“可以肯定的是三星堆文化與彝族文化有很多相似性,兩名古彝文研究者經過實地考察研究分析做出的譯文還是有非常高的可信度!但是如果能夠找到相關印證將是一個突破!”西昌學院彝語言文化學院教授阿牛木支認為,自三星堆遺址發現以來,其一直在四川、雲南、貴州一帶的彝族人之中獲得了某種隱秘的認同,三星堆文化與彝族文化在器物、文字等方面非常相似,三星堆文明和古彝族文化可能同源。他認為要是能在考古發現、畢摩的經書以及文獻找到一些和“神秘字元”一樣的字或者句子,通過考古發現和研究找到生活方式、遷徙路線、祭祀方式等方面的印證的話,那將是對三星堆古文明研究的一個突破。
有學者研究三星堆博物館里陳列的神秘文字元號,無論是巴蜀圖語還是三星堆出土的7個刻劃符號,都是對古蜀文明的研究,百家爭鳴更有助於古蜀文明的研究和交流。

小說名


相關信息

為魚離泉說著小說,分古羌聖山、蠶叢寶藏和大禹地宮三部。
在長期與自然災害做鬥爭的過程中,古蜀人發展出一套獨有的天人理論,並將文明記載在後世至今無法破解的“巴蜀圖語”中。相傳,只要掌握了巴蜀圖語,就能尋找到遠比三星堆、金沙遺址更大規模的祭祀坑,那是古蜀人在去往人類“最後的伊甸”前,留給世間最大的一筆財富。裡面更記載著整個華夏文明在夏商時期不為人知的秘密,以及關於人類能在短短數萬年間成為世界主宰的真相……

內容簡介

一樁離奇的車禍,7個遊客的消失又再現,7個銘刻在眉骨的神秘字元,每一個背後都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表面平庸的記者,性格衝動的女警,身份神秘的華裔混血美女,名聲顯赫的考古師徒,冷酷的雇傭兵老狐狸般的猶太商人,7個看似沒有任何聯繫的陌生人,卻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
羌族釋比傳唱了千年的“羌戈大戰”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由氐羌建立的古蜀文明,又與華夏文明有著怎樣的傳承?以“縱目”為尊的蠶叢王朝,與中東閃族人是否有過交往?而遠在美洲瑪雅文化,又是否與消失的古蜀有著某種特定聯繫?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為什麼創造了燦爛青銅文化的古蜀文明到了美洲卻又找不到金屬的痕迹?隨著主人公調查的深入,《巴蜀圖語(Ⅰ古羌聖山)》將那些隱藏在歷史鐵幕後的真相就此被輕輕掀開一角,而更多更震撼人心的秘聞,也漸漸展露在世人面前。
蠶叢寶藏中莫名出現的對手,顯露出一個尋求長生的神秘組織高深莫測的實力,能將人變成喪屍或石頭的試劑,帶有強大力量的符文子彈,都昭示著這個組織對於長生的渴求,從來不曾停歇。而寶藏之中的九宮格和青銅機關人,也漸漸地展露出巴蜀地區的遠古文明對於青銅的利用,已經到了讓現代人望塵莫及的境界。當寶藏最終崩塌,肖炘傑等曾進入過古羌聖山的七人,又是否能帶著珍貴的聖水和黃金面具逃出?
七個看似沒有任何聯繫的陌生人,卻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死裡逃生的七人,已經確定眉骨之間的神秘字元是巴蜀圖語中被古蜀祭祀所用的符文,這些帶著詭異縱目詛咒的符文,鞭策著七人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追尋真相。
《巴蜀圖語Ⅲ大禹地宮》:
逃出蠶叢寶藏后,來自那個神秘組織的特工薩迦得帶著聖水和沈教授師徒消失,在第一次尋找大禹地宮失敗之後,存放資料的電腦失竊,肖炘傑和西瑪等不得不向那個嫌疑最大的組織追查真相,而越是接觸這個組織,就越是感覺到他們的可怕,最終曾經經歷了“神降”的西瑪甚至差點被獻祭。在逃出組織的追捕后,國內的傳承了幾千年的“世家”也漸漸浮出水面,這些古老的家族守護著一個巨大的秘密,而這個秘密在史料中也有著含糊的記載,一切的苗頭,都指向當年西南之地的一場因為信仰而產生的大戰。

作者簡介

魚離泉,原名於宇,男,現居天府之國,遊走於幻想邊緣的80后寫手。在《女刊》雜誌擔任多年首席編輯,後轉為網游策劃。作品《印魂》曾獲“新浪第四屆奇幻武俠大賽”優秀獎,知名奇幻架空世界《九州志》腳本提供者,已發表《顏七夜。刺》、《顏七夜。牽絲》等多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