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西法師

慕西法師

慕西老和尚,法名性徹,號慕西,河南省信陽縣人,其出生年代不祥,由其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就讀於上海華嚴大學這一點推斷,他大約生於清季光緒中葉,約當一八九○年前後。慕西幼年於信陽賢首山寺出家,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月霞法師在上海哈同花園創辦華嚴大學,慕西負笈上海,入學就讀。未幾華嚴大學遷至杭州海潮寺,慕西隨校至杭州就讀,於民國五年(一九一六年)畢業。

簡介


河南又稱中原,中原系泛指山西南部,安徽西部,與河南省全部而言。此一地區,在唐代以前以洛陽為中心,唐以後以開封為中心。史稱“漢明感夢”,大法東來,佛教傳入中國最早的據點就是洛陽。何以故呢?因為洛陽當時是東漢國都所在,是政治文教中心,所以佛教最早傳至洛陽,亦以洛陽為向外傳播的中心。當西域沙門竺法蘭迦葉摩騰二人以白馬馱經來到洛陽,朝廷安置於接待四方賓客的鴻臚寺。後來即以四方賓客的鴻臚寺。後來即以鴻艫寺改建白馬寺,此為中國有佛寺之始,兩千年來的中國佛教文化亦自此肇基。1936年,在河南開封鐵塔寺圓寂。

戰事


早期佛教經典,泰半在洛陽譯出;北魏遷都洛陽,國境內僧侶至二百萬,佛寺達三萬所,由此可見佛法之昌隆。唯自唐末五宋代以後,宋代遷都開封,洛陽失去國都地位。並且元、明、清諸朝,佛教日益衰微,大法凌夷,不絕如縷。不意民國初年,沒收廟產興辦學校之聲浪甚囂塵上。到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年),馮玉祥的西北軍進駐河南,馮氏主河南省政,使中原佛教復遭受一次嚴重的摧殘。
馮玉祥號稱基督將軍,自然岐視佛教,同時為了覬覦廟產,初以向開封大相國寺攤派鉅款未遂,繼以其幕僚薛篤弼,及地方上學閥劣紳,煽風點火,條陳建議沒收廟產,興辦學校。馮氏一聲令下,在其勢力所及的範圍內,僧侶被驅逐離寺,寺產被沒收辦學。後來學校未辦成,而中原佛教卻飽受摧殘。如千載名剎的大相國寺,當時被改為遊樂市場,即是一例。

抗爭


就在馮氏摧殘河南佛教的時候,有一位慕西和尚,不屈不撓,與馮氏相抗爭;馮氏離豫后,他為重興河南佛教,上書中央,奔走呼號,到處乞援,使佛教有了復甦之機。於此,特搜集資料,介紹慕西老和尚的事迹如下。
慕西在校期間,與智光、靄亭、常惺、持松、了塵、戒塵、慈舟、妙闊等都是同班同學。民國九年(一九二〇年),慕西在漢口與戒塵、了塵二師,秉承月霞老法師遺教,於九蓮寺創辦“華嚴大學”,專弘賢首宗義。招生二十餘人,施教三年,於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畢業。唯以學生中無傑出人才,對日後影響不大。

學校


慕西法師回到信陽首陽山寺,創辦了一所“佛教養成學校”,招收河南各地寺院青年僧侶,施以三年佛學教育,河南之有僧校,當以此校為始。未幾,馮玉祥的西北軍進入河南,馮氏主持河南省政,駐軍開封。他以軍費不敷,攤派捐稅,雖屬佛寺,亦不能免。開封大相國寺住持敘惠和尚,以為“和尚吃八方”,而馮氏要吃十六方,連和尚也要吃,拒不認捐。馮氏屬下大將鹿鍾麟,與敘惠和尚有舊,他走訪敘惠,勸他拿出五仟現大洋勞軍,以求平安,否則恐有危險。敘惠不肯屈服,馮氏惱羞成怒,派兵包圍大相國寺,驅逐寺中僧侶,押解出城,沒收全部寺產,將千年古剎改為中山市場,成為市民遊樂場所。寺中佛像,除一尊一丈餘高的四面千手千眼觀音像以具有藝術價值,予以保留外,其餘佛像全部搗毀──四面千手觀音,未毀於十年浩劫,迄今仍供奉於開封大相國寺內。
馮氏沒收大相國寺之初,只為一時 忿,尚沒有沒收全部寺院的計畫。他的幕僚薛篤弼,及地方土豪劣紳之流,向他條陳獻策,沒收全省廟產,興辦學校。而獻策者則可趁火打劫,從中牟利。於是馮氏一紙命令,在他的勢力範圍所及之處,寺廟全部遭殃。信陽賢首山寺原來也在沒收之列,唯以慕西和尚在信陽聲望極高,深為地方人士所信服,縞紳名流主動出面,代為陳情力爭,請求保存,最後乃得保留寺院一半,以為常住僧人棲身之所。慕西和尚並不以賢首山寺倖存為滿足,他奔走於京滬之間,到處呼籲乞援,直到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始獲結果。

佛教會


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年),中國佛教會在上海獲准成立,慕西在河南奔走聯絡,呼籲成立“河南省佛教會”。河南早在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即有“河南省佛學社”的組織,創社人是武昌佛學院畢業的凈嚴法師,推請河南革命先進劉積學(時任河南省政務廳長)為社長。馮氏沒收廟產時,因為佛學社是人民團體,不在寺廟之列,得以保存。慕西和尚呼籲成立省佛教會,得到佛教護法居士袁西航、趙筱山、盧干齋、戴湄川等的支持,乃在開封的河南省佛學社召開全省代表大會,與會代表七十餘人,選出釋慕西、釋凈嚴、釋能信、釋育普、釋潤生、釋軼凡,及袁西航、戴湄川、孫聲初、趙筱山等居士為執行委員。並推出慕西、凈嚴、能信、袁西航、趙筱山五人為常務委員。河南省佛教會於焉成立,這是河南佛教復興的基礎。

發還寺廟


省佛教會成立,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請求省政當局發還寺廟寺產,使已星散而欲回寺廟的僧侶,得以有棲身之所。經呈文省政當局,多方交涉,省方象徵性的發還了一部分。開封有一座“十方院”,時已改為救濟院,由某大紳士經管。省令開封縣發還,某大紳士面謁省府秘書長,大言曰∶“沒收廟產,是馮總司令(馮玉祥時仍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唯一的政策,今日發還十方院,即是違反馮總司令的意思,也就是反革命。”由此可見阻力之大,交涉之難。
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年),有一件使河南佛教人士大為興奮之事,那就是太虛大師訪問河南佛教。是年九月,太虛大師應陝西朱子橋、康寄遙等居士的邀請,到西安弘化。九月下旬,赴陝西途中,經過鄭州,開封的佛教界人士來電歡迎,並推出凈嚴法師,及袁西航、馬一乘、余乃仁等居士到鄭州迎請,大師乃為之折往開封一行。《太虛大師年譜》記載此事曰∶
十月三十日,大師受鄭州各界之歡迎,講〈從地理上交通的中心說到國家社會的中心〉於商會,凈嚴化城記錄。趙際五(處長)與黃縣長,招待甚殷。
十一月二日,大師以張伯英等電請,及凈嚴、袁西航、馬一乘、黃壽樁、余乃仁等來鄭州歡迎,故折往開封一行,..於河南佛學社開示〈顯示真實相所開的三方便門〉,凈嚴與袁西航記。
三日,應劉主席之歡宴。上午,應省立水利工程學校及河南大學農學院約,就水專大禮堂,講〈對於學生救國之商榷〉,慧輪記。
四日,講〈佛法之四現實觀〉於河南大學,樂天愚記。下午,各界假人民會場開歡迎大會,劉主席夫婦、李局長等均來與會,聽眾逾萬。大師講〈中國之危機及其救濟〉,凈嚴、化城、心海合記。翌日,離開封西行。

大師訪問


七日,大師抵洛陽,馬青苑師長歡宴於西工
翌日游龍門、白馬寺諸勝。
年譜所記,有幾點要加以註解。凈嚴是武昌佛學院第一期畢業生,為太虛大師及門弟子,任開封鐵塔寺住持,後來對河南佛教貢獻極大,一九九一年始以百歲高齡示寂。張伯英,名鈁,伯英其字,辛亥年(一九一一年)光復西安的革命元勛,時任河南省民政廳長。“省立水利工程學校”有誤,原名是“私立水利專科學校”,為張伯英所創辦,後來合併入河南大學。
由於太虛大師的訪問,無異給河南佛教注射一針強心劑。太虛大師在開封時,慕西、凈嚴、袁西航等,與大師談到辦一所佛學院,培育僧材的問題,大師極力鼓勵,乃有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河南省佛學院的成立。先是,河南省佛教會成立之後,會址設於河南省佛學社內。太虛大師訪問河南后,慕西、凈嚴、袁西航等,在佛教會提議成立“河南省佛學院”,以培育僧材。經過了年餘的努力,成立了“河南省佛學院董事會”,訂立章程,擬出計畫書,寄呈太虛大師核閱后,乃於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正式成立。當時沒有適當寺院可做院址,袁西航居士提供私產做為院址開課。佛學院董事會開會決議,公推太虛大師為院長,慕西法師為副院長,袁西航居士為院護。佛學苑的組織如下∶
董事會∶董事長王蔭棠居士,副董事長孫聲初居士、馬一乘居士。
董事∶育普法師,邱寄蘋、丁惠民、包俊生、戴湄川等居士。
院長∶太虛大師,副院長∶慕西法師。
院 護∶袁西航居士。
教職員∶凈嚴、定圓、慧通、正本諸法師,許圓教、李覺生、王宜軒、程樹奇等法師居士。

學院開學


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九月八日,河南省佛學院舉行開學典禮,首由院護袁西航報告籌備經過,繼由副院長慕西法師致詞,慕老感於佛教衰微已久,復受軍人迫害,以致正法凌夷,幾至覆亡;而今中興有望,不禁悲欣交集。他致詞時聲淚俱下,感人至深。他說∶
我們河南佛教衰微的原因何在?那是出家人程度太差,沒有知識,不明教乘,不能弘揚如來的正法。..從前河南省有三百多座大廟宇,不能辦一所佛學院,現在辦佛學院,要由居士提供院址,諸學人宜深思之。諸位董事何以拿血汗換來的金錢,來供我們讀書,學人宜深思之。
此後我們唯一的使命,就是謹持戒律,弘揚大乘,革除積弊,修菩薩行,恢復已失的道場,建立河南的新佛教。普濟世間有情,建立人間凈土,爾等學人,宜三思之。
佛學院開學后,慕老以道場遠在信陽,不能常留開封,院務多由凈嚴法師負責。慕老以後的事迹,及其示寂年代,以資料欠缺,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