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腦膜炎的結果 展開

腦膜炎

腦膜的瀰漫性炎症性改變

腦膜炎是腦膜的瀰漫性炎症性改變。由細菌、病毒、真菌、螺旋體、原蟲、立克次氏體、腫瘤與免疫相關的各種炎性因子侵犯腦膜引起。具體發病機制不明確。腦膜炎可累及硬腦膜、蛛網膜和軟腦膜。腦脊髓膜炎有3種基本類型:化膿性腦膜炎、淋巴細胞性腦膜炎(多由病毒引起)、非化膿腦膜炎(可由結核桿菌梅毒螺旋體布魯氏菌及真菌引起)。本病最主要的臨床癥狀是以發熱、頭痛、嘔吐、煩躁、驚厥等癥狀,同時可有其他系統受累的表現。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是藥物治療。根據腦脊液培養找到細菌,根據藥物敏感試驗選擇有效的抗生素,及時治療,爭取減少後遺症的發生。預后與多方面因素有關,早期、規範治療,大部分病人可治癒。

就診科室


神經內科、急診科、感染科

病因


● 不同類型的腦膜炎病因不同
● 化膿性腦膜炎
● ● 是由各種化膿菌引起的腦膜炎症,常見致病菌為3種類型,即流感嗜血桿菌B型、腦膜炎奈瑟菌(雙球菌)和肺炎鏈球菌(肺炎雙球菌)。
● 非化膿性腦膜炎
● ● 結核性腦膜炎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腦膜非化膿性炎症。
● ● 能引起腦膜炎的病毒有腸道病毒、柯薩奇病毒A、B組、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及腺病毒
● ● 引起真菌性腦膜炎常見的病原體有隱球菌麴黴菌毛黴菌等。

癥狀


● 不同類型的腦膜炎臨床表現不同
● 結核性腦膜炎
● ● 成人及小兒皆可發病。
● ● 神經系統表現為:頭痛、噴射性嘔吐、視乳頭水腫、意識障礙,嚴重者可出現腦疝、枕骨大孔疝,並可導致呼吸迅速停止。
● ● 全身癥狀:低熱,或為高熱,常伴畏寒、全身酸痛、乏力、畏光、精神萎靡及食慾減退等。
● 化膿性腦膜炎
● ● 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嘔吐、驚厥,甚至昏迷,腦膜刺激征陽性。
● 病毒性腦膜炎
● ● 主要表現為病毒感染的全身中毒癥狀和腦膜刺激癥狀,如發熱、頭痛、畏光、肌痛、噁心和嘔吐、食慾減退、腹瀉及全身乏力等。
● 真菌性腦膜炎
● ● 神經系統表現:頭痛、噁心、嘔吐、視物模糊、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等。
● ● 全身表現:低熱,少數有高熱,並見寒戰、精神萎靡、食慾減退等。

檢查


● 確診腦膜炎需要行實驗室檢查(腦脊液、血常規等)及影像學檢查等。
● 實驗室檢查
● ● 血常規:急性期周圍血象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
● ● 腦脊液:腦脊液壓力升高,化膿性腦膜炎腦脊液外觀混濁、膿樣,白細胞升高,計數在1000~10000/mm³,少數病例更高。蛋白升高,可達1.0g/L以上,糖含量降低,通常低於2.2mmol/L,氯化物含量亦降低,免疫球蛋白IgM和IgG明顯增高。
● ● 其他檢查:尿常規、血電解質、血糖、肝腎功能,以了解機體功能狀態,血和腦脊液體二代測序。
● 影像學檢查
● ● X線攝片檢查:化膿性腦膜炎病人胸片特別重要,可發現肺炎病灶或膿腫。顱腦和鼻竇平片可發現顱骨骨髓炎、鼻竇炎乳突炎,但以上病變的CT檢查更清楚。
● ● CT、MRI檢查:病變早期CT或顱腦MRI檢查可正常。有神經系統併發症時可見腦室擴大、腦溝變窄、腦腫脹、腦移位等異常表現。並可發現室管膜炎、硬膜下積液及局限性腦膿腫。增強MRI掃描對診斷腦膜炎比增強CT掃描敏感增強。

診斷


● 醫生根據臨床癥狀、腦脊液化驗、血液檢查及影像學檢查來診斷腦膜炎。
● 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嘔吐、煩躁。可有嗜睡、抽搐等。
● 腦脊液檢查,壓力升高,外觀混濁、膿樣,白細胞及蛋白升高,免疫球蛋白IgM和IgG明顯增高。
● MRI掃描時能顯示腦膜滲岀和皮質反應。

鑒別診斷


● 一些疾病可出現發熱、頭痛、嘔吐、精神狀態改變、意識障礙等癥狀,容易與腦膜炎相混淆,這些疾病有:腦炎、腦梗死、腦出血、癲癇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疾病癥狀和腰椎穿刺術、影像學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腦膜炎的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治療。主要採取藥物治療。
● 藥物治療
● ● 化膿性腦膜炎的治療主要是根據腦脊液塗片和培養找到細菌,根據藥物敏感試驗選擇有效的抗生素,及時治療,爭取減少後遺症的發生。
● ● 結核性腦膜炎主要採取易通過血-腦屏障的抗結核治療。
● ● 真菌性腦膜炎:抗真菌治療。
● ● 病毒性腦膜炎:阿昔洛韋等抗病毒治療。
● 其他治療
● ● 還要對症處理高熱。
● ● 控制抽搐。
● ● 減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
● ● 激素類藥物使用減少顱內炎症粘連。

危害


● 如果未及時治療,病情進展,可以出現腦神經麻痹、失明、聽力障礙、肢體癱瘓、癲癇及智力減退等後遺症。

預后


● 腦膜炎治療效果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如年齡、感染程度、是否有其他合併症、基礎身體狀況等。總體來說,如果能夠做到早期、規範治療,大部分病人癥狀可明顯改善甚至消失。

預防


● 早期發現,就地隔離治療。
● 流行期間做好衛生宣傳,應盡量避免大型集會及集體活動,不要攜帶兒童到公共場所,外出應戴口罩。
● 接種疫苗。

臨床表現


1.結核性腦膜炎
早期表現為患兒精神狀態改變,如煩躁好哭;精神獃滯;不喜歡遊戲;還可有低熱、食慾減退、嘔吐、睡眠不安、消瘦表現。
年長兒可自訴頭痛。如果病情嚴重,頭痛呈持續性並加重,嘔吐加重並可變為噴射性,逐漸出現嗜睡,還可出現抽搐,病情進一步加重則出現昏迷,頻繁抽搐,四肢肌肉鬆弛、癱瘓。還可出現呼吸不規則,部分患兒死亡。
2.化膿性腦膜炎
是小兒及老年人常見的,由各種化膿性細菌引起的腦膜炎症。以發熱、頭痛、嘔吐、煩躁等癥狀為主要表現。神經系統檢查和腦脊液檢查異常。由於小兒抵抗力較弱,血腦屏障發育未完善,細菌易進入大腦神經系統。一般為身體其他部位感染引起敗血症,細菌進入大腦所致。部分由於中耳炎、頭部外傷后感染,細菌直接進入腦膜所致。
兒童時期起病急,高熱可達39℃以上,小兒常訴劇烈頭痛,精神差,乏力,食慾減退,嘔吐頻繁。起病時小兒神志清醒,病情進展可發生嗜睡,神志模糊,言語雜亂,不能正確辨別方向,抽搐,昏迷。病情嚴重者在發病後24小時內就出現抽搐及昏迷。如果未及時治療,病情進展,頸部僵硬,頭向後仰,背部僵硬,整個身體向背後彎曲似“弓”樣,醫學上稱角弓反張。還可出現呼吸不規則,甚至出現呼吸衰竭,部分患兒皮膚有出血點
由於病變可引起腦膜粘連和腦實質的損害,因此可以出現顱神經麻痹、失明、聽力障礙、肢體癱瘓、癲癇及智力減退等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