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堅

上古博物賢者

上古博物賢者,出自《列子.湯問》,列子莊子均有提到。另為漢朝天師張道陵,正一教主。另有宋代志怪集《夷堅志》。

上古博物賢者


列子·湯問》:“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廠‘數千里,其長稱焉,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翼若垂天之雲,其體稱焉。絲豈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見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堅聞而志之。”張湛注:“夷堅,未聞,亦古博物者也。”
《莊子·逍遙遊》:“齊諧者,志怪者也。”陸德明經典釋文》:“齊諧,戶皆反。司馬及崔並雲人姓名;簡文雲書。”成玄英疏:“姓齊,名諧,人姓名也。亦言書名也,齊國有此徘諧書也。”
歷代注庄與注列者,皆未把“夷堅”與“齊諧”聯繫在一起考慮。其實,兩者為同一人名。證據有三:第一,所敘為同一傳聞,即天池中的大魚與大鳥。不過《莊子》講了魚化為鳥的情節。第二,講述者相同。《列子》說是“殷湯問於夏革”,《莊子》說是殷湯向棘詢句,郭慶藩早已論證:“革,棘古同聲通用。”夏革(棘)回答殷湯的詢問,引證了這個故事‘。第三,夷堅與齊諧是雙聲、疊韻關係。夷、齊疊韻,都是上古脂部字;堅,諧雙聲。堅是古見母字,諧是古匣母字,發音部位相同,極易轉化。而且,諧是從“皆”得聲的,“皆”見母,其他從“皆”得聲的字分屬見母或匣母。兩詞聲韻、調近似,《列》、《庄》寫為兩詞,實為一詞的不同記錄,這在上古文獻中是常見現象。

漢朝天師


漢天師夷堅(江蘇省豐縣人),東漢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於吳地天目山。其為創漢功臣張良(字子房)之八世孫,史書又稱其名為張道陵,正一教主。他七歲時即能誦《道德經》,並能達其要旨。他生性好學,天文地理,河洛圖緯,皆極其妙;諸子百家,三墳五典,所覽無遺。先為往來吳越之地的一人大儒,從其學者有千餘之眾。
史載
永平二年赴“直言極諫科”而中之,漢明帝時拜巴郡江州令(今重慶),不久退隱北邙山中(今河南洛陽附近),修持鍊形合氣,辟穀少寢長生之道。建初五年詔舉賢良方正不起,復征為博士,封冀縣侯,三詔不就。后入吳,又愛蜀中溪嶺深秀,遂入蜀隱於鶴鳴山,修神丹符咒之術。
夷堅有弟子王長趙升隨其習黃老之道,助煉龍虎大丹,丹成,服之返老還童,且去游而參訪仙源
一日,在北嶽嵩山遇繡衣使者告訴他說:“中峰石室內,藏有《三皇秘典》、《黃帝九鼎丹書》,得而修之,可以升天!”於是夷堅齋戒而入石室,果然得到丹經道書,遂赴雲錦山(即龍虎山),精思修鍊,而得分形散影之術。
一日夜半似醒似夢之間,忽見那太上老君下降,對夷堅說:“近來蜀中有六大魔王,狂暴生民,你前往治之則功德無量,名錄丹台矣!”乃授以“正一盟威符錄”,三五斬邪雌雄劍、陽賓士都功印、平頂冠、八封衣、方裙、朱履等。以千日為期,約會於閬苑
夷堅拜領老君所授,日昧秘文,據說能集三萬六千神靈,以供驅使。他隨即往青城山,置琉璃高座,左供元始天尊,右供三十六部尊經,立十絕靈幡,鳴鐘叩磬,布龍虎神兵,施起法力。
魔王魔鬼同聲哀求,盡被折服,表示再不敢虐民。夷堅乃收八部鬼神,殲六大魔王,群妖乃滅表絕跡。他則遂與弟子王長、趙升往川中雲台山卜居其地繼續修鍊。
既伏妖魔,老君乃命使者下降來告道:“子之功業合得九真上仙之位,但滅鬼過多,未免殺氣穢空,非大道好生之旨。子須再修三千六日,吾待子於上清八景宮中。”於是道陵乃偕弟子王長、趙升復往鶴鳴山,精修二十餘年。
永壽元年正月,據說太上與眾真復降,為夷堅說:“北斗延生真經”及“三八謝罪法殲”。永壽二年春,會三界萬神於青城山黃帝壇下,盟五嶽四瀆,立二十四治,福庭鬼獄。定三十會真壇與六十通真靖,七十二福地,命人處明陽、鬼處幽陰,各治設祭酒與男官、婦官,以贊玄化。其時,道教始有正規教團組織。
夷堅率弟子復游各地,斬妖巷孽、奪鹽池,建功立德,造福蜀民。據稱,功成后蒙太上老君冊封為正一天師。

夷堅志


《夷堅志》是漢族文言志怪集。南宋洪邁撰。書名出自《列子.湯問》:《山海經》為"大禹行而見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堅聞而志之。"大意是指《山海經》中的故事是大禹看到的,伯益取得名,夷堅聽說後記載下來了。可見洪邁是以夷堅自謂,將其書比作《山海經》。
全書原分初志、支志、三志、四志,每志按甲、乙、丙、丁順序編次。著成甲至癸二百卷;支甲至支癸、三甲至三癸各一百卷;四甲、四乙各十卷。(今僅存二百零六卷)《夷堅志》之繁浩,為後人嘆為不可及。《四庫全書總目》說小說家唯《太平廣記》為五百卷,然卷帙雖繁,乃搜集眾書所成者,其出於一人之手而卷帙遂有《廣記》十之七八者,唯有此書。"《夷堅志》是洪邁所經歷的宋代社會生活、宗教文化、倫理道德、民情風俗的一面鏡子,為後世提供了宋代社會豐富的歷史資料。從小說發展史上看,《夷堅志》又是宋代志怪小說發展到頂峰的產物,是自《搜神記》以來中國小說發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醉翁談錄》載:當時的"說話"藝人中,"《夷堅志》無有不覽"。明清擬宋市人小說,有不少取材於其中,僅凌濛初的"二拍"、正話、入話出於《夷堅志》的,約有三十餘篇。
陸遊有詩《題夷堅志后》云:“筆近反離騷,書非支諾皋。豈惟堪補史,端足擅文豪。馳騁空凡馬,從容立斷鰲。陋儒哪得議,汝輩亦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