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加半夏湯
葛根加半夏湯
根半夏湯《傷寒圖歌活人指掌》卷四。
葛根加夏用半升,歸芍姜草二兩勻。三麻四葛棗十二,但嘔不利服之平。
上八味,以水一斗(1000ml),先煮葛根、麻黃,減至二升(200ml),去白沫,納諸葯,煮取三升(300ml),溫服一升(100ml),覆取微似乎汗。
發汗解表,降逆止嘔。
太陽與陽明和病,不下利,但嘔。此外還可見惡寒發熱,額頭作痛,項背強,無汗等,亦可同時兼有下利
本方以發熱、惡風寒、無汗、頭痛、胃脘疼痛、嘔吐、舌淡、舌苔薄白,脈緊或浮為辨證要點。可用於治療西醫臨床中的急、慢性腸胃炎,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腸胃型感冒等。只要符合其主治病變證機,也可加減運用,輔助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等。
1、應用本方時應恪守葛根、半夏用量相等及與他葯的調配關係,同時還要審明方中芍藥的作用,不可拘於太陽傷寒證不可用芍藥,但據具體病情而定,不可執此而失彼。
2、煎煮本方時,當先煮葛根、麻黃,去其白沫,以求藥性平和而祛邪愈病。
葛根湯
組成:葛根四兩(12g),麻黃(去節)三兩(9g),桂枝(去皮)二兩(6g),生薑(切)三兩(9g),甘草(炙)二兩(6g),芍藥二兩(6g),大棗(擘)十二枚。
功用:發汗解毒,升津舒筋。
出處:《傷寒論》
葛根半夏湯與葛根湯證均屬太陽傷寒表實證,均有風寒外束,內迫陽明之病機,均可見惡寒發熱,頭身痛,無汗,脈浮緊等症,治療均用辛溫發汗之法,藥物均有葛根,麻黃,桂枝,芍藥,生薑,甘草,大棗。
葛根湯證的病機特點是風寒束表,內迫陽明大腸,導致大腸傳導功能失常,出現水糞雜下的下利症,治療用發汗解表,升清止利的葛根湯;葛根加半夏湯證的病機特點是風寒表邪內迫陽明胃,導致胃氣上逆,出現嘔逆症。治療用發汗解表,兼降逆止嘔的葛根半夏湯,在葛根湯的基礎上加半夏一味,降逆止嘔。
《註解傷寒論》:“邪氣外甚,陽不主里,里氣不和,氣下而不上者,但下利而不嘔;里氣上逆而不下者,但嘔而不下利,與葛根湯以散其邪,加半夏以下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