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髮垂髫

漢語成語

黃髮垂髫,漢語成語,拼音是huángfàchuítiáo,意思是指老人與兒童。出自《桃花源》。

正文


黃髮垂髫
[huángfàchuítiáo]
出處
《詩經·魯頌·閟宮》:“黃髮台背。”晉·潘岳《藉田賦》:“垂髫總發。”
釋義
黃髮:老年人頭髮由白轉黃;垂髫:古時單童子未冠者頭髮下垂。指老人與兒童。
近義詞
傴僂提攜
例句
● 我們到了喜馬拉雅山麓的小村,意外看見黃髮垂髫,歡喜得很。

成語釋義


黃髮:老年人頭髮由白轉黃,舊時長壽的象徵,后常用指老人。
楷書“黃髮垂髫”
楷書“黃髮垂髫”
垂髫:古代男子成年要加冠,而童子未冠者頭髮下垂,后常用指兒童。
髫:古代小孩頭上紮起來的下垂頭髮

成語出處


1、《詩經·魯頌·閟宮》:“黃髮台背。”
2、晉·潘岳《藉田賦》:“垂髫總發。”
3、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黃髮垂髫(tiáo)並怡然自樂。”

成語典故


出處一

《詩經》封面
《詩經》封面
《詩經·魯頌·閟宮》
閟宮有侐,實實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無災無害。彌月不遲,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稺菽麥(。奄有下國,俾民稼穡。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纘禹之緒。
后稷之孫,實維大王。居岐之陽,實始剪商。至於文武,纘大王之緒,致天之屆,於牧之野。無貳無虞,上帝臨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王曰叔父,建爾元子,俾侯於魯。大啟爾宇,為周室輔。
乃命魯公,俾侯於東。錫之山川,土田附庸。周公之孫,庄公之子。龍旂承祀。六轡耳耳。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享以騂犧,是饗是宜。降福既多,周公皇祖,亦其福女。
秋而載嘗,夏而楅衡,白牡騂剛。犧尊將將,毛炰胾羹。籩豆大房,萬舞洋洋。孝孫有慶。俾爾熾而昌,俾爾壽而臧。保彼東方,魯邦是常。不虧不崩,不震不騰。三壽作朋,如岡如陵。
公車千乘,朱英綠縢,二矛重弓。公徒三萬,貝胄朱綅。烝徒增增,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則莫我敢承!
俾爾昌而熾,俾爾壽而富。黃髮台背,壽胥與試。俾爾昌而大,俾爾耆而艾。萬有千歲,眉壽無有害。
泰山岩岩,魯邦所詹。奄有龜蒙,遂荒大東。至於海邦,淮夷來同。莫不率從,魯侯之功。
保有鳧繹,遂荒徐宅。至於海邦,淮夷蠻貊。及彼南夷,莫不率從。莫敢不諾,魯侯是若。
天錫公純嘏,眉壽保魯。居常與許,復周公之宇。魯侯燕喜,令妻壽母。宜大夫庶士,邦國是有。既多受祉,黃髮兒齒。
徂來之松,新甫之柏。是斷是度,是尋是尺。松桷有舄,路寢孔碩,新廟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碩,萬民是若。
譯文
宮廟深閉真是靜謐,殿堂闊大結構緊密。名聲赫赫聖母姜嫄,她的德性端正專一。上帝給她特別福澤,痛苦災害沒有經歷。懷胎滿月而不延遲,於是生出始祖后稷。上帝賜他許多福氣。降下糜子穀子種稑,還有豆麥各種穀米。蔭庇普天之下邦國,讓那人民學習農藝。種下穀子糜子滿野,種下水稻黑秬遍地。擁有天下這片沃土,將那大禹餘緒承繼。
后稷那位後代嫡孫,正是我們先君太王。他遷居到岐山山陽,從此開始翦滅殷商。發展及至文王武王,來將太王傳統發揚。接受天命實行征伐,殷郊牧野擺開戰場。不要分心不要犯錯,上帝監督保你吉祥。治服敵方殷商軍隊,能夠完成大功一項。於是成王說道:“叔父,您諸子中擇立其長,封於魯地快快前往,要去努力擴土開疆,作為周室藩輔屏障。”
因此命其號為魯公,封為諸侯王畿之東。賜他大片山川田地,並把小國作為附庸。他是周公後代嫡孫,他是庄公之子僖公。載著龍旗前去祭祀,六韁柔軟手中輕控。春秋兩祭都不懈怠,獻享祀祖一心莊重。上帝在天輝煌英明,始祖后稷偉大光榮。神位前供赤色全牛,敬請前來吃喝享用,降下吉祥幸福重重。這位偉大先祖周公,讓你享福大有神通。
秋天祭祀命名為嘗,夏天給牛設置欄杠。雄牛色白小牛色紅,獻祭酒尊碰擊鏘鏘。燒烤小豬熬煮肉湯,盛入籩豆裝滿大房。萬舞規模浩浩蕩蕩,孝孫總有吉慶禎祥。讓你熾盛而又興旺,讓你長壽無災無恙。保衛王朝東方國土,魯國實為諸侯之長。山不缺損也不崩潰,水不震激也不動蕩。有上中下三壽比並,猶如巍峨峰巒山岡。
魯公戰車有一千乘,矛飾紅纓弓扎綠繩,兩矛兩弓以備交鋒。魯公步兵有三萬人,頭盔鑲貝紅線綴縫,眾多軍隊一層一層。戎族狄族我將痛擊,楚國徐國我將嚴懲,沒人膽敢與我抗衡。
讓你興旺而又熾盛,讓你長壽富貴同在。白髮變黃背有魚紋,壽命都能長如泰岱。讓你康健而又強壯,讓你高壽年至耆艾。過了萬歲再加千歲,活到高壽不受損害。
泰山真是高大森嚴,魯國視為境內天險。擁有兩山龜山蒙山,疆土直到東方極邊。延伸已接海畔附庸,淮夷都來盟會謁見。他們無不相率服從,這是魯侯功業所建。
據有兩山那鳧那繹,撫定徐戎舊居之地。延伸直到海邊小邦,要將淮夷蠻貊治理。那些南方蠻夷之族,他們無不聽命服氣。沒人敢不唯唯諾諾,順從魯侯豈敢叛逆。
上天賜給魯公洪福,讓他高壽保衛魯域。常許二地又有居處,恢復周公原有疆宇。魯侯設宴讓人歡喜,既有賢妻又有老母。協調眾士與卿大夫,國家遂能保有其土。已經獲得許多福祉,白髮變黃乳齒再出。
徂徠山上青松鬱郁,新甫山上翠柏蔥蔥。將它截斷將它砍斫,丈量尺寸留下待用。松木方椽又粗又大,寢殿寬敞氣勢恢宏,新修廟堂光彩融融。大夫奚斯寫成此詩,篇幅漫長蘊涵甚豐,此心此意萬民順從。

出處二

《藉田賦》
伊晉之四年正月丁未,皇帝親率群后藉於千畝之甸,禮也。晉書曰:丁亥藉田,戊子大赦。今為丁未,誤也。千畝,已見西京賦。禮記曰:天子籍田千畝。於是乃使甸帥清畿,野廬掃路。周禮曰:甸師掌帥其屬,而耕耨王籍。鄭玄曰:師,猶長也。然師而為帥者,避晉景帝諱也。周禮曰:野廬氏,掌達國之道路也。封人壝宮,掌舍設枑。周禮曰:封人,掌設王之社壝,為畿封而樹之。鄭玄曰:聚土曰封。壝,謂壇及堳埒也。周禮曰:掌舍,掌王之會同之舍,設枑再重。杜子春讀為枑。枑。行馬也。壝,以委切。枑,音互。青壇蔚其岳立兮,翠幕黕以雲布。國語,虢文公曰:古者,王命司空,除壇於藉。楊脩許昌宮賦曰:華殿炳而岳立。鄭玄周禮注曰:帷覆上曰幕。魏文帝愁霖賦曰:玄雲黕其四塞。黕,黑貌也。封禪書曰:雲布霧散。黕,丁敢切。結崇基之靈趾兮,啟四塗之廣阼。崇基,謂壇也。於壇四面而為階也。說文曰:趾,基也。又曰:阼,主階也。沃野墳腴,膏壤平砥。墳腴、平砥,已見上文。史記曰:京師膏壤,沃野千里。毛詩曰:周道如砥。清洛濁渠,引流激水。子虛賦曰:激水推移。遐阡繩直,邇陌如矢。史記曰:秦孝公壞井田,開阡陌。風俗通曰:南北曰阡,東西曰陌。繩直,已見上文。詩曰:其直如矢。繱犗服於縹軛兮,紺轅綴於黛耜。繱犗,帝耕之牛也。說文曰:繱,帛青色,音蔥。犗牛,已見吳都賦。又曰:縹,帛青白色。轅軛,犁轅軛也。鄭玄周禮注曰:轅端壓牛領曰軛,於革切。說文曰:紺,染青而揚赤色也。鄭玄禮記注曰:耜,耒之金。儼儲駕於廛左兮,俟萬乘之躬履。駕牛儼然在於廛左,以待天子躬親履之,耕以儲畜,故曰儲駕也。說文曰:儼,好貌也。晉灼漢書曰:廛,一百畝也。然古耕以耒而今以牛者,蓋晉時創製,不沿於古也。百僚先置,位以職分。百僚,已見上文。羽獵賦曰:先置乎白楊之南。漢書曰:六卿各有徒屬職分也。自上下下,具惟命臣。周易曰:自上下下,其道大光。西京賦曰:具惟帝臣。鄭玄儀禮注曰:命者,加爵服之名。襲春服之萋萋兮,接游車之轔轔。司馬彪上林賦注曰:襲,服也。禮記曰:孟春衣青衣。春服,已見魏都賦。薛君韓詩章句曰:萋萋,盛也。文穎漢書注曰:天子出,游車九乘。毛詩曰:有車轔轔。微風生於輕幰,纖埃起於朱輪。幰,車幰也。釋名曰:車幰,所以御熱也。朱輪,見吳都賦。森奉璋以階列,望皇軒而肅震。森,盛貌也。毛詩曰:奉璋峨峨,髦士攸宜。階,爵之次也。爾雅曰:震,懼也。若湛露之晞朝陽,似眾星之拱北辰也。毛詩曰:湛湛露斯,匪陽不晞。毛萇曰:晞,乾也。言露見日而乾,以喻諸侯承命而施敬也。論語: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於是前驅魚麗,屬車鱗萃。周禮曰:王出入,則自左馭而前驅。鄭玄曰:前驅,如今導引也。魚麗,已見東京賦。屬車,已見西京賦。子虛賦曰:珍怪鳥獸,萬端鱗萃。閶闔洞啟,參塗方駟。洛陽宮舍記曰:洛陽有閶闔門。西京賦曰:旁開三門,參塗夷庭。羽獵賦曰:方駕千駟。常伯陪乘,太僕秉轡。尚書曰;左右常伯。應劭曰:漢官儀曰:侍中,周成王常伯任侍中,殿下稱制,出即陪乘。鄭玄周禮注曰:陪乘,參乘也。漢舊儀曰:漢乘輿大駕儀,公卿奉引,太僕御也。后妃獻穜稑之種,司農撰播殖之器。周禮曰:上春,詔王后帥六宮之人,而生穜稑之種,而獻於王。鄭司農曰:先種後熟謂之穜,後種先熟謂之稑。漢書曰:大農令,武帝更名大司農。孔安國論語注曰:撰,具也。史記曰:后稷播植百穀。孔安國尚書傳曰:播,布也。蒼頡篇曰:殖,種也。挈壺掌升降之節,宮正設門閭之蹕。周禮有挈壺氏。周禮曰:宮正,凡邦之事蹕宮中。鄭玄曰:正,長也。宮中之長也。鄭司農曰:蹕,謂止行者清道,若今時警蹕。天子乃御玉輦,蔭華蓋。臧榮緒晉書曰:大駕鹵簿有大輦,華蓋,中道。玉輦,大輦也。華蓋,已見西京賦。沖牙錚鎗,綃紈綷糹蔡。禮記曰:凡帶必有佩,佩玉有沖牙。鄭玄曰:沖牙,居中央,以前後觸也。錚鎗,玉聲也。錚,義耕切。鎗,義行切。鄭玄禮記注曰:綃,綺屬也。許慎淮南子注曰:紈,素也。漢書班婕妤賦曰:紛綷糹蔡兮紈素聲。綃,思樵切。紈,音丸。綷,七悴切。糹蔡,七大切。金根照耀以蜅晃兮,龍驥騰驤而沛艾。司馬彪續漢書曰:漢承秦制,御為乘輿,金根安車,五采文畫輈。西京賦曰:乃奮翅而騰驤。龍驥、沛艾,已見上文。表朱玄於離坎,飛青縞於震兌。中黃曄以發揮,方采紛其繁會。謂鹵簿之儀,車騎旌旗,各依方色。表,猶摽也。周易曰:離,南方之卦也;坎者,正北方之卦也;震者,東方;兌,正西秋也。周禮曰: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毛萇詩傳曰:縞,白色也。縞,古老切。周禮曰:地謂之黃。臧榮緒晉書,鹵簿,曰青立車、青安車、赤立車、赤安車、黃立車、黃安車、白立車、白安車、黑立車、黑安車,合十乘,並駕駟,建旗十二,如車色。五輅鳴鑾,九旗揚旆。周禮曰:王之五路:一曰玉路,二曰金路,三曰象路,四曰革路,五曰木路。又曰: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為常,蛟龍為旂,通帛為旃;雜帛為物,熊虎為旗,鳥隼為旟;龜蛇為旐,全羽為<方遂>,析羽為旌。瓊鈒入蕊,雲罕晻藹。臧榮緒晉書曰:雲罕車駕駟,戟車載。闟與鈒音義同也。蒼頡篇曰:{蕊木},聚也。楚辭曰:揚雲霓之晻藹。鈒,音吸。晻,音烏感切。簫管嘲哳以啾嘈兮,鼓鞞硡隱以砰潏。簫管,已見上文。楚辭曰:鵾雞嘲哳而悲鳴。蒼頡篇曰:啾,眾聲也。嘈,已見上文。周禮曰:鍾師掌鞞。鄭玄曰:擊鞞以和樂。字林曰:鼙,小鼓也。鞞與鼙同,步迷切。硡與訇音義同,火宏切。字書曰:砰,大聲也。字指曰:潏,大聲也。砰,披萌切。潏,苦蓋切。筍虡嶷以軒翥兮,洪鍾越乎區外。筍虡、軒翥,已見西京賦。天子之行,擊左右鍾,已見西都賦。震震填填,塵騖連天,以幸乎藉田。震震,盛也。郭璞爾雅注曰:闐闐,群行聲也。東觀漢記曰:王邑旗幟蔽野,埃塵連天。騖或為霧,非也。蟬冕熲以灼灼兮,碧色肅其千千。蟬冕,已見魏都賦。千千,碧貌。似夜光之剖荊璞兮,若茂松之依山巔也。
於是我皇乃降靈壇,撫御耦。降,謂臨幸也。應劭漢官儀曰:天子東耕之日,天子升壇,上空無祭,天子耕於壇,舉耒三推而已。論語曰:長沮、桀溺耦而耕。鄭玄曰:耜廣五寸,二耜為耦。王逸楚辭注曰:撫,持也。坻場染屨,洪縻在手。方言曰:坻,場也。蚍蜉犁鼠之場謂之坻。場,浮壤之名也,音傷。說文曰:縻,牛轡也,忙皮反。三推而舍,庶人終畝。三推,已見上文。國語,虢文公曰:王耕一,班三之,庶人終於千畝。韋昭曰:一,一耜之也。班,次也。三之,下各三其上。王一,公三,卿九,大夫二十七,庶人盡耕也。既雲以牛而又言推者,蓋沿古成文,不可以文而害實也。,扶發切。然國語與禮記不同,而潘雜用之。貴賤以班,或五或九。禮記曰:帝藉,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於斯時也,居靡都鄙,民無華裔。都,謂京邑也。杜預左傳註:鄙,邑也。左傳,孔子曰: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王肅家語注曰:裔,邊裔也。長幼雜鵷以交集,士女頒斌而咸戾。雜鵷,眾多貌也。頒斌,相雜之貌也。爾雅曰:戾,至也。被褐振裾,垂髫總發,老子曰:被褐而懷玉。杜預左氏傳注曰:振,整也。說文曰:褐者,粗衣也。爾雅曰:衱,謂之裾。郭璞曰:衣後裾也。衱,音劫。魏志,毛玠曰:臣垂髫執簡,埤蒼曰:髫,髦也,大聊切。毛詩曰:總角之宴。毛萇曰:總角,結髮也。躡踵側肩,掎裳連襼。說文曰:躡,追也。躡其踵,所以為追逐也。聲類曰:踵,足根也。史記:馮驩曰:夫朝趨市者,側肩爭門而入。賈逵國語注曰:從後牽曰掎。方言曰:衤復襦,江湖之間或謂之簫襼。郭璞方言注曰:襼,即袂字也。說文曰:袂,袖也。黃塵為之四合兮,陽光為之潛翳。山陽公載記曰:賈詡鳴鼓雷震,黃塵蔽天。西都賦曰:紅塵四合。動容發音而觀者,莫不抃鳷乎康衢,謳吟乎聖世。列子曰:一里老幼,喜躍抃鳷。康衢,已見上文。吾丘壽王驃騎論功曰:游童牧豎,詠德謳吟。情欣樂於昏作兮,慮儘力乎樹蓺。昏作,已見西京賦。韓詩外傳曰:子路治蒲,孔子曰:我入其境,田疇甚易,草萊甚辟,故其人儘力也。周禮曰:正月之吉,頒職事,二日樹蓺。鄭玄毛詩箋曰:蓺,猶樹也。靡誰督而常勤兮,莫之課而自厲。說文曰:誰,何也,謂責問之也。字書曰:督,察也。王逸楚辭注曰:課,試也。躬先勞以說使兮,豈嚴刑而猛制之哉!周易曰:說以使民,民忘其勞。史記曰:秦繁法嚴刑,而天下不振。
有邑老田父,或進而稱曰:蓋損益隨時,理有常然。周易曰:損益盈虛,與時偕行。又曰:隨時之義大矣哉!晏子春秋曰:物有必至,事有常然,古之道也。高以下為基,民以食為天。老子曰: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基。漢書酈食其曰:王者以人為天,而民以食為天。正其末者端其本,善其後者慎其先。言治國之道,以商為末而農為本,以貨為後而食為先也。陸賈新語注曰:治末者調其本。李奇漢書注曰:本,農也。末,賈也。漢書,詔曰:農,天下之本也,而人或不務本而事末,故生不遂。禮記曰:善終者如始。尚書大傳曰:八政何以先食。傳曰:食者萬物之始。人事之本也,故八政先食。夫九土之宜弗任,四人之務不壹。國語,展禽曰:共工氏之子曰後土,能平九土。韋昭曰:九土,九州之土。尚書曰:禹別九州,任土作貢。管子曰: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正民也。孔安國尚書傳曰:壹,專一也。野有菜蔬之色,朝靡代耕之秩。禮記曰:三年耕,必有一年食,雖有凶旱水溢,人無菜色。又曰:夫祿足以代其耕。無儲稸以虞災,徒望歲以自必。言無儲稸以度荒災,空自必望於歲也。崔寔四民月令曰:十月,五穀既登,家有儲稸。禮記曰: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韋昭曰:虞,度也。左氏傳,王曰:餘一人閔閔焉,如農夫之望歲也。三季之衰,皆此物也。國語:郭偃曰:夫三季王之亡,宜也。韋昭曰:季,末也。三季王,桀、紂、幽王也。今聖上昧旦丕顯,夕惕若栗。昧旦丕顯,已見東京賦。周易曰:君子夕惕若厲。爾雅曰:栗,懼也。圖匱於豐,防儉於逸。言常節約以戒不虞,故圖乏者必於豐殷,御儉者在於奢逸也。廣雅曰:儉,少也。欽哉欽哉,惟谷之恤。尚書曰: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展三時之弘務,致倉廩於盈溢。國語,虢文公曰:三時務農,一時講武。韋昭曰:三時,春、夏、秋也。管子曰:倉廩實則知禮節。蔡邕月令章句曰:谷藏曰倉,米藏曰廩。固堯湯之用心,而存救之要術也。漢書,董仲舒對策曰:陛下親耕籍田,以為農先,此亦堯舜之用心也。若乃廟祧有事,祝宗諏日。廟祧,已見西京賦。禮記曰:宗祝在廟。鄭玄曰:宗,宗人也。祝,接神者也。毛詩箋曰:后稷既為郊祀之酒,則諏謀其日。應劭漢書注曰:諏,謀也。簠簋普淖,則此之自實。周禮曰: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實之陳之。儀禮曰:孝孫某敢用嘉薦。鄭玄曰:普淖,黍稷也。普,大也。淖,和也。德能大和,乃有黍稷,故以為號雲。淖,乃孝切。縮鬯蕭茅,又於是乎出。左氏傳,管仲曰: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供,無以縮酒。周禮曰:鬯人,釀秬以為酒。又曰:甸師,祭祀共蕭茅。杜子春曰:蕭,香蒿也。鄭玄曰:既薦,然後爇蕭合馨香,茅以縮酒。國語,虢文公曰:上帝之粢盛,於是乎出。黍稷馨香,旨酒嘉栗。左氏傳,季良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謂其上下皆有嘉德而無違心,所謂馨香無讒慝。杜預曰:栗,謹敬也。宜其民和年登,而神降之吉也。左氏傳,季梁奉粢盛以告曰:潔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人和年豐也。鄭玄周禮注曰:登,成也。左氏傳曰:致其禋祀,於是乎人和而神降之福。古人有言曰: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夫孝,天地之性,人之所由靈也。孝經,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夫聖人之德,又可以加於孝乎?漢書曰:人,有生之最靈者也。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其或繼之者,鮮哉希矣!孝經,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理天下也。論語,子曰: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逮我皇晉,實光斯道。鄭玄毛詩箋曰:光,明也。斯道,謂孝道也。儀刑孚於萬國,愛敬盡於祖考。毛詩曰:儀刑文王,萬國作孚。毛萇曰:孚,信也。孝經,子曰: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故躬稼以供粢盛,所以致孝也。尚書大傳曰:王者躬耕,所以供粢盛。五經要義曰:天子藉田千畝,所以先百姓而致孝敬也。勸穡以足百姓,所以固本也。西京賦曰:勸穡於原陸。論語,孔子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尚書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何晏論語注曰:本,基也。能本而孝,盛德大業至矣哉!周易曰:盛德大業至矣哉。此一役也,而二美具焉。一役,謂籍田也。二美,謂能本而孝也。左氏傳,陰飴甥曰:此一役也。秦可以霸。不亦遠乎,不亦重乎!論語文也。敢作頌曰:
思樂甸畿,薄采其茅。茅,即上甸師之所供者。毛詩曰:思樂泮水,薄采其芹。毛萇曰:薄,辭也。大君戾止,言藉其農。周易曰:大君有命。毛詩曰:魯侯戾止,言觀其旂。毛萇曰:戾,來也。止,至也。其農三推,萬方以祗。禮記曰:耕藉,然後諸侯知所以敬。爾雅曰:祗,敬也。耨我公田,實及我私。鄭玄周禮注曰:耨,耘耔也,奴豆切。毛詩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我簠斯盛,我簋斯齊。禮記曰:天子藉田,以事天地山川,以為齊盛。毛萇詩傳曰:器實曰齊,在器曰盛。齊,音資。我倉如陵,我庾如坻。毛詩曰:我倉既盈,我庾惟億。又曰:曾孫之庾,如坻如京。鄭玄曰:庾,露積穀也。坻,水中高地。念茲在茲,永言孝思。言念此黍稷,在此祭祀也。尚書,禹曰:念茲在茲。毛詩曰:永言孝思。人力普存,祝史正辭。左氏傳,季梁曰:上思利人,忠也。祝史正辭,信也。故奉牲以告曰:博碩肥腯,謂人力之普存也。神祇攸歆,逸豫無期。左氏傳,楚子曰:能歆神人。杜預曰:歆,享也。毛詩曰:爾公爾侯,逸豫無期。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尚書,王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出處三

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
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jiā)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shě)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huò)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shè)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mò)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zhòng)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髮垂髫(tiáo)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xián)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讀四聲)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yì)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靠捕魚為生。(一次漁人)沿著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記了路程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兩岸幾百步以內,中間沒有別的樹木,花和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漁人對此感到非常驚異。(漁人)又向前劃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
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沒有了,(在那裡)便看到一座山,山邊有個小洞,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漁人)就捨棄船上岸,從小洞口進入。起初洞口很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漁人)又向前走了幾十步,一下子變得開闊敞亮了。只見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互相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村裡面,來來往往的行人,耕種勞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著裝束都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
(桃花源的人)一見漁人,就大為驚奇,問他是從哪裡兒來的。(漁人)細緻詳盡地回答了他們,人們就把漁人請到自己家裡,擺酒殺雞做飯款待他。村裡人聽說來了這麼一個客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率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了,於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絕了。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這個漁人一一地給(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訴說他知道的事情,(他們)聽了都很驚嘆惋惜。其餘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他們家裡,都拿出酒菜飯食來款待他。(漁人)居住了幾天,告辭離開。這裡面的人告訴他說:“(這裡的情況)不值得對外界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處處標上記號。(漁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見太守,把這些情況作了稟報。太守立即派人隨同他前往,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結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南陽人劉子驥,(是個)高尚的名士,聽說了這件事,高興地計劃要前往(探訪)。沒有實現,不久生病死了。此後(再也)沒有探訪(桃花源)的人了。

成語辨析


1、“髫”字容易寫錯,上面為一個“髟”(biāo)字,下面則是“召”字,單字即意為“兒童蓄積在額頭上的彎曲下垂的頭髮”
2、“髫”不可讀成“zhāo”
3、“垂”不可讀成“cuí”

成語用法


1、改革開放后,鄉村兩旁,黃髮垂髫都喜笑顏開.
2、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東晉·陶潛《桃花源詩並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