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325年—375年6月),字景略,東晉北海郡劇縣(今山東濰坊壽光東南)人,后移家魏郡(今河北魏縣)定居。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將軍、冀州牧。
王猛出身貧寒,隱居山中,博學好讀兵書,善於謀略和用兵。后與苻堅一見如故,論廢興大事,異常契合,二人名為君臣,實則親逾骨肉。苻堅即位,任中書侍郎,曾在一年中五次擢升,官至丞相、中書監、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封清河郡侯,成為苻堅主要的謀臣。王猛在前秦任職十八年,綜合儒法,選拔廉明。在政治上,抵制氐、羌權貴,整肅吏治,強化中央集權。在京城一帶堅持執法行事,數旬間誅不法貴戚豪強二十餘人,百官震肅。在軍事上,前秦建元六年(370年)統兵消滅前燕,都督關東六州軍事,為統一北方作出重大貢獻。在經濟上,勸課農桑,開放山澤,興修水利,改進耕作,以致田疇開闢,倉庫充實。他執政期間,“關隴清晏,百姓豐樂”,北方呈現小康景象。
建元十一年(375年)六月去世,終年51歲,尊上謚為“武”。
大事件
王猛立像
東晉太寧三年(325年),王猛出生於青州
北海郡劇縣(今
山東壽光市)。就在他出生兩年以前,青州被
羯人石勒建立的後趙政權攻破,
東晉降卒三萬人死於非命。王猛出生時,後趙政權已席捲中原,兵鋒南向,與東晉夾
淮水對峙。王猛在幼年時代隨家人顛沛流離,輾轉來到魏郡(今
河北魏縣)定居。
曾經出遊
後趙國都
鄴城(今河北
臨漳縣)。徐統在後趙時官至侍中,召請他為功曹。王猛遁而不應,隱居於
西嶽華山,期待明主的出現,靜候風雲之變而後動。
王猛畫像
東晉永和十年(354年),東晉荊州鎮將
桓溫北伐,擊敗苻健,駐軍灞上(今西安市東),王猛徑投桓溫大營求見,暢聊時事。
桓溫原來打算麥熟后就地籌集軍糧,不料秦軍割盡麥苗,堅壁清野。眼見的軍中乏食,士無鬥志,他只得退兵。臨行前,賜給王猛華車良馬,又授予高級官職
都護,請王猛一起南下。王猛辭而不受,繼續隱居讀書。
前秦皇始五年(355年),苻堅派呂婆樓懇請王猛出山。苻堅與王猛一見面便如平生知交,談及興廢大事,句句投機,於是留在苻堅身邊,為他出謀劃策。
前秦壽光三年(357年),苻堅一舉誅滅苻生及其幫凶,自立為大秦天王,改元永興,以王猛為
中書侍郎,職掌軍國機密。
後來,王猛升至三公之位,苻堅還要加給他位居三公之上的
錄尚書事,王猛對此殊寵辭而不受。
甘露二年(359年),由咸陽內史調任侍中、中書令、兼京兆尹。貴族大臣強德酗酒行兇,搶男霸女,但誰也不敢“
太歲頭上動土”,因為他是皇太后的弟弟。王猛立即收捕強德,等不及奏報,便將他處死。緊接著,又與
御史中丞鄧羌通力合作,全面徹查害民亂政的
公卿大夫,一鼓作氣,無所顧忌,彈指之間即將橫行不法的權貴二十多人剷除乾淨。
他在接受司隸校尉等新職務之前,曾力薦在職官僚苻融、任群和處士朱彤等人,使他們各得
要職。滅燕后,他又很快推薦房默、房曠、崔逞、
韓胤、田勰等一批關東名士擔任朝官或郡縣官長。還幫助苻堅創立了薦舉賞罰制度和官吏考核新標準。
在王猛的主持下,革新措施帶來了一派嶄新氣象。史載,當時秦境安定清平,家給人足。
王猛治國,使前秦成為諸國中最有生氣的國家,因而敢於與群雄角逐,並且愈戰愈強,十年之間(366-376年)便統一了北方。
公元四世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前期,前秦四面受敵,王猛的願望是統一北方,為將來統一全國打好基礎;苻堅則更
雄心勃勃,志在“混一六合,以濟蒼生”。他們的策略是:穩定西北,使無後顧之憂;爭鋒東南,以圖大業。
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五月,匈奴劉氏部、烏桓獨孤部、鮮卑沒奕幹部和拓跋部的代國先後歸服了前秦。同年七月,王猛率軍進攻東晉荊州北境諸郡,初戰告捷,掠取一萬餘戶北還。
前秦建元三年(367年)二月,王猛討平
羌族叛亂頭目斂歧。四月,大破
前涼國主張天錫軍,斬首一萬七千級;繼而兵不血刃,智擒原張氏部將李儼,奪占重鎮袍罕(今甘肅臨夏東北)。同年十月,暴君苻生之弟、晉公
苻柳據軍事要衝蒲坂(今山西
永濟西蒲州)起兵反叛,趙公雙、魏公度(搜)、燕公武亦同時各據要衝叛亂。翌年春,王猛與諸將前往討伐;苻柳聞訊,竟然以陝城(今河南
陝縣)降燕,請兵接應並伐秦。不久,王猛軍攻破蒲坂,苻柳身首異處,其餘三公也都被俘或被殺。四公叛亂被平定后,前秦掃清了通往中原道路上的障礙,積極準備消滅強鄰前燕。
統一之前的前秦與前燕對立形勢
前秦建元五年(369年)四月,桓溫伐燕。七月,晉軍至枋頭(今河南
浚縣西),鄴都震動,燕主慕容瑋派人求救於秦,答應割虎牢(今河南滎陽汜水鎮)以西之地給秦。同年九月,燕、秦聯軍大敗晉兵,殺敵四萬餘人,桓溫狼狽逃歸。十二月,王猛統兵三萬伐燕。
翌年正月,秦軍佔領前燕西部重鎮洛陽,王猛又遣將擊走燕樂安王慕容臧出滎陽(今滎陽東北),留兵屯守,凱旋西歸,完成了滅燕第一階段的
戰略計劃。
前秦建元六年(370年)六月,王猛辭苻堅於灞上,赴軍再伐前燕。王猛統領楊安等十將,戰士六萬人,取南路一舉攻下
壺關(在今山西
黎城東北太行山口),活捉燕南安王慕容越,所過郡縣無不望風而降。北路楊安攻晉陽(今太原市南),因
城固兵多,兩月未下。王猛即率部分軍隊馳赴晉陽。到了晉陽,王猛馬不停蹄,繞城察看,迅速弄清了
癥結所在,並想出了克敵妙策。他命令士卒連夜挖通地道,繼派壯士數百人潛入城中,大呼而出,殺盡守門燕兵,打開城門,秦軍蜂擁而入,轉瞬間占奪了晉陽全城,又活捉了燕東海王慕容庄。慕容評聞報,魂飛膽喪。
十月,王猛揮師南下,直趨潞川(今山西東流入河北、河南交界的
濁漳河),與慕容評對壘。王猛派五千騎兵放火焚燒燕軍輜重。燕軍大敗,損失五萬餘人。王猛指揮部隊乘勝追擊,又殲滅敵軍十萬餘人。慕容評單人匹馬逃回鄴城,殘軍四散逃盡。
王猛率軍長驅而東,包圍了鄴城。同年十一月,苻堅親率十萬精兵前來會師,燕臣開城門投降,逃走的
慕容暐、慕容評等全部被追拿回來,前燕滅亡。苻堅給王猛加官晉爵,封為
清河郡侯;又賜予美妾、歌舞美女共五十五人,良馬百匹,華車十乘,王猛固辭不受。王猛鎮守鄴城,選賢舉能,除舊布新,安定人心,發展生產,燕國舊地六州之民如同旱苗逢雨,歡欣雀躍。
後來,王猛入朝任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與苻堅回過頭來解決殘存於西北等地的割據勢力,先滅仇池,孤立了前涼。
前秦建元九年(373年)至前秦建元十年(374年),秦定巴蜀及其以南地區。到王猛死前,秦已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前涼與代雖然保有一隅之地,但已臣服於秦),十分天下,秦居其七,東南地區的晉政權已感到巨大的壓力,無人再敢“北伐”。
壽光市稻田鎮南韓村東南角的王猛塑像
前秦建元五年(369年)出發進攻洛陽時,慕容垂在與王猛飲酒時將自己的佩刀送給王猛。因慕容垂長子
慕容令參王猛軍事隨軍,王猛就買通慕容垂的親信金熙假稱慕容垂使者,向慕容令假稱慕容垂將在長安叛秦東歸。慕容令整天猶豫,但因為不能找到父親查證,最終還是假稱出獵而投奔前燕。王猛於是乘機上表慕容令叛變,嚇得慕容垂出走藍田(今陝西
藍田縣),但苻堅追還慕容垂后沒有加罪,仍舊善待他。相反慕容令始終不被前燕所信賴,最終起兵失敗被殺。
前秦建元十一年(375年)六月,王猛積勞成疾病倒了。同年七月,王猛病危,臨終遺言(包括疏文),句句關係到前秦國家的興衰存亡。王猛病逝后,按照漢朝安葬大司馬大將軍霍光那樣的最高規格,隆重地安葬了王猛,並追謚王猛為“武侯”。
•整頓治安
苻堅當政初時,都城之內豪強縱橫,盜劫頻發,苻堅令王猛兼領始平令。王猛闡明法紀,懲惡揚善。他不怕豪強,以法治罪。光祿大夫強德,是太后的弟弟,他依仗權勢,欺壓良民,搶掠財富,無惡不作。王猛把他抓起來鞭笞至死,陳屍於鬧市,以戒惡人。在幾十天中擊殺豪強二十多人,始賓士安立即好轉。
•改革吏治
王猛幫助苻堅創立了薦舉賞罰制度和官吏考核新標準。其主要內容是:地方官長分科薦舉名為孝悌、廉直、文學、政事的人才,上報中央;朝廷對被薦者一一加以考核,合格者分授官職;凡所薦人才名實相符者,則薦舉人受賞,否則受罰;凡年祿百石穀米以上的各級官吏,必須“學通一經,才成一藝”,其不通一經一藝者統統罷官為民。
薦舉賞罰制度和選官新標準的規定,沉重地打擊了早已成為士族壟斷政權工具的
九品中正制,也否定了十六國以來許多胡族軍閥統治者迷信武力、蔑棄文化知識的落後觀念;有效地提高了秦國各級官僚的智能素質,“才盡其用、官稱其職”的新局面日益形成;社會風氣和社會治安也為之一變,賄賂請託、恣意妄舉的腐敗現象逐漸消滅,而養廉知恥、勸業競學之風日盛。
•民族關係
前秦是氐族建立的國家,氐族又是少數民族中較小的一個。前秦國內存在著氐漢之間的矛盾,也存在著氐與其他少數民族的矛盾。王猛作為漢人而能盡忠於前秦政權,與苻堅名為君臣,形同兄弟,為氐漢兩族的團結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前秦廢除了
胡漢分治之法,確立了“黎元(百姓)應撫,夷狄應和”的基本國策,諸族雜居,互相融合。有人別有用心地建議苻堅把西北氐族各部盡遷入京城,而將關中各族大戶驅逐到邊地,王猛勸苻堅將其人處死。邊將賈雍所部攻掠匈奴,立被罷官。於是,
匈奴、鮮卑、
烏桓、羌、羯諸族紛紛歸服,有才幹者皆被委以要職,“四夷賓服,湊集關中,四方種人,皆奇貌異色”。
王猛任丞相后,興修水利,獎勵農桑,努力發展社會生產。為解決關中少雨易旱問題,前秦政府徵調豪富僮僕三萬人開涇水上游,鑿山起堤,疏通溝渠,以灌溉梯田及鹽鹼地,“百姓賴其利”。又通過召還流民、徙民入關等途徑增加
農業勞動力,並注意節約開支、降低官僚俸祿、減免部分租稅,以減輕人民負擔。前秦政府還經常派員巡察地方,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獎勵努力種田的農民。於是,荒蕪多年的田地重長五穀,空廢多年的倉庫又滿帛粟,前秦立國的物質基礎大大增強了。
在王猛的領導下,前秦恢復了太學和地方各級學校,廣修學宮,聘任學者執教,並強制公卿以下子孫入學。苻堅每月親臨太學一次,考問諸生經義,品評優劣,並與博士等教官講論學問,以督察學校教育,擴大號召力和影響力。滅燕后,苻堅親率太子、王侯公卿大夫士之長子祭祀孔子,宣揚儒教。這樣,先進的漢族傳統文化在北方很快得到復甦和振興,而官僚後備隊伍的培養工作也走上了正規化。
關係 | 姓名 | 官職 | 註記 |
兒子 | 王永 | 官至左丞相、太尉 | 與西燕軍交戰時戰死 |
兒子 | 王皮 | 員外散騎侍郎 | 建元十八年(382年)與東海公苻陽及周虓謀反,被流放到朔方 |
兒子 | 王休 | 河東太守 | |
兒子 | 王曜 | | |
女兒 | 王氏 | | 嫁給京兆杜羆 |
孫子 | 王基 | 晉官至河西太守 | |
孫子 | 王鎮惡 | 東晉末年重要將領 | 曾為劉裕討伐劉毅、司馬休之和北伐後秦,並助劉義真守長安。不久被沈田子所殺 |
孫子 | 王康 | 官至河西太守 | |
孫子 | 王憲 | | 幼時隨王永在鄴,皇始年間歸北魏。天安初年卒,年八十九 |
孫子 | 王鴻 | | 與王鎮惡一同被殺 |
孫子 | 王遵 | | 與王鎮惡一同被殺 |
孫子 | 王深 | | 與王鎮惡一同被殺 |
孫子 | 王昭 | | 與王鎮惡一同被殺 |
孫子 | 王朗 | | 與王鎮惡一同被殺 |
孫子 | 王弘 | | 與王鎮惡一同被殺 |
王猛作風一向嚴明,但為了大局他也曾做出過退讓。如進攻前燕時王猛曾派將軍徐成外出察看前燕軍隊的陣形虛實,但徐成到黃昏才回來,比原定中午的時限遲了很多,依照軍法當處死刑。御史中丞鄧羌堅持要免徐成的死罪,更請與徐成出戰將功贖罪,但王猛不允。鄧羌得不到王猛同意后竟返回自己的軍營並勒兵準備進攻王猛,王猛看準鄧羌有勇氣亦對同袍有義,於是破例赦免了徐成。不久后,當前秦軍要與慕容評所率的前燕軍決戰時,鄧羌竟向王猛要求戰後獲司隸校尉一職。王猛以職權未及為由不答允,只允以安定太守及萬戶侯,鄧羌竟不高興而從陣前離開,兩軍交戰時亦不聽王猛召見。王猛為求擊潰前燕主力,馬上答應鄧羌要求,最終大敗前燕軍。
苻堅率領十萬精銳部隊到達安陽的時候,王猛暗地裡到安陽謁見苻堅。苻堅問:“從前周亞夫不出軍門迎接漢文帝,而將軍為什麼在大敵當前之時遠離軍隊呢?”王猛回答說:“周亞夫不朝見皇上,是為了沽名釣譽,臣瞧不起這種人。況且前燕是垂死的敵人,像是釜中之魚,不必過慮。臣擔心的是太子年幼而大駕遠出,倘使京城發生不測,就追悔莫及了。陛下難道忘記臣在灞上說過的話嗎?”
《晉書·卷一百一十四·載記第十四》
唐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前秦丞相王猛”。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包括王猛。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王猛亦位列其中。
王猛為政著重以法治國,賞善罰惡,故此雖如
強德等權貴犯罪亦敢於處以極刑,而有賢才的人王猛亦會加以提拔。而其本人亦著重善惡,小恩必還,亦睚眥必報,故當時有人以此去批評他。
•
苻堅:“王景略固是夷吾、子產之儔也。”“卿夙夜匪懈,憂勤萬機,若文王得太公,吾將優遊以卒歲。”
•
崔浩:“若王猛之治國,苻堅之管仲也;慕容玄恭之輔少主,慕容暐之霍光也;劉裕之平逆亂,司馬德宗之曹操也。”
•
崔鴻:“鄧羌請郡將以撓法,徇私也;勒兵欲攻王猛,無上也;臨戰豫求司隸,邀君也;有此三者,罪孰大焉!猛能容其所短,收其所長,若馴猛虎,馭悍馬,以成大功。《詩》曰:‘采葑采菲,無以下體。’猛之謂矣!”
•
房玄齡:“猛瑰姿俊偉,博學好兵書,謹重嚴毅,氣度雄遠,細事不幹其慮。”
•
朱敬則:“如蕭何之鎮靜關中,寇恂之安輯河內,葛亮相蜀,張昭輔吳,茂宏之經理琅琊,景略之弼諧永固,劉穆之眾務必舉,揚遵彥百度惟貞,蘇綽共濟艱難,高熲同經草昧,雖功有大小,運或長短,咸推股肱之林。悉為忠烈之士。若乃威以靜國,謀以動鄰。提鼓出師,三軍賈勇;置兵境上,千里無塵。內外兼材,惟孔明、景略也。”
•司馬光:“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吳國得伍員而克強楚國,漢得陳平而誅項籍,魏得許攸而破袁紹;彼敵國之材臣,來為己用,進取之良資也。王猛知慕容垂之心久而難信,獨為不念燕尚未滅,垂以材高功盛,無罪見疑,窮困歸秦,未有異心,遽以猜忌殺人,是助燕為無道而塞來者之門也,如何其可哉!故秦王堅禮之以收燕望,親之以盡燕情,寵之以傾燕眾,信之以結燕心,未為過矣。猛何汲汲於殺垂,乃為市井鬻賣之行,有如嫉其寵而讒之者,豈雅德君子所宜為哉!”
•
張預:“孫子曰:‘知彼知己。’猛諫苻堅不以晉為圖是也。”
•
陳普:“魚水歡濃更月氐,便呵氐族使耕炊。浮雲蔽日何難見,獨有操琴趙整知。一奮衝天跨六州,生前天已怒旄頭。開何有意容王猛,肯使魚羊食不留。”
•
陳元靚:“子產夷吾,德均材並。鄴部異方,民安寇靜。妙振兵鈴,允厘庶政。秦得賢臣,發揮符命。”
•張大齡:“景略之才,不下管葛,而堅舉國聽之,間者必死,雖名君臣,實肝膽肺腑,故景略得以盡其材。而堅亦勤政愛民,仁恕恭儉。景略死而堅漸驕,伐晉之舉,急於混一,說者咸謂鮮卑西羌未之早除。不知景略若在,萇等几上之肉,何能為哉!故景略之存亡則苻氏之興衰也。”
•康熙帝:“王猛之事秦,竭忠盡智,至於臨歿之時,猶惓惓以善作善,成望秦王追從前聖,宜其主眷優隆,為人臣之所當勉也。”
•
鄭觀應:“古之所謂將才者,曰儒將、曰大將、曰才將、曰戰將。韓信、馮異、王猛、賀若弼、李靖、郭子儀、曹彬、徐達籌,大將也。”
•周恩來:“捫虱傾談驚四座,持螯下酒話當年。”
•
范文瀾:“苻堅在皇帝群中是個優秀的皇帝。他最親信的輔佐王猛,在將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將相。”
•
柏楊:“王猛是中國成功的偉大政治家之一,在他之前有諸葛亮,在他之後有王安石,諸葛亮欠缺軍事上的成就,王安石欠缺堅強的支持力量,所以王猛得以獨展長才,把一團亂糟糟的流氓地痞、土豪惡霸,硬是凝結成金鋼;不但國泰,而且民安。距今雖已一千餘年,但仍使我們對於那個輝煌的時代,怦然心動。可惜王猛早逝,假使上蒼延長他十年二十年壽命,他帶給社會的政治軌道,會更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