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脈神劍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絕學
六脈神劍,出自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乃是大理段氏的最高 武學,由大理開國皇帝段思平所創。
所謂六脈神劍,名為劍法,實質並非劍法,卻與劍法類似,是指含於 指尖的內力隔空激發出去的,使其以極高速在空中運動(區別於隔空點 穴)的一門技術。
人身主要由正經十二脈和奇經八脈構成。
奇經八脈為任脈、督脈等等。
手背為陽,手心為陰,肢體內側面的前、中、后,分別稱為太陰、厥陰、少陰;肢 體外側面的前、中、後分別稱為陽明、少陽、太陽。
六臟為陰,六腑為陽。六條手上的,六條足上的。
手上六條稱為六脈,且左右對稱,右手五指加上左手小指為一套,左手五指加上右手小指為一套。關於六脈神劍,金庸只寫了右手一套,從理論上來說,左手也應該有一套,不知因何沒寫(很顯然,劍一般是用右手拿的,右手的靈活性遠高於左手,所以只有右手一套,除非慣用左手的人自己用左手相應穴道發出劍氣來使劍法,而左手的少商劍只有勢,無右手劍氣的靈活多變)。
「六脈神劍」
右手食指—手陽明大腸經—商陽劍。特點:巧妙靈活,難以捉摸。
右手中指—手厥陰心包經—中沖劍。特點:大開大闔,氣勢雄邁。
右手無名指—手少陽三焦經—關沖劍。特點:以拙滯古樸取勝。
右手小指—手少陰心經—少沖劍。特點:輕靈迅速。
左手小指—手太陽小腸經—少澤劍。特點:忽來忽去,變化精微。
一陽指總共分九品,最高乃一品境界,需要第四品境界的一陽指便能習得“六脈神劍”的基礎。
一陽指是大理段氏的武功傳世絕學,亦是“南帝”一燈大師的專擅指法,是西毒歐陽鋒蛤蟆功的剋星。運功后以右手食指點穴,出指可緩可快,緩時瀟灑飄逸,快則疾如閃電,但著指之處,分毫不差。當與敵掙搏兇險之際,用此指法既可貼近徑點敵人穴道,也可從遠處欺近身去,一中即離,一攻而退,實為克敵保身的無上妙術。但使用一陽指極耗精神,是以連續使用小則功力全失,大則性命不保。(見金庸《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
《素問·陰陽類論》云:“一陽者少陽也。”王冰注曰:“陽氣未大,故曰少陽。”。陽主生髮,少陽為陽氣初生,其臟應肝,五行應木,其時應春,春之一陽初生,生機乃發,萬物於生,一陽初始而生生不息。陽氣為人身之大寶,故一陽指可使人一陽初生如春之萬物生髮,實乃救人之術而非殺人之功,故小說中一燈大師用“一陽指”點穴讓黃蓉內傷痊癒。
太陰肺經
經脈循行:起於中焦(胃),向下聯絡大腸,再上行穿過橫膈膜,入屬於肺臟;從肺系(指肺與喉嚨相聯繫的脈絡)橫出腋下,沿上臂內側行於手少陰和手厥陰之前,下行到肘窩中,沿著前臂掌面橈側入寸口(橈動脈搏處),過魚際,沿魚際的邊緣,出拇指的橈側端。
腕后支脈:從列缺穴處分出,一直走向食指橈側端,與手陽明大腸經相接。
厥陰心包經
厥陰心包經
掌中支脈:從勞宮分出,沿著無名指尺側到指端,與手少陽三焦經相接。
腧穴:天池 天泉 曲澤 郄門 間使 內關 大陵 勞宮 中沖
手少陰心經
經脈循行:起於心中,出屬於“心繫”(心與其他臟器相連繫的部位),過橫膈,下絡小腸。“心繫”向上之脈:挾著食道上行,繫於目(指眼球與腦相聯繫的脈絡)。
“心繫”直行之脈:上行於肺部,橫出於腋窩(極泉),沿上臂內側后緣、肱二頭肌內側溝,至肘窩內側,沿前臂內側后緣、尺側腕屈肌腱之側,到掌后豌豆骨部,入掌,經小指橈側至末端(少沖),與手太陽小腸經相接。
腧穴:極泉 青靈 少海 靈道 通里 陰郄 神門 少府 少沖
太陽小腸經
太陽小腸經
缺盆部支脈:沿頸部上面頰,至目外眥,轉入耳中(聽宮)。
頰部支脈:從面頰部分出,上向顴骨,靠鼻旁到內眼角(會睛明),接足太陽膀胱經。此外,小腸與足陽明胃經的下巨虛脈氣相通。
腧穴:少澤 前谷 后溪 腕骨 陽谷 養老 支正 小海 肩貞 臑俞 天宗 秉風 曲垣 肩外俞 肩中俞 天窗 天容 顴髎 聽宮
手陽明大腸經
手陽明大腸經
腧穴:商陽 二間 三間 合谷 陽溪 偏歷 溫溜 下廉 上廉 手三里 曲池 肘髎 手五里 臂臑 肩髃 巨骨 天鼎 扶突 禾髎 迎香
手少陽三焦經
經脈循行:起於無名指尺側端(關沖),向上出於手背第四、五掌骨之間,沿著腕背,出於前臂伸側尺、橈骨之間,向上通過肘尖,採購員上臂外側三角肌后緣,上達肩部,交出於足少陽經的後面,向前進入缺盆,分佈於胸中,聯絡心包,向下通過橫膈,從胸至腹,屬於上、中、下三焦。胸中支脈:從胸上出缺盆,上直項部,沿耳後直上,出於耳上到額角,在屈而下行至面頰,到達腒糲隆
手少陽三焦經
耳部支脈: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與前脈交叉於面頰部,到達目外眥,與足少陽膽經相接。
六脈神劍:大理段氏之超強劍氣絕學。有質無形,是一套將劍意轉化為劍氣的高深武學。出劍時劍氣急如電閃,迅猛絕倫。以氣走劍殺人於無形,堪稱劍中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