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腦中腳
小腦中腳
小腦中腳,又稱腦橋臂,位於最外側,連於小腦和腦橋之間。其主要成分為小腦傳入纖維,且幾乎全部由對側腦橋核發出的腦橋小腦纖維構成,僅少許腦橋網狀核到小腦皮質的纖維;小腦傳出纖維非常稀少,為小腦至腦橋的纖維。
1、小腦中腳:
小腦中腳又叫腦橋臂,系小腦與橋腦相連結的結構。此結構是由橋腦基底部對側半的橋腦核發出的纖維橫行后交叉而成,此臂強大。為高級中樞經橋腦與小腦相聯繫的經路。
2、小腦:
小腦是不成對的結構,人的小腦是後腦中最大的部分,位於顱后窩內、大腦兩半球枕葉的下方、腦橋和延髓的背側面。小腦上面平坦,下面隆凸,中間縮窄的部分是蚓部,兩側膨隆的是小腦半球。小腦表面有許多平行的溝,把小腦分成若干葉。小腦表面被覆一層灰質,稱小腦皮質;小腦內部為白質,稱小腦髓質。在髓質內有灰質團,稱小腦中央核。按功能,小腦分為前葉、後葉和絨球小結葉。
小腦借三對小腦腳與腦幹相連,小腦下腳(繩狀體)由來自脊髓和延髓的進入小腦的纖維組成;小腦中腳(腦橋臂)由腦橋核到小腦的纖維組成;小腦上腳(結合臂)主要由小腦中央核發出的遠心纖維組成,它主要終於紅核和丘腦外側核。
小腦機能相當複雜,主要機能是有機體在靜力性或動力性運動中小腦參與原動肌和對抗肌之間的共濟作用,從而保持身體平衡;調節肌肉的緊張、協調肌肉的運動,主要是協調身體的隨意運動。如小腦受到損害,病人平衡失調,站立時身體搖擺不穩,步行蹣跚,有跌倒的趨勢。此外,小腦對內髒的機能也有一定的影響。如果刺激小腦,可出現一系列交感神經興奮現象,如瞳孔散大、血壓增高、疲勞肌肉恢復工作能力等。
3、橋腦:
橋腦位於中腦和延髓之間的中樞神經結構。因其腹側面外形類似於聯絡兩側小腦半球的橋而得名。是大腦與小腦聯繫的中介。大腦-橋腦-小腦環路保證了隨意運動的精確和有效。其內含有三叉神經核、展神經核、面神經核和聽神經核。損傷時常可引起“橋腦外側部綜合征”、“橋腦內側部綜合征”及“閉鎖綜合征”等。
小腦扁桃體疝綜合征:
概述:
小腦扁桃體疝綜合征又稱List綜合征、枕骨大孔疝、扁桃體疝。小腦扁桃體疝於1941年由某學者首先描述而得名,是枕骨大孔畸形所致的短暫性小腦扁桃體受壓的一組臨床癥狀。
【病因】
本綜合征之病因多為先天性畸形,可有一時性的小腦扁桃體疝(如腦炎、腦膜炎、低滲等造成的全腦水腫,常致枕骨大孔疝)使小腦下端扁桃體部分下移擠入枕骨大孔,原處於枕骨大孔中的延腦受到由後向前的壓迫,延腦第四腦室底的呼吸中樞等可出現功能障礙。
【臨床表現】
複發性頭痛、眩暈、耳鳴、噁心,頸伸展時咳嗽、打噴嚏後頸強直,無特殊神經系統體征,主要癥狀如下:①呼吸功能障礙。為本症最突出的癥狀。呼吸先變慢,后不規則,出現缺氧、紫紺,嚴重時呼吸驟停。②循環障礙。心率變慢,血壓降低。③瞳孔變化。多為對稱性,先瞳孔縮小,對光反射弱,后散大,光反射消失。④意識障礙出現較海馬鉤疝晚。⑤皮質脊髓囊癥狀一般不出現。
【診斷】
【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