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體系

教育體系

教育體系是指互相聯繫的各種教育機構的整體或教育大系統中的各種教育要素的有序組合。

大教育觀的角度來分,教育體系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教育體系,除教育結構體系外,還包括人才預測體系、教育管理體系、師資培訓體系、課程教材體系、教育科研體系、經費籌措體系等。這些體系相對於教育結構體系,稱為服務體系。

狹義的教育體系,僅指各級各類教育構成的學制,或稱教育結構體系。

歷史沿革


古代

原始社會大多由長者通過實際活動身教與口耳相傳。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圖書文字”和“象形文字”。有了文字自然會有專門傳授和學習的機構,當時稱為“成均”,這就是學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則有了正式以教為主的學校,稱為“校”。孟子說:“夏日校,教也。”到了商朝,稱為“庠”,到周成為“序”。“序”又分“東序”、“西序”,前者為大學,在國都王宮之東,是貴族及其子弟入學之地;後者為小學,在國都西郊,是平民學習之所。商代生產力日益發展,文化日趨進步,科學日漸發達,因之學校又有增加,稱為“學”與“瞽宗”。“學”又有“左學”、“右學”之別,前者專為“國老”而創,後者專為“庶老”而設。國庶之界在於貴族與平民。“學”以明人倫為主,“瞽宗”以習樂為宗。
西周是奴隸社會鼎盛時期,學校組織比較完善。當時分為國學與鄉學兩種。國學專為貴族子弟而設,按學生入學年齡與教育程度分為大學、小學兩級。鄉學主要按照當時地方行政區域而定。因地方區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別。一般情況下,塾中優秀者,可升入鄉學而學於庠、序、校;庠、序、校中的優秀者或升入國學而學於大學。國學為中央直屬學校,鄉學是地方學校。春秋戰國時代,官學逐漸為私學替代,出現新興階層“士”,秦始皇統一六國文字,提倡“以吏為師,以法為學”。
西漢私學重新恢複發展,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長安興建太學,置《詩》《書》《禮》《易》《春秋》五經博士為教官,招收博士弟子,年齡在18歲以上。漢平常時,規定郡、國設學,縣邑設校,鄉聚設庠序。校學設經師一人,庠、序置《孝經》師一人。魏晉南北朝晉武帝在太學外另設國子學
唐時,京師設國子監,長官稱國子監祭酒,學校六所,國子學,太學四門學(以上專收貴族官僚子弟),律學書學算學。教師稱博士。入學年齡在14歲以上,19歲以下(律學為18歲以上,25歲以下),地方有府學,州學,縣學,設博士,文學,助教與教官。
宋代除了太學外,有律算書畫醫諸學,書院制度開始興起。宋初有四大書院——白鹿,嶽麓,應天嵩陽南宋書院有“三舍”制度。
元代有蒙古國小學,回回國小學,教授蒙文阿拉伯波斯文學。元代書院始設“山長”。
明清教育制度相近,中央有國子監,學生稱貢生監生。明代國子監分南北兩監(北京和南京),有日、朝等國學生。清代正式形成五貢——副貢、拔貢、優貢歲貢恩貢。明清府和州縣設孔廟和學官(學校),府學教官稱教授,縣學稱教諭。明學稱學正,副職均稱訓導,學生院試進學后的生員(秀才),按成績優劣依次分廩生增生附生。還有啟蒙教育,明清有三類:私塾,義學,專館。清光緒三十一年,廢除科舉建立京師大學堂為新式學校。

現代國民

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是相對於傳統國民教育體系而言的。它應當具有全面性、普遍性、開放性特徵,能夠解決傳統國民教育體系無法解決的難點、盲點問題,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和全體社會成員自身全面發展的需要,適應人才需求的多樣性
能夠激發中華民族的教育創造力,合理配置現有教育資源,充分開發利用潛在的教育資源,形成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和有效再生、擴大的機制。
它應當具有嚴謹的體系和合理的結構,包括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兩翼,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各個層次,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各個階段。

認識


傳播學教學

作為 新聞學與傳播學最基礎與核心的教育課程,傳播學教育一直以來是學者研究的重點課題。
知識資本管理在20世紀60年代興起於西方世界,1997年登陸中國,已經被廣泛運用在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
傳播學教育從學科思想到學科內容整體來自西方,是教育他者“如何有效採集信息”?“如何有效傳播信息”?“如何尋求傳授雙方信息共通”的基礎理論學科。
學科本身的特殊性要求傳播學教育者與受傳者在本土的話語空間里,吸納、消化異域知識。這對學科教育提出了知識孵化與轉移的特殊要求。同時學科所承擔的教授人們傳統知識的基本職能,也要求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滲透的能力。
所以,將知識資本管理引入傳播學教育既有現實的必然要求,又有可行性,在某種意義上講,知識管理是連通傳播者(教師)與受傳者(學生)之間的“蓄水池”。
傳播學興起於西方,將人類各種傳播活動與現象學理化並形成專有的知識體系,傳播學自身也經歷了從“無序”到“有序”的發展過程。
20世紀20年代以後。傳播被作為人與人交往的關鍵要素納入社會學家的研究視閾,如帕克認為所謂傳播就是“個人能以某種意識,到達某種程度,對別人採取態度與觀點的一種社會心理過程”。
施拉姆在1952年最早提出了傳播即“分享”信息的觀念,認為傳播是一種關係。是一種分享的活動,而不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施加的行為,從而在總體上揚棄了傳統的媒介效果理論。在他看來,僅僅用“傳者一受眾”模式來描述傳播是不確切的,也不應當把傳播描述成兩個同樣活躍的雙向間的一種關係,雙方是由社會環境所聯結的,也是由他們個人的知識和價值觀的共識部分所聯繫的,也只有在這種關係中,雙方才能分享信號。在這一分析框架下,他開始把目光投向媒介的長期效果,指出潛在的長期效果是大眾媒介對於人類社會的主要作用,它表現在知識、新聞的獲取及其社會化的過程中,存在於我們生命的所有時日之中。
施拉姆的研究顯示,媒介效果研究把觸角伸向了社會變革的深處——人與人的互動,同時也呈現了傳播的互動本質,這種互動就是行為主體之間知識的交換與滲透。
由於傳播學學科獨特的異域背景,理論知識的枯燥性和不易理解性,學生普遍反映難以接受,所以,筆者意在導人知識資本管理思想理念,將教與學的知識體系置於知識管理的框架中,尋找兩者的對接。所謂知識資本管理是指知識本身的管理,包括知識的創造、獲取、加工、存儲、傳播和應用的管理。
其核心是強調如何有效開掘各個層面的隱性知識轉化為顯形知識,形成知識力,在知識平台上尋求知識共享和傳承知識。將傳播學教學置於知識資本管理內,就是希望從傳播者(教師),受傳者(學生)知識力開掘的層面來尋求兩者的共通意義空間,提升傳播學課程的效果。

具體內容

1、在教案設計中,首先導入知識資本管理的教育理念,讓參與雙方知曉其對於傳播學課程教育的意義與價值點。在此基礎上,建構傳授雙方知識資本獲取的模型。
2、應用模型研究受傳者學生的知識資本獲取途徑與效果評估。眾所周知,我們已經全面步入信息社會,“地球村”已經是世界的真實寫照,人們為了更好的生活,必須有效獲取與利用各種信息資源。而傳播學教學培養的目的就是教育學生如何“說什麼信息”、“如何說”。學生的隱性知識就是接受新知識、表達知識、交流與知識共享的能力。如何將他們的潛能與傳播學的教育實現成功對接,既需要教師的教育引導,又需要一套合理的知識平台。所以,我們將提出學生隱性知識轉換的模型,並提出評價傳播效果實現的評估指標。
3、傳授雙方知識共享的平台搭建。課程設置以博客等自媒體作為教學平台,實現知識的分享、傳播、交流。在博客平台上傳者與受者雙方可以基於知識的不同要求而進行角色互換,將有關傳播學的相應理論直接在博客平台上實際操作。如學習傳播學的經典理論“議程設置”時,傳播者(教師)首先預設議題,請學生作為議題的執行者,跟蹤調查學生的議題與預設的議題之間的關聯度,從而解釋理論的要點與實際操作

目的與意義

1、以知識資本管理的體系模型建構教學雙方的知識場景,釋放知識力。
2、將傳播學置於知識資本管理的話語體系,營造知識共享的平台,提升教學傳播效果。
3、豐富課堂實踐,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靈活的教學方法消解理論課程的枯燥性。
4、實現隱性知識向顯形知識的轉換,培養學生的自我思考力。
5、首次提出知識資本管理在傳播學教育中的運用,不僅可以豐富學科的理論建設,同時還可以在其他高校初步推廣。

三方面問題

將知識資本管理的理念與具體操作引入到傳播學的實際教學中,是對傳播學教育的一種新嘗試,主要研究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教師知識資本的獲取途徑與轉換。
二、學生知識資本的獲取與知識力。
三、基於博客為平台的傳授雙方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

知識延伸


國民教育體系

國民教育體系主要是指主權國家通過制度或法律的形式,對本國所有享有公民權利的人所提供的一種不同層次、不同形態和不同類型的教育服務系統。終身教育體系則是針對人生各個階段的發展需求以及社會政治和經濟的變化而建立的教育服務系統。

終身教育體系

終身教育是貫穿人一生、面向全體社會成員的教育體系,國民教育體系是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民教育是終身教育的基石,沒有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作為依託,終身教育體系也就難以建立。可以說,國民教育體系是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