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生

豆科落花生屬植物

徠紫花生是彩色花生的一種。彩色花生包括:紫花生(也被稱作富硒黑花生,黑粒花生);白花生(也被稱作白粒花生);還有就是紅白相間的彩色花生。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根部有豐富的根瘤;莖直立或匍匐,長30-80厘米,莖和分枝均有棱,被黃色長柔毛,后變無毛。
葉通常具小葉2對;托葉長2-4厘米,具縱脈紋,被毛;葉柄基部抱莖,長5-10厘米,被毛;小葉紙質,卵狀長圓形至倒卵形,長2-4厘米,寬0.5-2厘米,先端鈍圓形,有時微凹,具小刺尖頭,基部近圓形,全緣,兩面被毛,邊緣具睫毛;側脈每邊約10條;葉脈邊緣互相聯結成網狀;小葉柄長2-5毫米,被黃棕色長毛。
花長約8毫米;苞片2,披針形;小苞片披針形,長約5毫米,具縱脈紋,被柔毛;萼管細,長4-6厘米;花冠黃色或金黃色,旗瓣直徑1.7厘米,開展,先端凹入;翼瓣與龍骨瓣分離,翼瓣長圓形或斜卵形,細長;龍骨瓣長卵圓形,內彎,先端漸狹成喙狀,較翼瓣短;花柱延伸於萼管咽部之外,柱頭頂生,小,疏被柔毛。
莢果長2-5厘米,寬1-1.3厘米,膨脹,莢厚,種子橫徑0.5-1厘米。莢果果殼堅硬,成熟后不開裂,室間無橫隔而有縊縮(果腰)。每個莢果有2-6粒種子,以2粒居多,多呈普通型、斧頭型、葫蘆型或繭形。每莢3粒以上種子的莢果多呈曲棍形或串珠型。百粒重一般50-200克。果殼表面有網路狀脈紋。種子三角形、桃形、圓柱形或橢圓形,一般底端鈍圓或略平,梢端胚根突出。種皮有白、粉紅、紅、紅褐、紫、紅白或紫白相間等不同顏色。子葉占種子總重量的90%以上。胚芽隱藏在兩片肥厚的子葉中間,由主芽和兩個子葉節側芽組成。花果期6-8月。

生長環境


紫花生是一個具有高蛋白、高精氨酸、高硒、高鉀等特性的特殊花生品種,在保健食品、醫療等方面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其價格較普通花生高出50%以上,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紫花生是根據花生的遺傳變性,選擇高代材料經輻射後有性雜交育成的,性狀穩定,可連年作種使用。

栽培技術


土壤要求

紫花生對土壤要求不嚴,它適宜於pH值為5.5~7.2的各種土壤,但種植在土層深、耕層活、排水性好的土壤中最好,以耕作層疏鬆,活土層深厚、砂壤土最為適宜,種植紫花生的地塊要深耕25~30cm,要結合冬耕畝施2500~3000kg農家肥。次年春分時節,開始淺耕10~13cm。要做到隨耕隨耙,保好土墒。當土壤深5cm處的土溫穩定在15℃以上時即可播種。播前要進行藥劑拌種:50%的辛硫磷100g拌50kg種子,可防地下害蟲;40%~50%的多菌靈150~250g拌種50kg,可防治莖腐病及苗期立枯病。結合整地,每667m2施優質有機肥2500~3000kg。其中,磷酸二銨20~25kg,尿素10kg,氯化鉀12.5~15kg。

栽培方式

1紫花生以起壟種植較好。壟距30~40cm,壟面寬55~60cm,壟高10~15cm,雙行種植,行距25cm,穴距15cm,播種深度5cm,播種密度8500~10000穴/667m2,每穴播種2粒。起壟種植能夠加深活土層,使其三面受光,提高地溫,且有利於排灌及果針入土和莢果的生長發育。
2種子處理。要求選擇雙粒果,在剝殼前帶殼曬種2~3d,並在剝殼后篩選一級健米作種。提倡用稀土或種衣劑拌種,1kg種子拌施2g硼砂加2g稀土,能顯著地提高花生產量和品質。
3採用地膜覆蓋的方法種植。4月初播種,壟高10~12cm為宜,過高壟面不易保寬,覆膜時壟坡下邊緣壓土不嚴、不實,地膜易被風颳起;過低則不利於排澇。

病蟲草害防治

1紫花生播種后,趁土壤潮濕之際及時噴施除草劑,進行土壤封閉鋤草。一般選用50%地樂胺、乙草胺等藥劑。噴灑藥劑應均勻,全面。
2紫花生抗性較強,病蟲害較少。應注意蚜蟲棉鈴蟲紅蜘蛛等蟲害發生。對於病害應以預防為主。每月噴灑1~2次多菌靈、代森錳鋅等殺菌劑,以防花生的葉斑病、黑斑病白粉病、莖腐病等常見病害。如果出現病害,可在發病初期用20%粉銹寧1500~2000倍、70%甲基托布津1200倍、65%代森錳鋅600倍、農抗120200~300倍液進行防治,間隔10~15d。

日常管理

1及時補種。播種期,常因種子質量差、土壤水分不足、整地施肥不當、病蟲為害及低溫不良氣候環境的影響等,造成種子幼芽死亡,缺苗斷行。因此,在播種10~15d,花生出苗后及時催芽補種,確保全苗。
2打孔破膜。地膜花生出苗后,應及時打孔破膜放苗,放苗時應在第1片真葉生出變綠展開后,在上午10:00以前,下午4:00以後進行破膜,打孔5cm左右,用手輕輕剝出葉子即可。隨後輕封土,將地膜壓實,否則易灼傷幼苗。
3遇旱澆水。在花針期、結莢期、莢果膨大期遭遇乾旱,一定要及時抗旱澆水。抗旱澆水最好用噴灌澆水,而且要適當延長噴灌時間,噴水量適當加大,使溝內有適量存水,以利於從溝內滋潤到壟內,但嚴防大水漫過壟面。澆水后,待乾濕適宜時,將壟溝中耕一遍,以防溝內土壤板結及雜草叢生,確保果針及時入土和莢果膨大結實。但遇澇災時,及時排水,嚴防爛果。
4根外施肥
4.1根外施肥的作用。紫花生葉面施肥具有肥料吸收利用率高、節約用肥、增產顯著等特點。葉面施用氮肥,花生植株吸收利用率達55.5%以上,飽果數明顯增加,經濟係數顯著提高;葉面施用磷肥,一般可增產7%~10%;葉面施用鋁、硼、錳、鐵等微肥,一般可增產8%~10%。氮、磷、鉀、鈣等大量元素及鉬、硼、錳、鐵等微量元素均可葉面施用。
4.2方法。①氮肥:稱取尿素0.5kg,用清水50kg充分攪拌溶解為1%的尿素水溶液。紫花生生育中後期如有脫肥現象,或花生生長期連續降雨,土壤漬水,根系吸收養分困難時,即可噴施。
②磷肥:紫花生對磷的吸收能力較強,在生育中、後期葉面噴施2%~3%的過磷酸鈣水溶液,可增加光合產物向莢果運轉的速率,提高莢果產量。具體方法是:將1~1.5kg過磷酸鈣放50kg清水中,攪拌浸泡,經l晝夜后,取其上層澄清液施用,一般每隔7~10d噴施1次,連噴2~3次,每次每667m2噴60kg左右。要注意徹底去掉殘渣,以免傷害葉片。
③氮、磷混施:在缺磷又缺氮的花生田,可以噴1%的尿素和2%的過磷酸鈣混合液,既省工效果又好,混合液的配製方法是:在50kg2%過磷酸鈣水溶液中加入尿素0.5kg。
鉀肥:一般用草木灰配製。配製方法是取未經雨淋的草木灰2.5~5kg,加水50kg充分攪拌,浸泡12~14h,取其澄清液,即為5%~10%的草木灰浸出液,每667m2每次噴施60kg左右。也可採用硫酸鉀或氯化鉀水溶液,配製方法是在50kg清水中加入硫酸鉀或氯化鉀1kg,攪拌溶解后即成2%的硫酸鉀或氯化鉀水溶液,每667m2每次噴施60kg。
⑤磷、鉀合用:取乾草木灰2.5kg,加水20~25kg浸泡,同時取過磷酸鈣1kg,撒入浸泡液中,充分攪勻,半天后過濾出清液,餘下的再加水10kg浸泡過濾,然後合併兩次的過濾液,兌水至50kg,即為土法製造的磷酸二氫鉀,每次每667m2噴施60kg,噴2次即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5控制旺長。在地膜紫花生下針至結莢期,隨著高溫高濕的到來,易造成旺長。為控制旺長,應在花生下針後期至結莢前期,每667m2用20g左右的壯豐胺,兌水40kg葉面噴施1~2遍。壯豐胺可矮化株高,促進葉片的光合作用,改善光合產物的分配,提高果重,穩定增產10%以上。
6增施葉面肥。紫花生中後期需肥量較大,應從花期開始,加強葉面肥的應用,每隔7~10d噴1次,連噴3~5次。常用葉面肥有:2%過磷酸鈣浸出液、0.3%磷酸二氫鉀溶液、0.1%~0.2%鉬酸銨、1%~2%尿素,特別在收穫前30~40d,加噴1次1%尿素+0.3%磷酸二氫鉀,有利於防止早衰,促進養分積累,增加產量,提高莢果質量。

適期採收

紫花生在莢果成熟期含水量較大,脫水慢,后熟期短,應適期採收,防止生芽爛果。當花生上部果枝葉片變黃、果殼網路清晰、種仁黑亮有光澤時要及時收穫。收穫過早,莢果不飽滿,造成減產;收穫過晚,莢果易脫。

主要價值


花生的優勢在於特殊的營養,其在維持人體的生長發育、機體免疫、心腦血管保健等方面作用非凡,具有防癌、保護肝臟、保護心肌健康、防止心腦血管病、增強人體免疫力、清除人體內的多餘脂肪、抗氧化延緩衰老等功效。黑花生在保健食品及醫療食品等方面具有廣闊前景,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黑色食品。
徠營養成分
紫花生,也被稱作富硒紫花生,紫粒花生。紫花生是內含鈣、鉀、銅、鋅、鐵、硒、錳和8種維生素及19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等營養成分,還富含硒、鐵、鋅等微量元素和黑色素的新品種。紫花生與紅花生相比,粗蛋白質含量高5%,精氨酸含量高23.9%,鉀含量高l9%,鋅含量高48%,硒含量高101%。
紫花生高硒高鉀高蛋白是赫赫花生家庭的一個嬌子。
紫花生含量較高的10種氨基酸效用分析:紫花生富含18種氨基酸,氨基酸總量為27.57%,僅次於黑大豆,必需氨基酸比例佔22.90%。以下為含量較高的10種氨基酸,其作用如下:1、谷氨酸:在日常糧油作物中黑花生含量最高,為5550mg/100g。比氨基酸總量最高的黑大豆高10.65%,比黑玉米高215.69%,可稱為“谷氨酸之王”。腦中最多的是氨基酸,谷氨酸為構成大腦的主原料,其有助於增強大腦功能,使大腦快活地發揮功能。美國營養學家發現,成人血液中的谷氨酸在以非常快的速度與腦內的谷氨酸進行交換。谷氨酸具有收集多餘的胺(胺會抑制大腦發揮其功能)並將其轉化為緩衝的谷醯胺之功能。谷醯胺可增進智能,加速潰瘍癒合,緩解疲勞、情緒低落及陽痿現象,可治療精神分裂症及衰老症。谷氨酸、甘氨酸胱氨酸合成谷胱甘肽,這是一種關鍵的自由基清除劑,保護腦細胞免受自由基損傷,延緩大腦衰老。自由基是一群不穩定的氧化分子,是細胞用氧后的正常副產物,人腦50%以上的區域是由脂肪組織組成的,因此特別易受自由基的攻擊。
2、天門冬氨酸:含量為3280mg/100g,僅次於黑大豆(3719mg/100g),對促進腦細胞發育和增強記憶力有良好的作用。
3、精氨酸:含量為3160mg/100g,比黑大豆高2.46%,在美國被列為100種最熱門的營養補品中,排在第二位,是維持腦下垂體正常功能的必需氨基酸。與鳥氨酸、苯丙氨酸一起作用,可合成及分泌腦下垂體的生長激素,增強肌肉組織,增強免疫功能及傷口的癒合。精氨酸對男性尤為重要,可增加精子的數量,因為精液中80%是由此種蛋白質要素構成的,可促進血液流向陰莖,使之更堅挺,增強男性性功能。精氨酸對成年人尤為需要,因為30歲后的腦下垂體就幾乎停止分泌精氨酸了。精氨酸對人體肝臟疾病有明顯療效。
4、苯丙氨酸:含量為1610mg/100g,比黑大豆高8.05%。苯丙氨酸是一種必需氨基酸,是作為神經傳導必需的氨基酸,是傳達大腦和神經細胞之間往來的化學物質。可改善記憶力及提高思維敏捷度,降低飢餓感,提高性慾,清除抑鬱情緒。
5、甘氨酸:含量1500mg/100g,僅次於黑大豆(1792mg/100g)。甘氨酸對人體十分有益,有助於治療腦下垂體功能不足症,可提供人體額外的肌胺酸,因此可治療進行性肌肉萎縮,對治療胃酸過多亦十分有效。
6、酪氨酸:含量1320mg/100g,與黑大豆相當。可使大腦思維敏捷,是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的前驅物質,在高層次的神經傳導、刺激及改變大腦活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助於改善性能力,使精神亢奮,有助於控制精神抑鬱及焦躁症。
7、脯氨酸:含量1250mg/100g。有助於提高學習能力,加速傷口癒合。
8、纈氨酸:含量1050mg/100g。是人體必需氨基酸,是天然合成代謝建構肌肉的補品,是人體肌肉所需熱量的主要來源。
9、丙氨酸:含量1030mg/100g。可提高免疫系統功能,預防腎結石,有助於緩解低血糖
10、賴氨酸:含量930mg/100g。在許多植物蛋白質中並不含賴氨酸,賴氨酸是建構人體蛋白質中極為重要的必需氨基酸,可促進生長發育,組織修復及產生抗體、激素和酶。能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生育能力。因此,黑花生是強精補腦、延緩衰老、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的天然保健食品,前景十分誘人。