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柄白毒傘
傘菌目鵝膏菌科的真菌
鱗柄白毒傘,整體乳白或褐色,菌蓋寬大且厚,菇柄似魚鱗狀,較細長。多分佈在濕潤的山林之中,此種類極毒。
中文學名:鱗柄白毒鵝膏菌
拉丁學名:AmanitavirosaLam.:Fr.
中文別名:毒鵝膏
鱗柄白毒傘
菌體白色,菌蓋中央略微突起,菌柄有鱗片。菌蓋寬6~15厘米,圓錐形至鐘形,后平展,中央凸起,濕時表面有粘性,干時有光澤,有時中央略帶黃色,光滑。菌肉白色。菌褶白色,離生,密。菌柄長8~14厘米、粗1~1.2厘米,白色,有顯著鱗片、近柱形。基部膨大呈球狀。菌環生在柄的上部,白色,膜質,下垂,不易脫落。菌托白色,苞狀。孢子印白色,孢子近球形,無色,平滑。
生長季節:夏秋季在板栗樹下或雜木林中地上單獨或散在生長。
夏秋季在闊葉林地上單生或散生。
多分佈在濕潤的山林之中,吉林、廣東、北京、四川等。
此菌被稱做“致命小天使”。其毒性很強,曾在北京、四川等地發生過中毒,死亡率很高。含有毒肽及毒傘肽毒素。中毒癥狀同毒鵝膏菌、白毒鵝膏菌。與可食的白托鵝膏菌相近似,但這后種無菌環,菌柄基部不膨大呈球形,菌托較大,與柄基部多分離。此種可與栗、高山櫟以及松等樹木形成菌根。
鱗柄白毒傘
各種毒蘑菇所含的毒素種類不同。多數毒蘑菇的毒性較低,中毒表現輕微。但有些蘑菇毒素的毒性極高,可迅速致人死亡。毒蘑菇含有的毒素成分尚不完全清楚。毒性較強的毒素有以下幾種:毒肽主要損害肝臟;毒傘肽引起肝腎損害;毒蠅鹼作用類似於乙醯膽鹼;光蓋傘素引起幻覺和精神癥狀;鹿花毒素導致紅細胞破壞。
不同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表現也各不相同,但一般可分為以下四類:
2.神經精神型:進食后10分鐘—6小時除出現胃腸炎型癥狀外,尚有瞳孔縮小、唾液增多,興奮、幻覺、步態蹣跚等。
4.肝病型:進食后10~30小時出現胃腸炎型表現。部分患者可有一假愈期,然後出現以肝、腦、心、腎等多臟器損害的表現,但以肝臟損害最為嚴重。部分患者可有精神癥狀。一般病程2~3周。病死率高。
可分為6期:
潛伏期:在食后數小時至30小時,一般無任何癥狀。
胃腸炎期:可有吐瀉,但多不嚴重,常在一天內自愈。
內臟損害期:此期內肝、腦、心、腎等器官可有損害,但以肝臟的損害最為嚴重。可有黃疽、轉氨酶升高、肝腫大、出血傾向等表現。死亡病例的肝臟多顯著縮小,切面呈檳榔狀,肝細胞大片壞死,肝細胞索支架塌陷,肝小葉結構破壞,肝竇擴張,星狀細胞增生或有肝細胞脂肪性變等。少數病例有心律紊亂、少尿、尿閉等表現。
恢復期:經過積極治療的病例一般在2~3星期後進入恢復期,各項癥狀體征漸次消失而痊癒。
此外,有少數病例呈暴髮型經過,出現多功能臟器衰竭,1~5日內死亡。
鱗柄白毒傘
3、阿托品,用於神經精神型中毒患者。可根據病情輕重,採用0.5~lmg皮下注射,每半小時至6小時一次。必要時可加大劑量或改用靜脈注射。阿托品尚可用於緩解腹痛、吐瀉等胃腸道癥狀。對因中毒性心肌炎而致房室傳導阻滯亦有作用。
4、巰基解毒藥:對毒傘、白毒傘等引起肝臟及/或多功能臟器損傷的患者,可應用巰基解毒藥,用法為:二巰丁二鈉(Na-DMS)0.5~1g稀釋后靜脈注射,每6小時一次,首劑加倍,癥狀緩解后改為每日注射2次,5~7天為一療程;或二巰丙橫鈉5%溶液5ml肌內注射,每6小時一次,癥狀緩解后改為每日注射2次,5~7天為一療程。
5、腎上腺皮質激素:適用於溶血型毒蕈中毒及其他重症中毒病例,特別是有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腦炎、嚴重的肝損害及有出血傾向的病例皆可應用。
鱗柄白毒傘
結論白毒傘、鱗柄白毒傘中毒病死率高,此型中毒因無特效解毒劑,及早洗胃徹底清除毒物是救治關鍵,重視假愈期的治療,注意保護重要臟器功能。
因為蘑菇中毒的潛伏期較長,而且部分蘑菇中毒的癥狀一旦出現就迅速惡化,所以進食可疑有毒蘑菇后要及時到醫院診治。出現癥狀者儘快到醫院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