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賦
2007年陳鄭雲所著辭賦駢文
目錄
雲岡賦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雲岡賦
『作品類型』辭賦駢文
『作者姓名』陳鄭雲
『創作時間』丁亥年(2007年)
『創作地點』山西大同
『流傳範圍』書籍、網路、報刊媒體多家轉載
【作品介紹】
《雲岡賦》是一篇介紹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的辭賦駢文作品。作品以遊歷為線索,描寫雲岡石窟的雕飾奇偉,富麗堂皇,展現出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描寫雲岡石窟開鑿的時間之久、規模之大。作品融佛法與人生於一爐,兼佛教與歷史一體,集佛學與文學而成,寫景抒情、詠史抒懷。全文駢對精工,結構完整;用典精當,誇飾自然。風格遒勁豪爽,沉鬱悲壯,恢弘綺麗,深情綿邈。是一篇介紹名勝,書寫歷史,抒發情懷的辭賦作品。
【作者簡介】
陳鄭雲,字謹龍,號荊山居士,道號清凈散人,別署靜軒主人;筆名正覺生;1987年生於甘肅武都。2007年秋赴甘肅酒泉求學,孤居異鄉,故自號異鄉客,道號孤鴻子。酷愛古典文學,迷戀詩賦詞曲。多篇詩賦作品載入書刊網報。2008年11月加入中華辭賦家聯合會,2009年7月加入世界漢詩協會,2009年12月加入武都區作家協會。
2009年5月,《汶川地震周年賦》獲校園徵文大賽“一等獎”;2009年9月,《天生我材必有用賦》獲校園徵文大賽“一等獎”。
曾任酒泉職業技術學院文馨文學社社長兼《尋夢園月報》主編,獲“優秀學生幹部”榮譽稱號。
現為世界漢詩協會會員,中華辭賦家聯合會理事,中華辭賦報常務編委,中華雅苑精英榜網站副主編,武都區作家協會會員。
【賦文展示】
◎雲岡賦 作者:陳鄭雲
雲岡之地,佛法緣起。騷客紛至,踏芳階之青苔;清靜福地,隱石佛于山巒。武周之陽,洞窟雲岡。陣容巨列,世所罕稀。山窟廟堂,煙寺相望。祥雲點綴山色,佛燈爭輝日月。
極目遠眺林淵錦境,古木比天鳥飛林端。林木聳立,經綸世俗之人,稱怪嘆奇;枝葉錯落,久居鬧市賓客,流連望返。
回溯北魏,佛法東來。太武滅佛,大乘未絕於世;文成復法,釋門生息而盛。釋老曇曜,北魏高僧;傳道平城,興法鮮卑。魏帝恩許,首倡鑿窟。武周塞南,鑿山開石。鐫建佛像,始於興安;雕刻洞窟,止於正光。歷時六十餘載,凡經百二春秋。雕飾奇偉之像,揚名冠於青史。
雲岡首開石窟有五,後世名曰曇曜五窟。所鑿之窟,規模宏大;所鐫之像,氣勢雄偉。風格渾厚純樸,兼收西域風情。石窟開鑿奇特,裝飾華麗;造像精雕細琢,複雜多變。
雲岡諸窟,富麗堂皇,觀乎莊嚴;雲岡石佛,雕工細膩,氣勢輝宏。釋迦牟尼立像,眉清目秀,俊朗飄逸,造型雄偉,氣宇撼天;慈氏彌勒坐像,微綻笑靨,安詳慈悲,造型天趣,氣韻靈動。眾佛菩薩,現傳道說法像;天神尊者,虔靜聽慮禪境。
嗚呼!雲岡千佛,石窟造立;奇偉瑰怪,世所罕見。
游雲岡而禮佛,佛境佛地,乘建佛像;覽雲岡而觀雲,雲山雲嶺,水繞雲城。雲岡之地,靈光雲水;佛門古剎,正法弘揚。莊嚴法相,慈航千秋。身臨寶剎,欲求真諦;耳聽法音,心離塵囂。參三界之碩大,悟佛門之清凈。渺三世之凄苦,結凈土之善緣。風吹化境,法相莊嚴;佛國自在,覺悟自得。
佛法流於鮮卑,洞鑿雲岡;大乘傳於江南,寺隱煙雨。擬定鑿窟,乃曉文成崇佛;帝王參禪,才知梁武迷佛。五帝鑿窟,是正法之強盛;二宗滅佛,是像法之衰微。佛法如此,人亦宜然!
古城桑田,地轉星移。古道依舊,過客已非。物是人非,豪傑安在?日升月落,往事如煙。青史粲然,英雄難覓!
餘一介書生,三尺微命,倚柱彈鋏,功業未遂。欲借鯤鵬之志,奈何失勢;竊慕鴻鵠高翔,苦覓時機。暫居異鄉,俄而多病。念及至此,愴然涕下!
【賦文註釋】
[雲岡石窟] 位於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周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
[曇曜] 北魏時期的高僧,主持開鑿雲岡石窟。
[鐫建佛像句] 興安,北魏文成帝的年號;正光,北魏孝明帝的年號。
[擬定鑿窟句] 指北魏和平年間文成帝拓跋濬擬訂詔書決定開鑿雲岡石窟;梁武帝蕭衍經常出入寺院悟道參禪。
[五帝鑿窟句] 五帝,指北魏支持開鑿石窟的文成帝(拓跋濬),獻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詡);正法,指佛教中以釋迦牟尼誕生的第一個一千年為正法時期,佛法最為強盛;二宗,指唐武宗和後周世宗,都進行過大規模的滅佛活動;像法,指佛教中以釋迦牟尼誕生的第二個一千年為像法時期,佛法與正法時期相比有些衰微。
[追憶往昔句] 指北魏道武帝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建立都城,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使各民族和睦相處。
[倚柱彈鋏] 出自《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傳》馮諼倚柱彈鋏,壯志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