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市紅十字會
錦州市紅十字會
“文化大革命”前
(一)錦州地區紅十字會簡介
溝幫子分會 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3月在北鎮縣溝幫子成立,以劉芬、魏廷梁等為主辦。劉芬去沈南辦理賑務,嗣後由許正濤接辦。凡救護出險及自行出險的中外難民,均發給火車免票,護送出境。至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2月止,計發給火車免票救護出險者1128人,給貨自投親友者2563人。該會何時解體無考。
興城分會 於1927年(民國16年)成立,地址在興城北街,有職員3人,主要事務是施醫,經費靠勸募。
錦縣分會 成立於1927年(民國16年),隸屬萬國紅十字會總會領導。主要業務活動:辦施醫院1處,義務接生、注射、組織防疫隊撲蠅、種痘等衛生慈善事業。1932年2月3日至1933年(偽滿大同二年)2月9日,施醫療注射,為男女老幼內、外科病症17872人。經費來源:財產、捐款、補助、會費12826.57元。有會員56名。
綏中縣分會 於1933年(偽滿大同二年)成立,會員497名。其宗旨:救災患,救濟傷兵、貧民施療和施治。有經費857元。何時停止活動無考。1947年8月又重新建立該會,會址設在綏中縣城內中山路(今中央路),該會以博愛、救濟為宗旨,有會員300餘人,會長馬占麟。
錦州市紅十字會 於1965年10月8日成立,由錦州市衛生局主持日常工作。同年12月27日,錦州市衛生局下發了《關於建立紅十字會和紅十字衛生站的通知》。要求各區、街和較大企業事業單位、中學、交通運輸、文化團體也要成立紅十字會或以民兵組織形式建立紅十字衛生救護隊,並接受當地紅十字會領導。各街道所屬的居民委員會,工廠的車間,大中學校的年級,交通運輸站,文化部門館、院、團,以及較小的工廠、小學校等都應成立紅十字衛生站,並接受上級紅十字會領導。錦州市紅十字會成立后不久,由於“文化大革命”動亂,終止了一切活動。
(二)慈善救濟醫療團體
(市紅十字會成立至《紅十字會法》頒布以前)
(1985 -- 1993年)
(一)組織建設
1985年5月18日,根據遼寧省衛生廳、遼寧省紅十字會文件精神,經錦州市編製委員會同意,恢復錦州市紅十字會,為衛生局所屬事業單位,定編2人,所需經費由衛生事業費列支。中共錦州市衛生局黨委經與有關部門協商,提出第一屆理事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名單,經中共錦州市委組織部批複,同意錦州市紅十字會第一屆理事會成員由下列同志兼任:李文霞(錦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為會長,王惠孚(錦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健(錦州市衛生局局長)、孔慶維(錦州市外事辦公室主任)、王劍英(錦州市衛生局副局長)為副會長,秘書長王劍英(兼)。12月14日錦州市紅十字會召開第一屆理事會,會上選舉產生了錦州市紅十字會第一屆理事會。
錦州市紅十字會於1985年12月14日成立以來,遵循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決定,開始組建縣區紅十字會及基層紅十字會組織。1986年5月14日,古塔區率先成立了紅十字會組織,配備了專職工作人員,召開了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會後決定在八個街道、兩個學校先行組建基層紅十字會試點工作。6月末前,古塔區保安、南街、饒陽、北街、站前、石油、天安、敬業等八個街道,保二、站四小學基層紅十字會組建完畢,並發展會員1500餘名,其中紅十字青少年會員100餘名。興城縣、錦州煉油廠也建立了紅十字會組織。
1987年9月29日,錦州市學校紅十字會成立。1988年,全市城區48所中小學全部建立紅十字會。
1988年10月,興城召開了理事會,全省第一個縣級紅十字會組織成立。1992年,太和區、義縣、黑山縣成立紅十字會,北鎮、凌河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已完成建會的籌備工作。截止1992年底,全市共有會員3萬人,市學校紅十字會基層組織會費收繳率達90%。
1993年,市委組織部下發錦組干字﹝1993﹞140號文件,任命了錦州市紅十字會第二屆理事會名譽會長、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強化了市紅十字會領導班子。
(二)宣傳工作
錦州市紅十字會成立之後,把宣傳工作放在首位。每年利用“五·八”世界紅十字日,組織基層紅十字會出版了“紅十字日”專欄,出動宣傳車、文藝宣傳隊,打著紅十字旗幟進行宣傳,在市內主要街路設置紅十字會知識及衛生知識諮詢服務點。截止1992年底,共發放宣傳單9、2萬份。市紅十字會會長李文霞、副會長王世昌、於連京、彭壽斌等也走向街頭宣傳紅十字會知識及無償獻血知識。錦州電視台、錦州日報社、廣播電台也都進行了專題採訪,並播發了專題新聞。
(三)社會服務與社會賑濟工作
備災救災自助互助是紅十字會發揚“人道、博愛、奉獻”精神的具體體現。各級紅十字會為做好社會服務工作,開展一些適合紅十字會宗旨的有益活動。建立常年扶危濟困、敬老助殘制度,把每年9月2日定為社區里清潔工人清潔工節,並開展為清潔工獻上三個百活動(即:一百個口罩、一百條白毛巾、一百封慰問信)。各縣(區)紅十字會組織節日慰問團,開展“送溫暖、濟貧困”社會服務活動。
(四)衛生救護訓練與輸血工作
衛生救護工作是紅十字會工作的重點。1987年,市紅十字會制定了培訓規劃,先後舉辦了9次衛生救護訓練班或保健知識講習班,受訓人數達5364人次。
1988年,市紅十字會主辦團體會員單位衛生救護班10個,培訓人員1200人,由市紅十字會醫院舉辦的衛生救護師資學習班1個,培訓師資40人,市紅十字會還組建紅十字工人救護隊,有隊員20人。工人救護隊脫產學習2周,訓練重點:“四項技術”,心肺復甦,常見疾病的治療,溺水、電擊、燒傷的急救等知識,並建立常年活動規章制度,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正確掌握急救技術。市學校紅十字會在8個中小學校組建紅十字青少年救護隊,掌握“四項技術”和心肺復甦技術。
1993年,錦州市紅十字會、錦州市公安局、錦州市衛生局聯合下發《關於開展我市機動車駕駛員現場衛生救護訓練的通知》,推動全市衛生救護工作的開展。
1987年,市紅十字會協助市場信息政府和市衛生局籌建了市紅十字中心血站,並印發了宣傳獻血知識和獻血意義的宣傳單1500份。1989年,經市編委批複,完成了市紅十字中心血站的組建,市第二醫院掛牌市紅十字會醫院。2002年,市紅十字會主要領導、副會長於連京帶頭無償獻血,全市參加無償獻血人數達2700餘人次,居全省公民無償獻血人數領先地位。
市紅十字中心血站無償獻血人數達到單位總人數的80%以上。
(五)紅十字青少年工作
市學校紅十字會成立於1987年。全市已有3所大中專院校、28所中學、51所小學建立了紅十字會組織,紅十字青少年會員達3651人,占學生總數的39%。1989年,市學校紅十字會獲全國先進集體獎。
查人轉信是紅十字會的一項傳統業務和工作。為海峽兩岸間失散親人查人轉信更是紅十字會應盡的義務。市紅十字會為認真做好這項工作,責成專人專職負責,並積極主動與市委對台辦、市公安局、郵電局、統戰部等部門聯繫,市紅十字會還建立了接待站和登記薄,接到來信做到及時、準確轉遞,能親自查找信件的做到親自查找,不能親自查找的主動走訪公安局、派出所、居委會。市紅十字會還積極與電台、電視台、報社聯繫,爭取新聞媒體的支持,電視台為市紅十字會提供了查人轉信欄目。據1988年統計,市紅十字會接到台胞來信112封,已查到下落並已聯繫上的信件44封。通過紅十字會發往台灣信件56封,已查到4封。
(1993 以後)
1993年10月31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並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第十四號令頒布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從此,市紅十字會把依法建會、依法興會作為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工作領域不斷拓展,社會影響日益提高,在加強組織建設,開展備災救災,普及衛生救護和防病知識,推動無償獻血,開展人道主義服務和紅十字青少年活動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紅十字會法》頒布以來, 全市各級紅十字會始終堅持以宣傳工作為主,逐步弘揚紅十字聲威,採取途徑主要有四條:一是利用每年“五·八”世界紅十字日為契機,組織廣大會員走上街頭宣傳《紅十字會法》。據統計,幾年來共散發《紅十字會法》宣傳單8萬份;單行本3萬冊;製作宣傳板600塊;標語500幅;出動宣傳車40台次;參加宣傳活動會員3萬餘人次。二是市學校紅十字會先後9次對大中(專)院校和中、小學紅十字會專(兼)職幹部進行《紅十字會法》的學習和培訓。三是組織3000餘名會員參加中國紅十字會舉辦的《紅十字會法》知識競賽,全省唯一獲三等獎的是錦州市的一名參賽會員。四是把貫徹落實《紅十字會法》工作置於人大監督之下,自覺接受人大的監督。五是通過報社、電台、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宣傳《紅十字會法》,先後投寄稿件400餘篇。1995年,全市有2名會員獲省會優秀通訊員稱號,有2名會員獲《輸血通訊》雜誌社通訊員二等獎。
《紅十字會法》第十九條規定:“禁止濫用紅十字標誌”。為此,錦州市紅十字會把清理濫用、誤用紅十字標誌,作為宣傳貫徹《紅十字會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1994年,下發《關於要求全市衛生系統各醫療機構停止使用紅十字標誌的通知》(錦紅字﹝1994﹞12號);1995年,下發《關於正確使用紅十字標誌的通知》;1996年,下發《關於重申禁止濫用紅十字標誌的緊急知》。1998年,市紅十字會會同市衛生局下發《關於正確使用紅十字標誌和醫療衛生機構新標誌的知》。錦州市紅十字會對濫用、誤用紅十字標誌採取了清理整頓,尤其對醫療機構中的門簾、床單、臉盆、被罩、污物桶、招牌、廣告、建築裝飾等進行了多次檢查,要求其依法停止使用,塗掉、更換,指出這是違法行為並責令改正。2000年4月,錦州市紅十字會會同錦州市衛生局下發了《錦州市紅十字會關於授予部分醫療機構‘紅十字(會)醫院、血站、門診部、診所’牌匾的通知》,明確了合法使用紅十字標誌的醫療單位。據統計,1996年至2007年,全市糾正濫用、誤用紅十字標誌單位865個,共摘掉、塗掉紅十字標誌10530個,維護了《紅十字會法》的尊嚴。
(二)實行目標管理
自從1997年,市紅十字會每年都以制定目標責任狀的形式來加強紅十字會工作的管理,每年都把目標責任狀中的要求作為一年工作的主線,充分結合錦州地區的實際,年初制定、簽訂,年末檢查、總結,這樣做,既產生了吸引力,也增強了縣(市)區紅十字會完成目標責任狀的動力。在這種競爭機制的作用下,紅十字會事業才能不斷前進,走向興旺。
(三)捐獻遺體、捐獻造血幹細胞工作
市紅十字會於2001年5月8日,正式開展了捐獻遺體的宣傳活動,通過印製宣傳單,宣傳捐獻遺體的意義,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開展了報名登記工作。2002年4月,市紅十字會會同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衛生局聯合下發《關於下發錦州市接受志願捐獻遺體暫行辦法的通知》,並與錦州市醫學院簽訂捐獻遺體的內部協議。市紅十字會負責組織,解決捐獻遺體工作中協調、配合問題等;市司法局公證處免費辦理公證;市公安局派出所儘快辦理戶口註銷手續;市衛生局各醫院為捐獻者免費停放遺體;市民政局殯儀館免費運送遺體;錦州醫學院接到通知后,及時做好接受遺體的準備工作。
截止2007年5月31日,全市已有34人依法辦理志願捐獻遺體公證手續,有2位志願者實現了夙願。
2002年,市紅十字會按照省、市兩級政府要求,在全市開展為中國造血幹細胞遼寧分庫建設募捐活動。經過3個月的不懈努力,共募捐人民幣共151萬元。目前,全市已有4780人份血樣存入中國造血幹細胞資料庫遼寧分庫,有5人6次為白血病患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了他們的生命。
(四)積極穩步發展組織
《紅十字會法》頒布之前,全市有古塔區、太和區、教委、凌海市、黑山縣、義縣等五個縣(市)區建立了紅十字會。《紅十字會法》頒布后,依照《紅十字會法》規定的“縣級以上按行政區域建立地方各級紅十字會”的要求,市紅十字會督促和協助北寧市、凌河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先後建立了紅十字會。2003年在全省各級群眾團體機關機構改革中,根據省紅十字會要求,理順管理體制,與市編委多次溝通。市委常委研究決定將市紅十字會由市衛生局代管改由市政府領導聯繫,定為市直屬副縣級單位。各縣(市)區也相繼配備專職工作人員。
(五)嚴格經費的管理與使用,建立紅十字人道救助基金
為增強紅十字會的救助能力,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第五章第二十二條規定,市紅十字會於1998年6月建立了“錦州市紅十字人道救助基金”,目前已募集基金373131.31元。從1998年開始,市紅十字會通過“希望工程”資助10名特困學生,每年分兩學期給被資助學生每人100元。連續10年,市紅十字會在春節前夕慰問走訪各縣(市)區貧困戶,募捐籌集的基金已發揮了救助作用。
(六)社會賑濟、社會服務工作
1994年,錦州市遭受特大洪災,市紅十字會共派出醫療隊、防疫隊23個,醫務人員2367名,醫治5.3萬人次,先後接受國際和國內紅十字組織捐贈的錢款、藥品、衣物、食品共計價值50萬元,開展“為災區人民獻一份愛”的募捐活動,共募集人民幣5.8萬元和價值30萬元的藥品,全部發往災區。1995年5月,市紅十字會組織婦科10名專家、教授深入義縣災區為婦女義診,共檢查諮詢患者300餘人次,無償發放藥品價值1000餘元。1996年10月,青海省發生自然災害,市紅十字會組織會員捐贈衣物47614件。1998年,長江、松花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市紅十字會積極組織會員捐款1040116元,捐送棉衣、棉被42844件,及時通過民政部門送往災區。1998年,我市部分地區遭受特大暴雨、冰雹襲擊,市紅十字會及時將省紅十字會下撥2950盒意施丁藥品(價值25370元)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下撥420箱食品(價值70560元)發往災區。凌海市紅十字會派出3個醫療隊和1個防疫隊,義診1500人次。北寧、黑山、義縣、凌河區等紅十字會也分別組織會員奔赴災區進行救助。2000年,錦州地區遭受了近50年罕見的旱災,直接經濟損失15.2億元。面對嚴重的災情,市紅十字會根據省紅十字會下發的《關於開展備災募捐活動的通知》,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一次募捐活動,共募集衣物181257件,及時將衣物全部發給災民。在全省募捐工作評比中,市紅十字會獲全省第一名。2001年,將總會下發的價值10萬元春節慰問物資和省會下撥1800箱速食麵等全部分發到災民手中。2004年末,為印度洋地震及海嘯地區災民募捐活動中,共募捐人民幣417,307.90元,並及時通過總會送達災區,募捐名次在全省位居前列。
(七)衛生救護和輸血獻血工作
十幾年來,全市各級紅十字會共舉辦56次心肺復甦、“四項技術”衛生救護培訓班,培訓會員7500人次。
目前,全市已有37人獲得全國無償獻血金杯獎,3人獲得全國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奉獻獎。
(八)開展紅十字青少年工作
1994年,市學校紅十字會組織2000名會員參加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舉辦的《紅十字會法》知識競賽。1995年,參加了省紅十字會和省教委組織的“我心中的紅十字”徵文和繪畫競賽活動。錦州師範學院紅十字會代表我市參加了全省舉辦的《紅十字會法》、《紅十字標誌使用辦法》的知識競賽,獲得優秀獎。1995年夏,我市紅十字會承辦了“遼寧省紅十字青少年夏令營”。 1995年度,市學校紅十字會獲全國先進集體獎。1997年4月,遼寧省學校紅十字會現場經驗交流會在錦州召開,現場會的實況錄像由省紅十字會青少年代表團帶到在新加坡舉辦的“亞太地區紅十字青少年聚會”上播放,受到國際紅十字會組織的稱道。1998年8月,錦州市選派2名紅十字青少年參加了11個國家組成的國際紅十字青少年聚會。1999年8月,錦州中學的王佳同學代表錦州市紅十字會赴台參加海峽兩岸紅十字青少年聯合夏令營。
2003年抗擊非典時期,和2005年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期間,市紅十字會積極協助政府相關部門開展工作,同時認真做了募捐的接收及發放工作。
2003年5月16日,市紅十字會將娃哈哈集團向錦州市紅十字會捐贈價值1.8萬元的康有利飲品,通過市紅十字會轉贈給戰鬥在防治非典一線的工作人員。
2005年11月18日,市紅十字會將廣東美的廚房電器有限公司捐贈的80台(價值人民幣8萬元)消毒櫃轉贈給北寧市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工作人員。
2005年12月5日,將哈爾濱華堂有限公司捐贈的價值人民幣20萬元的“麥綠素”營養品轉贈給全市工作在抗擊高致病性禽流感一線的醫務人員。
(十)拓寬涉外合作領域,開展改水改廁項目工作
歷時2年由ING集團捐資100萬元人民幣的ING——遼寧省紅十字會“改水改廁”項目工作,於2007年6月12日隆重舉行竣工儀式。該項目在荷蘭ING集團、遼寧省紅十字會及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在我市黑山縣勵家鎮崔崗子村興建水資源示範村,為當地450戶村民提供安全衛生的飲用水、修建環保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